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妄想用三代機換中國量子技術!忘了30年前是誰封鎖我們了?

2021-12-26 鋼鐵防線

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蜜月期。我國開始有機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西方先進軍事裝備,其中就包括第三代戰鬥機。

本來,我國有機會引進法國幻影2000戰機的,法國卻因故不賣。直到數月前,法國又想用我國當年求之不得的戰機技術,來換取與我國量子計算合作的機會,被中方一口拒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F-16戰鬥機以及法國的幻影2000都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經過研究對比,我軍及相關科研單位,特別是三機部更鍾情於F-15或F-16戰鬥機,只將引進幻影2000作為備選方案。

而法國卻非常想拿到中國這個大客戶。由於技術差距以及政治壓力,歐洲4國一致選擇引進美國的F-16戰鬥機,作為自己的聯合戰鬥機。法國人鎩羽而歸,急需一筆訂單來挽回顏面。

為了吸引中國,法國給出誘人條件。法國軍方表示,如果有需要可以為其採購的幻影IIIE或幻影2000配備中程半主動雷達空空飛彈。

面對法國的提議,中國也反應積極。1982年,專門組織包括一些頂級飛行員的專家組赴法考察。考察過程中,法方將幻影-2000的各個部件都詳細地展示給中方人員看,我空軍試飛員還試飛了「幻影」2000B型戰鬥機。

中國試飛員葛文墉給予高度評價,當時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二字來形容,讓長久以來一直使用俄系武器的我空軍高層對當時西方國家的先進科技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

然而,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單買賣要達成的時候,卻出人意料的黃了。軍事評論員沉巖介紹,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法國人要價太高,法國給出的40架幻影-2000飛機的價格竟然超過了中國建國35年來國家對整個航空工業的投資,這個價格中國當然無法接受。中方也提出,希望用易貨貿易的方式衝抵他部分貨款。而法國堅持按照國際軍售原則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二是我國希望法國轉讓一些技術並允許中方自主生產,但是法國人出於生意考量拒絕了中國。另一邊,美國很熱情地向中國推銷他們自己的武器,表示願意提供最新技術裝備而且幾乎不計報酬,包括可能售華F-16和F-14戰鬥機。

雖然幻影2000沒有買到,但我國於1991年引進了蘇-27戰鬥機,並迅速實現國產化,大幅提升了我軍的空戰能力。

這可把法國人氣壞了,不僅在航展上大罵俄羅斯搶生意,還向灣灣出售了幻影-2000戰機以及6艘「拉婓特」級護衛艦。

原以為這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去年,德國《南德意志報》發表文章指出,法國提出用幻影2000戰機的相關技術換取中國量子計算、通信合作機會的請求遭到了中國拒絕。

不知道法國是怎麼想的,幻影2000是個三代機,放在三十年前用戰機的技術換倒是有可能,現在都開始用五代機了,居然妄想用它換我國世界領先的量子計算技術?

過去,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最為嚴厲的技術封鎖,中國想要獲取先進技術可謂是難於上青天,西方國家哪怕一點點技術出讓都會讓我國感動不已。

但是如今中國不僅不再全盤接受西方軍備科技,反而今日,不斷提出自己的要求,參與到新型軍備規則構建中,讓自己更強大。

相關焦點

  • 法國《世界報》:越封鎖,中國反而越強!
    法國媒體指出,世界上400多種軍備直接相關的技術中,美歐等實施嚴格技術封鎖的就有350多種,就算剩餘的不到50種技術,中國沒有遭遇嚴厲封鎖,但是也沒有辦法直接從世界主要技術強國獲得任何支持。更為重要的是美歐等制訂了較為嚴苛的技術封鎖制度協議等。
  • 用發動機換量子雷達,法國把中國人當傻子?專家:這筆買賣不划算
    據外媒報導,法國近日對於我國取得突破的量子雷達技術十分感興趣。有消息人士稱,法國還計劃用其主力戰機陣風戰鬥機的發動機——M88發動機來交換中國的量子雷達技術,不過遭到了中國的嚴詞拒絕,有外媒表示中國不識貨,送上門的寶貝都不要。事實是否如此,M88發動機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有著怎樣的地位呢?
  • 中國最強反擊,法國媒體驚呼:中囯這個民族太可怕了!
    法國《世界報》曾刊文指出,中國軍備突破重重技術封鎖,實現彎道超車逆襲並開始逐步實施技術反封鎖的過程,絕對驚豔,寫成劇本也絕對是無人能比的精彩大劇。該報指出,中國軍備面臨的技術封鎖嚴厲程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與地區能夠比擬,中國面對封鎖時的韌性與堅韌超乎世界想像,中國軍備實現逆襲的節奏與速度更是令世界震驚。
  • 美日軍備接連失敗怪中國裝備技術封鎖
    近期這家報紙的下屬網站發文指出,中國近期開始實施裝備技術出口限制,主要是進行技術封鎖、材料控制。文章指出,中國稀土材料的管控和相應技術封鎖,導致美國軍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不得不說這是美國軍備連遭挫折的重要因素。
  • 中國最強反擊,法國媒體驚呼:中囯這個民族太可怕了?!
    法國《世界報》曾刊文指出,中國軍備突破重重技術封鎖,實現彎道超車逆襲並開始逐步實施技術反封鎖的過程,絕對驚豔,寫成劇本也絕對是無人能比的精彩大劇。法國媒體指出,世界上400多種軍備直接相關的技術中,美歐等實施嚴格技術封鎖的就有350多種,就算剩餘的不到50種技術,中國沒有遭遇嚴厲封鎖,但是也沒有辦法直接從世界主要技術強國獲得任何支持。
  • 中國軍備突破封鎖,尖端技術振奮人心,但方式卻與美國截然不同!
    如今,中國軍工裝備不斷「下餃子」已經被人說爛了,逆勢爆發也已經聽厭了,突破封鎖更是都已經麻木了,從天舟系列使命必達,到量子計算問世
  • 美國六代機剛剛首飛,中國型號緊隨其後,2025年前或將首飛!
    美國已經開始啟動了,中國六代機在哪裡,何時我們能看到,比美國晚多久?5年還是10年?最近中國航空工業公號公布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一點:堅決貫徹「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發展理念,擔當起國家創新主體責任,面向2025和2035,實現同代抗衡、領先創新的戰略目標。
  • 中國量子技術領先世界美卻要求分享 看國外如何評價
    就如拿破崙所說,「當中國這個沉睡的巨人醒來,世界將為之震動。」而現在,所有人都看到中國正在醒來。  中國在高尖科技領域的發展,也得到了來自世界的認可。在1月10日美國的量子電子物理學大會上,潘建偉院士被授予國際雷射科學和量子光學領域的大獎:蘭姆獎,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領域的開創性實驗研究。量子技術是一項可改寫全球規則的顛覆性技術。
  • 踢館 | 我們造航母的特種鋼,技術水平還不如30年前的瓦良格?
    而且往往恨國黨還要把俄羅斯拉出來:我們比俄羅斯落後多少多少,中國就是不行,就是垃圾。所以這種東西看到俄羅斯就知道肯定是誰編造了。俄羅斯現在是鋼鐵出口國,但是他們對中國反而沒啥出口,因為他主要就是生產粗鋼賣給歐洲,特種鋼材生產早就不行了。
  • 92年前,誰打響了南昌起義的第一槍?用的什麼槍?
    這支隊伍從誕生、發展到今天日趨成熟,經歷了波瀾壯闊,也飽嘗了韜光養晦,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瞬間正在慢慢被我們遺忘。特別是92年前,南昌起義的槍聲揭開了我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序幕,更標誌著革命軍隊創建的開始。
  • 中國首批三代機悄然退役:為什麼比殲-7、殲-8等二代機更早?
    很快,至少3個基地獲得了蘇-27SK/UBK,中國空軍也算第一次擁有了實打實的超視距空戰能力:N001"倒卡"雷達和R-27/R-37/R-77等空空飛彈的搭檔雖然算不上有多強,但總比當時的殲-8現代化改進版本+總數只有20餘發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實用。中國的多數飛行員在此時獲得了三代機的實操經驗,這也給日後接裝三代機打下了相對堅實的基礎。
  • 戰爭模擬丨殲-20攔截5架蘇-30,四代機實力碾壓三代機!
    此消息一出引起眾多網友熱議,眾所周知殲20是一款四代隱身戰機,而印度的蘇30隻是一款三代機,那麼蘇30真的能發現殲20嗎。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把中國視為最大的假想敵,因此在空軍裝備上一直緊咬中國,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大規模採購蘇30的背景下,印度也上門向俄羅斯採購蘇30。要求只有一個:性能全面超越中國的蘇30MKK。
  • 六代機時代已經到來?全球首款罕見戰機曝光,美俄:惶惶不安
    儘管現如今F-22的誕生已經過去了30年,早已不是「空中霸主」般的存在,但在空軍領域依然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美國F-22和中國殲-20,誰勝誰負?要知道,從第一架F-22戰鬥機正式服役至今,已經有15年的時間,五代機的全球普及也是近幾年才開始,而五代機成熟的製作技術全球也僅有兩國擁有,就是美國和中國。
  • 中國能把「飛豹」魔改成三代機嗎?這些難關很難克服!
    「飛豹」魔改成三代機嗎?而這其中又有50%甚至60%以上的機隊是在21世紀之後新入列的,機體餘壽尚多,能夠用到21世紀30年代甚至40年代都沒什麼問題。因此,怎樣對這些飛機進行中期技術改進(MLU)使其儘量縮小與三代半戰鬥機之間的差距、提升其在高烈度空中戰役中的戰場生存能力無疑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高速和高機動性的曲折歷程-簡述世界三代三代半戰鬥機技術特點
    ,飛機重量和機翼面積的比值),當然為了高機動,玻璃蓋子比二代機,加了一倍高度,機翼面積比二代機有所增加,阻力大了一點點,稍微犧牲了一點點高速性能,不過在優勢的發動機下,這個小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最開始是英國和法國聯合,但是因為設計主導權的問題,法國出走,歐洲分裂,歐洲原定的兩大型號,最終分道揚鑣,英國人在EAP技術上和德國人開發了颱風戰鬥機,而法國人在鴨式布局陣風ACX上精益求精整了20年終於大成,自稱萬能戰鬥機,空戰,攻擊,偵查,上艦無所不能。
  • 中國六十年,三代大殺器
    上星期國防部網站上發布了一個消息:2021年2月4日,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
  • 全球五代機只有中國用鴨翼,優點很明顯,為何美俄敬而遠之?
    理由也無非是上圖提到的那些,什麼「發動機性能不足的替代方案」「破壞隱身」「美俄五代機都不用鴨翼,所以鴨翼」不好這幾種。1964年上馬立項的殲-9截擊機,就首次採用了我們從未嘗試過的鴨式布局,可見當時中國的飛機製造者,已經注意到鴨翼的潛在優勢。
  • 美國六代機已經首飛,我們的差距還有多大?
    不僅中國、俄羅斯的五代機已經進入現役,英國、法國、日本、韓國這些地區強國也開始了自己的五代機研發。美國空軍引以為豪的「代差」優勢,已經很難再保持下去了。F/A-XX計劃的想像圖(圖源:美國海軍) 無論如何,美國人已經對中國科研機構的「超能力」有了足夠的警惕:只需要一張照片,用不了多久中國就能造出差不多甚至更加強大的東西出來
  • 中美若爆發戰爭,我們依靠誰?
    這一仗,可以說徹底打醒了中國。中國意識到:只有核威懾不夠,未來的戰爭還是以常規戰爭為主。於是中國開始了這30年的奮起直追。剛好又趕上90年代的臺海危機,解放軍開始側重發展空軍和海軍,將原來只具備近海作戰能力的海軍變成了具備遠海作戰能力的現代海軍。2012年,遼寧艦入列,2019年,山東艦入列。這是中國用20年辦到的事。
  • 中國強悍的六代機——殲25鬼鳥
    大家都知道我們目前的五代機是殲20戰鬥機,殲20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