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為目標,以資源普查、名錄體系建設、支持傳承人傳習活動、開展宣傳教育為重點,以建立機構、完善制度、加大經費投入為保障,穩步推進各項保護工作。
-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實踐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在三級名錄體系的建設、保護機構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追蹤報導之二 (記者:劉軍羅永松報導) 2020年12月8日,記者專訪了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經神州瞭望、中華網等全國六十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和轉載,在全國形成了新聞熱點,引起了三亞市委宣傳部,三亞市旅文局等有關領導的關注,都向丁偉華會長了解情況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景德鎮市文旅局負責人要求廣大陶瓷非遺保護協會會員緊扣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發展要求,將景德鎮優秀的制瓷技藝傳承下去。大會宣讀了《關於成立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批覆》;審議通過《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為協會會長。
-
評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是「臨終關懷」
自2001年崑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走過12年。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潮之後,在「後申遺」時代,我國的非遺保護效果如何?非遺保護發展方向何在?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美學》主編高小康,近日作客浙江人文大講堂,在浙江科技學院為大學師生開講「後申遺」時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舉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朱小健,景德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良,中共景德鎮市委副秘書長、市文廣新旅局局長餘志華,景德鎮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瓷局局長方霞雲,景徳鎮新聞傳媒集團董事長李新華,景德鎮市文聯黨組書記熊小席,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西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劉少平,景德鎮市昌江區常務副區長陳忠豪,景德鎮市非遺中心主任董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文旅中國政企部主任黃慶參,以及景德鎮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和教授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保護方法、申報流程
2.開發式(經濟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資源,進行產品、服務、體驗活動、交流項目等方面的內容轉化,展現其中的資源價值。1、開展全國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普查;2、建立非遺四級名錄體系;3、制定過非遺傳承人登記制度;4、建立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5、收藏展示非遺保護成果;6、建立非遺資料庫
-
未來三年,贛州這21個基地將為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近日,為進一步傳承發展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積極拓展社會各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建設渠道,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省文化和旅遊廳按照相關申報要求,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經組織專家評審及公示等程序,公布了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傳承基地、傳播基地、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
守藝·傳承——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口粉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煙臺4月28日訊煙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為了更好地宣傳煙臺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講好煙臺故事,傳播煙臺聲音,不斷提升煙臺的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煙臺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煙臺大眾網,拍攝製作《守藝·傳承——煙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專題片,通過視頻鏡頭,帶您領略煙臺非遺項目的魅力和風採,展示煙臺良好城市形象。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除了「臨終關懷」,還能做什麼?
因此對於這類人類遺產來說,應該保護什麼東西基本上是沒有多少問題的;對怎樣的保護才是真正科學的保護而不是破壞,也是比較容易辨別清楚的。 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不同了。迄今為止,即使是在專業人士範圍內,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它與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保護觀念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仍然存在不少爭議。
-
筆墨紙硯亮相京交會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創新
安徽宣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太海接受中國網直播間採訪本次京交會12大板塊中的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位吸引了不少參會人駐足觀看,其中參展的安徽宣硯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太海作為非物質文化傳承代表做客中國網新聞直播間接受了中國網的採訪,暢談了有關於此次京交會的參展感受和相關準備情況,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熱點話題。
-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氏點穴療法」代表性傳承人馬建民一行...
12月6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氏點穴療法」代表性傳承人馬建民及弟子一行7人參觀調研西安市太和醫室博物館,並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進行座談。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姚氏太和醫室診療」代表性傳承人姚蕤全程陪同。
-
大匠至心 | 劉魁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命運
孤立的、割裂的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對待非物質文化遺產,那種保護和傳承也是難以奏效的。一旦被割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象就會人為的改變了它的性質內涵和社會功能。一種儀式,如果拋開它的人群的觀念和時代的背景,它就僅僅剩下了空洞的繁瑣的形式,那種保護既沒有意義,也不能長久。整體思維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特點之一,應該很好地創造性地繼承這種思維方法。
-
武陵山上百花齊放——龍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紀實
保護,留住民族文化根籟11月23日,在裡耶古城舉行的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座談會上,土家族擺手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明光樂呵呵地與在座的幾十位非遺傳承人分享自己的「非遺經」,從創作經驗到帶徒心得,老人家說得眉飛色舞。
-
包頭大力保護文化遺產 傳承文化血脈
近年來,包頭市積極探索和尋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新突破,創建了「薪傳」工程文化遺產保護新模式,在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 文物工作碩果纍纍 包頭文物概況 包頭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自治區文物大市。
-
【記者即時播報】2012年「文化遺產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2012年「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100餘項以非遺為主題的活動將在全市各區縣和有關項目保護單位陸續展開,第六屆廊下蓮湘文化節也同時拉開帷幕。2012年「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的主題是「活態傳承,重在落實」。今年上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會場活動首次落戶金山廊下。金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廊下鎮的民間舞蹈「打蓮湘」久負盛名。近年來,廊下鎮深入開展蓮湘的推廣普及活動,推出廊下蓮湘文化節,已經舉辦了六屆。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據丁會長演講介紹,景泰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今年初疫情的影響,該保護協會組織的景泰藍創作基地無法正常運作,技師和團隊人員慢慢流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保護困境,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記者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公益事業,於是採訪了演講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
-
2020非物質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舉辦
12月7日至8日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桂林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規劃處處長楊曉輝,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桂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威虎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談新聞裡經常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到底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化遺產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先說說文化遺產。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起草了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協定。世界遺產名錄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
什麼是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雅文化帶你了解!
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於2011年6月1日起實施,共有四級非遺保護體系: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各地政府都有相應的非遺保護中心。傳承人也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省級非遺傳承人、市級非遺傳承人、縣級非遺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