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請見:
信使:德國DKW NZ350摩託車詳解(一)
信使:德國DKW NZ350摩託車詳解(二)
四、性能參數簡表
型號:
NZ350,NZ350/1943,NZ350-1
生產廠家:
DKW茨肖保摩託車廠
長:
2.09米
寬:
0.75米
高(至座位):
0.7米
軸距:
1.355米
離地間隙:
12釐米
重量:
145千克(鑄鋁引擎)
175千克(鑄鐵引擎)
生產年份:
1938-1945年
生產數量(1938-43):
約45300
生產數量(1943-45):
約12000
引擎:
DKW單缸兩衝程風冷汽油機,排量346cc
功率:
11.5hp@4000rpm
壓縮比:
5.7:1
化油器型號:
24mm腔徑,Bing AJ 2/24, Amal M 76/426 或者Graetzin H 24
缸徑:
72mm
活塞行程:
85mm
缸體材料:
鑄鐵
前叉形式:
平行四邊形
剎車:
前鼓後鼓
極速:
105千米/時
輪胎型號:
3.25/R19
油箱容量:
14-15升
百公裡油耗:
3.3升
五、隨車工具與保養要求
1.維修工具
DKW NZ350隨車帶有一套專用工具,用於日常的維修保養以及處理常見故障之用,這一套工具比現代摩託車所附帶的專用工具要複雜一些。在生產過程中,NZ350的隨車工具在數量和型號上經歷了幾次變更,如無特別註明,則所有工具和附件的數目皆為一個:
最早的市售民用版NZ350的隨車工具與NZ250是通用的,包括如下裝備:
工具類:
·可調式扳手(9157)
·抹布(9164)
·鏈條裝卸器(9194,NZ350所用型號為122931-0)
·大號補胎工具包(9206)
·潤滑脂加注器(15013)
·排氣管鉤狀拆裝扳手(15015)
·帆布制工具包(15093)
·墊圈(20214)
·固定螺栓M10X15(20225)
·固定螺母M4(36200)
·齒狀壓簧FZJ.10(41491)
·工具盒(122905-0)
·14/17mm雙頭螺母扳手(122926-0)
·22/27mm雙頭螺母扳手(122927-0)
·17/19mm雙頭螺母扳手(122928-0)
·10/11mm雙頭螺母扳手(122929-0或122929-1)
·氣缸頭裝卸扳手(122930-0)
·老虎鉗(122932-0)
·螺絲刀(122933-1)
·火花塞裝卸扳手(122934-0)
·齒狀壓簧FZJ.4 2個(160792)
·工具盒上的螺栓M4X12 2個(160794)
·斷路器扳手(010632-0)
附件:
·歐司朗(Osram)5002號白熾燈泡,6V,3W(0195)
·打氣筒(0563)
·海拉(Hella)喇叭(08921)
·帶牌照燈功能的尾燈(NZ350為08876)
·時速表(08924)
·時速表連線(08925)
·型號銘牌(122901-1或123901)
·固定銘牌的鉚釘 2個(2532)
·儀錶板(122948-1,圖中未顯示)
政府採購版的NZ350所配發的工具和民用版的並不相同,在工具型號、種類和規格上都有區別,圖中所示工具和物品分別是:
·備用火花塞容器(0509)
·胎壓計及其收納袋(08344)
·墊圈 4個(2736a)
·小型扳手(15121)
·皮革制注射嘴收納袋(19732)
·潤滑脂罐(19901)
·滑石粉罐(19903)
·輻條裝卸工具(19904)
·帆布制鋼銼收納袋(19906)
·刷子(19912)
·大號火花塞清潔刷(19913)
·小錘(19914 圖中未顯示)
·22/26mm雙頭螺母扳手(19915)
·17/19mm雙頭螺母扳手(19916)
·14/15mm雙頭螺母扳手(19917)
·10/11mm雙頭螺母扳手(19918)
·100mm扁鑿(19919)
·補胎劑罐(19920)
·可調式扳手(19922)
·帶木柄的半圓形鋼銼(19923)
·衝子(19924)
·螺絲刀(19925)
·鑰匙環 2個(19927)
·帶鑰匙的掛鎖(19928)
·機油油壺(19930)
·燃料油油壺(19931)
·皮革制油壺固定具(19932)
·保險絲和照明裝置備件盒(19933)
·纏在繞線板上面的捆綁線材(19934)
·固定螺母M8 4個(30236)
·8x20六角螺釘 4個(73393)
·5x10半圓頭螺釘 2個(77796)
·加油時使用的燃油濾網(79210,一段時間之後被廢止)
·固定螺母M5 2個(80006)
·拆胎工具 2個(80487)
·齒狀壓簧M5 2個(113098)
·政府採購型專用溼式輔助空氣濾清器(122104-0)
·尾燈遮光罩(122968-0)
·尾燈遮光罩固定裝置(122969-0)
·尾燈遮光罩上部固定裝置(122970-0)
·側撐腳固定板(123903-1)
·鑰匙掛牌 3個(160722)
·防撞板(174809)
——除了沒有前大燈的遮光罩之外,政府採購型的配置基本和軍用型一致。可以看出,新增的一些工具是為了讓騎手可以在遠離修理設施的地區自行維護和修理車輛而準備的。奇怪的是,不知道為何對於長途行駛至關重要的打氣筒沒有包括在內。
部分修理工具一覽,可以看到大部分工具上都標註了型號,並帶有汽車聯盟的標誌和德國工業標準編碼(DIN:Deutsche Industrie Norm),雙頭扳手的手柄兩端還標註了開口適配螺母的尺寸。
德國摩託車使用的一種補胎劑,此物也是NZ350的隨車工具之一。
1941年的D605-12使用手冊中顯示,此時NZ350的隨車工具被簡化為16種,它們分別是:
1.22/27mm雙頭螺母扳手(R2 5216)
2.17/19mm雙頭螺母扳手(R8 5215)
3.14/17mm雙頭螺母扳手(R7 5215)
4.10/11mm雙頭螺母扳手(R3 5215)
5.老虎鉗(R 4406)
6.鉤狀扳手(15015)
7.火花塞裝卸扳手(122934-0)
8.氣缸頭裝卸扳手(122930-1)
9.螺絲刀(R 5152)
10.斷路器扳手(15047)
11.鏈條裝卸器(122931-0)
12.補胎劑罐(19920)
13.打氣筒
14.抹布(9164)
15.潤滑脂加注器(商用型號)
16.工具包(174714)
與之前相比,很多工具的型號編碼都發生了變化,以可調式扳手為代表的一批工具被刪除。而打氣筒擁有了自己的DIN碼(DIN 76006),潤滑脂加注器則被換成了商用的,直徑為30mm的型號。
在1944年7月1日發行的,和NZ350/1943配套使用的D605-12號使用手冊中,NZ350的隨車工具配置再次發生變化,這一配置可能一直延續到生產終結:
1.22/27mm雙頭螺母扳手
2.14/17mm雙頭螺母扳手
3.10/11mm雙頭螺母扳手(122929-1)
4.老虎鉗(R 4406)
5.快速滑動式可調扳手(R9 5288)
6.鉤狀扳手(15015)
7.火花塞裝卸扳手(122934-1)
8.整合了拆胎功能的氣缸頭裝卸扳手(122930-1)
9.螺絲刀(122933-1)
10.帶柄的火花塞清潔刷(U 58)
11.潤滑脂加注器(商用型號)
12.斷路器扳手(017432-0)
13.鏈條裝卸器(122931-0)
14.打氣筒
15.工具包(15039)
16.補胎劑(123958-0)
17.抹布(9164)
在這一時期,NZ350使用的工具基本都換成了市售的商用型號,不再使用特殊定製的型號。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補胎劑的編碼經歷了三次變更,這說明DKW公司至少採購過來自三個廠商的補胎劑。
這一時期新增的滑動式可調扳手。
在不需要使用的時候,工具被放置於工具袋內並打包固定好,儲存於位於車架左後方的工具盒中,目前的歷史照片中,可見有一部分車輛是沒有安裝工具盒的。
展開狀態的帆布工具袋,下面一組保存情況較好,但有的工具似乎並非原裝。
工具盒樣式之一。
工具盒樣式之二。
私人藏家收藏的原品工具盒,第二張為開啟狀態。
2.保養要求
與其他的德國戰爭機器一樣,NZ350雖然堅固耐用,但也需要頻繁進行維修保養,以保證其性能水平維持在最佳狀態。作為一種30年代技術水平的機動車輛,它沒有那麼多免維護的設計,所以它的保養周期比現代車輛要短得多:
如圖所示,每行駛1000公裡之後需要進行的保養工作包括:
·調節後剎車行程
·潤滑驅動鏈條
·緊固變速器蝸杆
·緊固鞍座固定螺栓
·調節剎車踏板
·緊固底部支架
·檢查前叉
·檢查速度測量裝置
其他的定期檢查保養項目包括:
·每3000公裡應清理火花塞,並清理和檢查剎車
·每6000公裡檢查配電盒
·每1000公裡檢查變速器的潤滑點和剎車手柄行程
·每3000公裡檢查機油油位
六、塗裝
銘牌和警示語
NZ350摩託車帶有多處警示語,這些警示語在早期為白色,後期則改為黑色。它們是利用漏噴模板噴塗上去的。
早期的NZ350在油箱頂部塗有如下的警示語:
該警示語的內容為:
注意!
燃料必須混合機油使用!
比例 1:25
其位置如下:
在NZ350/1943這一型號的生產過程中,油箱表面又增加了兩個警示語,其內容為:
左:只可在行駛之前點火
右:容量 11.5升
備用 2.5升
總計 14升
這三個警示語排列方式如下,點火的內容在左,燃料混合在中間,油箱容量在右:
到NZ350-1投產的時候,油箱容量發生了變化,總容量從14升變成15升,所以警語內容也隨之變化:
在NZ350-1的油箱上,警示語有兩種不同的排列方式,一種是橫排,還有一種是豎排,豎排的警示語還加入了每一個檔位最低限速的內容,顏色也從白色變為黑色:
由上可見,油箱上面的警示標語邊框有虛線和實線兩種,拐角也分為圓角和直角兩種。
在後期的旋風式空氣濾清器上,也存在提醒駕駛員至少應在每次加油前清理空氣濾清器集塵盒的警示語(Staubbehälter mindest. vor jeder Tankfüllung entleeren):
在NZ350摩託車的前後擋泥板左側標註了輪胎的標準胎壓,單位為巴(Bar,德語寫作atü)如今的胎壓單位多用磅每平方英寸(pound per square inch,PSI)兩者換算關係為1atü=14.5PSI。
型號
NZ350
NZ350/1943
NZ350-1
前輪
1.3巴
1.3巴
1.2巴
後輪(不載客/載客)
1.6/2.2巴
1.6/2.2巴
1.6/2.3巴
NZ350-1的前擋泥板,標註了標準胎壓為1.2巴。
NZ350-1的後擋泥板,分別標註了不載客和載客時候所需的胎壓,載兩人時的胎壓比只有騎手在車上時候要高。
在某些NZ350摩託車的前擋泥板上,還帶有鐵路運輸標識,這種鐵路運輸標識和標準型的內容完全不同(德國標準型的鐵路運輸標識簡介請見此),沒有記錄重量和運輸級別等信息,而是載有前後軸的載荷以及軸距三項信息。
型號
NZ350
NZ350/1943
NZ350-1
運輸標識內容
62-135-102
68-135-103
72-135-104
以NZ350的運輸標識為例,62代表前軸載荷62公斤,135代表軸距135釐米,102代表後軸載荷102公斤。
鐵路運輸標識也是用漏噴模板噴繪的,但很多時候噴繪質量不佳,顏料會從模板邊緣溢出來。
在NZ350前叉樞軸右側的車架上,一般都裝有一個記載著廠商、生產年份、排量、空重、全重和級別的銘牌。在銘牌附近可以找到武器局的驗收章(WaA Stempel),驗收章周圍一般用紅圈描出。
NZ350-1銘牌之一,這是一輛1944年生產的車,內容從上往下分別為:
汽車聯盟股份有限公司
開姆尼茨
DKW廠
型號:NZ350-1
國防軍專用型
製造年份:1944
底盤號:不可辨認
空重:不可辨認
全重:380公斤
排量:346cc
級別:III
NZ350的銘牌之二,沒有型號和國防軍專用的內容,右上角的紅圈內是武器局驗收章。
武器局驗收章近景,可以看到驗收章圖案為帝國鷹以及字母數字組合。
某種皮革裝具上附帶的武器局驗收章,這個也同樣是使用鋼印打在上面的,但更清楚一些,在二戰中,幾乎每一樣德軍裝備和給養都打上了形態各異的武器局驗收章。
2.車身顏色
1939-1945年間,德國生產的摩託車在出廠時都已經用一系列琺瑯質的啞光漆進行過塗裝了,NZ350出廠時的車身色主要可以分為灰色和棕黃色兩個色系:
灰色系:
德國灰(RAL 7021 Schwarz-grau),這一顏色在1942年之前被用作大部分陸軍和海軍車輛的標準色。1942年開始逐漸被黃色系替代。
空軍灰(RAL 7019 Luftwaffen-grau)或煤灰(RAL 7016 Anthrazitgrau)是德國空軍裝備常見的顏色,一直被用到戰爭結束,這兩種顏色比德國灰要偏淺偏藍,為德國空軍生產的NZ350也一直是這麼一種顏色。
棕黃色系:
綠棕色((RAL 8000 grünbraun)是非洲軍在1941-42年間使用的兩種黃色偽裝之一,一般在靠近海岸線的地區使用。
卡其灰色(RAL 7008 Khakigrau)也是非洲軍常用的黃色系偽裝色,色調較深冷,一般在內陸地區使用。
1942年開始,沙黃色(RAL1002 sandgelb)開始取代德國灰色。
1943年開始,又改成如圖所示的黃綠色(RAL 1000 grünbeige)。
除了灰色和黃色系之外,還有如下色彩和配色方案曾經在NZ350的生產過程和服役過程中被使用過:
1945年1月開始,一部分新出廠的軍事裝備開始使用橄欖綠(RAL 6003 olivgrün)進行塗裝,其中包括一部分NZ350-1。
在戰場上,從1943年開始,還可以見到黃灰兩色或黃棕綠三色的迷彩塗裝,冬季還可見用石灰水塗白的範例。
七、總結
DKW NZ350系列摩託車是汽車聯盟/奧迪公司歷史上的傑出作品,是獨具魅力的戰爭機器,同時也是一款性能優異的代步車。在現代,仍有大量的NZ350系列摩託車及其戰後款式被歐美玩家收藏修復,繼續在日常使用和軍事重演活動中發揮著餘熱。
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二戰和靜態模型製作的詳細資料,敬請關注公眾號:尼伯龍根工廠(Niwerke)。
註:上文所述「詳細資料」目前僅限如下幾項:
1.「尼伯龍根工廠」公眾號日常推送圖文。
2.公眾號作者或管理組成員主講的講座相關內容。
3.公眾號作者或管理組成員錄製的多媒體文件。
4.公眾號參與或主辦的特定活動中提供的紀念品或獎品。
5.其他公眾號或媒體在獲得本公眾號授權後轉載的本公眾號內容。
除此之外,其他內容的實體或電子資料一律不對外提供,請勿發信索取,望見諒。
另:鑑於目前IOS系統打賞功能被暫時關閉,IOS系統用戶如需打賞,請掃描或識別如下二維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