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軍品銷售前五強企業全部位於美國,分別是洛馬、波音、諾格、雷聲和通用動力。這5家企業2019年軍品銷售額合計1660億美元。在2019年,共有15家美國企業進入全球軍工前25強,軍品銷售額佔前25強總銷售額的60%。
中東地區軍工企業EDGE集團首次進入全球軍工前25強,該集團位於阿聯,由25家中小型軍工企業於2019年合併而成。EDGE集團在2019年軍工企業排行榜上排名第22位,軍品銷售額約佔前25強總銷售額的1.3%。EDGE集團的入選說明了中東各國對軍用產品的旺盛需求和努力減少對國外供應商依賴的嘗試正驅動中東地區軍工企業快速發展。
另一個新進入2019年全球軍工前25強的企業是L3哈裡斯技術公司。該公司由兩家美國企業哈裡斯公司和L3技術公司於2019年合併而成,這兩家企業均進入了2018年全球軍工前25強。
全球軍工前25強中還包括4家中國企業,其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第6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8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9位)均進入前10名,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排名第24位。這4家中國企業的軍品銷售總額較2018年增長4.8%。報告認為中國軍工企業軍品收入的增長得益於我國近年來所開展的軍事現代化建設。
俄羅斯有2家企業進入2019年全球軍工前25強,分別是金剛石-安泰和聯合造船公司,這兩家企業的2019年軍品銷售額均較2018年有所下降,總計減少了6.34億美元。此外,2018年入選全球前25強的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公司2019年軍品銷售額較2018年降低13億美元,跌出2019年25強榜單。報告指出國內競爭加劇和俄羅斯政府軍事現代化支出的下降是俄羅斯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兩個主要挑戰。
報告分析了2019年軍工前15強企業的國際化布局,得出這些企業通過設立子公司、組建合資企業、成立研究機構等方式,共在全球49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報告指出軍工企業尋求在海外布局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能夠更好進入當地市場,可以與當地企業合作開展武器研製項目,或旨在滿足當地政府將武器裝備採購與技術轉讓掛鈎的相關政策。
從具體企業來看,泰勒斯集團和空客公司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兩個企業,在24個國家都有布局,其次分別為波音(21個國家)、萊昂納多(21個國家)和洛馬(19個國家)。
從布局國家來看,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德國是軍工前15強企業選擇布局國外分支機構數量最多的國家。值得說明的是,在軍工前15強選擇布局的49個國家中,有17個為中低收入國家。這些發展中國家為尋求發展自身武器裝備生產能力,對外國軍工企業入境持歡迎態度,以推動從技術轉讓中獲益。
2019年全球軍工前25強企業中有19家企業的軍品銷售額較2018年有所增長。其中洛馬公司2019年軍品銷售額較2018年增長51億美元,增長額為前25強中最高;法國達索公司2019年軍品銷售額較2018年增長105%,增幅為前25強中最高,這也是達索公司首次進入軍工前25強榜單,主要得益於其「陣風」戰鬥機出口額的急劇增長。
中國入選全球軍工前25強的4家企業的軍品銷售額在前25強銷售總額中佔比16%,僅次於美國;西歐有6家企業入選,軍品銷售額在前25強銷售總額中佔比18%;俄羅斯2家入選企業軍品銷售額佔比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