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他,日本贏不了日俄戰爭

2021-03-02 文史博覽

「沒了乃木(希典)大將,

旅順也能拿下;

沒了東鄉(平八郎)大將,

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

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

日本絕贏不了日俄戰爭。」

1905年,傳統強國俄國竟敗在小小的日本手中。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熱衷分析其中的勝敗之道,但往往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日本駐俄武官明石元二郎(1864-1919)大佐。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曾驚嘆於他的活動能量,稱其為「堪比20萬大軍的人」。

可是,明石元二郎至死都竭力隱瞞他的「功績」,因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諜報與策反,甚至將自己的策反工作搞到俄國革命家列寧身上。

明石元二郎1865年出生在福岡的一個武士家庭。13歲那年,明石元二郎進入日本陸軍幼年學校。明石在士官學校時,因為樣子長得呆頭呆腦,同學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木瓜」。但實際上,明石秉性詼諧,很愛搞惡作劇。不過,在注重細節的日本軍人看來,明石絕對是個馬馬虎虎的人,日本陸軍大將山縣有朋在主管士官學校時就斷言,明石「將來能指揮一個中隊就不錯了」。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山縣有朋看走了眼。

1902年,明石元二郎作為駐俄公使館副武官來到聖彼得堡。那時,日本舉國上下都把俄國當成頭號備戰對象,明石在聖彼得堡工作,絕不僅僅是例行外交禮節事務。

通過搜集各方面情報,明石發現,沙俄表面上看很強大,實則內部充滿了尖銳的民族矛盾,被其侵佔的芬蘭、波蘭及高加索等民族都試圖掙脫沙皇的掌控。

明石得出結論:「日俄一旦開戰,光靠武力是斷不能取勝的,除非運用謀略,從內部動搖其統治。」

1903年春,沙皇統治下的芬蘭爆發革命,得知消息的明石元二郎特意跑到赫爾辛基轉了一圈,但什麼收穫都沒有。次年2月6日,日本對停泊在中國旅順口的俄國艦隊進行偷襲,日俄戰爭拉開序幕。2月27日,日本駐俄使節作為敵僑被驅逐到瑞典斯德哥爾摩。當時,日軍機動兵力只有30萬左右,俄軍卻有120萬,日軍還得跨海作戰,明石元二郎深感時間之緊迫,於是更積極地尋找反對沙皇的革命者。

1904年3月的一天,明石來到在瑞典隱居的芬蘭獨立黨領袖齊利阿庫斯的秘密住宅。在那裡,明石吃驚地發現,客廳牆壁上掛著一個鏡框,裡面鑲著沙皇籤署的捉拿齊利阿庫斯的通緝令,而鏡框右邊掛著日本明治天皇的畫像。明石問這是什麼意思,齊利阿庫斯說:「俄國疲於應對與日本的戰爭,這對芬蘭人來說,是個好消息。」雙方經過會談,達成了合作意向。

然而,要煽動起義,沒有錢是玩不轉的。明石元二郎向國內要求100萬日元,明石的申請在當時看來無異於獅子大張口,日本陸軍大將大山巖(日俄戰爭期間的日本陸軍統帥)因此對他的請求置之不理。

無奈之下,明石元二郎只好通過一些「邪門歪道」籌措經費。他在斯德哥爾摩的高級賭場觀看了半小時的輪盤賭后,利用自己掌握的高等數學知識贏得盆滿缽滿。緊接著,他轉戰斯德哥爾摩各家賭場,令當地賭場老闆們叫苦不迭。有意思的是,在日本軍界,能夠運用高等數學解開輪盤賭玩法的據說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明石,另一個是1941年偷襲美國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有了錢,明石元二郎便從瑞士和德國軍火商手裡買來一批左輪手槍、步槍和炸藥,並想方設法把它們交到起義者手中。對於明石所購武器的具體去向,經辦人齊利阿庫斯有過記載:1000條槍給了俄國社會革命黨,5000條給了高加索造反者,8000條到了芬蘭獨立派手中,5000條給了波蘭民族主義者。

明石通過齊利阿庫斯的斡旋,試圖在俄國建立反對黨聯盟。齊利阿庫斯率先向19個俄國政黨發出邀請,但只有社會革命黨在內的8個黨派響應,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等黨派都拒絕參加。

1904年10月1日,俄國反對黨聯合大會在巴黎舉行,但會議並沒有就聯盟達成一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各黨人士在齊利阿庫斯身後隱約看到了日本間諜的身影。

1905年4月,聯盟大會又在日內瓦召開。這次會議比巴黎會議更有代表性,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都參加了,列寧還親自到場。但列寧很快就離開了,因為他確信會議宗旨不符合他的原則路線。在《起義的戰鬥協商》一文中,列寧曾明確闡述過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列寧雖然贊同反對沙皇的力量採取一致行動,但不贊成藉助外國間諜來把他們聯合起來。

儘管如此,在日本間諜挑唆下,俄國各地的暴動已不可收拾:受芬蘭獨立黨影響的一支部隊為阻止軍火運往遠東,竟炸毀鐵路;波蘭獨立領袖號召前線的波蘭士兵掉轉槍口,向俄國長官開火;波羅的海沿岸和外高加索發生襲擊警察局、暗殺官員事件……面對如此局面,沙皇被迫同意與日本媾和。

日俄戰爭結束後,明石元二郎奉命回國,隨後被晉升為上將,他所撰寫的《暴動的指南》一書也成為日本陸軍中野間諜學校的教材。日本人對明石大佐的評論是:「沒了乃木(希典)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平八郎)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絕贏不了日俄戰爭。」

責編 / 楚文     初審 / 葉筱     覆審 / 齊風

轉載請註明:「文史博覽」(wsbl1960)微信公眾號

☆  想要投稿

發文至郵箱2004wsbl@163.com

或者直接給我們微信後臺留言交流

☆  訂閱雜誌

❶通過全國各個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42-185

❷直接與我刊發行部聯繫

聯繫電話:0731-84307941(蔣老師)

相關焦點

  • 日本打贏日俄戰爭,俄羅斯賠款了嗎?
    從此,日俄成為鄰居,自然就為門前的一畝三分地吵來吵去。日俄矛盾的激化,來自日本強迫清朝割讓遼東半島,這對俄國絕對不能接受的。俄國利用自己的大塊頭,強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只從清朝拿到3000萬兩「贖銀」。更讓日本無法接受的是,在八國聯軍時,俄國佔領東北,嚴重威脅到了日本的利益。日本意識到不幹掉俄國,自己在東亞啥事也幹不了。
  • 百年前的日俄戰爭,日本贏了,英阿馬島戰爭,英國贏了,最後的贏家都是是中國
    戰爭進行一年半後,日俄雙方皆已疲憊,於是美國此時站出來調停,1905年9月5日,日俄雙方達成《樸茨茅斯條約》,日俄戰爭宣告結束。1904年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爆發了戰爭,但是最為諷刺的是這場戰爭竟然爆發在我國東北,清政府也一句話都不敢說。最後日本又讓世界吃了一驚,他們擊敗了強大的沙俄。
  • 日俄戰爭:袁世凱、吳佩孚、張作霖等,為什麼都支持日本?
    知名的田中奏摺這樣說:日本借甲午戰爭獲得了朝鮮,臺灣和澎湖列島,並獲得了2·315億倆白銀的巨額賠款,利用這筆巨額賠款發展工業,購買軍備,國力大增,雄心勃勃。由於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和日本〝大陸政策〞尖銳對立,日俄戰爭不可避免。1904年2月8日,日俄戰爭爆發。
  • 日俄戰爭日本贏了?為何戰後日本民眾打砸搶燒,波及整個東京?
    一般認為日俄戰爭,日本大獲全勝。但是我們聯繫一下《樸茨茅斯和約》的內容就會發現,日本似乎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而日本人心心念念的讓白人鬼子賠款,也根本沒有實現。日本政府居然忍痛籤了這個「不平等條約」。此消息傳回日本,日本人民義憤填膺,迅速聚集在日比谷公園,要求懲辦國賊、絕籤合約,抗議最終升級成了暴動而被日本軍警聯合鎮壓。
  • 明石元二郎:日俄戰爭中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日本國命運的人
    現在的日本史學界,對此人有著如此高的評述,「沒了乃木希典,旅順也拿下來了。沒了東鄉平八郎,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要沒了明石元二郎,日本決不能贏得日俄戰爭。」  日本史學界對明石元二郎如此之高的評價,客觀而言確實也毫不為過,日俄戰爭期間此人在俄國搞出的一系列顛覆活動,為日本贏得日俄戰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是讓戰爭天平傾斜向日本一方的一顆最重量級的幕後砝碼。
  • 周恩來為什麼不忘日俄戰爭?
    前者是日本一家侵華,後者是日俄為了東亞霸權大打出手,把中國東北作為戰場,而中國政府卻宣布局外中立,把國土讓給日俄作為戰場,其民族恥辱遠勝甲午戰爭。那場戰爭的結局是俄國戰敗,將中國東北的殖民霸權讓給日本。沙俄帝國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恥辱,直到1945年通過在最後一刻加入對日戰爭才報了一箭之仇,通過另一個不平等條約奪回了40年前在中國東北的殖民權益。
  •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對於日俄戰爭,很多人都覺得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戰術呆板,只知道讓士兵發動人海戰術一波接一波不計傷亡地強攻硬打,那麼他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說起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的表現,最常見的看法,豈止是糟糕而已,簡直就是一頭蠢豬,日本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肉彈將軍」,除了乃木希典,再無別人了。
  • 聊聊日俄戰爭
    就日本和俄國而言,由於俄國進入中國東北,另一方要保證本國在朝鮮半島的安全,在這種強烈的安全困境意識之下,除了戰爭雙方再也找不到其他有效的解決辦法。一張圖看清日俄戰爭形勢,朝鮮和遼東地區是主戰場日本雖然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是被甲午戰爭吊起了胃口,用巨額的賠款武裝了海軍。俄國雖然在旅順、海參崴有兩大基地,但是戰略方向的不確定、用人的失當、盲目的自大都成為了失敗的誘因。整場戰爭可分為兩大階段:前期是日軍對朝鮮的進軍、對旅順的包圍和東北地區的拉鋸戰,可以旅順的陷落作為標誌。
  • 日俄戰爭為何爆發?朝鮮如何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若猶遷延不決,恐於日俄兩國均大不利。同時,日本加快向中國東北調動部隊,日俄戰爭一觸即發。日俄戰爭中的一處俄軍陣地在此7天前,俄國駐日大使、談判全權代表羅森向日本提出最後通牒:1、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優越權益,但不允許日本在朝鮮沿岸設置軍事設施。2、劃朝鮮北緯39度以北區域為中立地帶。3、俄國承認日本與清朝所訂條約上的東三省利益。
  • 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
    常常有人問我,怎麼好久沒見你寫點日俄戰爭的事了。其實之所以不寫,因為有好多事情還沒搞清楚的。
  • 日本的國運之戰:一個人拿著一百萬日元經費,賭贏日本國運之戰
    他挑動俄國境內各勢力,拖了沙皇的後路,使沙皇不能把更多的兵力和資源投入到戰爭中,從而使日本贏得了這場以小博大的戰爭。日俄戰爭之前,全世界都不看好日本俄國是個老牌帝國,被歐洲人稱為蒸汽壓路機,無論國力或軍力都遠勝日本。而日本儘管打贏了甲午戰爭,但歐洲人從來沒有把清朝看作是一個強國,日本人的這份勝利是要打很多折扣的。
  • 日俄戰爭:對中國是禍是福?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的戰爭。照理,日俄兩國兵戎相見,數十萬士兵上陣廝殺,你們到自家的地盤上去打鬥拼殺好了,卻為何把戰場選在了中國的東北?要把這件事說清楚,就得提到義和團運動。其中,俄國所佔比例最大,為29%;日本和美國各佔7%多一點。以前讀歷史,一直不明白庚子賠款,為什麼俄國所得比例竟然高達29%,是日美兩國的四倍還多。現在才知道,他是把出兵東北也算作了軍費開支,所以獅子大張口,拼命索取戰爭賠償,佔到了將近各國總和的三分之一。照理,《辛丑條約》籤訂之後,拿了戰爭賠款,各國軍隊便該撤出中國。其他國家都這樣做了,唯獨俄國遲遲不肯退出東北,還向中國提出各種特權。
  • 日俄戰爭並不簡單,它完全改變了三國的命運
    它不退,中國實在轟不走它,就一遍遍和它談。剛才講了甲午戰爭中國國防已經沒有軍隊了,只能"以夷制夷",就讓外國人找它談,最終清朝的大臣們認為只有日本是最著急的,而且日本最有實力把它弄出去。於是中國請求日本,請他們來把俄羅斯勸出去。其實日俄戰爭,中國內心是傾向於日本的,希望日本把它打出去。
  • 在東北日俄戰爭的那些事兒,你絕對沒聽過!
    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劃遼河以東為戰區,以西為非戰區。日俄戰爭期間,東北處於無政府狀態,土匪、鬍子遍地,其中比較大的一股是盤踞在遼西的杜立三。1903年,沙俄借著義和團之亂的藉口派兵入侵中國東北,遲遲不退兵。沙俄士兵在東北姦淫燒殺無惡不作,東北百姓恨之入骨,稱之為「老毛子」。留學在日本的愛國學生見沙俄在東北日益猖獗,皆義憤填膺!
  • 日俄戰爭中的「漢奸」公使
    須知,端方雖受慈禧太后信任,也是公認的開明大臣,但畢竟是沒在總理衙門(外務部)兼過職的大臣,而且其個人履歷也從無與低他好幾級的楊樞有過交集。端方管轄的是「兩湖」,即湖北和湖南兩省,職責範圍與外交工作沒有直接關係。可是,楊樞為什麼還要給他寫信,而且不間斷地給他寫了半年的工作信函?筆者再三看過,楊樞給端方的信,說的全是公務,沒有一句私誼。真是咄咄怪事!
  • 日俄戰爭前後的日本海上戰略演變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講到了日俄戰爭以對馬海戰作為結束(點擊閱讀:日俄戰爭的落幕,對馬海戰的最後一日),而日俄戰爭也正是日本海上戰略轉變的重要時間節點,本文將探討日俄戰爭前後的日本海上戰略演變過程。 日俄戰爭與佐藤鐵太郎的覺醒朝鮮事件以及由之引發的甲午戰爭,與其說是日本蓄謀已久的結果,莫如說是一次極富針對性的練兵以及對俄作戰準備。
  • 舌尖上的日俄戰爭:吃發黴黑麵包的敗給了吃大白菜的
    在日俄戰爭時期,東洋鬼子的身高遠不及毛子大鼻子,但除了彈藥抹平了兩者的身高差距外,戰鬥民族惡劣的後勤供應也讓人高馬大的沙俄士兵難以抗衡日軍
  • 日俄戰爭,戰俘,以及一些中國人的誤解|和氣貓
    <日俄力量對比>日本不想積極打日俄戰爭,是因為日俄之間在人口資源國土上有巨大的實力的差距。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和日本負責對美溝通的金子堅太郎有良好的私人友誼,西奧多羅斯福約見金子遠遠頻繁與約見俄國代表。日俄戰爭結束後日俄之間籤訂的善後條約《樸次茅斯條約》後,為表達對美國的感謝,金子堅太郎還向樸次茅斯所在的州捐了一萬美金。而西奧多羅斯福則因調停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不過,西奧多羅斯福離和平主義者也有點遠,他是美國歷來印第安人滅絕政策的支持者。
  • 日俄戰爭爆發,清朝宣稱中立,為何當地中國人卻更願意幫助日本?
    晚清時期發生在我國遼東地區的日俄戰爭便是其中典型。反之,如果清朝中立則與其他中立國的貿易不受影響,還可以維持他國對日本的同情,防止其進行幹涉,所以日本也希望清朝中立,並允諾給其「秘密援助」。在這種情況下,昏饋的清王朝竟於2月12日發布上諭: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輪念彼此均系友邦,為睦誼起見,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2月13日,清外務部還煞有其事地通電各國宣告:「東三省疆土權利,兩國無論勝負,均不得佔據。」
  • 日俄戰爭(6)
    他出身於黑田藩,生於1851年,比小村大臣還年長四歲,比成為次官的珍田年長七歲。與小村同樣,他也曾經在哈佛大學留學,但比小村晚一年。不過,與回國後暫時進入司法省的小村不同,慄野早兩年就進入了外務省。慄野是英國防範論、俄羅斯協作論的主要倡導者。他與伊藤、井上深厚的關係也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