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身邊想買房的朋友在討論LPR和還款年限,有些人覺得向銀行貸款30年,光是聽聽利息就嚇死人,其實不然。
貨幣在貶值,你的收入也在上升。
按照目前M2增速(發鈔速度)與GDP增速(創造財富速度)之間的差距,人民幣購買力平均每年貶值6—7%,100元人民幣,在10年、20年、30年之後,將分別貶值為:48元、23.4元、11元。
也就是說,如果你買了一套房子,向銀行貸款30年,每月還款10000元,那麼10年之後你每月實際還款金額,只相當於按揭時候的二分之一,也就是每月4800元了。
房貸是目前中國金融市場上能找到的利率最低的優質貸款產品。
銀行的錢究竟值不值得貸,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信用卡延期還款,年利率一般在18%左右;
P2P平臺借錢,年利率一般是25%—40%甚至更高;
民間融資利率高,彈性大,城鎮一般在15—30%之間,鄉村一般在10—20%之間;
公積金貸款買房,年利率為3.25%;
商業貸款買房,基準利率在4.9%。
這樣一對比大家就會發現,3.25%—4.9%的房貸年利率與其他相比實在是太低了。
手頭有足夠存款,也儘量別全款買房。
很多人買房,包括我的父母,都覺得有能力全款買房最好,無債一身輕,不到萬不得已不向別人借錢。
甚至於視房貸為一生的拖累,想要多賺錢,早日把房貸還清。
其實說白了,銀行就是窮人為富人服務的機構——窮人把錢存進去,富人把錢貸出來。10年前富人拿著窮人的錢買了房,10年後等房子漲了好幾倍,又賣給窮人。富人用窮人的錢賺更多的錢。
窮人看到的是靜態的錢,而富人看到的是流動的時間。
這個世界很殘酷的,「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適用於任何場景。
假設買一套143萬的房子(首套房),首付三成,貸款七成,也就是100萬左右。
按商業貸款的基準利率4.9%計算,貸款30年,等額本息,每月還5307.27元;公積金組合貸款各50萬,每月還4829.66元。
如果這100萬,不全部用來買房,而是拿去投資,只要收益實現5%以上,每個月的收益就能夠還房貸了。也就是說30年後,你不但還完了貸款,還留了100萬本金。
當然,若是不會理財,只會把錢存銀行,那全款也無妨,畢竟現在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更低,五大行的五年期的定存利率在2.75%左右,低於貸款年利率。不過還是建議留一部分出來,以備不時之需。
貸款買房最大的好處就是花很少的錢,買到自己的房子。
可能你會聽到剛買房的人,說現在房價越來越高,湊了十多年,幾乎掏空家底才買上房,並且為數十年的房貸憂心。
但是十年前買房的人會告訴你,房貸的壓力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2002年買了北京某二環小區的一套三居室,當時房子全款30多萬元,他與父母湊了20萬元,貸款10萬,為期10年,當時每月還款1000元,是他工資的一半多。
到2012年,這套房子已經漲到500多萬,每月房租可達8000元,月還款仍舊是1000元。
可能當時的貸款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困擾,但10年後,這點錢已經不算什麼了。
如果貸的是20年,30年,隨著時間線的拉長,根據貨幣貶值的速度和工資的增長,房貸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小。
- End -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