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生活在當下時代的中國軍迷是幸福的。就在十幾年前,那時的中國軍迷還在天天考慮要用多少殲-8戰鬥機才能換掉一架美軍的F-22「猛禽」隱身戰鬥機。而現在的中國軍迷,已經可以從容討論殲-20和F-22的交換比了。
圖源水印,侵刪
但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一些新時代的軍迷朋友們,對於一些老舊裝備「看不順眼」,總想著將其儘早退役,好給新裝備騰出位置來。而費了大半個世紀,擁有大量改進衍生型號的轟-6型轟炸機也在其中。
顯然還是太年輕,不知道老兵的重要性
這部分軍迷朋友之所以認為轟-6系列轟炸機需要退役,是因為轟-6系列轟炸機在中國空軍中的作戰定位,隨著中國空軍大量新機型的服役,開始逐漸變得尷尬了起來。
在從前,中國空軍的轟炸任務主要分為前線戰術轟炸任務和戰略轟炸任務,前者主要由殲轟-7/7A「飛豹」戰鬥轟炸機、強-5等戰術飛機執行,後者則只有轟-6系列轟炸機能夠執行。
老款轟-6確實不行了
但現在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了,隨著殲-16重型戰鬥機的服役,以及中國空軍其他重型戰鬥機開始加強對地攻擊能力,除了傳統的戰術轟炸任務外,部分傳統的戰略轟炸任務,比如戰術核武器打擊,也完全能夠交給殲-16重型戰鬥機這類戰術飛機來執行。如果轟-20隱身轟炸機再服役,那麼轟-6系列轟炸機好像就沒有什麼存在價值了。
天天瘋狂暗示的轟-20
這種觀點實際上掉進了「用隱身轟炸機對抗隱身轟炸機」的思路裡,也就是為了和美國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未來裝備的100架B-21隱身轟炸機對抗,中國空軍也應該對等裝備具備隱身能力的轟-20隱身轟炸機,而載彈量低、無隱身能力、飛行速度又慢的轟-6系列轟炸機就不能再佔著位置了。
B-21確實帶來了一些壓力
這部分軍迷朋友很明顯忽略了裝備更迭期這個因素,在此前介紹殲-10戰鬥機的一篇文章中,我就說過,除非已經確定下一款戰機性能已經穩定,並能夠進行大規模生產,不然中國空軍是不會將上一代戰機停產的,更不用說直接退役掉了。
殲-20也在「小步快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殲-20隱身戰鬥機,作為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空戰性能最強的戰鬥機,殲-20隱身戰鬥機嚴格地說,目前還處於「小步快跑」的階段。也就是根據部隊的實際使用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迭代,以便修正殲-20隱身戰鬥機的不足之處。
一開始的服役數量恐怕也不會很多
我們做一個很樂觀的假設,如果轟-20隱身轟炸機不僅能夠在2021年服役,而且能夠直接在2021年形成戰鬥力(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轟-20隱身轟炸機的數量會有多少?超過2位數的可能性恐怕並不高。
轟-6系列現在也比較成熟
在轟-20隱身轟炸機數量不足,性能還不穩定,有較大改進空間,且中國空軍有遠程戰略轟炸需求的情況下,轟-6系列轟炸機仍然將是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的主力機型。
另一方面,目前隱身戰機,無論是隱身戰鬥機還是隱身轟炸機,距離完全取代非隱身戰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各國空軍中仍然還有非常多的非隱身戰機服役。比如美國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上個月直接從飛機墳場裡拉出來一架B-52戰略轟炸機,修修補補後繼續使用。
所以還是要繼續「改改改」
無論是長航時、遠距離巡航,還是對潛在對手進行戰略威懾,都要求中國空軍要有一款非隱身戰略轟炸機,不繼續改進轟-6系列轟炸機,難道再重新研製一款大型非隱身轟炸機嗎?顯然不可能。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