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2020-12-18 騰訊網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10月19日,筆者去平涼下川河北跟白事,看到農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充滿著人情味的,這一點在紅白喜事上體現得尤其明顯,以前農村辦白事,親朋好友還有附近的鄉親們,不管有多忙都會儘量趕回來幫忙,所以場面也是熱熱鬧鬧的。

如今在農村有一種極為常見的現象,年輕一輩外出打工,老一輩守在農村老屋務農、承擔贍養小一輩的任務。而年輕一輩,一年回不了幾次家,甚至好幾年才回家看看。這樣一來,年輕一輩照料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和子女相見的機會也甚少。在不少家庭,外出打工子女的一個電話成了父母最大的期盼。

具體到地方來說,前一兩天都是守靈,第三天或第五天出殯儀火化或者安葬,具體的你可以問問你所在地的老年人,或者找一些花圈壽衣店,這些店是專門幫助別人辦理喪事的!

這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在我們這老人去世要放三天的,還請吹鼓手,辦的可熱鬧了,有的地方咽氣就埋上也不收禮。

在過去,古人是非常注重孝道的,自古以來就有「百行孝為先」的說法,一個人是否孝順甚至成為過去選拔官員的重要參考指標。但隨著社會發展,當代年輕人的孝心卻淡化了,很多年輕人不太注重孝順父母這件事兒了,甚至父母年老時都沒有挑起贍養的重任。在部分農民家庭,甚至會出現家裡有幾個子女,父母卻無人贍養的情況。

常言道「百行孝為先」,在盡孝這件事兒上,農村人也害怕世人的眼光。他們害怕自己沒能盡到贍養父母的重任,背上「不孝」的罪名,所以儘管生前沒有好好伺候父母,在其去世後也會風光大葬。這樣一來自己能安下心,也能避免世人唾罵的言語。

但縱使有千百般理由,贍養父母都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不是出於逃避世人眼光的本意,不以工作繁忙為由,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實!你說是嗎?(張耀忠)

相關焦點

  • 農村辦白事興起4個「新怪象」,農民倍感頭疼,專家連說荒唐!
    現在的農村,早已告別了過去的舊面貌,農民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生活越來越好。但與此同時,農村也出現了一些過去所沒有的新問題,同時不少村子裡的民風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這在很多事情上都有體現,比如說農村辦喪事。
  • 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導讀: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季節。這個季節也被叫做隨禮的季節,每天都要忙不迭地去隨禮。紅事明顯多於其他季節,是由於傳統習慣使然,過去的農村平時大家都要忙於農田幹活,只有到了冬季的時候,相對才會閒暇一些,所以更容易找到人幫忙,大家也都有時間,加上冬季的氣溫很低,在沒有冰箱冰櫃的時代,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能夠更好地將食物多存放一些時日。而白事的增多,則是由於氣溫的驟然下降,讓一些年老體衰的老人很難適應,所以冬季的白事也明顯的多於其他的季節。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規矩。,畢竟農村人都祖輩生活到現在,也是遵循著老祖宗的規矩來的,就像農村裡有人去世的時候就要穿壽衣,穿壽衣這個就是歷代傳下來的規矩,不管是什麼年齡的人去世,穿壽衣是必然要做的,像有的時候,老人在沒有去世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很多人就納悶了,那壽衣都是去世的人穿的,為何人沒死就要買壽衣呢?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農村辦「白事」最忌諱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這些事,一定要記清楚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紅事」,另一件是「白事」,農民認為「白事」比「紅事」更重要,這是人一生最後一件事,往往「白事」場面辦的比「紅事」還盛大,幾乎全村的人都要參加。因此農村在辦「白事」的時候都十分慎重,每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諱的,千萬不能做這些事,否則後果很嚴重,大家一定要記清楚。
  • 每年冬天,農村白事就多起來了,為啥很多農村老人都撐不到過年?
    大家好,歡迎來到《農家巧》,巧兒是一位農村姑娘,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農村最新消息,如果你想持續收到巧兒的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謝謝您的支持,今天巧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到冬天,農村白事就多起來了,為啥很多農村老人都撐不到過年?
  • 農村人辦白事時的怪現象,有人說這麼發展下去不好,你覺得呢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理,無論是誰都無法躲過這一天。關於生死之事,有很多忌諱,尤其是在農村,如果有人去世,關係的事情非常多,從去世到下葬,整個過程要持續7天左右,在這7天之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安排。也就是說辦白事,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這些人手一般都是同村的鄰居,或者是好朋友親戚。
  • 在農村參加白事,這3件事很忌諱,一定不能做,免得惹主人不高興
    要說農民最在意的事情,那麼除了紅事應該就是白事了,紅事指的就是結婚一類的喜慶事,在農村這樣的事情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而白事指的就是喪事,這樣的事情就要特別的顯示其莊重性,在農村,辦理白事的時候有著非常多的規矩,也有很多的禁忌。
  • 農村操辦白事,這3種做法純粹是「胡鬧」,農民:該管管了
    在我國,一直都是以「死人為大」的,畢竟人死不能復生,在農村中,人過世之後都會為之操辦白事,也就是送最後一程,辦白事這本來是個很正常的事,但是有一些做法令人覺得完全就是在胡鬧,也需要國家政府來管一管了,我們需要尊重死去的人,需要正正經經的去辦這場白事,不能瞎胡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有哪三種做法純粹是胡鬧
  • 入冬以後,農村辦白事的多了,什麼原因?
    步入小雪節氣後,北方多地「一夜入冬」,氣溫跳水明顯,不少村民也當了「睡衣族」,換上了厚厚的棉衣,雖然看起來有些不起眼,但這種輕盈保暖的穿著,還是吸引了多數村民的心,這也成了時下農村的一道獨特風景!今天是去世的第三天,按照移風易俗的規定,三天就要辦白事了,今天客人聚集一堂,按照老祖宗留下的習俗,為逝者做最後一次告別,不少村裡人都很感慨,劉大爺細細算了一下,這兩年入冬後,過世的老人,足足有七八人,心裡暗暗納悶,為什麼大年三十之後,許多村裡人怎麼還活不到過年呢
  • 農村講究「紅事出錢,白事來人」,不管距離遠近,都得回村幫忙?
    再比如說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後,農村隨處堆放的垃圾不見了蹤影,雜亂無章的農房也變的錯落有致,坑坑窪窪的土路也變成了寬敞筆直的水泥路,再加上秀麗的風景,迷人的田園風,如今簡直是人間仙境。不過農村除了這些變化外,還有一些陳規陋習也有了巨大的改變,比如說之前在有些農村辦白事,除了大操大辦外,更是把一些低俗不堪的勁歌熱舞搬上了舞臺!
  • 農村喪葬出現4個「新怪象」,村村都有,期待整治!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大事,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對這些人生大事一直都極為重視。而辦白事,作為一個人最後一件「大事」,更是馬虎不得。幾千年來,傳統喪葬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禮儀,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土葬。不過,現如今農村喪葬辦白事,除了火葬、土葬之爭外,又出現了一些「新怪象」,讓農民倍感頭痛,專家連說「荒唐」。看看你們那有這些現象嗎?1、喪事上頻現「勁歌熱舞」傳統認為,辦喪事是一個莊嚴肅穆的場合,以表示對逝者的尊重。但是,現在一些地方辦喪事,卻像辦喜事一樣,出現了歌舞團的身影。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如今再提到隨禮,農民頗有點隨得不開心的意味,這倒不是因為農民掙到錢了,反而變得小氣了,而是因為農村現在隨禮已經泛濫了,隨便的一戶農民,可能每個月都要隨禮,有時候家裡添置件小物件都算來算去不捨得,但隨禮的時候還必須「通情達理」,給的恰到好處,這讓農民頗為頭疼。
  • 村裡喜事白事撞一塊,辦白事不能走辦喜事那家門前?錯開時間就好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也參加過喜事白事酒席,有一些了解,一般辦喜事酒席都是早早的選好日子了,都是一個村的人一般都知道人家哪天結婚的;而白事也就是喪事,是比較突然的,人去世了之後就要忙著辦喪事,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出殯抬人去埋葬了,而這個出殯的時間並不是要求很嚴格,所以喜事遇到白事,都是同一天
  • 農村辦紅事很少人幫忙,白事為何幫忙的人很多?
    提要:農村辦紅事來幫忙的人為何沒有白事的多?農村紅事不幫忙,白事有多遠都會回去幫忙,這是為何?其實這種現象在農村確實是能夠見到的,這裡包含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紅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喜事,像結婚、生子、祝壽這些都是喜事。「白事」指代喪事。現在正處於農曆臘月,農村辦喜事的最近也是特別的多,年輕人結婚、定親、相親的尤其的多。但是為何在農村會有紅事沒有白事幫忙的多的情況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 農村白事為大,2個怪象卻愈演愈烈,專家費解:喪事也能這樣辦?
    在我們印象中的農村都是親戚之間互幫互助的,雖然現在因為某些利益關係,農民之間的關係有些淡薄,甚至親戚之間因為一點金錢利益,就鬧得面紅耳赤,翻臉不認人的很多,但是在一些大事兒上,大家都是統一戰線,而值得一說的也就是在農村辦「白事」,人生經歷的莫過於「生老病死」,婚嫁喪娶更是大事兒。
  • 近年農村,越到冬天,辦白事的頻頻出現,到底為啥?答案來了
    文/豬友巴巴近年農村,越到冬天,辦白事的頻頻出現,到底為啥?在農村,對於生老病死來說,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近年農村,越到冬天,辦白事的也多了起來,雖然,年前咱農民也都陸續返鄉了,對於白事來說,能前來幫忙的也不愁了,可是,為啥有些老人都過不了新年呢?對於這種怪現象,村裡老人道出了實情!
  • 實拍皖北農村白事露天大席,大菜豐富,孝子跪棺材兩旁,見棺發財
    實拍安徽淮北農村白事露天大席,大菜豐富場面壯觀,孝子跪棺材兩旁。皖北有句俗話,見棺升官發財,當然這句俗話不太靠譜。去世的老人是一位92歲的老奶奶,兒子和閨女都跪在老奶奶的棺材兩旁白天夜裡守靈,表示孝心。
  • 農村操辦白事,這三種做法簡直「荒唐」,農民:必須管管了
    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現在農村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但是農村有些風俗習俗依舊讓人詬病,比如說紅白喜事,很多都是鋪張浪費,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農村操辦「白事」的一些詬病,有些做法純粹是「胡鬧」,可以說非常的「荒唐」。農村操辦白事,這三種做法簡直「荒唐」,農民:必須管管了。
  • 一到冬天農村白事變多了,為何有些老人過不了這個年,真相淚目
    我們知道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期,農民也都開始準備了,夏季的小麥豐收,而到了秋季也躲不過秋收農忙。農民能給自己放個小長假,也許只有冬天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日子。愛的是,到了冬天農民不那麼忙了,而且冬天到了,新年還會遠嗎,這是讓農民感到高興的事情。到了過年,農村很熱鬧很喜慶,辦年貨,走親串友,更重要的是家人能夠團團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