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工業】2016年全球軍工百強軍品收入終止五連降趨勢

2021-12-29 藍海星智庫


近日,美國防務新聞網發布第17版全球軍工百強榜。榜單中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軍工百強的軍品總收入達到了3648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3.6%,結束了五年的滑坡期。前25名企業的軍品收入佔百強企業軍品總收入的74%,前10名則佔百強軍品總收入的54%,與2015年的佔比相同。

全球軍工百強軍品收入趨勢

企業分布

從企業的地理分布來看,百強企業中有42家位於美國,這些企業的軍品收入佔百強企業軍品總收入的近61%,比2015年增長1%,這表明美國企業在全球國防部門繼續佔據統治地位。

歐洲除俄羅斯外,有30家企業入圍百強榜,與2015年基本持平;俄羅斯有6家、亞州地區有18家公司入圍,略低於去年;非洲、加拿大和南美洲分別只有1家公司;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的4家公司出現在百強名單上。

儘管2016年百強企業軍品總收入出現6年來的首次增長,該數據仍然略低於2014年的3856億美元,更明顯低於2012年的4011億美元。

軍工十強

十強企業中,有6家企業的軍品收入比2015年有所上升,而之前的3年間,十強中僅有3家或更少的企業的軍品收入出現增長。

2016年是洛馬公司連續第11年位列百強榜首,軍品收入近435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約29億美元,而該年其總收入逾472億美元,軍品收入佔總收入的92%。

波音公司以295億美元的總收入位列第2位,比第1名的洛馬公司少140億美元,其軍品收入實際比去年略有下降,僅佔公司總收入的31%。

英國BAE公司排名第3,與2014、2015年排名一致,但是由於2016年英鎊下跌,導致BAE公司軍品收入減少17億美元,達到236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91%。

雷聲公司以223億美元的軍品收入繼續堅守第4名的位置。

諾格公司從2015年的第6名升至2016年的第5名,軍品收入達到202億美元,增長26億美元。此前諾格公司拒絕將對外軍售額納入其國防收入,2016年諾格公司的軍品總收入中包含了這部分收入。

總體來看,2016年百強榜中有5家企業的軍品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10億美元或10億美元以上:洛馬公司(29億美元)、諾格公司(26億美元)、三菱重工(16億美元)、韓華公司(11億美元)和萊多斯(10億美元)。

其他變化

亞洲企業在排名方面出現明顯波動。日本小松製作所(軍品收入8.85億美元)躍升31位、韓國韓華集團(軍品收入42億美元)躍升19位、日本三菱重工(軍品收入40億美元)躍升15位。與此同時,日本川崎重工的軍品收入降幅最大,從2015年的17.4億美元降至2016年的8.85億美元。而另一家日本公司IHI的軍品收入降幅緊隨川崎重工之後,從2015年的5.63億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3.1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文件中的數據來源於各公司的公開報告,中國企業並不在評估範圍內。

(藍海星)

猜你喜歡:

[1]詳解2015年世界軍工百強榜

[2]世界軍工百強榜:企業防務收入下降,但運營保持穩定

想了解更多國外國防戰略、科技、工業、裝備技術相關研究,請關注藍海星智庫微信公眾號:SICC_LHX

相關焦點

  • SIPRI發布報告分析全球軍工巨頭2019年軍品收入和國際化布局
    這5家企業2019年軍品銷售額合計1660億美元。在2019年,共有15家美國企業進入全球軍工前25強,軍品銷售額佔前25強總銷售額的60%。中東地區軍工企業EDGE集團首次進入全球軍工前25強,該集團位於阿聯,由25家中小型軍工企業於2019年合併而成。EDGE集團在2019年軍工企業排行榜上排名第22位,軍品銷售額約佔前25強總銷售額的1.3%。
  • 【龍馬研究】國防軍工:「十四五」期間將步入高景氣周期
    >二、政策指引下,「十四五」期間國防軍工增長確定性高(一)軍費開支將保持增長,裝備費用佔比不斷提升(二)內循環和國防軍工發展相輔相成(三)國防「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二七目標為國防軍工形成明確指引(四)新型武器裝備量產、實彈訓練增加助力行業需求釋放(五)民參軍企業在「小核心,大協作」模式下將為軍工產業帶來活力
  • 【SIPRI】SIPRI發布2018年全球軍工百強分析報告(附完整榜單)
    2018年百強武器銷售總額的增長主要受到排名最高的公司(尤其是前五名公司)的銷售增長的推動,這些公司均位於美國。2018年百強軍售的增長可能與全球軍事支出增加有關,尤其是2017年至2018年美國支出的增加。
  • 全球軍工百強介紹(四十一):印度軍械工廠組織(Ordnance Factory Board)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本月上旬發布的國際軍火生產數據,2017年印度軍械工廠組織(Ordnance Factory Board,OFB)軍工銷售額為26.5億美元,佔總銷售額的96%,位居全球軍工百強第37位(2016年則為第38位)。
  • 全球國防工業最新排名,中國名列前茅
    梅亞·諾文斯(Meia Nouwens)認為,儘管出現了這個情況,但我們還是不應該低估中國國防技術和工業基礎的實力。2018年的統計結果證實中國的國防企業已經逐漸走向成熟,為整個百強國防企業清單做出巨大貢獻。
  • 全球軍工百強介紹: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TC)
    當時對於這一動態,《電科防務研究》也有一篇分析「【行業分析】:UTC計劃剝離直升機整機業務的決策反映出一個趨勢」,下面會隨今日軍工百強再發布一次。閒話少說,來介紹一下今天的軍工百強主角「聯合技術公司」吧:)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UTC)是全球多元化製造企業之一,主要為全球航空航天和建築業提供高科技產品和服務
  • 2021年軍工行業策略分析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相較「十三五」規劃強調信息化,「十四五」規劃首次提出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促進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在信息化、現代化、智能化的趨勢下,國防軍工建設將向作戰範圍跨域聯合、裝備體系互融互通、武器裝備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基於以上國防軍工建設的新需求,2020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十四五」的方向是跨越式武器裝備的發展。
  • 2021年軍工行業:三「軍」過後盡開顏
    在信息化、現代化、智能化的趨勢下,國防軍工建設將向作戰範圍跨域聯合、裝備體系互融互通、武器裝備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基於以上國防軍工建設的新需求,2020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十四五」的方向是跨越式武器裝備的發展。
  • 哈薩克斯坦的國防工業發展
    為規範國防工業發展,哈薩克斯坦於2016年10月將原屬國防部的國防工業委員會、投資和發展部的宇航委員會、信息和通信部的信息安全局、國民經濟部的國家物資儲備委員會等四個機構合併重組為新成立的國防與宇航工業部,承擔軍事技術發展、國防採購和國家動員職能,全面負責國防軍工、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安全、國家物資儲備、國防動員等五大領域。
  • 全球軍工百強:英國BAE系統公司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更新數據顯示:2013年,BAE系統公司軍品銷售268億2千萬美元,在全球軍工百強中居第三位。現在該公司從業人員略有下降,全球員工84600名。BAE是世界上第二大防衛公司,第三大國防航空公司,第三大電子航空公司。公司具有一流的系統提供能力,在海軍平臺上有很成熟的技術,軍事航行器、電子產品、系統集成和其他技術達到了全球範圍的九個國內市場。
  • 美國防部《2020財年國防工業能力報告》分析美軍機工業現狀與問題
    (NTIB)評估,並向美國國會提交年度評估報告,作為制定國防工業政策、編制下一財年預算以及進行國防工業能力調整的重要決策依據。2021年1月14日,美國防部工業政策辦公室發布了公開版《2020財年國防工業能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美國國防工業下屬飛機、電子、工具機等十六個主要領域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詳細評估,其中飛機工業依然是評估的首要領域。
  • 中美歐軍工深度分析報告
    隨著我國國防工業改革加速推進,軍民深度融合趨勢明顯,我們預計2025年我國國防工業整體利潤將突破2000億元,屆時軍工總市值有望達到6萬億,相當於目前的十倍!目前裝備採購約佔國防費用的1/3,我們預計未來這一比例會逐步提升至40%左右。據我們情景分析,預計到2015年我國國防裝備採購費用將達到1.16萬億/年左右。
  • 【產業報告】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展望2017
    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展望》的報告,對世界的民用航空市場及國防工業走向及發展等方面做出相關分析及預測。1981-2016年間的客運需求增長了5倍多,同期的航班客座率(飛機的利用率)上升了25.6%。此外,由於機票價格的趨於合理和可飛行路線的增加,每年的飛機乘客在持續增長,在1981-2016年間增加了4倍多。在過去的十年中,出行的需求(即收入客公裡,RPK)一直都以4.7%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ompounde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增加。
  • 軍工股連續上漲的核心邏輯是什麼?軍工板塊該如何投資?
    年的軍費預算,同比增長6.6%,現在我們中國軍費是1.27萬億,從總量上是全球第二。今年我們面臨疫情,在公共衛生上要做很多投入,今年我們是脫貧的決勝之年,我們要在脫貧上做投入,以及我們今年還在進行降稅免稅,所以在其它行業不增反降的情況下,軍工行業不降反增,比較而言,今年軍工行業6.6%的軍費增速其實是非常高的值了。
  • 軍工行業深度報告:三「軍」過後盡開顏
    四、軍工投資六個重要的問題① 拜登上臺是否會影響中國國防建設的力度和速度?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或有邊際緩和可能,但美對中戰略已經發生實質性轉變,預計中美博弈將長期 而反覆,短時期內難以轉向,並且我國國防建設的緊迫性突出體現在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認為,我國 大力推進國防建設的決心不會變、力度不會降、步伐不會慢。② 軍工國企能否繼續維持「龍頭」地位?
  • 國外國防工業發展的動力機制
    2003年美國防部出臺《國防工業轉型路線圖》,提出「基於作戰能力的國防工業基礎」的戰略構想,改變主承包商控制國防市場的局面,形成大小兼備、供應商眾多的國防市場格局。英國、日本等國通過定期發布國防工業戰略或白皮書的方式明確政府的國防工業政策,如英國2012年2月首次發布《國防工業白皮書》,之前稱為《國防工業戰略》,明確英國國防工業能力建設目標、重點領域、投資方向等;日本防衛省2014年6月發布《防衛生產和技術基礎戰略》,2016年8月31日同時發布《防衛技術戰略》《裝備獲取戰略》等頂層戰略文件,對相關技術發展與工業基礎能力建設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 美俄國防工業發展的特點與做法
    除我國以外,美俄是世界上另外兩個主權範圍內擁有完整國防工業體系的國家,其國防工業發展改革的一些有益做法和經驗,可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改革提供借鑑。美國國防工業創建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冷戰結束後,美國軍事需求銳減,國防開支大幅萎縮,國防工業能力過剩,在政府引導下,國防工業基礎形成了少數幾家橫跨多個行業、集中了大部分總裝設計和系統集成任務的軍工巨頭。
  • 2019年《全球軍事支出趨勢》報告(全文)
    2015-19年的世界總量中資料來源:SIPRI軍費資料庫,2020年4月本概況介紹重點介紹了2019年全球有關地區和國家軍費數據以及2010-19年十年的趨勢。變動以實際價值為基礎,以不變(2018年)美元為基礎。低於10的百分數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1位;超過10的百分數四捨五入到整數。由於四捨五入的慣例,數字和百分比的份額可能不等於所述總數或小計注2:.
  • 北鬥導航開通,這家中國服裝百強參與核心技術攻關
    (以下簡稱「偉星股份」),曾於2016年完成了中捷時代51%股權的收購,中捷時代是從事以北鬥導航為核心,在軍方精確打擊定位等方面為軍方提供相應有關核心部件的民營軍工企業。2017年,與中捷時代的業績對賭到期,當年實現了近2個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