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軍工深度分析報告

2021-02-15 藍海長青智庫

來源:軍民融合資訊平臺

大國崛起,分化世界秩序重建,中美博弈下的軍費持續增加,帶來軍工行業長期需求擴張。隨著我國國防工業改革加速推進,軍民深度融合趨勢明顯,我們預計2025年我國國防工業整體利潤將突破2000億元,屆時軍工總市值有望達到6萬億,相當於目前的十倍!

目前裝備採購約佔國防費用的1/3,我們預計未來這一比例會逐步提升至40%左右。據我們情景分析,預計到2015年我國國防裝備採購費用將達到1.16萬億/年左右。隨著軍民融合的不斷深入,假設到2025年我國軍品佔比下降到40%,參考國外軍工巨頭的利潤率水平,我們預計,到2025年我國軍工產業的淨利潤約有望突破2000億元。

前10強中9家上市,2013年其防務收入合計達2029億美元。截止目前,其總市值達3776億美元。前30強中,26家上市,2013年其防務收入合計2817億美元。截止目前,以美國為主的全球軍工30強的總市值達8372億美元。蟬聯第一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3年防務收入449億美元,當前總市值達540億美元。排名第2的波音公司總市值達887億美元。

從國家戰略和國際博弈來看,加快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國產化的步伐已迫在眉睫。我國軍隊的新裝備比例明顯偏低,老舊裝備規模還很大,武器裝備的信息化、一體化水平還處於較高水平。我國在一系列關鍵技術上還需要加大研發力度。

其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是軍工電子國家隊和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景氣度很高。航天宇航是未來戰爭的制高點,同時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總投資將持續增加,未來載人探月等工程將拉動航天業的發展。將受益於研究院所改制。航天系大部分優質資產為研究院所,我們預計,2015年研究院所改制政策將有實質性的落地,這將為航天系核心資產證券化創造條件。

十三五規劃中完善新旪期內軍亊戓略斱針的要求都需要建立一支聽黨挃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幵以此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収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此次軍改將重建作戓指揮體系,重塑部隊力量結構,全面提高我軍作戓能力,以適應現代戓爭從傳統領域向網絡、太空等領域縱深拓展的重大變化。

軍隊組織形態方面將全面摒棄蘇聯模式,參照美軍組建聯合作戓司令部。撤銷七大軍區幵建立北京、廣州、南京、成都四大戓區聯合作戓挃揮機構,以增強應對突収亊態的協調能力和戓鬥力。

優化軍種力量結構包括精簡陸軍,提升陸軍現代化裝備水平,重點加強海軍、空軍、第事炮兲部隊建設,使得空軍、海軍在軍隊中的佔比將逐步提升,武器裝備支出將迚一步向海、空軍裝備傾斜,以促迚各軍兲種力量協調収展;還包括精簡非戓鬥人員數量,增加一線作戓部隊官兵比例。

技術積累到一定階段轉化為產品,在海空軍武器信息化等諸多領域有重點產品儲備。海軍裝備方面如中型航母、新一代驅逐艦和潛艇等產品目前已經試水或者定型,未來將會加速列裝。空軍裝備如第四代戰機、大型運輸機、預警機、無人機和軍用直升機處於研製、首飛、試飛,2016-2018 年將會有大量的投入使用。這些裝備的儲備,將會加速彌補中國海軍和空軍的裝備不足。

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為航空器提供飛行所需動力的發動機。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製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大推力矢量發動機是五代戰鬥機與四代戰鬥機的主要區別之一。

燃氣輪機通常是由航空發動機的衍生品。如羅羅公司生產的MT30 燃氣輪機即是由其用于波音777 的航空發動機Trent 800 去掉前端風扇衍生而來,二者的通用件達80%。

雷達是英文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無線電探測和測距)的音譯,即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距離變化率(徑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軍用雷達按搭載平臺可分為地面雷達、機載雷達、艦載雷達、飛彈雷達、天基雷達等。

我國軍用雷達應用於陸海空天裝備,具有較高的技術和資金壁壘,主要參與單位為中航工業、航天集團、中船集團和電子科技集團旗下研究所。

軍品需求來自海陸空軍和信息化部隊,按集團公司主營分配任務。如飛機基本分配給中航工業;衛星、飛船、飛彈、火箭、飛行器基本分配給航天;艦船基本分配給中國重工和船舶工業;雷達基本分配給電科集團。未來海空軍和信息化發展加速,需求端牽引業務持續向好,重點看好四集團:中航工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和電子科技。

國內消費+國際出口,軍工行業對美國GDP 貢獻巨大。在美國幾大產業中,航天軍工產業對GDP 的貢獻度為2~3%,位於汽車產業之前、信息技術產業之後。軍工產業對GDP的貢獻,主要在於兩個方面:(1)美國政府軍費支出之中的設備採購+研發測試評估支出,約為2,000 億美元/年;(2)軍工產品的淨出口,約為40~50 億美元/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幾大產業中,軍工產業的淨出口額位居前列,是美國出口的最主要貢獻者之一。

軍工巨頭齊聚美國。在美國Defense News 連續數年發布的全球軍工百強排行榜上,美國軍工企業穩定佔據百強中的近半數席位。其中,美國軍工7 大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通用動力、L-3 通信、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的軍品收入額遠超全球其他軍工企業。全球10 大軍工巨頭中的7 家均誕生並發展壯大於美國,是美國軍工行業繁榮歷史的創造者。

美國武器出口全球各國。美國本土並非美國軍工的全部,世界才是美國軍工最廣闊的市場所在。2010~2014 年,美國武器出口排名世界第一,共出口439 億美元,全球佔比36%;俄羅斯緊隨其後,武器出口374 億美元;中國排名第三,但是僅出口76 億美元,不及美國20%。從銷售範圍來看,中東及東南亞各國及地區是美國軍火最主要國外買主。

「軍民融合」改變人類生活。阿波羅計劃、星球大戰計劃以及其他項目中所研發出的先進科技,促使網際網路、條形碼、液晶電視、微波爐、ICU、核磁共振、彩超、無線移動通訊、GPS、波音707、貝爾214 等民用產品的誕生,使近百年來的人類生活發生巨變。

SpaceX 成立於2002 年,是「鋼鐵俠」Elon Musk 繼Paypal 之後創建的高科技企業,主要從事先進的運載火箭及宇宙飛船的設計、研發、製造、發射業務,致力於開發復用火箭技術、降低太空運輸成本,最終實現星際移民的宏偉目標。目前,SpaceX 主要產品包括獵鷹1 號運載火箭(Falcon 1)、EELV 級獵鷹9 號運載火箭(Falcon 9)、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可載人載貨的龍飛船(Dragon),以及在研的草蜢運載火箭(Grasshopper)、可復用火箭F9R(Falcon 9 Reusable)、用於登陸火星的Red Dragon飛船等。截至目前,SpaceX 在手60 項發射任務,訂單總額達70 億美元;其中,包括與Boeing 分享的NASA「太空的士」合同(SpaceX 合同金額為26 億美元),將在未來幾年利用Dragon 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航天員。SpaceX 創造多項歷史記錄。自2008 年Falcon 1 第一次發射成功之後,目前SpaceX 已進行40 餘次發射,創造多項紀錄:2009 年,Falcon 1 成為歷史上首個將商業衛星送到地球軌道的私人研製液體燃料火箭;2010 年,Dragon 成為歷史上首個從近地軌道返回的私人研製飛船;2012 年,Dragon 成為歷史上首個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私人研製飛船;2013 年,SpaceX 將垂直起降技術(VTVL)應用於Grasshopper 火箭,在成功升空325米後準確降落在發射臺,標誌歷史上首次製造出可重複利用火箭。

歐洲軍工巨頭數量和體量接近於美國。在2014 年SIPRI TOP100 上榜企業中,歐洲共有30 家軍工企業上榜,力壓俄羅斯,僅次於美國;上榜的30 家歐洲軍工企業2014 年武器銷售總額為1,135 億美元,是全球唯一可與美國抗衡的軍工勢力;BAE Systems、EADS、Finmeccanica、Thales 躋身百億美元武器銷售額之列,體量不輸於美國巨頭。

Eurofighter Typhoon「颱風」:歐洲戰機公司(Eurofighter GmbH)出品,雙發、三角翼、鴨式布局、高機動性的多用途第四代半戰鬥機,歐洲最大、最快、性能最好的現代戰鬥機。颱風戰機由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合作研製並主要在以上四國及奧地利空軍服役,截至2015 年9 月共生產444 架。颱風戰機採用2 臺RollsRoyce Eurojet EJ200 渦扇發動機,每臺EJ200 可實現最大20,000 磅推力;廣泛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鋁鋰合金、鈦合金和鋁合金等材料,可實現超音速巡航。颱風戰機共有15 個武器外掛架,超強掛載能力是其重要特色。

Dassault Rafale「陣風」: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Dassault Aviation)出品,雙發、前臵鴨翼、後掠三角翼、高機動性、多用途第四代半戰鬥機。陣風戰機由法國獨立研製,主要在法國空軍、法國海軍、埃及空軍服役,截至2015 年9 月共生產141 架。陣風戰機採用2 臺Snecma M88 渦扇發動機,每臺M88 可實現最大16,900磅推力;裝備Thales 公司研製的電子掃描RBE2 雷達和Spectra 電子戰系統,光電系統採用Sagem 公司研製的OSF 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陣風戰機可實現超音速巡航,掛載能力同樣出色,並且具備核打擊能力。

Saab JAS 39 Gripen「獅鷹」:瑞典薩博公司(SAAB)出品,單發、多用途(對空戰鬥、對地攻擊、偵察)第四代戰鬥機。獅鷹戰機由瑞典獨立研製,主要在瑞典、南非、捷克、匈牙利等國空軍服役,截至2013 年大約共生產247 架。獅鷹戰機採用1 臺Volvo Aero(現為英國GKN 旗下航空發動機部門)研製的RM12 渦扇發動機,最大實現18,100 磅推力。獅鷹是當今全球最具關注度、最暢銷的輕型戰鬥機,出廠成本僅為颱風、陣風的1/3。獅鷹可實現超音速巡航,可在公路進行短距起降。

45 型驅逐艦:英國宇航電子系統公司(BAE Systems)出品,目前共建成6 艘並全部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45 型船長152.4 米,船寬21.2 米,吃水深度7.4 米;裝備PAAMS 飛彈系統、SAMPSON 相控陣雷達、S1850M 遠程雷達,長距搜索能力和防空能力做到極致;採用革命性的集成電力推進系統(IEP),2臺最大輸出功率21.5 MW的Rolls Royce WR-21 燃氣輪機分別驅動1 個21MW 交流主發電機,2 具螺旋槳推進器分別由1 個20MW 級的Converteam 電動機直接驅動。45 型代表英國造船工業最高水準,是英國新一代防空飛彈驅逐艦。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法國DCNS 公司與Thales 公司合作出品,結合直升機母艦、船塢登陸艦與船塢運輸艦的功能:可搭載450 名士兵+8 架直升機+60 輛裝甲車,或者16 架直升機,或者40 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或者13 輛勒克萊爾+46 輛裝甲車,或者230 輛輪式輕型裝甲車。西北風級是法國海軍首種採用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的艦船,採用模塊化方式建造以節省建造時間;艦體後半部以軍規建造,前半部則依照民用規格以降低成本。

維斯比級輕護艦:瑞典SAAB 公司獨立研製出品,全球首個按照全隱形規範由碳纖維製造的戰艦,目前共建成5 艘並全部在瑞典海軍服役。維斯比級將隱身做到極致:艦上除1 個錐形指揮臺和1 門隱身艦炮外,再未布臵任何外露設施;艦體各個部位均由不規則的傾斜多面體組成,艦載雷達、衛星通信天線、各種電子設備天線等都均被封裝;採用噴水推進裝臵,減少水下噪音輻射;將燃氣輪機和柴油機產生的廢氣通過尾部靠近水面的排氣口排放,並向廢氣噴射海水,降低紅外輻射。

豹2 主戰坦克:德國Krauss-Maffei Wegmann(KMW)公司出品,1979 年開始服役,德國陸軍的主戰坦克。豹2 系列至今已生產3,480 輛,擁有A1 至A7+等多種型號,其中A4 是最大規模生產的豹2 家族成員,廣泛裝備歐洲各國陸軍。豹2 在西方國家中率先使用了120 毫米口徑主炮(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L/44、L/55 滑膛炮)、1,500 匹馬力柴油發動機(MTU 公司研製,MB873Ka-501 型發動機)、液壓傳動系統、高效能冷卻系統、指揮儀式火控系統,其設計思想影響了多個國家的主戰坦克的設計。

美洲獅步兵戰車:德國KMW 公司與Rheinmetall 公司聯合出品,2009 年開始量產,最早在1996 年德國陸軍的新型裝甲平臺(NGP)項目下提出,意圖用通用裝甲平臺來發展步兵戰車、裝甲人員輸送車、自行式防空戰車等變型車輛。Puma IFV 非常注重裝甲防護,共有多種重量級別:基本型全重29.4 噸,整個炮塔及車體正面能抵禦14.5 毫米穿甲彈、155 毫米炮彈破片,炮塔正面和側面裝甲能抵抗30 毫米穿甲彈;A 級戰鬥全重31.5 噸,炮塔正面還能抵禦空心裝藥的反坦克火箭筒打擊,底盤底部地雷防護組件可抵禦裝藥10 千克TNT 裝藥的高爆地雷;C 級戰鬥全重41 噸,底部還可防禦爆炸成型侵徹地雷;超強型全重43 噸,與主戰坦克相當,採用更好的模塊化裝甲套件。

Safran 核心業務,2014 年收入佔總收入比例53%,主要提供民用航空、軍用航空、直升機、航天發動機。

Thales 在機載戰鬥/情報/監視/偵察電子系統、水面/水下系統領域處於全球領先位臵。

Dassault Aviation 是專注於軍用飛機、公務客機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世界主要軍用飛機製造商之一,總部位於法國巴黎。1929 年,Marcel Bloch 創建Avions Marcel Bloch(MB);1947 年,Marcel Bloch 更名為Marcel Dassault,公司更名為Avions MarcelDassault;1971 年,Avions Marcel Dassault 收購Breguet 並組建Avions MarcelDassault-Breguet Aviation(AMD-BA);1990 年,公司更名為Dassault Aviation。目前,公司第一控股股東為Dassault Family(56.1%),Airbus Group 為第二大股東(23.6%)。

Finmeccanica 最早創建於1948 年,是義大利國有企業工業重建研究院(Istituto per laRicostruzione Industriale,簡稱IRI)下屬的機械工業部門,擁有Alfa Romeo(已易主)、Aeritalia、Ansaldo。1960s 至1980s,義大利的航空航天軍工行業主要由兩家國有控股實體控制:EFIM,擁有Agusta、Oto Melara、Officine Galileo;STET,擁有Selenia、Elsag、SGS Thomson。經過1989 年IRI 內部重組、1992 年EFIM 破產被收購,Finmeccanica成為義大利最重要的工業集團之一。

Rheinmetall 是總部位於德國Düsseldorf 的老牌軍工企業,始建於1889 年。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帶來的動蕩,如今Rheimetall 依舊為世界軍工市場的主要企業之一,以地面戰車、防空系統、大口徑火炮見長。

Saab 總部位於瑞典,始建於1937 年,是可提供完整作戰能力體系的北歐軍工巨頭。Saab以飛機製造起家,通過內生研發(如1950s 的計算機業務)和外延併購(如2008 年的Simrad Opthonics、2014 年的Thyssen Krupp Marine Systems)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也通過出售的方式精簡業務結構、聚焦軍工業務(如1975 年出售非航計算機業務、1990年出售全部汽車業務)。

Konsberg Gruppen 總部位於挪威,是一家歷史悠久而又實力雄厚的軍工勁旅。Konsberg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7 世紀,當地發現銀礦並成立採礦廠,後發展成為挪威最大企業。1814 年,銀礦廠轉型槍枝製造,Kongsberg Gruppen 的前身Kongsberg Vaapenfabrikk誕生。經過兩個世紀的發展,Kongsberg Gruppen 已形成防務系統、武器站系統、海工裝備、油氣技術四個業務板塊,實現軍民並舉發展。

回復關鍵字,獲取相關主題精選文章關鍵字:名家言論  |  政策法規  |  產業快訊  |  無人機  |  人工智慧  |  王鳳嶺專欄  |  新材料  |  科技前沿應用  |  3D列印  |  創新科技  |  人才教育其他主題文章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軍工行業深度報告:三「軍」過後盡開顏
    基於以上國防軍工建設的新需求,2020 年 7 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十四五」的 方向是跨越式武器裝備的發展。在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的雙輪驅動下,跨越式武器裝備包括新一代的航空 裝備、新一代的精確打擊飛彈、無人裝備、新型海洋裝備等,航空航天、飛彈衛星、船舶兵器以及新材料和元器件等行業將深度受益。
  • 美國智庫對中美融合還是脫鉤的深度分析
    )發布報告《與中國競爭:戰略框架》,系統分析了中美爭端的複雜性。Atkinson)參與該報告的撰寫。此人曾供職於小布希和歐巴馬兩任政府,在本屆美國政府也頻繁參加國會聽證會,其觀點在政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2021年軍工行業深度報告
    在1970年到2020年的50年間,有36年該指數漲幅超過了市場(以S&P 500衡量),50年中有38年軍工行業指 數收穫了正收益率。在過去的50中,這些軍工企業組成行業指數的收益率達到了 25402.2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增長率只有4090.64%,軍工行業跑贏市場接近 20000%。
  • 2021年軍工行業策略分析
    中美博弈已經進入「常態化」,自主可控是軍工行業中長期發展重心。中美關係下行核心問題是中國崛起過程中,對美國科技、金融等多領域霸權造成了挑戰。回顧中美博弈至今歷程,中間多次反轉反覆,未來也將持續呈現出長期性和反覆性。制裁方面,從最開始的貿易摩擦,演變為科技封鎖,到目前已經有金融資本方向封鎖的趨勢。自主可控須要做好中美長期博弈的準備,準備打「持久戰」,凸顯了自主可控是軍工行業中長期發展重心的邏輯。
  • 軍工複合材料產業鏈深度研究報告
    來源丨未來智庫網一、軍工復材產業鏈投資價值分析我國軍工復材產業目前正處於成長期,我們認為未來整體盈利水平有望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
  • 【深度文章】中美在夏威夷談了些什麼——中美夏威夷會晤背景及議題分析
    歡迎關注、訂閱、收藏 中美在夏威夷談了些什麼——中美夏威夷會晤背景及議題分析
  • SIPRI發布報告分析全球軍工巨頭2019年軍品收入和國際化布局
    在2019年,共有15家美國企業進入全球軍工前25強,軍品銷售額佔前25強總銷售額的60%。中東地區軍工企業EDGE集團首次進入全球軍工前25強,該集團位於阿聯,由25家中小型軍工企業於2019年合併而成。EDGE集團在2019年軍工企業排行榜上排名第22位,軍品銷售額約佔前25強總銷售額的1.3%。
  • 【國盛軍工 | 深度】航天電器:軍工連接器龍頭,智能製造煥發新機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微特電機作為直接影響武器裝備作戰效能的關鍵元件,將充分受益於武器裝備現代化全面提速的進程。
  • 軍工一哥馮福章博士《無人機深度報告》
    路線圖中完整地描述了無人機的定義、無人機適於執行何種任務分析、現有無人機系統的性能與背景情況介紹、無人機的作戰需求分析、無人機的技術發展趨勢和作戰能力演進的預測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國際無人系統協會發布報告預計,如果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能按計劃在2015年接納無人機進入民用空域,2015 至2025 年該行業將創造10.3 萬個高薪就業機會。
  • 【招商軍工|深度報告】中航光電(002179):軍用連接器龍頭,軍工央企市場化經營典範
    公司以「為防務及高端製造提供優互連解決方案」為使命,踐行軍民融合發展,在進一 步鞏固軍工行業地位的基礎上,持續擴大國內國際高端市場份額。目前,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用電子、艦船、通訊與數據中心、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力、 石油裝備、醫療設備、智能裝備等防務及高端製造領域。其中軍工、通訊與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產品目前最主要的下遊應用方向。
  • 【SIPRI】SIPRI發布2018年全球軍工百強分析報告(附完整榜單)
    該報告發布後,2017年和2018年,百強榜中的幾家美國軍工集團或是合併,或是採取了收購其他公司相關業務部門的方式,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為獲得超過競爭對手的優勢。為了減少對國內需求的依賴程度,俄羅斯於2016年提出了一項倡議,以使其軍工集團的生產多樣化。俄羅斯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其軍工集團總銷售額中的民用比例提升至17%以上,2025年提升到30%。但現在評估該舉措對美國的影響還為時過早。其他8個國家/地區的公司也躋身2018年全球軍工百強企業之列。
  • 【華泰軍工】軍工復材產業鏈深度報告:軍工復材需求旺盛,投資價值凸顯
    據《2017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碳纖維理論產能為14.71萬噸,其中日本三家企業產能合計7.02萬噸,佔比47.72%,具備絕對的領先優勢。中國大陸2017年理論產能為2.6萬噸。
  • 深度 | 中美俄,新三國「演義」
    從全球戰略格局出發,中美俄三國在當今世界地位突出、舉足輕重,這三個大國之間儼然乎構成了一個新的戰略大三角,於是,有中國人形容說,中美俄三國如今正在上演一場新的「三國演義」。筆者並不同意有關中美俄「戰略大三角」的說法,也認為當今世界中美俄三國之間的戰略關係同中國歷史上的魏蜀吳並沒有什麼可比性。
  • 蘭德公司報告預測中美戰爭
    近日,美國蘭德公司發布一份名為《與中國的戰爭:思其不可思》的長篇報告,對中美兩國之間可能爆發的戰爭進行預測。        今後,隨著其軍事優勢的下降,美國將不會那麼自信地認為,一場與中國的戰爭將會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中國增強的軍事實力,尤其是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意味著美國將無法指望在戰時獲得戰役控制權,摧毀中國的防禦體系並取得決定性勝利。        報告認為,中美之間的戰爭很可能是一場常規戰爭。
  • 深度剖析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賽道+卡位」把握歷史性機遇
    變化 5,軍工訂單:「小批量建設」升級為「預計 7 年高增長高景氣度」。變化 6,公司供給:軍民融合深度推進,一大批盈利能力強的軍工上市公司湧現。變化 7,治理結構:股權激勵案例層出,軍工企業治理結構不斷改善。變化 8,企業利潤:判斷軍工企業利潤拐點在 2020 年已經明確。
  • 【聚焦】「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報告
    值此之際,盤古智庫在11月4日舉辦「川普訪華與中美關係研討會暨《『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課題發布會」,就川普訪華的意義與「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美合作等問題進行探討,力求為今後中美新型關係的塑造提供前瞻性、實用性強的智力支持。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盤古智庫高級顧問、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等多位國內中美關係領域頂尖專家出席研討會。以下為報告全文。
  • 【展會】2016航天軍工類展會一覽
    、信號捕獲、頻譜分析、電磁兼容、可靠性測試環境試驗設備、防靜電裝備等。時間:2016年8月19日-22日 地點: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主辦單位:西安市人民政府展會內容1、軍民融合高新技術成果展區:展示軍工集團高新技術成果、各省市區國防科工委(辦)優秀成果集錦、高等軍工院校創新成果、軍工產業園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等;
  • 【中航軍工】深度 | 新時代的中國航天 :(一)航天產業概述
    2020年8月,我國航天產業「國家隊」的主體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籤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將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目標,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中國航天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兩大航天央企深化戰略合作,更加充分表明了我國航天「國家隊」將率先形成合力,引領我國航天產業的高景氣發展。
  • 蘭德報告:未來30年中美關係最可能的走勢
    這份長達150頁的研究報告,重點要回答的問題是,到2050年中國可能是什麼狀態?中美關係可能是什麼狀態?該項研究是在蘭德阿羅約中心(RAND Arroyo Center)的戰略、原則和資源項目中進行的。蘭德阿羅約中心是一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和發展中心,由美國陸軍贊助。
  • 盤古智庫報告:「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
    值此之際,盤古智庫在11月4日舉辦「川普訪華與中美關係研討會暨《『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課題發布會」,就川普訪華的意義與「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美合作等問題進行探討,力求為今後中美新型關係的塑造提供前瞻性、實用性強的智力支持。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盤古智庫高級顧問、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等多位國內中美關係領域頂尖專家出席研討會。以下為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