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川
中國的茶葉歷史非常悠久,同時中國也是著名的「茶鄉」,中國茶在國際上也廣受好評。宋朝黃庭堅的詩句中就曾說過「粗茶淡飯」,當時喝茶和吃飯一樣都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同時從古時候也流傳過「茶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話,茶一直都是我國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茶葉店也是在我國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
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路邊裝修的古風古色的茶葉店,一般還都是紅木家具,看起來非常高大上,但實際上卻鮮少有門庭若市的時候。常常都是只有老闆或者一些茶妹妹在店裡呆著,看著也不急不躁的仿佛無所事事一樣。即使偶爾有客也不過三兩人,主人也就陪著品品茶,不急著推銷。
然而從裝修到租金都是一筆不小的錢,這些店看著沒什麼生意卻總是開了十幾年,還鮮少聽說茶葉店倒閉的呢?明明附近的飯店和服裝店的老闆已經換了不知道多少批了,但這小小的看起來沒生意的茶葉店卻仿佛這條街上的「釘子戶」一樣,屹立不倒。因此,對於外行人來說,都覺得茶葉賣這麼貴必定有暴利。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其實這也是茶葉店特有的生意模式。大部分門店的生意從每天的人流量都可以看出。而且這些門店往往也會選擇人流量最大的地區,比如地鐵站或者火車站等地,而這些店從每天的貨架商品的更迭和促銷信息的不同都可以看出生意好壞。
尤其是服裝店和飯店等,最需要的就是人流。只有第一時間能吸引住人的眼球,吸引他們進店就能成交一筆生意。這也是這些店更新換代快的原因,競爭壓力過大,就難免會面臨倒閉的危機。他們需要的是曝光度,必須緊跟市場,實時推出新的點子,否則按照大眾趨勢流行的速度,很容易就被淹沒於時代的浪潮中了。
而茶葉店則相反,並且茶葉店也分為不同種類的。第一種就是批髮型的茶葉店,這種茶葉店一般不會裝修的特別豪華,所有貨架都擺的爆滿,背後還有一個巨大的茶葉倉庫。這種店的針對客戶就是行內的生意人,都是幾百斤拿貨的。
第二種就是普通的零售類茶葉店,主要銷售的對象就是附近小區的業主和親朋好友。不過也是薄利多銷,而一般這種店鋪都有著固定的消費圈,大部分都是熟悉的人,直接和老闆訂貨之後去拿貨,鮮有散客。
最後一種就是豪華版的茶葉店,大部分都是裝修奢華,如果喝茶還需要按照時間計費。這種店鋪的茶葉是真正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價格確實昂貴,否則無法支撐住如此多的投入資金,所以這種茶葉店不適合外行人進去,可能只是喝點茶,買點茶葉上萬元就沒有了。
而我們平常看到的茶葉店客人如此少的主要原因還是消費者種類不同。茶葉其實算是比較奢侈的消費品,因此是送禮的好選擇。用茶葉來送禮也是現在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中國喝茶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首先不用擔心送錯。其次就是好茶葉的檔次比較高,幾千元、幾萬元一兩的普洱如今也不算罕見,更是不乏百萬一斤的茶葉。而送茶葉和其他商品相比起來更加低調,也更容易彰顯品質。
其次開茶葉店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入門的。一般開茶葉店的家境都很不錯,本身就喜歡喝茶,通常手上都有一定的關係網存在,熟人不需要進門都直接下訂單。而且還會有固定的企業採購等,比如單位福利或者辦公室必備的招待用茶,都是較大的訂單,因為價格昂貴,也基本很少有散客進來。
再加上如今的網際網路電商行業的發達,茶葉也可以在電商上銷售,只有品質好就不愁沒有銷售門路。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中國是人情社會,幾千一斤的龍井,得年收入多少才捨得買來自己喝?因此大部分都是因為送禮才會下狠心買這麼貴的茶葉,所以每到節假日都是茶葉店最賺錢的時候。
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商業運行模式。因此那麼多的茶葉店沒有人來,卻總能支撐到周圍的大量門店倒閉。其背後一定有自己的生財之道,而茶葉店老闆所處的位置和所處的圈子一定也有所不同,這才是他自己的生意經。所以這門生意難做嗎?也不難,但是首先得有能力跨過這個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