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老子的「道法自然」?

2020-12-21 品茶讀書閒談

老子,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白髮,有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是歷史上最難定義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跡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樣,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極富浪漫主義特色。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成了道家甚至是先秦哲學的一道標杆,在眾人眼中老子是神一樣的存在,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他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學的精髓是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他還提出對立面的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面。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為柔弱勝剛強。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主張不妄為,不亂為,順應自然,尊重規律。

相關焦點

  •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道是什麼?法是什麼?自然又是什麼?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哲學思想體系中,道無疑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
  • 老子「道」的哲學: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的內容一直為世人所重視。一句「道法自然」更是深入人心。雖然很多人並不完全清楚其中內涵,潛意識中依然喜歡引用。那麼老子說的「道法自然」是什麼?這章中老子回答了世人所關注的這個問題。
  • 老子: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尼採老子: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我曾在一篇名為《偶像》的文章裡提到過,春秋戰國是我國古代千百年來偶像最為輝煌的時代。那時候百家爭鳴,人們都不拘束於禮樂,開始自己的思想發展。老子的思想,源於自然,結合時代,在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老子看見的並非權與利,而是人之根本。人生於自然,歸於自然,人因貪婪而戰、而亡。
  • 從黑格爾的角度看老子的「道法自然」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在《道德經》裡面,老子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只要弄懂其中一點,是不難判斷老子的真實意義的。各個版本之間因為文字不同的爭議,一般是不應該會影響判斷老子的真實意圖的。而判斷正誤的標準,就是「道法自然」。「自然」是什麼意思?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麼老子的「自然」是什麼意思呢?
  • 復歸於樸:老子的「道法自然」(下)
    自然而然:老子的「道法自然」(下)自然無為。「自然」與「無為」既是兩個概念,又是聯繫最為密切的概念。「自然」是自然而然,順應自然而然之為,實質上就是「無為」,「自然」與「無為」就是這樣緊密聯繫在一起。車載先生甚至認為:「《老子》書提出『自然』一辭,在各方面加以運用,從來沒有把它看著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而是運用自然一語,說明莫知其然而然的不加人為任其自然的狀態,僅為《老子》全書中心思想『無為』一語的寫狀而已」。無論「自然」還是「無為」,都是「道」的本質規定,共同彰顯著道的深奧與玄妙。
  •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0-10-10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子智慧:道法自然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
    接著,老子說:「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統治者不幹擾百姓,事情幹成了,百姓都說:「這是我自己幹成的。」 這裡的「自然」,是我自己如此的意思。《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
  • 「道法自然」的人性論解讀
    王中江先生則兩次在《光明日報·國學》版撰文(《「道」何以要「法」「自然」》《老子的「道法自然」》)指出:這一解釋沒有注意到老子所說的「自然」只是「萬物」和「百姓」的屬性與活動方式,並且缺乏更深的哲學意義。「道法自然」的本義應當是「道遵循萬物的自然」,聖人「無為」、遵循百姓的「自然」這一老子政治哲學的核心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
  • 《悟學.第342篇》道法自然.帛書老子.25
    《悟學.第342篇》道法自然.帛書老子.25悟學.十八子 20200524《道經》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蕭呵!謬呵!不符合老子說的「先天地生。」所以,本人認為『昆』就是釋義『天然的,自然的』意思。即『道』天然形成,誕生於天地之前。「蕭呵!謬呵!」指「死寂空虛」,指老子描述『道』形成時的狀態。可以說:『空虛死寂』的狀態早於『混沌』的狀態。
  • 當代道教對道法自然和清靜為正思想的解釋
    這兩個命題就是「道法自然」和「清靜為正」。「道法自然」的命題出自《老子·第25章》。其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清靜為正」的命題出自《老子·第45章》。其曰:「清靜為天下正」[2]。我想首先介紹一下這兩個命題。  《老子》一書言簡意賅,思想博大精深,不同的人對其某些文句的訓讀、解釋和對其思想的理解,往往不同。
  • 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才能做到永續發展
    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法自然。他老人家不會騙我們,他說的話很多都應驗了。 最好的醫生是自身!相信老子《道德經》,人道法道,道法自然,才是根本!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飲食男女,善莫大焉。 飲食,吃飯;男女,繁衍。 飲食,吃飯,性也,本性,自然本性,德性。 食色,繁衍,性也,本性,自然本性,德性。 尊道貴德,尊道而行為德,背道而行是無德。
  • 這才是老子要講的道法自然!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我們傳頌至今的道家思想,而現在熱播的電影《唐人街探案2》中更是以此為線索,串聯了全劇的進展。老子還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的著作有《道德經》,其作品的主旨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他的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而西遊記裡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老子。
  • 老子之道不同於夫子之道,它是道法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本性
    道雖然有許多特性,但它的一個基本特性是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天地人要遵循道,而道不遵循其他任何東西,而只是遵循自然。 何謂自然?自然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個意義。它的一個意義是自然界。
  • 諸子百家簡單講之老子篇:懂道法自然,做一個自由心正的人
    說起老子這個人,我們絕對不會陌生。像「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以及「自知之明,慎終如始」等等,如今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其實都是出自老子之口。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500年這一百年的時間裡,在中國出現了老子、孔子、莊子等這樣的諸子百家,在古印度出現了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在古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思想大家。其中孔子、老子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歷史上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列,哲學大師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中說「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
  • 天工獎作者雕刻「道祖老子」,深刻詮釋道法自然天地循環
    道祖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而參悟出非常高深的萬物陰陽之規律。
  • 為什麼說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這四個字?
    按照道家的核心宗旨,如果我們用四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道法自然!道家學派的名字,來自於道。而道的原意是道路,這是最淺層的最原始的本意,在道路的基礎上,有了外延更加廣闊的引申義,就是方法、途徑,在往外延伸,就有了法則、規律、最高理念的意思。
  • 淺談道法自然和無為而治,以及老子思想對哲學的貢獻
    老子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春秋時期的楚國人,曾擔任周王室的柱下史,掌管中央的奏章、檔案、圖書以及地方上報的材料,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所以老子能夠接觸到所有的王室藏書。老子通過博覽群書,對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和思考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 「民老死不相往來」,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為何生出最蠢理想?
    「民老死不相往來」,提出「道法自然」的老子,為何生出最蠢理想?老子是中國最古老的哲學家之一,憑藉一本《道德經》,奠定了他無人撼動的地位和影響力。老子是道教始祖,而中國的神仙體系都是出自道教,但非常有意思的是,老子的道德經卻表達了徹底的唯物主義思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法自然」……無不在傳達這樣一個思想。關於老子的行為,還有一點讓人不能理解,那就是老子這樣一個胸懷天下、宇宙的哲學家,最理想的社會卻是「民老死不相往來」,也即小國寡民。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法?什麼是自然?
    這樣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學說核心是「無為」,遵從「大道」。而這句話更清晰形象地講明了「天、地、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的難點在「自然」,這個「自然」,並非我們平時說的「大自然」,天大地大,「道」最大。「道」又怎麼會去遵循大自然呢?這個「自然」,是指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大自然」這個我們現在用得很多的詞是從這裡衍生出來也不一定。
  • 《道德經》:道法自然,學會順勢而為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思是:有物渾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它們寂寥無聲,獨立不改,又不斷循環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