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紙硯亮相京交會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創新

2020-12-17 中國網

 中國網5月28日訊(記者 曾鑫)28日下午,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此次京交會圍繞服務貿易12大領域開展了開幕式暨高峰論壇、高層論壇、綜合展示、推介洽談、主題日活動、權威發布等6類130多場活動。 

安徽宣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太海接受中國網直播間採訪

本次京交會12大板塊中的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位吸引了不少參會人駐足觀看,其中參展的安徽宣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太海作為非物質文化傳承代表做客中國網新聞直播間接受了中國網的採訪,暢談了有關於此次京交會的參展感受和相關準備情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熱點話題。

北京雨辰科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應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

隨後記者參觀了該展區,並在展區內欣賞了傳統工藝品---筆、墨、紙、硯。在北京雨辰科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應那了解到,根據教育部大綱和華夏遺產保護中心總體工作安排精心組織全國文房四寶行業產業聯盟百餘家企業共同做了三年的器材標準制定和研發和試生產準備,新開發產品三百多個品種,改進改良多項生產工藝,目前已經在原產地形成了年產六百萬套的生產能力,帶動行業一百多個生產單元三千多員工的的規範產能,開發創建了同步實時的移動終端手機教學平臺,研發製作相應教育軟體和網際網路教學課件,計劃五年內通過扶貧辦向全國六百多個貧困縣捐贈一千個標準書法教室要用的實驗器材和在線課程。目前已經和中國郵政,蘇寧易購,寺庫,等四十家大型在線平臺實現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同步推進產品推廣和課程配套服務,這個項目的實施和推廣有力的推動了全國文房四寶行業的工藝傳承和產品研發,也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履行著時代的責任。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位

相關焦點

  • 中國筆墨紙硯擬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筆墨紙硯擬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08月09日 10:30 來源:新華網
  • 曲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韻聖城傳佳訊
    曲阜市文化系統大力宣傳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倡導見人見物見生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以人為根本,以物為依託,設計豐富多彩、融入本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系列活動,推動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
  • 什麼是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雅文化帶你了解!
    廣東的代表性項目有佛山祖廟廟會、瑤族盤王節、悅城龍母誕、潮州功夫茶藝、寮步香市、小欖菊花會等。「非遺」」是先輩通過日常生活的運用而留存到今天的文化財富。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為目標,以資源普查、名錄體系建設、支持傳承人傳習活動、開展宣傳教育為重點,以建立機構、完善制度、加大經費投入為保障,穩步推進各項保護工作。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專題展在瀋陽順利舉行
    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堅定文化自信,傳承非遺文化及技藝,推動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2019年9月9日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黃金文化專項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具體承辦的「文化黃金 傳承創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專題展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上海大學三亞學院教授葛紅兵說,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對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希望國家能把非遺保護系統地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出臺非盈利和低盈利社會文化公益企業制度,讓中國非遺不僅在中國得到傳承和創新發展,還要為世界文化做出貢獻。
  • 守藝·傳承——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口粉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煙臺4月28日訊煙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為了更好地宣傳煙臺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好煙臺故事,傳播煙臺聲音,不斷提升煙臺的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煙臺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煙臺大眾網,拍攝製作《守藝·傳承——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專題片,通過視頻鏡頭,帶您領略煙臺非遺項目的魅力和風採,展示煙臺良好城市形象。
  • 【記者即時播報】2012年「文化遺產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2012年「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的主題是「活態傳承,重在落實」。今年上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會場活動首次落戶金山廊下。金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廊下鎮的民間舞蹈「打蓮湘」久負盛名。近年來,廊下鎮深入開展蓮湘的推廣普及活動,推出廊下蓮湘文化節,已經舉辦了六屆。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記者:劉軍 羅永松報導)2020年12月8日,記者在海南三亞無意中發現,有人在呼籲社會共同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講。據了解,此人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  丁偉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協保護協會對景泰藍這項國寶級遺產非常重視、支持和關心,授予海南億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景泰藍創作基地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基地》,授予丁偉華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協助支持海南億華景泰藍創作基地進行各種非遺傳承與保護活動,景泰藍非遺進校園活動,景泰藍非遺展活動,景泰藍專題論壇等活動。
  •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實踐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在三級名錄體系的建設、保護機構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走馬燈亮相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
    走馬燈亮相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 (1/7)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6月6日,遼寧省瀋陽市舉行2012中國·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暨生產性保護成果展
  •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氏點穴療法」代表性傳承人馬建民一行...
    12月6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氏點穴療法」代表性傳承人馬建民及弟子一行7人參觀調研西安市太和醫室博物館,並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進行座談。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姚氏太和醫室診療」代表性傳承人姚蕤全程陪同。
  • 大匠至心 | 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命運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範疇中間的一個門類,更是流動的。從時間的角度看,我舉一個假想的例子:如果我今天拖著一條長長的幾乎到腰的辮子、穿上長袍馬褂走到街上。理智一點的人會說,這個演員沒卸妝就從舞臺跑到街上來了;另外一些人就會遠遠的躲開我,說我是精神病患者;還有一些人會荒誕地開玩笑說,是百十多年前的一口棺材,蓋子沒關嚴,一個死屍活蹦亂跳地從棺材裡鑽出來。
  • 深圳福田「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走進日本倉敷
    央廣網深圳10月17日消息(記者鄭柱子)應日本岡山縣倉敷市邀請,深圳福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代表團日前赴日本參加「第27屆倉敷國際交流廣場節」大型慶典活動,並赴深圳友好城市——大阪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活動。
  • 自駕遊房山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要看看
    在這裡,要告訴諸位車友,大美房山,除了秀美的風光,還有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菊花白酒傳統釀製技藝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絲毛掛毯
    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絲毛掛毯 2020-08-21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除了「臨終關懷」,還能做什麼?
    這種情況在前幾年國家開始關注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所面臨的問題更為複雜。人們對於傳統意義上的自然和文化遺產,雖然就如何保護的問題會有不同的認識,但至少對這個概念本身不會產生太大的疑問。
  • 傳承79年!銅梁這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旗艦店隆重登場!為它點讚!
    『TOU DAO CAI』 ■ 非物質文化遺產 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 又是非常珍貴的 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景德鎮市文旅局負責人要求廣大陶瓷非遺保護協會會員緊扣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發展要求,將景德鎮優秀的制瓷技藝傳承下去。大會宣讀了《關於成立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批覆》;審議通過《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為協會會長。
  • 中國文化自然遺產日到來,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趁著6月9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說說我的家鄉大北京。北京可謂歷史悠久,早在70萬年前,「北京人」形成的原始人群部落就在北京的周口店地區出現了,北京城建成也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期間自然有不少靠著口口相傳和心心相念而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也在一路提醒我們對於這些豐富的遺產,不要遺失,更不要遺忘,而是要一代代傳承下去。在此,就列舉幾個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京西太平鼓從明代起,太平鼓就開始在北京流傳,起初只是民間的自娛自樂的集體舞蹈,明末清初的時候開始盛行。清朝末年,傳入了門頭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