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1940年法國戰役:當閃擊戰擊敗了歐洲軍事強國

2021-02-13 裝甲參謀部

1940年5月10日-1940年6月22日的法國之戰中,德軍以閃電戰擊敗了法國,還有比利時、荷蘭等低地國家,證明了這種戰法足以擊敗當時的歐洲軍事強國。

 

這是1940年5月,比利時邊境的德軍將校。當德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尖嘯而下,德國坦克發起大規模衝擊的時候,比利時以及法國軍隊恐怕還沒有充分意識到他們的威力。

 

法國官兵和FMC 夏爾2C超重型坦克,重量約70噸,實際上是一戰末期思維的產物。看起來威風凜凜,而且由於拍攝角度的關係,看起來簡直有兩門主炮——其實是一門75毫米炮。戰爭很快就會證明這是一種尷尬的鋼鐵廢物。

 

德國的二號坦克與捷克制的38(t)坦克在前進,後者是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而獲得的武器。英法在1938年的慕尼黑陰謀中把捷克斯洛伐克這個當時世界第七大工業強國出賣給了德國,他們將在法國之戰中體會到,這麼多精良的武器和現代化的軍工廠就這樣拱手給了希特勒,自己就是在資助敵人。 

馳援的英國遠徵軍擺出兩挺水冷式重機槍,還有軍官在用望遠鏡觀察和查看地圖,看起來像是一張擺拍的照片。

 

法國本土士兵和殖民地士兵,殖民地士兵應該是阿爾及利亞人,他們戴著富有特色的阿爾及利亞紅色軍帽。

 

被德軍驅趕的法國士兵,從他們舉手投降和倒拿步槍的情景來看,似乎是……跑步去繳械?

 

德國士兵在被法軍丟棄的坦克附近合影,注意前方的這名士兵戴著德軍裝甲兵早期使用的貝雷帽。

 

更多的法國本土士兵和殖民地部隊成了德軍的俘虜,注意其中一人戴的似乎是坦克頭盔?

 

法國的超重型坦克夏爾2C也落入了德軍的手中。

 

坐車舉著白旗向德軍投降的法國軍隊。

 

法國的B1重型坦克也被丟棄在路邊,路過的德軍扶著自行車,似乎內心毫無波動?

 

一名德軍士兵興高採烈地與被丟棄的法國坦克合影,旁邊的難民看起來沒有絲毫觸動,也看著鏡頭。

 

正在向敦刻爾克撤退的英國遠徵軍、法國士兵和法國水兵,注意法國士兵的水兵帽的裝飾是紅絨球而不是飄帶。

 

德軍在堆積如山的繳獲武器中留影。

 

在法國鄉野間挺進的德軍裝甲部隊,被後世調侃為 1940年環法馬拉松賽。 

丟棄在海灘上的各種武器裝備,可見當時英國遠徵軍在裝備方面的損失之嚴重。 

停戰協定籤署前一天也就是1940年6月21日,法國貢比涅,希特勒報復性地把一戰德國籤署投降協議的那節車廂拉出來,讓法國代表在裡面籤字。

 

德國將領們得意地與法國將領交談。

 

法國之戰的影響巨大,比如這張1941年的照片,德軍裝甲部隊開上了法國的AMC S35坦克,法國的速敗,也意味著這個國家的海量武器裝備也資助了德軍。

在後臺回復au4,獲得本公眾號的三篇軍服的歷史文章;

在後臺回復sgt15,獲得本公眾號的三篇坦克戰的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Do 17與法國戰役(1940.5-1940.6)
    一片漆黑之中似乎僅僅只能聽到待機狀態下無所事事的機組成員再次陷入夢鄉之後的陣陣鼾聲。而在這深沉的夜色之中來回踱步巡視一番之後,當值軍官打破了此前保持的寂靜,高聲喊道:「10分鐘內,開始傳達!」。 在敵戰鬥機的首輪攻擊中,位於席韋克座機機首下方供機組成員出入用的艙門即被打掉。位於艙門正後方操作機腹MG 15自衛機槍的機械師奧特利克(Ottlik)也因此被直接甩出機外。幸運的是,機械師本人當時正好背著降落傘包,因此,在紊亂的氣流中成功的打開了降落傘之後,最終還是得以生還,免於摔死的厄運。只是在安全的降落到了地面以後,奧特利克隨即成為了法軍的俘虜。
  • 西歐上空的「禿鷹利爪」:德國閃擊戰中的空軍與空降特種作戰
    ,直至逼出歐洲大陸。1939年冬,他們以蘇臺德地區的捷克要塞作為假想目標進行實地演習。1940年,在希特勒的強烈要求下,突擊隊結束了訓練,到達科隆的阿斯特哈姆機場和布茲勒哈爾機場待命。德國空軍的空襲未能阻止大撤退,1940年5月27日到1940年6月4日九天時間中共33.8萬英法聯軍撤到英國本土,為之後的大反攻保存了寶貴的戰鬥力量。 面對納粹德國的閃擊戰,很多苦戰的法軍士兵經常會在被德國人狂轟濫炸中冒出一個疑問——「我們的空軍在哪裡?」似乎一夜之間這個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的空軍在天空中徹底消失了!
  • 二戰法國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敗給納粹德國?原因令人唏噓
    對於大部分中國網民而言,法國拿走常任理事國席位,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美國擊敗日本;蘇聯擊敗德國;英國至少曾單獨對戰德國一年,法國這個幾周內敗北的國度,何德何能拿走一席?許多人還因二戰嚴重低估法軍的戰鬥力,甚至認為他們不過是歐洲二流。
  • 歷史上的今天丨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
    公元1895年,臺灣軍民為反抗日本侵略進行新竹保衛戰8. 公元2002年,香港武俠電影導演張徹逝世觀二戰強國,以戰力稱雄者,美國、蘇聯、德意志、日本可為其中典範。而論起法國的戰鬥力代表,大家首先提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拿破崙,一位橫掃歐洲大陸,將法蘭西的三色旗高高飄揚在歐洲大陸的法國驕傲,有此英雄在前,二戰期間法國人的戰鬥力,簡直就是戰五渣的弱雞。
  • 1940年9月23日日軍進駐中南半島
    1940年6月,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德國人佔領法國,並在南部建立了傀儡政權維希法蘭西。雖然納粹德國答應維希法國保留海外殖民地,但後者明白都是假的。9月,一直虎視眈眈印度支那半島的日本開始在邊境集結大部隊。維希在越南的法國殖民政府無法依靠自己的軍事力量抵抗日軍。如果日本人直接入侵,維希法國無法抵抗。
  • 【二戰往事】法國聯軍一潰千裡的真相揭秘 · 下(內含電影資源)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的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行動使英國最終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雖然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徵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
  • 歐洲最偉大軍事天才隕落:滑鐵盧戰役短短四天內發生了什麼?
    但凡學過歷史的,很少有人不知道滑鐵盧戰役,1815年6月15日-18日,剛剛復闢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在這場戰爭中與反法聯軍展開大決戰,最終反法聯軍取得決定性勝利
  • 法國戰役——世界最強國家的最快對決
    1939年9月3日,英法向德國宣戰。在這個時候,德軍主力剛剛進入波蘭境內,西部防線空虛。然而,在德國坦克橫掃波蘭的時候,英法聯軍卻一直按兵不動,讓士兵坐在邊境線上,盯著對面的德國,隔岸觀火。英法聯軍的飛機,時不時飛到德國上空偵查,卻從來沒有投下過炸彈。很多英法的報紙說,這場戰爭最終會以不了了之收場。
  • 歷史二戰十大戰役之 波蘭閃擊戰
    名稱:波蘭閃擊戰地點:波蘭時間:1939年9月~1939年10月結果:波軍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交戰各方:德國 波蘭 概況: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發動大批飛機連續轟炸波蘭重要軍事目標;地面部隊從西、南、北三個方向發動全線進攻,數千門大炮向邊境線猛烈轟擊。在德軍的強大攻擊下,波蘭軍隊迅速潰敗。
  • 二戰法國戰役全過程
    法西斯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中包括兩大行動:第一部分的「黃色作戰」(Fall Gelb,攻打荷比盧三國和法國北部)和第二部分的「紅色作戰」(Fall Rot,進攻法國本土)戰役經過:1940年5月10日,天剛破曉,成群的德軍Ju 87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突然對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機場、鐵路樞紐、重兵集結地區和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
  • 二戰後法國為何能成為五常之一?
    (德國繞過馬奇諾防線,一支裝甲軍團越過阿登森林臺地,兩路包抄對英法聯軍形成合圍)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動西線戰役,德軍的裝甲軍團勢不可擋,當天盧森堡投降,開戰五天荷蘭軍隊投降,開戰十八天比利時投降,英國的地緣底線
  • 好書·推薦丨 「視覺歷史」叢書·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戰役
    專門從事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歷史和軍事技術研究,從事軍事歷史主題的寫作超過25年。"義大利被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稱為「歐洲柔軟的下腹部」,盟軍在北非打敗德意聯軍之後,美國、英國和蘇聯主導的盟國出於軍事考慮,更是出於政治考慮,首先選擇在義大利打擊德意法西斯。"
  • 在商戰中向古德裡安學習:閃擊戰的三個殺手鐧!
    讀完《閃擊英雄》 對「閃擊戰」有了更深一層認識。以前對閃擊戰頂禮膜拜,感覺這個戰法在商戰中就是搶佔市場的最優秀戰術,自己也曾經寫過類似的文章,來宣揚閃擊戰的威力。 閃擊戰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戰術,但是閃擊戰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有效。我認為,閃擊戰的運用,是建立在一個核心為前提和運用三個殺手鐧為手段。 核心條件:資源有限,不易長期的消耗戰。國家周邊環境強國林立,避免長期作戰第三國介入。
  • 軍銜僅僅是中尉,卻是裝甲戰先驅,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
    此人雖非標準的職業軍人,獲得的最高軍銜不過是個上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許多聲名赫赫的歐美名將,公開宣布自己是其軍事理論的追隨者並引以為榮。英國軍隊在北非戰場上擊敗了由「沙漠之狐」隆美爾指揮的德國——義大利軸心國聯軍之後,前線將領甚至特意向哈特寫信致謝,把北非戰局的勝利歸功於他的理論指導。
  • 為什麼可以橫掃歐洲?
    為什麼閃電戰可以橫掃歐洲?本質就是德國人對英法聯軍的軍事優勢,然後德國人利用閃電戰的戰術,等同於逼迫英法直接戰略決戰,把所有家當都壓上,一場戰役定勝負,敗者出局。到了後期德國人之所以無法發動閃電戰了,是因為德國人已經不再具有空中優勢和整體軍事優勢,閃電戰打出鉗形攻勢後在敵方的那條狹窄防線,已經守不住了。
  • 「模型說」閃擊戰 四號坦克
    今天來看看他的戰績如何1940年5月10日,法國戰役開始。官兵發覺單憑四號坦克的短炮管很難打穿S-35坦克和B1重型坦克的裝甲,參與法國戰役中的德國坦克的性能明顯不及英國及法國,德軍能勝出主要依靠良好的通訊系統及新發明的戰術閃擊戰。
  • 二戰1940年阿拉斯戰役,德國第88毫米反坦克炮成為戰局的關鍵
    阿拉斯戰役,是法國戰役的一部分,1940年5月21隆美爾率領的德國第7裝甲師路如入無人之境,包圍了法國比利和時邊境的重鎮阿拉斯,英法聯軍不甘心被圍
  • 歐洲的火藥進階與軍事變革,為什麼都從法國開始?
    當13-14世紀之交的歐洲人在與阿拉伯人的戰爭中首次見到火器時,究竟經受了怎樣一種震懾和惶恐,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我們所知道的是,中國人很早就將火藥運用於軍事作戰,至遲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到至順三年(1332)之間,中國人就生產出了銅製火銃,然後又經阿拉伯人之手傳至歐洲。法國早期火器「手持射石炮」,約製造於1390至1400年。
  • 二戰時在法國作戰的英國遠徵軍,「法國戰役」 始末
    1940年,德國進攻法國前期有遠徵軍初期大約十萬 計劃被布置在法國比利時的邊境上開戰時同法軍組成一條活動防線,當時稱為英法連軍,當英人部署在法國的裝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