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在農村至今仍舊存在著很多俗語,作為農村的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俗語總是和農民朋友的日常息息相關的,因為農耕對於農民朋友們來說是一種日常勞動的方式,因此在俗語中也有著很多相關的描述,有的是為了提升後人的效率,有的則是對於一些行為習慣的總結。
這些話也並不是所有都有著道理的,相反一些話因為不符合現代的生活方式,因此存在著一些出入,對於現在的朋友們並不適用,在想要從中得到幫助的時候,需要進行細緻的甄別,老農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頭伏餃子,二伏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整體來看這句話是對於不同時間段,對於飲食方面的總結,在兩個時間段內有著兩種不同的方式,但是這種現象是為什麼產生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老農的說法。
首先是對於頭伏餃子的解釋,我們知道在農村,農耕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十分重要,每年注意的事情就是通過農耕來獲取收成,也是因此一直被放在首位來獲得收益,在過去一家人的收入完全要依賴於這種方式,大多數情況下飯食也是通過自家耕種獲得的原料,但是在頭伏天的時候,農耕並不繁忙,也是因此很多家庭有著閒餘的時間來進行餃子這種比較複雜的食物製作,而對於農耕時候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發生的,也是側面反應了這個時間段內,農民朋友們並不繁忙。
而後面的二伏面是怎麼回事呢?因為過去在農村多數人對於時間的判定並不是那麼準確,一般都是通過田間的作物長勢,或者是氣候變化來進行判斷,從而就會造成在天氣並不炎熱的頭伏天到來時候,很多人並不了解,但是二伏的天氣就比較有特點了,這時候多數人已經在忙著農耕,同時天氣比較炎熱,很容易就能夠判斷是這個區間,同時進行農耕也比較及時,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田地中,也是因此會造成很多朋友沒有時間做飯,特別是很忙的時間段內,幾乎都是對付一下就可以了,往往很多人會選擇直接將麵糊下鍋的做法,吃上一頓繼續勞作,這句話也是表示了這個時間段內,人們比較忙沒有時間做飯的情景。
這也是一部分地區的做法,因為在北方仍舊保持著麵食為主,但是餃子的製作很麻煩,一般人只是在過節的時候才會選擇製作,而平時吃的最多的還是麵條等。農村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