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樓市就像個火藥桶,太容易點燃了。疫情下的經濟衰退,全球大蕭條風險,都不能澆滅。
2020年春天,當一群群不是香奈兒就是愛馬仕的深圳群眾衝到售樓處排隊,我們還想,深圳人民把首都人民遠遠甩在了後面。
但這次,首都人民下場發力了。點燃首都人民激情,一個區教委的入學文件就行。
事情的起因是,4月30日,北京西城教委發了個今年義務教育入學的實施意見。核心就是,今年7月31日後,西城區兒童入小學,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內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以前叫單一划片,一套房產對應一所學校就近入學;以後,不一定進入唯一對應的學校,還需要電腦派位。高價學區房不再確保進名校了。
上牛小還是「渣小」,竟然要看運氣。
看上去像是個要讓學區房涼涼的利空。但就像午夜發布的10點鐘封城令,讓數十萬人蜂擁出城;這個入學政策引發了西城區二手房的交易高潮。
五一假期,據說北京鏈家三天成交1131套,最後一天有人成交了十套千萬級別的學區房。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西城區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和環比增長均超過100%,尤其是金融街和德勝片區。
就在那麼多著名的豐匯園小區,保安告訴記者:
甚至凌晨兩點也有人來看房。
入學政策在樓市的威力簡直是個婦孺皆知的話題了。有個順口溜叫「金三銀四紅五月」,紅五月的紅,主要就是因為這時各地小學入學政策細則公布,五月也就被稱為「小祖宗月」。
學區房引爆的,不僅僅是北京西城。近期,全國多地相繼出臺入學政策,引發當地房地產市場波動。
但,你在全國任何一地,可能都無法以熟悉的當地來理解北京西城學區房的特殊。
過去好幾年,西城區二手房維持著均價每平米10萬+,部分片區均價20萬+。小學中學應該是其中最大一股支撐力量。
幾年前,西城區一個破胡同裡的破過道,能以每平米46萬的天價,引發了一輪教育改革和樓市的震蕩。
過去幾年的房價軌跡也演示了西城學區房的巨大威力。
數據顯示,經過數年持續上漲,北京二手房價2017年攀至最高60825元/平米;2017年新的調控後,2018年出現十年來首次下跌,2019年繼續下探到56038元/平方米,11個區普遍下跌;但這其中,西城價格上漲3.04%,東城價格上漲0.95%,西城區以103158元/平米的均價高居首位。
簡直撼山易,撼西城房價難。
有句話說北京是中國教育的高地,西城區又是北京教育的高原。全國聞名的名校雲集,也許某個小學生藝術團上春晚的次數都比你熟悉的明星還多。
某個西城牛小的網上點評是這麼說的:「中國夢、北京夢、教育夢——夢一樣的硬體、夢一樣的師資、夢一樣的重點中學升學率、夢一樣的最高端學生背景、夢一樣地被眾多北京家庭所追求...統領北京乃至全國所有小學教育之翹楚」。
這樣的或者接近這樣的牛校,北京西城還有好多個。
享有這樣的優質資源,或者靠祖上早幾代紮根此地,或者前幾代是革命先輩。
感謝中國的住房商品化,打開第三道門,讓後來者能通過寒窗苦讀、工作奮鬥、積累財富,通過一套西城的學區房,為兒孫輩在西城牛校得到一張課桌。
從按權力分配,到按財富分配,這是天價學區房才能給到當代全國人民的機會。
不過,過去幾年北京的基礎教育領域,逐步啟動了一場平權運動,多校劃片政策逐步推廣。
中國最好的基礎教育資源出現了按運氣分配。
這樣的變革意味著,新機制下,有些人沒有天價學區房,也有了進入牛校的機會;而舊有體制下,某些人享有的牛校資源及溢出到房價上的巨額財富,可能因運氣而消失。
你能想像多校劃片政策會遭遇的巨大阻力。
2017年,朝陽區啟動多校劃片,北京小有名氣的準豪宅小區、珠江帝景的千萬或億萬身家的家長們大鬧教委,還真迫使政策延遲了。
西城區的這個政策,比朝陽區、豐臺區晚了三年,比東城區晚了兩年。
你要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這個先後順序的話,那是因為你不了解西城稀釋學區房的特權,動了誰的奶酪。
你或許聽說過北京西城著名的金融街學區,這裡有實驗二小、宏廟小學、奮鬥小學、西單小學等等,基本都能歸類到前面所說的「北京夢、教育夢」那一類裡。
這裡典型的幾個社區,在北京房產中介的話語裡,典型的「老破小」,共性是:均價≈20萬,樓齡都接近或超過20年。你可以想像北京商品房開發20年前的產品水準,戶型差、沒園林、缺車位、六層無電梯是這裡的共性。
如果你瞧不起這些房子,無可厚非;但你可不能瞧不起這些房子所在的金融街片區,更不能瞧不起擁有這些房子的主人。
· 豐融園,2003-04年建成,央產房,工商銀行總行家屬區;
· 豐匯園,1993年-1999年建成,建行總行家屬區;那時候還沒有完成全面房改,有錢你都沒機會買到這裡;
· 冠英園,1998年建成,央產房,中國銀行家屬區;
· 宏匯園,部分是本地老北京的回遷房;部分是央產房,單位名稱都不便說的家屬區;
幾天前有人在微博上說,這次西城區政策出臺前,有老人跑到區辦公室大談革命精神。
以為是輸在起跑線上,原來是輸在爹媽或者爺爺奶奶身上。
但這樣的教育的平權行動,傳導到房價,產生的後果是有兩面的:削峰填谷。除了降低天價學區房的尖尖,也不能忽視抬高的窪地。當然,在西城,這也是均價接近10萬的窪地。
那時候,或許不只是天價學區房,而是西城整個變成天價區。
比如現在的熱點,金融街片區宏廟小學、西單小學,兩個小學都直升實驗中學,但西單小學被稱「渣小」,宏廟小學是被看做西城一流一類的市重點,對應的學區房價格差別很大,每平米相差3/4萬。
就有從業人士預測,多校劃片後,這些小區的溢價可能會趨同,這種趨同不排除是以老對應社區價格堅挺、新對應社區價格迅速上漲來實現。
雖說按運氣分配,但憑運氣之前,要跨過更高的門檻了。
我們中國人是多深愛房子啊。不單小學入學政策,「示範區」,人才落戶政策,國際峰會,體育賽事,股市下跌……任何一個外交的、財政的、體育的……由頭,都會誘使我們在點燃樓市上勝利會師。
但這其中,學區房可能是最有可持續力,不該被指責的理由。
誰叫我們有這麼多勤奮、聰明,並且相信教育改變命運、學習使人進步的國民呢。
所以,為什麼不能把天價學區房看成好事呢,這不就是人人奮鬥、推動中國富強的動力嗎?
至於北京西城的天價學區房遙遙領先,要改掉的,是西城的基礎教育條件太好,還是其他地區的教育建設沒跟上,還是我們國民愛學習、要奮鬥的上進心呢?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一位在西城看房的陳女士,在朝陽區國貿工作的她告訴記者,對於她的家庭,能不能負擔得起一套學區房,是是否決定生孩子優先考量因素。
你有沒有慶幸?幸虧你媽當初不知道有學區房這東西。
---------------------------------------------------------------------
蜂巢財經: 「財經視角評房企價值 |公眾視角看樓市變化 |員工視角品地產職場 」
已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雪球、網易有態度、百家號等。搜「蜂巢財經」(微信號:fengchao_caijing)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