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14日—12月6日的古巴飛彈危機,不僅是美蘇冷戰對峙的最高峰,也是目前人類距離核戰爭最近的時刻。而在這段時間中,又以10月14日—10月27日是最為緊張的13天,好萊塢後來根據這13天的歷史,站在美國總統甘迺迪的視角,拍攝了一部電影叫做《驚曝13天》。
▲《驚曝13天》劇照
關於這次史無前列的「核對峙」,我們知道最後是以蘇共中央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宣布蘇聯接受美國在適當監督和檢查下撤走所有在古巴部署的彈道飛彈結束,人類因此避免了一場毀滅性的核災難。
▲蘇聯在美國的監督下從古巴撤出飛彈
蘇聯也徹底在這次對峙中敗下陣來,並由此引出了這次失敗的原因是因為赫魯雪夫上臺以後,片面強調彈道飛彈的發展,而將包括海軍在內的各傳統軍種的發展全部放在次要位置,並且還將二戰中赫赫有名的蘇聯海軍總司令庫茲列佐夫解除職務,認為海軍的航空母艦全部是「活棺材」,導致蘇聯海軍在古巴飛彈危機中無法突破美國的海上封鎖最終「認慫」撤走飛彈。
▲古巴飛彈危機美國派出100多艘軍艦封鎖
事實求是的說,整個古巴飛彈危機中美國海軍確實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驚曝13天》中一位美國海軍艦長的臺詞「海上封鎖歷來都是海軍的事情,我們執行這種任務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但是,古巴飛彈危機是兩個超級核大國之間的對峙,如果發生戰爭,就是毀滅全人類級別的核戰爭,(如果當時爆發戰爭其對人類歷史的影響絕對是超過兩次世界大戰)在這種規模級別的戰爭中,不管其中任何一支軍種有多強大,都是不可能左右這場戰爭走向的,也就是說如果當時的古巴飛彈危機演變成全面的核戰爭,美蘇雙方都不可能單憑自己手中任何一支優勢軍種獲得戰爭的勝利。(或許根本就沒有勝利者,大家一起進入「核冬天」等待毀滅)
▲蘇共中央總書記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
至於有人提出的,如果當時蘇聯在古巴的海軍力量足夠強大,美國人無法對古巴完成封鎖,蘇聯的援兵可以源源不斷地登陸古巴,美國在佛羅裡達州集結的部隊無法出海橫渡,美國最終因為無法進攻古巴而認輸。其實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扎哈羅夫,根據《赫魯雪夫回憶錄》裡面的記載,在10月27日,也就是驚曝13天的最後一天的克林姆林宮會議上,當時,赫魯雪夫已經流露出在美國保證不武裝進攻古巴的前提下從古巴撤出所有飛彈,並且立刻獲得了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米高揚和外交部長葛羅米柯的支持,而只有總參謀長扎哈羅夫明確表示反對,並且當面質問赫魯雪夫:「我曾經建議,我們在古巴部署彈道飛彈之前,先部署地對空飛彈,這樣我們就可以建立起我們足夠強大的防空網。但是被你拒絕,你曾經保證過美國人不會做出反應,而現在美國人真正做出反應,你就立刻退縮了。」
▲古巴飛彈危機中的 美國總統甘迺迪
面對扎哈羅夫的質問,赫魯雪夫的反應是勃然大怒,他回答扎哈羅夫:「我的保證是建立在你們這些無能元帥的荒唐報告之上,你們曾經答應過我可以保衛古巴,可現在除了使用核彈,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了,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我則是名現實的布爾什維克,所以你不配當總參謀長,還是去軍事院校發表你的高論吧。」扎哈羅夫被立刻免職,果真到軍事學院擔任院長去了。
▲蘇聯在古巴卸下的彈道飛彈
為什麼赫魯雪夫說扎哈羅夫是個理想主義者,因為他清楚,在古巴爆發任何形式的常規戰爭,最終都會升級會全面核戰爭,像扎哈羅夫那樣希望用常規戰爭手段來保衛古巴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由此可知,當時蘇聯就算有足以強大到封鎖整個美國東海岸的海軍,美國的地面部隊無法在古巴登陸,但美國一旦對古巴的飛彈基地發起轟炸,蘇聯反擊的手段也只有核彈。
▲美國軍方計劃襲擊的古巴飛彈基地
而且戰火一旦被點燃,被燒的地方肯定不止加勒比海地區,美國部署在義大利和土耳其的彈道飛彈,部署在北海的潛射「北極星」飛彈,部署在西德的B-52「同溫層堡壘」都會向蘇聯本土發起攻擊,最後的結果只能用米高揚在古巴飛彈危機結束後對憤憤不平地切—格瓦納解釋地一樣「我們看見你們準備漂亮的去死,但我們相信這不值得漂亮去死。」是的,蘇聯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古巴而去接受漂亮地死亡呢?
既然,海軍不是讓赫魯雪夫最終「認慫」的關鍵因素,那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這場危機中唯一死亡的人—小魯道夫•安德森少校,高空U—2偵查機的駕駛員,也就是他在10月14日最先發現了蘇聯正在古巴建設中的飛彈基地,可惜這為仁兄在10月27日上午10時在古巴上空被蘇聯的薩姆地對空飛彈擊中,U—2凌空爆炸,隨後美國又有兩架偵查機遭到地面防空火炮攻擊,這個時候也是13天中最為緊張的時刻,人類幾乎已經走向了核戰爭,當得知U—2被擊落的消息後,美國軍方的鷹派,參聯會主席—泰勒,戰略空軍司令李梅(就是曾經在二戰中指揮過火攻東京的那位)要求甘迺迪立刻進行報復性攻擊,地面部隊則在隨後幾個小時發起登陸作戰,但當時是星期五,甘迺迪迫於壓力要求將進攻時間定位下周一(10月29日),他在一面安撫軍方鷹派時,一面讓自己的弟弟,羅伯特—甘迺迪親自給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傳話:「我們將在29日採取行動。」
▲擊落U-2的蘇聯薩姆地對空飛彈
當時在克林姆林宮和衣而睡的赫魯雪夫在接到U—2被擊落,美軍將在29日採取行動的消息時,幾乎已經崩潰,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兩股強大的勢力在對峙的緊張時刻最怕『檫槍走火』,而現在古巴已經『檫槍走火』,雖然他當晚還和蘇共政治局全體成員一起故作鎮定的去莫斯科大劇院觀看演出,但他內心清楚,必須結束在加勒比海的對峙了,否則就是全人類的毀滅。因此,U—2被擊落,多勃雷寧傳來的最後通牒就是壓垮赫魯雪夫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不得不「認慫」,以至於他在結束古巴飛彈危機後立刻將蘇聯駐古巴的國土防空軍司令免職。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沉默鷹。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zhulei1941
二戰中的保加利亞第一坦克旅
揭秘二戰末期盟軍對日沒落行動
喜歡築壘地域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築壘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築壘地域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