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會和白菜一樣便宜」
不知道還有多少朋友記得這句話。
這句話,不是來自什麼普通網友或者知名專家。
而是出自中國最知名的富豪馬雲之口。
其實在最早的時候,馬雲談及房價,只有一個觀點。
那就是:大家抓緊努力買房!
而之後的房價走勢,正如馬雲預測的那樣,一路飆高。
可是在16年某一次全球峰會上。
馬雲改變了自己的觀點。
認為在8年之後,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房子會和白菜的價格一樣。
但是自馬雲說出這句話,到目前為止。
大部分城市的房價,並沒有像馬雲預測的那樣下降。
反而和以前一樣,依然一直在上升。
不過如鶴崗等一些城市,確實房價已經低的超乎大家的想像。
一、兩萬就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其實對於馬雲的這個預判,我猜想是基於供需關係推導的。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是基於供需關係定出來的。
供過於求時,買方市場,價格降低;供不應求時,賣方市場,價格升高!
房子絕對算是其中之一的商品。
而目前中國房子的現存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無房的人口。
如果按照這個規律,應該像馬爸爸預測的那樣,開始逐漸下降了。
可如今,為什麼不降反增呢?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1、地區和全國性的關係。
在最近幾年中,我們可以發現,漲價的大多是一、二線城市。
像很多二線以下城市,房價很多沒有動,甚至有所下降
這是源於大量人口,開始從二線以下城市,向一二線城市遷徙。
這也就造成了一二線城市,房子的需求越來越高。
而其他城市則因為人口流失,導致大量房子沒有人買。
2、政府調節了市場。
之前說了供需關係,根據不同會導致價格不同。
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會單純導致價格的不同。
在實際生活中。
還會讓一些手中有大量商品的供方,出現大幅度損失,甚至破產;
也可能讓一些需求方,因為供求不夠,而無法享受到商品。
對於一些普通商品,這種問題即使出現了,對於絕大部分人不會造成什麼重大影響。
政府也不會出面主動大力調節。
但是對於房子這件特殊商品,政府卻不能不出面。
因為這關係到的太多了,包括工作崗位、銀行貸款、社會穩定等等。
一旦不主動調節,則很容易引發全社會問題,造成經濟癱瘓。
而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出現過這種情況,比如日本、美國的底特律。
因此,馬雲這麼推測是有道理的,如果單純依靠市場,確實會出現這種情況。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人家破人亡。
這是政府不願意見到,因此會主動幹涉。
也就導致了馬雲先生的判斷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