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隱形戰機「心神」出來有些年頭了。「心神」驗證機的代號ATD-X意為先進技術驗證機項目X,全稱Advanced Technological Demonstrator-X。這款戰機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開發,三菱重工負責製造。當年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是這樣的:
這張圖片當年不知道被多少軍事迷當做搞笑圖片看待。然而十年前的中國人看來,日本的科技和軍事實力依舊是領先的,對於「心神」的質疑,當時被批判為「意淫強國」。
按照日本方面的原定計劃,「心神」項目將於2008年末結束,而且日方也於2006年爆出了全尺寸模型,但隨後整個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直到2012年3月,三菱重工才在名古屋航空航天系統製造所飛島工廠舉行儀式開始組裝首批原型機,首批製造兩架原型機,一架用於試飛,一架用於靜力試驗。
直到2014年,殲-20機身已經變成銀白色的時候,日本「心神」才終於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首架試飛用原型機於2014年7月出現在日本TBS電視臺的一段獨家播報中,但畫面均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發本部提供,視頻中「心神」的關鍵部位有明顯的「馬賽克」遮擋。
「又小又醜」,這是當時中國軍迷對「心神」的評價。對於隱形戰鬥機來說,「心神」當教練機都勉強。明明一臺中推就能達到的推力,硬是要靠兩臺日本國產小推力發動機,美其名曰「全國產」。其採用的折流板矢量技術,是美國實驗過後證明不適用於戰鬥機的矢量推進技術。中國當年在殲-8戰機上也搞過,果斷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不過那時候「心神」出現的畫面和日本小電影一樣,進氣口和機背上方都打上了馬賽克,駕駛艙也被用白色的條狀物覆蓋起來。當時小編以為馬賽克下面,至少是這樣的:
由於還不能確定「心神」到底有多先進,中日兩國網民又打起了口水仗。日本人將其稱之為「世界第一隱形戰機」,而且對FC-31「鶻鷹」那兩臺RD-93發動機的黑煙大肆嘲諷。
鶻鷹作為一款出口型戰機,確實不能和殲-20比,但比心神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作為一款和梟龍一樣的出口戰機,FC-31用RD-93並沒有什麼丟人的。RD-93冒黑煙是由於不充分燃燒所導致的,任何一款裝備RD-93發動機的戰機都不可避免。換了別的發動機,如果在戰爭中,中方或者美方售後中斷了,那麼購買國家就沒有了退路。為什麼使用RD-93而不是別的發動機,早在設計梟龍的時候,巴基斯坦已經考慮好了。
但這不妨礙鬼子們繼續嘲笑八路「土」。
1月28日下午,日本自行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驗證機「心神」在跳票一年後在名古屋的三菱重工名航小牧南工廠舉行發布會,正式向媒體公開,並定名為X-2。此次公開不再對戰機的「敏感部分」進行馬賽克處理,外界得以第一次完整看到「心神」的各種細節。
日本「心神」驗證機
發布會上同時宣布, 從原定的2015年9月至今,經過若干次推遲,「心神」戰機首次試飛時間終於被確定為2016年2月下旬,不過對於具體首飛時間,日本防衛省也只是籠統地給出了「2月22日以後」的模糊說法,並沒有準確的日期。
首次「高清無碼」的心神前起落架艙門,可見其採用了「先進」的隱身設計
「高清無碼」的心神驗證機進氣口和邊界層洩氣口
此次媒體公開的「心神」戰機照片都沒有了馬賽克,外界才得以完整看到該機的風貌,並仔細觀察機上馬賽克部位採用的具體設計。從目前來看,該機原本經馬賽克處理的前起落架艙蓋和邊界層洩氣口均採用了隱形外形設計,進氣口則為加萊特進氣道。該機使用折流板的尾噴口也在此次展示中得到公開。
目前尚不能得知日本將上述設備用馬賽克加以模糊的原因。加萊特進氣道是心神在模型階段就已經公開的結構,原理上也沒有特別之處;折流板尾噴口也早在1990年美國X-31驗證機試飛時為各國所熟悉。至於起落架艙蓋和邊界層洩氣口在外形上使用的隱身設計則早已成為隱形飛機設計的基本原則,也看不出有獨家創造之處或者特意保密的必要。
作為一種非作戰用的技術驗證機,「心神」戰機大量借鑑了日本現有飛機的設備。據日本防衛省官員介紹,「心神」使用了T-2教練機的主起落架,而座艙設備以及艙蓋則全部取自T-4教練機的現有部件。雖然他同時聲稱該機應用了許多性能在美制第五代戰機F-35之上的「第六代」戰機技術,但目前看來,該機的研製進展還是不容樂觀。
日本當年是一個科技強國,最終卻成為了一個PDF和PPT強國,牛皮吹得震天響,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小編很不厚道地想起了20多年前那一篇《夏令營裡的較量》——當年的日本小鬼子們都長大了,就造了這麼個破玩意出來?
來源:觀察者網
【免責聲明】
文章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