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企業號航母爆炸,飛行甲板尾部面目全非

2022-02-03 川陀智庫

川陀軍事訊 從二戰中後期開始美國海軍就一直把航母當做主力戰艦使用,因此對航母的防護和訓練都非常講究,經過數十年使用航母的經驗,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戰鬥力應該說是非常強大的。但也有陰溝裡翻船的局面,尤其是航母上攜帶了大量的艦載機,還有各種戰鬥部裝藥的炸彈、空對空飛彈,這些都是致命的武器,一旦發生爆炸,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從某種意義上看,航母也是一個火藥庫,大量的武器彈藥堆積在這裡,一不小心就會釀成惡果。

故事發生在1969年1月,當時美國海軍的企業號仍然是非常強大的,1961年才服役,作為一艘核動力航母,安裝了8座壓水反應堆,總功率達到200兆瓦,最高航速為35節。

才剛剛服役沒有多久,就發生了驚人的事故。停放在航母尾部的一架戰鬥機正準備掛航空火箭彈,不巧的是這枚火箭彈突然啟動點火,直接爆炸,這一突如其來的事故馬上點燃了周圍的航空遮擋,瞬間整個飛行甲板尾部被一片火海籠罩。

從圖中可以看出,企業號航母的飛行甲板出現了大火,從第一聲航空炸彈爆炸開始算,一共發生了八神巨響。飛行甲板後面的戰鬥機全部燒成骨架,有些甚至直接被推到海裡丟掉,前後八聲巨響把飛行甲板炸除了一個數米直徑的口子,飛行甲板尾部面目全非。

美國海軍事故調查小組認定,一枚安裝在戰鬥機機翼下的飛彈被高溫引爆,導致一連串的連環爆炸。由於飛行甲板尾部處於停機區,許多航空地勤人員來不及反應就衝擊波推到海中,雖然有的最後獲救,但仍然有近30人死亡。

位於航母艦島上的指揮官在望遠鏡中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一共15架戰鬥機被摧毀,甲板炸出一個大洞,失去作戰能力,只能返回基地維修。由此看出,只要破壞美軍航母的飛行甲板,就可以讓航母失去戰鬥力,東風21D和東風26在打擊目標正在於此,不求一發擊沉航母,只求一發徹底讓其半身不遂。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tranjun81,原創團隊來自各大主流軍事雜誌,側重航空、航天以及高精尖武器分析與軍情評論,高技術、專業化是我們的特點,為讀者呈現全方位的軍情諜報,總有一篇適合您。


川陀軍事關注微信號:tranjun81

相關焦點

  • 聚焦 | 美國航母飛行甲板塗料技術
    2006年,美海軍製造維修技術研究所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當時在役的小鷹級航母使用的防滑塗料進行分析後,提出了延長飛行甲板塗料壽命的需求和揩施。    從對飛行甲板維修的角度來看,所需的時間、成本和勞動強度都比較大,在維修成本方面,根據具體情況不同,每平方米約需140~270美元。
  • 美國海軍宣布:企業號航母(CVN65)退役,企業號精神永存
    2017年2月3日,美國海軍在企業號機庫為這艘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舉行退役儀式,約400名水手、老兵和艦員家屬見證了這一歷史事件。
  • 航母設計中重要一項:微觀航母之飛行甲板
    而航母上所塗覆的防滑塗層,對防護、防腐和抗衝擊等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為CVN-70「卡爾•文森」號上飛行甲板防滑塗層的塗覆  之所說飛行甲板的防滑塗層是關係到航母艦載機出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在航母的出海部署和作戰期間,應避免頻繁修補防滑塗層以免影響飛行作業。為此,對航母飛行甲板的防滑塗層有著更為苛刻的性能要求。
  • 二戰航母爆炸70次卻因官兵自救而倖存,讓現代美軍準航母汗顏
    近日,停泊在聖地牙哥海軍基地的美軍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突發巨大火災該艦的火勢已持續了一天一夜,而且上層建築和甲板都已受到嚴重破壞,桅杆也已倒塌,大量內部的電線絕緣層等易燃品無疑為火災蔓延提供了溫床,更危險的是該艦內還儲存了上百萬加侖的燃料,它們和熱源之間只有兩層甲板阻隔!
  • 企業號航空母艦
    1965年企業號由大西洋調往太平洋艦隊,先後七次派往參與越戰,並在戰爭結束前夕參與西貢的撤僑行動。除大型戰爭外企業號也參與冷戰時期多場地緣政治事件,在其一生服役生涯中其足跡遍布全球。戰術通訊導航系統是保障空中作戰的重要電子設備,它利用信標向飛機傳遞距離和方位,大大簡化了飛機在執行任務後尋找母艦的過程。此外,它的航空支援能力及結構方面也有不少獨到之處,艦上取消了常規動力所需的粗大而笨重的進氣管道和煙囪,有著較大的甲板空間,以增加艦載機數量並能提高飛機起降時的安全性。
  • 講真的,企業號航母何時這麼「賤」過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企業號保持最新型的理念,為美國未來的航母在建造方面積累經驗!海軍最「新潮」——實力了得的戰地老司機不僅在設計上獨領風騷,在武器裝備上,企業號同樣力壓群雄。半個世紀以來,企業號幾乎成為了海軍最新艦載機的試驗場,幾乎所有的新戰機,都在企業號上首先服役。
  • 圖解航母飛行甲板上的各種「門道」
    不過,看似一片平坦的飛行甲板,其實上面也有很多「門道」,正是這些五花八門的設施和設備決定了航母作戰能力的形成和高下。1.艦島:是航母的「神經中樞」。航母上的航空和航海指揮和控制系統、負責船舶操縱的部分均位於艦島內部,同時艦島上海裝有大量的雷達和通信天線、以及電子戰設備等裝置。
  • 二戰時最著名的四艘航空母艦:美國「企業」號曾幹掉三艘日本航母
    與前面兩艘略有不同是,它率先升級了火控系統、延長了飛行甲板,並擁有較大的艦艏。大黃蜂叫航空母艦在1939年開始建造,在1940年下水,並於1941年服役。滿載排水量2.5萬噸,飛行甲板長229米左右,載艦 80-90架。服役不久的大黃蜂號便參加了空襲日本的計劃,1942年2月2日,大黃蜂號搭載了兩架陸航B-25米切爾型轟炸機,並在30裡外海面成功起飛。
  • 從平板到平板,航母飛行甲板發展簡史
    在航母之前,人們曾嘗試在改裝過的大型巡洋艦上起飛戰鬥機,但是它的甲板長度不足以讓飛機降落。1918年改造完工的英國「百眼巨人」號,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全通式甲板的航空母艦。它的飛行甲板長168米,安裝有飛機升降機,連接甲板下面的機庫,可搭載十餘架艦載機。由此開始,一直到二戰結束,期間全球建造的航母均是直通式飛行甲板。
  • 日本海軍機動部隊的最強航母:翔鶴、瑞鶴大型航母
    「翔鶴」級的飛行甲板是參照現代化改裝後的「赤城」、「 加賀」號的飛行甲板尺寸來設計的,非常寬大,全長242.2米,前端寬18米,中部最寬處為29米,後端為26米,在飛行甲板尾端兩側有一對形如飛翼的突出部,作為著艦標識,在飛行甲板前部、中部和後部各有一座飛機升降機,其中前部升降機尺寸是13x 16米,中、後部升降機。
  • 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航母,服役51年
    1986年9月16日,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美國電影《壯志凌雲》曾在企業號航母的甲板上拍攝。企業號航空母艦1950年開始設計,1958年2月4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開工建造,1960年9月24日下水,1961年11月25日服役,2012年12月1日舉行退役典禮,在美國海軍服役51年,是在役最長的航空母艦。企業號航空母艦曾在1964年不補充燃料的情況下環球航行一圈。
  • 美海軍「福特」級航母建造計劃穩步推進
    該艦動力系統採用兩座分別為104兆瓦輸出功率和96兆瓦供電功率,總輸出功率達200兆瓦的新型核反應堆,供電能力比「尼米茲」級提高3倍,可滿足電磁彈射系統、雙波段雷達、電磁炮和雷射武器等新型裝備的電力需求。探測系統採用雙波段雷達,從而可以有效區分低空飛行的飛機與飛彈,大幅提升自身防禦能力。
  • 航母救護戰例——約克城號航母在兩次航母對決中的救護工作介紹
    今天就聊聊二戰中美軍「約克城」號航母(CV-5)在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兩次海上作戰中的救護工作。       雖然美海軍從1919年就擁有了第一艘航母,但是由於發展經驗不足,加上受限於《華盛頓海軍條約》裡對總噸位的限制,因此其航母發展較為緩慢。
  • 中國航母的飛行甲板有多厚?看看這國被砸出的大洞就知道了
    說起航母大夥都不陌生,航母若沒有艦載機就好似一艘失去了「靈魂」空殼。遼寧艦作為我國首艘航母,服役至今,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改裝。特別是3月份的海軍節前後,遼寧艦的飛行甲板更是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現代航母飛行甲板採用全封閉模式,鮮有人注意到飛行甲板的厚度。
  • 「皇家方舟「號航母
    1930年,日、美、英同意將1922年籤定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再延長5年,其中對航母的限制基本不變。條約對英國航母的限制是總噸位135000噸(標準排水量),單艦最大標準排水量27000噸。到「皇家方舟」號建造前,英國已有6艘航母,但只有「競技神」號是專門設計的航母。
  • 被艦炮擊沉的航母!美海軍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 「甘比爾灣」號解析
    美海軍在二戰中共建造了各型護航航母約122艘,其中,卡薩布蘭卡級建造了50艘。該級的設計、建造與美國實業家亨利•凱澤有密切的聯繫。當時,為滿足美國國內對商船的巨大需求,凱澤在1939年創建了凱澤造船公司,旗下有7家位於美國西海岸的造船廠。因該公司使用預製模式和焊接工藝,可節約75%的成本和33%的建造時間。
  • 人間地獄 激戰太平洋的富蘭克林航母悲慘命運
    3月18日凌晨,美海軍第58混合艦隊所屬17艘航空母艦、18艘巡洋艦、56艘驅逐艦駛入衝繩島以北、九州以南海域,大批美機離艦升空,前去襲擊九州南部的日軍機場,任務是進行壓制性轟炸,以消除美軍登陸時的空中威脅。日機發現了第58特混艦隊的行蹤。
  • 航母甲板有多厚?為什麼這麼難製造?
    美國曾經測試過,30噸的重型戰機降落時高速砸到航母甲板上,航母甲板竟然毫髮無損,不僅沒有發生形變,爆炸的痕跡都很小,可想而知航母鋼材的耐用性和強度。在航母某些核心位置例如指揮中心和航母的動力系統,還會採用裝甲鋼板,最厚達330毫米,有點類似坦克用的裝甲鋼板。船體的水下部分為了防止魚雷與潛艇飛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0毫米。
  • 航母甲板到底有多厚?為什麼難以被擊沉?
    首先說下航母甲板鋼材,航母甲板所用的鋼材才並不是所有國家可以製造的,印度新航母需要從國外進口的特種鋼材就要幾千噸,中美俄航母甲板使用的鋼材其實厚度僅為80毫米左右。美國曾經測試過,30噸的重型戰機降落時高速砸到航母甲板上,航母甲板竟然毫髮無損,不僅沒有發生形變,爆炸的痕跡都很小,可想而知航母鋼材的耐用性和強度。
  • 全球第一種飛行甲板40米寬的兩棲大艦!
    比如二戰期間的艦隊主力航母長方形的飛行甲板,大多在250米長,寬度一般在45米以下。有些甚至不到40米,但是對螺旋槳艦載機來說,這個長度和寬度已經足夠編隊起降。到了二戰以後,主力艦載戰鬥機普遍噴氣化,重量普遍翻了幾倍。而起降速度也幾乎翻了一倍。而且發明了斜角甲板,著艦降落和彈射起飛可以分開。這樣就需要至少200米的攔阻降落區。再加上100多米長的前甲板彈射起飛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