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學者陳虎昨天發文稱,美軍雙航母滯留印太,轟炸機進駐關島,偵察機在中國周邊高頻率偵察,美國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示威訓練,更多的已經是在備戰了。
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之際,中國軍方學者認為,中國控制的南中國海島礁已經到了可能被襲擊的緊要關頭,中方應儘早在南沙群島三個建有機場的島礁常態化部署戰鬥機。
中國軍事學者王雲飛前天在三策智庫發表文章說,目前看,川普政府很可能劍走偏鋒,在今年11月以前突然決策在南中國海挑起與中國的軍事衝突。中國軍事學者陳虎昨天也發文稱,美軍雙航母滯留印太,轟炸機進駐關島,偵察機在中國周邊高頻率偵察,美國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示威訓練,更多的已經是在備戰了。
王雲飛在文章中分析,當前,中美關係急轉直下,以要求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為標誌,美國反華浪潮到達了一個新的高潮。尤其是在雙方處在軍事對抗前沿的南中國海,美軍艦機威脅動作頻頻,已經到了有史以來最有可能對中國島礁發動襲擊的嚴峻時期。
美軍近來不斷加大文章認為,美軍近來不斷加大在南中國海的艦機活動。RC-135、E-8C、P-8A、RC-12X等各型偵察機六七月間幾乎不間斷地到南中國海偵察,已經到達了戰前戰術技術偵察的密度;B-1B、B-52H轟炸機多次抵達南中國海對中國島礁模擬攻擊,應該已經形成了對中國島礁襲擊的具體作戰方案。雙航母編隊僅在7月就在南中國海進行了兩次軍演,加之以前編隊屬艦多次在南中國海搞所謂「航行自由行動」,如果說美軍艦艇編隊早有對中國島礁襲擊腹案,那一點也不意外。
中國目前在南沙群島駐守的島礁分別是美濟礁、永暑礁、渚碧礁、華陽礁、赤瓜礁、南薰礁和東門礁,並控制著黃巖島。
王雲飛認為,美軍如對上述島礁襲擊,最有可能的是選擇黃巖島。該島沒有人員駐守,襲擊後引起的外交衝突相對較輕。其次有可能襲擊建有機場的美濟礁、永暑礁和渚碧礁。襲擊上述三個島礁,對中方造成的破壞大,引起的國際關注程度高,在美國國內形成的政治效果明顯。
他認為美方發動襲擊的平臺有可能是B-1B、B-52H轟炸機,因為這兩款轟炸機可以做到快打快撤,如果從菲律賓中部的蘇祿海由東向西方向或從馬六甲向東北方向突襲,中方在南沙島礁沒有部署戰機的情況下,很難對美轟炸機進行空中反擊。其次有可能用航母編隊中的大黃蜂艦載機攜帶空地飛彈或用艦艇發射戰斧巡航飛彈進行襲擊。
文章建議,中方有必要儘早進行軍事規劃,在南沙三個建有機場的島礁常態化部署戰鬥機,中國航母到南中國海特別是南中國海中南部方向戰備巡邏也可提上日程,中國空軍在巴士海峽方向有岸基戰機可對從該方向來襲的美軍轟炸機形成一定威脅,如果在南中國海中南部也能形成對美軍轟炸機的威脅,有助於降低美軍轟炸機的整體威脅程度。在西沙,更有條件、有必要進行戰機、防空飛彈的常態化部署。
解放軍宣布實彈打靶面對日趨緊張的南中國海局勢,中國軍隊前天宣布將於7月25日至8月2日在雷州半島以西的南中國海海域組織實彈打靶。這份由解放軍九五一八〇部隊發布的封海公告稱:「此次打靶覆蓋範圍廣、彈藥威力大,擅自出海被誤炸誤傷的危險極大。」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軍方在海上進行軍演或實彈射擊,一般都由海事部門發布禁航通告。這次實彈打靶由解放軍發布封海公告,十分罕見,顯示中方也在加緊備戰,應對最壞局面。
中國駐美使館就美國涉南中國海聲明發表談話,強烈反對美國對中方的「無理指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1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野心沒有法律依據,並說北京多年來一直使用恐嚇手段對待其他南亞沿海國家。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師詹森說:「基本上這是我們第一次稱其為非法,但關鍵是你打算怎麼做?」
這是當今全球兩強在南中國海又一輪新博弈的開始,這場博弈最終的結局如何,必須放在一個更大格局的中美「河海大博弈」中去觀察。
誰都知道也習慣了整個太平洋就是美國勢力範圍的現實,這個現實當然絕非憑空而來,而是經過大約一整個世紀打造經營之後的結果。
1899年美西戰爭,勝方美國取得了西班牙在西太平洋的屬地關島,即通過購買與戰爭的方式取得了菲律賓;在此之前,美國也先後以購買(1867年,阿拉斯加)及政治介入(1893年,夏威夷)的方式,取得了兩地的控制權;1945年二戰結束,美國一方面收編了原本日本控制的太平洋諸島(如中太平的的威克島、西太平洋的琉球),之後又以防堵共產主義擴散,與日、韓、臺、菲、星分別籤訂了共同防禦條約;與此同時,基於與英國的關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亦與美國構築了「五眼聯盟」,主此,一整個太平洋進入美國囊中,形同美國的「內海」。
可以看到,這個內海的北、東、南緣均無問題,其西緣卻直抵亞洲大陸的東緣,甚至把中國家門口的「黃、東、臺、南」四海也包括了進去。這在美強中弱時,中方也無可奈何,但時移勢易,中國正在快速崛起,美國綜合國力則在下行,一長一消,勢不可避免較量與衝撞,1996年臺海危機與2001年南中國海撞機事件均屬之。就一個志在崛起與復興的中國而言,豈能容忍另一個霸權在家門口老是耀武揚威。中國的地緣戰略肯定是要把美國勢力從家門口趕出第一島鏈之外的,換言之,做為第一步,就是把「黃、東、臺、南」四海打造成「護城河」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此即我所謂的中美「河(護城河)海(內海)大博弈」,博弈即從2001年正式開始。放在歷史長河中觀察,中美必然會以兩國之間的太平洋做為大博弈的大場域。階段一,自1949至2000,形勢上是美國的大內海直接覆蓋了中國的護城河,中國勢弱,只能徒呼負負。階段二,從2001年開始至2020或2030(尚未確定)或更久,取決於中美在第一島鏈的交手,如中方勝出,美退出第一島鏈,即告一段落。在這個階段中,南中國海與臺灣是兩場關鍵戰役,通過南中國海造島及中國反介入戰力之強化,中方已從早前的劣勢,轉為旗鼓相當甚至漸居上風。階段三,將從階段二結束時開始到美國勢力逐漸退出第二島鏈(關島)時確定,近年來,美方似乎已進行提前部署,先將琉球軍力後搬至關島,又投入巨資將關島原本集中的軍事基地分散,可略見一二。
太平洋還是太平洋,但是劇情與主角還是會物換星移的,此即歷史迷人之處。
作者為香港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