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聲軍事觀察員 龍大貓
運-20,軍方綽號「鯤鵬」,網友暱稱「胖妞」。作為我國第一款200噸級重型運輸機,雖然不及殲20的犀利,但運-20是我國空軍從「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大國空軍轉換的一個重要標誌。自從量產以來,「胖妞」就備受網友關注,而昨日,一條重要消息一瞬間爆燃全網——
根據網友截圖顯示,在「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中,專門有一條「重載面齒輪設計製造」的消息,其中提到「……完成了30架Y20大型運輸機航空發動機面齒輪動力裝置的裝機任務……」由此可見,運-20的量產型應該已經至少有30架交付部隊,生產速度確實驚人,不僅僅是海軍在「下餃子」,空軍也跟著在「下餃子」。
一直以來,我國陸軍都是公認的世界一流勁旅,是藍星唯一擊敗過16國聯合國軍的強大存在,但是受制於我國的國力和科技發展水平,我國強大的陸軍一直以來都是「陸地猛虎」。而今,隨著我國首款運20大型運輸機的量產突破30架,我國的「陸地猛虎」也成建制的插上了鋼鐵翅膀,真正成為具備戰略意義的強大存在。
自活塞式發動機成熟以後,二戰中戰略空運力量已經深刻的影響到人類的認知,特別是將軍們的決策。二戰中著名的空運戰役包括納粹空降克裡特島、英美諾曼第大空降甚至還有著名的「駝峰航線」,這些戰役都極大的改變了戰爭的進程。冷戰中的大規模空運更令人矚目,包括1948年的柏林空運、1973年的「五分錢行動」、1977年的歐加登戰爭,美蘇的大型戰略運輸機一次次上演著乾坤大挪移戲法,把精銳部隊從萬裡之外運往前線,然後頃刻之間改變戰局……
作為東亞最大的國家,由於冷戰意識形態的影響,我們在建國伊始就面臨著美國的強大威脅,特別是建國第二年,我們就被迫派兵朝鮮,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殊死的較量,雖然在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之後,我們恢復了朝韓之間的軍事分界線,並在全世界打出了自己的威名,但是美國強大的空中力量依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鋪天蓋地的戰鬥機、轟炸機還有運輸機,正是現代強國的標誌。但是無奈那個時代我們無論是技術還是經濟都跟不上,無法開發自己需要的大型運輸機。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第一工業大國,大型運輸機運20也在歷經多年開發研製轉為量產。大型運輸機對於現代軍隊而言,具備速度快、載荷大、航程遠、部署方便等諸多有點,運20級別的大型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約220噸,載荷約55噸(換裝WS-20發動機後最大起飛重量可提升到240噸,載荷可提升到66噸),高於伊爾76最大起飛200噸,最大載荷40噸的參數,屬於典型的重型遠程運輸機。運20每架次起落可以運輸1輛99/96式主戰坦克,或者2輛04/09式重步兵戰車、4輛傘兵戰車或者120毫米自行迫榴炮,24架運20一次即可完成一個滿編空降團運輸和空投任務,並且,由於噴氣式飛機速度快,運20運輸部隊空投到距離我國邊境1000千米以外地區只需要1.3小時,即使是同送部隊到距離國境線2000千米以外,也僅需要2.5小時左右。如果是陸軍地面機動,即使僅機動1000千米,乘坐高鐵也需要3-4小時,算上重裝備轉運時間,則通常需要2-3天,如果要機動2000千米則通常需要一周。
所以運20的大量裝備真正為我國陸軍的戰略機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運20超過15架的年產量,又極大的保證了空軍運輸航空兵的換裝工作,為我國戰略空軍快速形成戰鬥力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國陸軍將在空軍的配合下具備快速打擊距離國境線1000-2000千米的各類戰術和戰略目標。同時由於我國已經在吉布地建立了補給基地,運20的量產服役,讓我國具備從本土直飛吉布地的能力,可以快速支援位於非洲之角的我國海外部隊。
隨著運20的量產,我國戰略投送能力將大幅提升,軍隊可以快速部署至一路一帶沿線地區,從而更加有效的維護我國的海外利益。這將是運20為我國國防力量帶來的最大變革。
正所謂:瑞徵闢,應嘉鍾,舞鯤鵬,躍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