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美蘇爭霸日趨激烈。為遏制蘇聯的發展,美國加緊了對蘇聯的封鎖和包圍,在盟國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大量飛彈,目標直指蘇聯,嚴重刺激了蘇聯人脆弱的神經。
為反制美國,1962年蘇聯人決定在古巴部署飛彈,此舉引發了美國的憤怒和恐懼,美國人瘋狂對蘇聯施壓,開始蘇聯人就是不服,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但沒多久蘇聯人就開始認慫,放棄了在古巴部署飛彈的行動,淪為了西方世界的笑柄。那麼強硬的蘇聯人為何要向美國人低頭?
第一,60年代初,儘管蘇聯不斷和美國叫板,但蘇聯明顯處於戰略守勢。當時美國在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全面壓制蘇聯,特別是在核力量方面美國佔有壓倒性優勢,美國的核彈頭數量是蘇聯的6倍,核運載工具是蘇聯的5倍,更嚴重的是由於蘇聯飛彈只能發射到歐洲,蘇聯劣勢的海軍和空軍能否將核彈運載到美國本土都是未知數,而美國則不同,美國軍事基地遍布歐亞,強大的海陸空力量能隨時全方位的打擊蘇聯,一旦爆發核戰爭,失敗的一定是蘇聯人,蘇聯人根本不敢和美國人硬碰硬,所以最後只能認慫。
第二,雖然美國也很忌憚蘇聯,但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觸碰到了美國底線,因此美國人擺出要和蘇聯人玩命的架勢,狹路相逢勇者勝,赫魯雪夫以為甘迺迪是個花花公子,扛不住這種壓力,誰知甘迺迪態度強硬的很,還要玩命,赫魯雪夫沒辦法了,不玩了,再玩就玩大了,所以只能認慫。
第三,古巴飛彈危機美蘇雙方的角力點是在古巴為中心的加勒比海域,由於蘇聯連支像樣的遠洋海軍都沒有,因此被美國海軍壓得頭都抬不起來。蘇聯人曾試圖依靠潛艇扳回局面,但蘇聯的潛艇還沒來得及出招就被美國的深水炸彈給炸了出來,被迫上浮接受檢查,運載飛彈的蘇聯貨船更是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只能任美國人拿捏。由於蘇聯人處於嚴重的劣勢,因此時間拖得越久對蘇聯人越不利,蘇聯人會越尷尬,最後連和美國談判的本錢都會輸光,因此蘇聯人見好就收,和美國人進行和解。
第四,美國人對蘇聯人採用大棒加胡蘿蔔的政策,一方面對蘇聯人施加巨大壓力,一方面拋出橄欖枝。美國人表示只有蘇聯妥協美國人可以做出適當讓步,已經騎虎難下的蘇聯人就坡下驢,和美國人進行和談,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蘇聯從古巴撤走飛彈,隨後美國悄悄的從土耳其撤走飛彈。此舉雖然蘇聯人不吃虧,但美國人掙足一個面子,而蘇聯人則顏面掃地,國際威望受到嚴重打擊。蘇聯感覺到奇恥大辱,因此奮發圖強,終於在70年代在戰略上壓倒了美國。
【專題文章導讀】
♦ 毛澤東評價史達林:三分錯誤七分成績,錯選了個秀才做接班人
♦ 文豪死亡之謎:高爾基真的是死於情婦之手嗎?
♦ 史達林的親生女兒為什麼要叛逃美國?
回復關鍵詞「 蘇聯01 」,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