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4200億美元的軍火盛宴,就只是生意?

2021-02-07 中國新聞周刊


軍火買賣是一門古老而神秘的生意

但其規模不容小覷



2019年2月18日,阿聯阿布達比防務展(IDEX)結束時,一名商人手持兩枚反坦克手榴彈,並將它們鎖了起來。


軍火盛宴

本刊記者/仇廣宇  攝影師/Nikita Teryoshin

發於2020.10.19總第968期《中國新聞周刊》


身穿正裝的人們在乾淨的展臺旁來來回回,鮮花、美酒和美食圍繞在他們身邊。這是一個優雅而歡樂的場合,只有偶爾現身的那些閃著金屬光澤的槍枝,才讓參觀者們意識到,他們身處一個武器展覽會。


普通人想要見識軍火商的面目,或許只能靠看《信條》這樣的科幻電影來想像。攝影師Nikita Teryoshin在現實中找到了一個辦法。2016年起,他跑遍了在世界各地舉辦的14場武器展覽會進行拍攝,努力通過這種方式,去瞥見戰爭「後臺」的一角。


看不見的戰場


軍火買賣是一門古老而神秘的生意,但其規模不容小覷。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數據,2015年至2019年,全球武器交易量比2010年至2014年增長了大約6%。而僅僅在2019年這一年,全球軍售額就攀升了近5%,交易總額達到了4200億美元。


2017年,白俄羅斯明斯克,第8屆「米列克斯-2017」國際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展。


關於軍火的展覽通常叫做「防務展「或「武器裝備展」,官員、軍火商和武器二手販子會在此進行武器買賣。展覽對公眾媒體開放,攝影師只需要註冊就可以參加。一些著名防務展每兩年舉行一次,比如歐洲國際防務展(薩利託防務展),北非、中東地區最大的阿聯阿布達比防務展等。


生於俄羅斯的Teryoshin是自由攝影師,13歲就搬到德國生活,看展覽是他獲取攝影靈感的方式,他逛過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展覽包括狗展覽、葬禮展覽等等。2016年,Teryoshin逛了逛德國多特蒙德的歐洲狩獵博覽會,在這兒,他注意到了人們對槍枝的迷戀:有人對槍愛不釋手,有人拿起槍來把玩、練習「瞄準」。此後,Teryoshin想去看看真正的武器交易展覽會是什麼樣子,當年9月,他前往波蘭基爾採參加東歐最大的武器貿易展覽會。


在展覽會上他看到,軍火展覽會通常會展出火焰槍、坦克、無人機這樣的武器,很多都是最新款的。有的廠商會拿出火箭筒,讓人們嘗試一下模擬發射的感覺。只要遵守規矩,參觀的人可以自由「玩耍」,但偶爾也有遭到阻攔的時候。如果展品上貼上「不許拍照」的標籤,他就不會去拍攝。


軍迷們在這些「大人的遊樂場」中變得興奮。他們有機會親自觸摸各種武器,還可以參與模擬戰爭,並且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因為「屍體」只是模擬器屏幕上的人體模型和像素。展覽會還會上演許多超現實的場景。Teryoshin在阿聯看到過這樣一幕:主辦方忽然抬出了一個巨大的紀念蛋糕,人們歡呼雀躍,很多人開始在炸彈和爆破物的周圍切蛋糕,還用塑料勺子挖著吃,場面歡樂而混亂。


優雅背後的致命


加特林機槍的發明者理察·加特林曾說:「如果我能發明一臺射速很快的機槍,讓戰爭中的1個人完成100項任務,那麼我們就不再需要那麼多大型武器,也可以讓更多人免於陷入陣地戰和疾病之中。」


2018年,法國巴黎歐洲防務展,當今全球最大的國家防衛和陸空裝備展。


這話說不清是在催眠自己還是在催眠別人,但一些軍火商的確有著類似的心理。在多次前往武器展會的過程中,Teryoshin和一些軍火商混熟了,他們會一起聊天。這些人看起來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有些甚至帥氣、幽默,充滿個人魅力。對這些人而言,只要能養家餬口,賣武器可能和賣吸塵器沒有什麼區別。


展會上,一些廠商打出「捍衛和平70年」「為生命而設計」的廣告語,聽起來軍火買賣真的成為了利民利國的事情。「這類似於宣傳,它們會使人們相信發動戰爭是沒有選擇的結果。此外,生產和銷售這些東西的人為了不讓自己感到難過,有些也會選擇相信這種說法。」Teryoshin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正如赫伯特·馬爾庫塞在他20世紀60年代的名著《單向度的人》中所指出的那樣:「這是廣告工業的慣用技巧,被系統地用來『塑造一種』緊緊抓住意圖和產品,有助於推銷人和商品的形象。」


置換掉了血腥和殘忍,軍火展覽會就是這樣一個舞臺般魔幻的地方,但它們的明目張胆也曾引發普通人的反抗。2017年,英國倫敦舉辦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武器展覽會,引發眾多和平愛好者走上街頭抗議,100多人因此遭到逮捕。


2020年,DefExpo-2020武器展覽會在印度北部北方邦的勒克瑙舉辦。印度的國防預算排名世界第五,印度的武器和軍事裝備市場被認為是現代世界上數量最多,最有前途且充滿活力的市場之一。


這些照片是Teryoshin個人的表達,也是出於他對達達主義創始人、攝影師約翰·赫德菲爾德(John Heartfield)在20世紀那些超現實主義的反戰作品的致敬。軍火展覽會這個「戰爭的後臺」有著漂亮的假象,但我們必須超越這種欺騙性,看到在遊戲般表象的背面,戰爭危險永遠是人為製造的、一觸即發的定時炸彈。


Teryoshin用「沒有個人,只有生意」(Nothing personal,Just bussiness),來描述他心中武器展覽會的真實樣貌。他覺得,武器和戰爭的關係就像雞和蛋的關係一樣,互為因果。


值班編輯:肖冉


推薦閱讀

1000多萬大學生的新學位,雞肋?

封面報導

《脫口秀大爆炸》

點擊下圖,一鍵下單

相關焦點

  • 印度向非洲推銷軍火力度大,一年賣50億美元不知足
    印度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軍火輸出大國,在2020年時還提出一個相當宏偉的計劃,要在未來5年內賣出250億美元的軍火,每年銷售50億美元,那麼印度軍工如何完成出口目標?現在印度向非洲推銷軍火力度大,要求駐外機構開展相關的活動,向所在國家推銷印度軍工產品,可以通過各種的方式提供優惠,包括向對方提供貸款以及軍事援助等等,只要對方想要那麼任何事情都可以談。
  • 全球頂級軍火商排行榜,美國包攬全部前5名
    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中心的統計,儘管2018年全球經濟普遍下滑,但是軍火貿易卻沒有因為經濟下滑而減少,相反全球2018年的軍火貿易比2017年時反而增長了4.6%,全球軍火貿易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4200億美元。其實這也可以看出,由於經濟發展疲軟,各國之間的經濟、政治以及領土糾紛正在不斷抬頭,因此採購更多武器,加強自身防衛成為許多國家正在做的事情。
  • 世界10大軍火商公布,美國包攬前5,俄羅斯僅1家上榜,為啥沒中國?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數據,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2018年,前100大軍火商的生意不但沒有下滑反而略有增長,這些公司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4.6%,總額達到4200億美元,當然,該研究所的軍工企業排名也「事先聲明」,是不包括中國的。
  • 中國最大的「虛擬軍火商」:王雷雷的軍迷夢和他的軍武生意
    2015年,《坦克世界》全球網遊收入榜中以4.46億美元排在第五位,僅次於《魔獸世界》,其中國服的貢獻非常大。  拿著《坦克世界》國服的成績,空中網拿下了白俄羅斯Wargaming旗下《戰機世界》以及《戰艦世界》代理權,形成了戰爭三部曲。加上剛籤下的黑曜石娛樂出品的現代戰爭網遊《裝甲戰爭》,空中網繼續握著一把軍事模擬遊戲的牌,被網友戲稱為「最大的虛擬軍火商」。
  • 美國軍售:「生意經」背後的「政治帳」
    「亮眼」的數據12月4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克拉克·庫珀和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局長海蒂·格蘭特宣布,2020財年美國政府批准的武器出口總額達1750.8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其中,政府間對外軍售總額為507.8億美元,同比減少8.3%,但近三年滾動平均值增至540億美元,增加5.8%。
  • 一年軍費3525億,進口了6260億的武器,全國1/4的人口卻無法溫飽
    截至2017年12月在全球74個有意採購軍備的國家中,印度以949.88億美元(約6260億人民幣)的進口意向額獨領風騷,金額大大超過其他國家。印度海軍雙航母編隊印度還要準備2.5線戰爭,僅2017年軍費為535億美元(約3525億人民幣),那麼印度哪來的這麼多錢買軍火?印度軍事工業落後,軍事裝備極大地依賴於美國和俄羅斯。
  • 軍事花邊:揭秘世界軍火走私市場 大亨手眼通天不懼司法
    法爾科內爾1954年生於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他的父親是當地一個小鎮的鎮長,經營著一家漁業船隊,後來不務正業,開始倒騰武器買賣。法爾科內爾神通廣大。他曾與俄羅斯武器商人聯手,為安哥拉政府送去了價值數億美元的軍火。更讓人稱奇的是,法爾科內爾居然還成了安哥拉經濟的「決策人」——任何想到安哥拉做生意的外國公司,都要得到法爾科內爾的同意。
  • 一個真實美國軍火販子改編的電影
    18歲那年不滿足於現狀,跟叔叔分道揚鑣,成立了自己的軍火銷售公司。Diveroli他自己並不生產武器,他要做的,只是倒賣賺差價,公司剛成立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一個電話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一間租來的破公寓。他就用這些和全世界軍火商和戰爭狂做生意,而他自己實際上還只是孩子。
  • 只帶5美元出國,敲定中國第一筆軍火出口訂單,網絡爽文都不敢這麼寫!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2月發布研究報告稱,美國軍火銷售穩居全球第一,這沒什麼稀奇;但是,位居亞軍的,竟然是中國,軍貿銷售額約佔全球16%!
  • 美國著名軍火公司有哪些?
    美國軍火商地位穩固,全球領先。在美國國防工業領域,洛克希德·馬丁(以下簡稱洛·馬)、波音、雷神、諾思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這幾家公司並稱「五大金剛」,聲名顯赫,實力雄厚。1、洛·馬集團是一家以生產宇航和高技術武器裝備為主的跨國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軍火供應商。
  • 伊朗感謝第二強國支持,回報百億美元軍火訂單,殲10還有機會嗎?
    伊朗國防部長8月24日,據俄羅斯RT新聞社報導,伊朗國防部長阿米爾·哈塔米表示:德黑蘭方面很感謝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對伊朗的支持,令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制裁只能維持到2020年10月18日,在制裁結束後,伊朗將與俄羅斯談論「新的可能性」,我們需要新的協議與武器貿易合同,伊朗在未來會陸續採購價值上百億美元的軍火
  • 【速度】卡託研究所《危險的生意:美國軍售與外交政策》(上)
    從2002年到2016年,美國向全球167個國家交付了1770億美元的武器。其中32個國家購買了至少10億美元的武器。沙烏地阿拉伯是美國最大的客戶,購買價值258億美元的武器 - 包括F-15和一系列直升機,海軍資產和相關彈藥。如表1所示,前10位客戶共同購買了1240億美元的軍火—佔自2002年以來美國全球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二左右。
  • 最牛軍火販:前蘇軍少校弄60架運輸機走私武器 成戰爭之王原型
    1992年,布特的超級軍火販生涯就此開啟,他開始向阿富汗各派武裝走私軍火,當時他的最大客戶是推翻阿富汗前政府的北方聯盟(塔利班死敵),到1995年時,他至少賺了5000萬美元。1995年,布特將自己的公司轉移到了比利時。
  • 美國研製滑躍版F-18艦載機,不只是簡單搶俄羅斯的生意
    印度的戰機採購是大生意。
  • 臺美軍購:消失的62億美元
    他稱臺灣是全世界最大的美國武器採購方,在2020年花費了118億美元購買美國武器。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呢?如果按人均算,相當於大陸花費7000億美元購買美國武器裝備。不是年度國防花費哦,是僅僅購買美國裝備的錢。臺灣出手之闊綽,使得美國政府幾乎已經把「對臺軍售」當作一項對軍工企業的補貼政策。
  • 軼聞 | 只帶5美元出國,敲定中國第一筆軍火出口訂單,網絡爽文都不敢這麼寫!
    整個過程都充滿了簡陋、倉促、寒酸:賣武器前,不知道單價標多高,也不知道軍火出口合同怎麼寫;和外國談判時,連國家的授權書也木有帶……更神奇的是,整個軍貿代表團出發時,只帶了區區5美元;歸來時,卻敲定了價值1.67億美元的軍火訂單。
  • 3700億美元五年花掉,僅23萬軍隊的沙特,怎麼「燒錢」的?
    637億美元;2017年,沙特軍費694億美元;2018年,沙特軍費676億美元。請注意,這只是其剛升銜時的月基本工資,此後每年都會漲一級,幾百元不等,若再升軍銜的話,則按照新級別發放基本工資。如夥食補助,近1900人民幣;訓練補助,800多人民幣;培訓津貼,培訓時間滿一年則按基本工資4%發放;技術津貼,約750人民幣。
  • 美國「2049」智庫其實是專做「臺獨」生意的「軍火掮客」和「遊說公司」
    臺灣「國防部」曾首度公開每年由戰規司編列約13萬美元,以委辦合作案方式,與2049合辦國家安全政策暨戰略高階教育班次,「國軍」許多高階將領都曾赴美進修。 薛瑞福也頻繁來臺,多次與蔡英文會面,外界以為是美方卸任官員對臺友善,殊不知他所服務的機構,是接受臺灣經費的美國機構。
  • 俄羅斯好大方,一次免除非洲200億美元債務,死帳換軍火合同不虧
    雖然這款轟炸機不會因此被出售,但是也給俄羅斯裝備帶來一個非常好的形象,有利於推銷軍火。在會議中俄羅斯好大方,一次免除非洲200億美元債務。也許有許多人會認為俄羅斯很吃虧,明明自己沒有錢,還要免別人的債務,其實這是俄羅斯的聰明之處,不是隨便就免除別人的債務,可是附加不少條件,比如:要求非洲國家採購俄式軍火。原本非洲國家所欠的債務,本質上可以說是死帳,沒有一個國家會還錢,如今實際上就是以死帳換軍火合同不虧。
  • 火炬區一公司竟然2億美元把AK-107賣給了美國!!!
    昨天(3月2日),火炬區企業康方生物做了筆大生意:以2億美元的價格將AK-107賣給了一家美國公司。  AK-107可不是軍火,而是由中山康方生物有限公司全程自主研發的一種腫瘤免疫治療單克隆抗體藥物。買下AK-107全球獨家開發和推廣權的美國默沙東公司,可不是個小角色,而是全球知名的製藥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