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學區房:命運從按權力、財富分配,終於要按運氣分配了

2020-09-25 蜂巢財經

中國的樓市就像個火藥桶,太容易點燃了。疫情下的經濟衰退,全球大蕭條風險,都不能澆滅。

2020年春天,當一群群不是香奈兒就是愛馬仕的深圳群眾衝到售樓處排隊,我們還想,深圳人民把首都人民遠遠甩在了後面。

但這次,首都人民下場發力了。點燃首都人民激情,一個區教委的入學文件就行。


事情的起因是,4月30日,北京西城教委發了個今年義務教育入學的實施意見。核心就是,今年7月31日後,西城區兒童入小學,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內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以前叫單一划片,一套房產對應一所學校就近入學;以後,不一定進入唯一對應的學校,還需要電腦派位。高價學區房不再確保進名校了。

上牛小還是「渣小」,竟然要看運氣。

看上去像是個要讓學區房涼涼的利空。但就像午夜發布的10點鐘封城令,讓數十萬人蜂擁出城;這個入學政策引發了西城區二手房的交易高潮。

五一假期,據說北京鏈家三天成交1131套,最後一天有人成交了十套千萬級別的學區房。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西城區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和環比增長均超過100%,尤其是金融街和德勝片區。

就在那麼多著名的豐匯園小區,保安告訴記者:

甚至凌晨兩點也有人來看房。


入學政策在樓市的威力簡直是個婦孺皆知的話題了。有個順口溜叫「金三銀四紅五月」,紅五月的紅,主要就是因為這時各地小學入學政策細則公布,五月也就被稱為「小祖宗月」。

學區房引爆的,不僅僅是北京西城。近期,全國多地相繼出臺入學政策,引發當地房地產市場波動。

但,你在全國任何一地,可能都無法以熟悉的當地來理解北京西城學區房的特殊。

過去好幾年,西城區二手房維持著均價每平米10萬+,部分片區均價20萬+。小學中學應該是其中最大一股支撐力量。

幾年前,西城區一個破胡同裡的破過道,能以每平米46萬的天價,引發了一輪教育改革和樓市的震蕩。

過去幾年的房價軌跡也演示了西城學區房的巨大威力。

數據顯示,經過數年持續上漲,北京二手房價2017年攀至最高60825元/平米;2017年新的調控後,2018年出現十年來首次下跌,2019年繼續下探到56038元/平方米,11個區普遍下跌;但這其中,西城價格上漲3.04%,東城價格上漲0.95%,西城區以103158元/平米的均價高居首位。

簡直撼山易,撼西城房價難。


有句話說北京是中國教育的高地,西城區又是北京教育的高原。全國聞名的名校雲集,也許某個小學生藝術團上春晚的次數都比你熟悉的明星還多。

某個西城牛小的網上點評是這麼說的:「中國夢、北京夢、教育夢——夢一樣的硬體、夢一樣的師資、夢一樣的重點中學升學率、夢一樣的最高端學生背景、夢一樣地被眾多北京家庭所追求...統領北京乃至全國所有小學教育之翹楚」。

這樣的或者接近這樣的牛校,北京西城還有好多個。

享有這樣的優質資源,或者靠祖上早幾代紮根此地,或者前幾代是革命先輩。

感謝中國的住房商品化,打開第三道門,讓後來者能通過寒窗苦讀、工作奮鬥、積累財富,通過一套西城的學區房,為兒孫輩在西城牛校得到一張課桌。

從按權力分配,到按財富分配,這是天價學區房才能給到當代全國人民的機會。

不過,過去幾年北京的基礎教育領域,逐步啟動了一場平權運動,多校劃片政策逐步推廣。

中國最好的基礎教育資源出現了按運氣分配。


這樣的變革意味著,新機制下,有些人沒有天價學區房,也有了進入牛校的機會;而舊有體制下,某些人享有的牛校資源及溢出到房價上的巨額財富,可能因運氣而消失。

你能想像多校劃片政策會遭遇的巨大阻力。

2017年,朝陽區啟動多校劃片,北京小有名氣的準豪宅小區、珠江帝景的千萬或億萬身家的家長們大鬧教委,還真迫使政策延遲了。

西城區的這個政策,比朝陽區、豐臺區晚了三年,比東城區晚了兩年。

你要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這個先後順序的話,那是因為你不了解西城稀釋學區房的特權,動了誰的奶酪。

你或許聽說過北京西城著名的金融街學區,這裡有實驗二小、宏廟小學、奮鬥小學、西單小學等等,基本都能歸類到前面所說的「北京夢、教育夢」那一類裡。

這裡典型的幾個社區,在北京房產中介的話語裡,典型的「老破小」,共性是:均價≈20萬,樓齡都接近或超過20年。你可以想像北京商品房開發20年前的產品水準,戶型差、沒園林、缺車位、六層無電梯是這裡的共性。

如果你瞧不起這些房子,無可厚非;但你可不能瞧不起這些房子所在的金融街片區,更不能瞧不起擁有這些房子的主人。

· 豐融園,2003-04年建成,央產房,工商銀行總行家屬區;

· 豐匯園,1993年-1999年建成,建行總行家屬區;那時候還沒有完成全面房改,有錢你都沒機會買到這裡;

· 冠英園,1998年建成,央產房,中國銀行家屬區;

· 宏匯園,部分是本地老北京的回遷房;部分是央產房,單位名稱都不便說的家屬區;

幾天前有人在微博上說,這次西城區政策出臺前,有老人跑到區辦公室大談革命精神。

以為是輸在起跑線上,原來是輸在爹媽或者爺爺奶奶身上。


但這樣的教育的平權行動,傳導到房價,產生的後果是有兩面的:削峰填谷。除了降低天價學區房的尖尖,也不能忽視抬高的窪地。當然,在西城,這也是均價接近10萬的窪地。

那時候,或許不只是天價學區房,而是西城整個變成天價區。

比如現在的熱點,金融街片區宏廟小學、西單小學,兩個小學都直升實驗中學,但西單小學被稱「渣小」,宏廟小學是被看做西城一流一類的市重點,對應的學區房價格差別很大,每平米相差3/4萬。

就有從業人士預測,多校劃片後,這些小區的溢價可能會趨同,這種趨同不排除是以老對應社區價格堅挺、新對應社區價格迅速上漲來實現。

雖說按運氣分配,但憑運氣之前,要跨過更高的門檻了。


我們中國人是多深愛房子啊。不單小學入學政策,「示範區」,人才落戶政策,國際峰會,體育賽事,股市下跌……任何一個外交的、財政的、體育的……由頭,都會誘使我們在點燃樓市上勝利會師。

但這其中,學區房可能是最有可持續力,不該被指責的理由。

誰叫我們有這麼多勤奮、聰明,並且相信教育改變命運、學習使人進步的國民呢。

所以,為什麼不能把天價學區房看成好事呢,這不就是人人奮鬥、推動中國富強的動力嗎?

至於北京西城的天價學區房遙遙領先,要改掉的,是西城的基礎教育條件太好,還是其他地區的教育建設沒跟上,還是我們國民愛學習、要奮鬥的上進心呢?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一位在西城看房的陳女士,在朝陽區國貿工作的她告訴記者,對於她的家庭,能不能負擔得起一套學區房,是是否決定生孩子優先考量因素。

你有沒有慶幸?幸虧你媽當初不知道有學區房這東西。

---------------------------------------------------------------------

蜂巢財經: 「財經視角評房企價值 |公眾視角看樓市變化 |員工視角品地產職場 」

已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雪球、網易有態度、百家號等。搜「蜂巢財經」(微信號:fengchao_caijing)關注

相關焦點

  • 學區房改革:是消滅「天價學區房」,還是造就「天價房區」?
    感謝中國的住房商品化,打開第三道門,讓後來者能通過寒窗苦讀、工作奮鬥、積累財富,通過一套西城的學區房,為兒孫輩在西城牛校得到一張課桌。 從按權力分配,到按財富分配,這是天價學區房才能給到當代全國人民的機會。
  • 世界財富被按下「重啟鍵」,財富平均分配後,你只能分到這個數
    當胡潤富豪榜單出來的那一刻,人們說自己加上馬化騰的財富,都趕不上新首富馬雲的財富,或許就和這二八定律有著些許的聯繫。於是,在疫情期間,閒來無事,人們也開始幻想。要是突然有一天,世界被按下了「重啟鍵」。所有的東西都需要重新配置,包括財富。也就是將世界上的財富,平均分給每一個人,我們到底能夠獲得多少的財產呢?
  • 中國學區房簡史!
    追溯中國教育變遷史,回溯中國學區房的起源,或許就能明白:個人命運於時代,宛如浪潮中一顆微不足道的塵埃。個體在教育資源分配中所承受的一次次「不公平」和犧牲、都是為了時代最終的「大公平」使命服務。「買房」本身就是稀罕事,「學區房」概念幾乎是聞所未聞。直到1998年,國家頒布「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為商品化」的政策,從此,中國的住房分配走上商品化道路,房地產業迅速崛起。
  • 經濟學視野中的分配問題
    馬克思認為收入分配是由社會性質決定的。他說:「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資料本身分配的結果。而生產資料的分配,則表現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在資本主義社會,物質的生產條件,例如資本和土地,掌握在非勞動者手裡,而人民大眾只有人身的生產條件,即勞動力。以這樣的生產條件為前提,收入分配只能是按資分配,資本所有者在收入分配中處於主導地位。
  • 並非學區房讓教育不公,如果有不公,學區的非「房」不合理
    甚至不少人都對於這部分人為了孩子的學區抬高了學區房的房價而,甚至指責高價學區房引起了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甚至今年北京開始進行的多校劃片政策讓眾人高呼慶幸,在網絡上高呼學區房要崩盤的言論不計其數。學區房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教育資源分配固化的結果。開發商、中介都是學區房交易中的受益者。許多大城市,一套擁有優質學區的老破小甚至要比一條街外沒有學區的新房貴上幾倍。
  • 按鬧分配!
    幸好,經過了43天的煎熬之後,終於在今天迎來了好消息。、泰然公寓和安華小區等5個小區最終從3類變為1類,也給這次的學區房事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各位明後年申請學位的家長還是要注意,今年通過不代表明年能通過。深高南事件也代表了這一類房產存在風險,打算購房的家長一定要在購房前注意好房產性質。
  • 朱道林:土地制度的核心是財富分配關係
    當然,問題的另一面,在公有制下的這種土地使用權市場化配置,依然還是存在公平問題,比如土地使用權過度集中和壟斷所引起的地價過快上升,房地產市場投資性需求所引起的土地過度資本化等,直接導致財富分配的矛盾,甚至導致資本要素在產業之間配置的失衡,嚴重衝擊甚至威脅宏觀經濟安全。可見,即使是在公有制體系下所採取的土地私權交易措施,依然會產生一系列在私有制體系下的弊端。那麼問題何在?
  • 結構化信託的利益分配應按分層配置安排進行
    結構化信託的利益分配應按分層配置安排進行 2020-12-1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區房要整改?新規出臺,高價學區房要"涼涼"?
    而回首過去20年的時間裡,漲幅最大,一度火爆市場的就要數學區房和商鋪了。有孩子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視,學區房關係到孩子學校的分配,於是不少家長硬著頭皮也會為孩子買一套學區房。不過,隨著樓市的調控,學區房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六年級數學期中測試題,按比例分配是考試的重點!
    要想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就必須要在準確計算的基礎上加強題目的理解。這裡是一份六年級期中測試題,按比例分配的相關題目佔了很大的分值,這也提醒孩子們,按比例分配絕對是考試的重點。第一題、我會填。1、是誰的幾分之幾就除以誰,單位一的幾分之幾,就拿單位一乘以幾分之幾,單位一如果未知,那麼就用除法進行計算。
  • 肖斌 付小紅:全球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與解析
    一、全球財富分布的現狀與特點 研究世界財富分配失衡問題,我們首先要從全球財富的分布說起。在全球範圍內,財富的分配本身是一個內在的動態過程,在一定的時期內,又通過財富的分布形式表現為一系列外在的靜態結果。因此,全球世界財富分布的現狀與特點就成為了世界財富分配失衡最為直觀的表現形式。 1.全球財富在南北國家之間的分布極不均衡。
  • 小學3年級數學應用題:按比例分配問題
    在小學3年級的數學應用題中,經常可以遇見這類按比例分配的問題,那麼什麼是按比例分配的問題呢?其實就是將一個數按照一定的比來劃分成好幾份。通常來說,這種類型的題目己知的條件一般是兩種,一種是直接就給出了份數。
  • 學區房真的要涼涼?新規下,學區房將被取消,囤房客或將高位站崗
    「窮什麼都不能窮教育」和「有了房子才有家」這兩個觀念完美融合,造就了「學區房」,不關注也不行啊,在中國,不買學區房,沒戶口不讓你上學。也正因如此,讓學區房成了開發商和炒房客們眼裡的香餑餑,在部分地區,一套學區房甚至可以賣出上千萬的天價,讓人瞠目結舌。
  • 全球財富分配失衡的現狀與解析
    擺在世人面前,一端是世界財富幾何級數的驚人增長,一端是世界財富極度的不均分布;財富增長驅動下的富裕、民主與和平並沒有如約來臨,在其不公分配下滋生出的貧窮、專制與戰亂卻接踵而至。從「阿拉伯之春」到「華爾街之秋」,無論是西方精英集團策動的顏色革命,還是西方左翼力量領導的民眾抗議浪潮,我們不難發現其中蘊含著共同的癥結,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世界財富分配失衡。
  • 財富分配不均是世界性問題
    重新分配財富   財富分配不均問題困擾著中國,「這個問題在東方和西方都是存在的,在西歐、在美國,社會前10%的人掌握了大概60%左右的資產,這是2000年的數據。2014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增長到了70%到75%。」  皮凱蒂認為,財富分配不均對富豪以外的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情。
  • 學區房為什麼比大學生還貴?
    尤其是和城市上學資格綁定的「學區房」更是天價,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基本沒有可能在上學的地方買一套學區房。曾經每一個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大學生最不需要考慮的就是分配到手的住房,現在反倒是斷絕年輕人生育念頭的「市場計劃生育」。
  • 翔安國貿、建發,天價學區房是割韭菜嗎?
    無他,島外最高規格學區、預期天價、小戶型佔學位。今天我們也說一說:1、名校出島的選址很重要,照顧兒子是一方面,主動出資也必不可少,可能,我是說可能,相關領導們還能拿到超低折扣房源。算盤一彈,大賺。2、兩樓盤火了,買天成的急得要維權了,要不是銷售暗示,就那現狀拿頭賣到3.7萬,如果劃不了學區就是虧。
  • 插了翅膀的蒼梧學區房
    一年一度的「學區焦慮症」,又在各大群裡蔓延。今年的焦慮,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從年初開始,學區房就是二手房市場中的香饃饃,成交的主力軍。相較於上半年的螺旋式上漲,下半年的學區房「扶搖直上」。尤其是頭部名校的蒼梧學區房,甚至漲到讓人懷疑人生。就連一個從業數年的中介,都倍感錯愕——「太貴了,學區房的價格瘋了。」
  • 深圳灣1號學區房價值崩塌的背後,撕開了天價學區房最後的遮羞布
    最近深圳灣的學區房,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價格接近20萬一平的深圳灣一號,因為中考成績大跌眼鏡,從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其甚至都不如那些地段不如自己的,價格比自己便宜接近一倍的福田的香蜜湖房子,中考成績上線率低,甚至深圳四大高中名校的錄取率低,讓這座天價學區房撕開了最後的一條遮羞布,家長買學區房,主要還是看中學區房對應的所謂優質小學和初中資源,可是如果這些資源本身就嚴重的出了問題,甚至無法達到對應的想要的高中或者大學教育
  • 900萬購買學區房卻不能入學?不懂這些你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天價學區房或許只是一場賭注近年購置景山學區房的家長們和餘婷的經歷雷同,同樣花費巨資購入天價學區房,同樣「措手不及」的被新政,擋在校門外。 準確來說,家長們真正「措手不及」的,並非是頒布了一年多的「新政」,而是自己家撞上了新政的真正執行。 餘婷他們的900萬,買的不是學區,而是上桌賭博的「籌碼」,賭的是政策繼續因循舊例,不在他們身上執行。 去年不執行,為什麼今年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