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或將開始量產,航發問題得到解決,殲10C生產放緩!

2021-02-15 全球博弈


全球博弈(quanqiuboyi)——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解讀,8000萬人訂閱的超級微信大號。不關注時事,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點擊標題下藍字「全球博弈」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時事解讀。


隨著各國軍事水平的不斷發展,對於武器裝備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各國均會為了發展而不斷的更新武器裝備,尤其是空軍當中的戰機更換,可以說是相當頻繁。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對於戰機性能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戰機更新換代的情況也常有發生。目前正在大力建造的殲10C戰機,就是用於替換已經性能落後的殲7以及殲8,三代替換二代可以更好的保障空軍作戰水平。

按目前我國空軍的需求來看,這款戰機如若全部換裝成功,很有可能會裝備600架之多,從而令整個空軍進入到三代戰機服役水平。但是按目前國際上的空軍作戰水平來看,發展成為五代戰機趨式才是關鍵,而我國已經成功的研發出自己的五代機,殲20不僅性能有所保障,最為困擾的關鍵技術也得到了突破,航發領域的進展順利,便於後續這款戰機大規模服役,從而有效增加空軍力量。

 

如若殲20後續真的開始量產,那麼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殲10C戰機的生產,不僅是逐漸放緩這麼簡單,甚至有可能會直接將其停產,從而保障殲20可以由四條生產線來保障量產能力,成飛會有這樣的安排也是出於空軍需求。如若事態真的如此發展,那麼將預示著殲20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擴大服役規模,而這款戰機全面服役後,對於整個空軍而言都將是極大的能力提升,空軍力量也會變得更加強大。

殲20的量產可以是單座也可以發展成為雙座,從而將戰機的多用途優勢展示出來,無論是隱身能力還是高機動性,都將成為五代機當中的佼佼者。雖然許多國家認為殲20與F22等戰機存在一定的性能差距,但是這種差距是因為各國的需求不同而產生的,我們更需要載油量以及續航能力的提升,所以為了保障這兩點,其他方面的性能也就可以成為次要存在,自然會出現一定的差距。

當然量產五代機還要面臨成本的增加,畢竟殲20的研發成本要高出殲10C許多,但是按目前我國的需求來看,即便是會增加成本投入也是必需要投入的,只有形成快速批量裝備的效果,才可以令我國未來近海空域的安全獲得保障。從而將中國的整個防空體系進行完善,這樣其他國家才無法向中國隨意挑釁。

思考者還在閱讀

用「攥碎」的F-22當拜年背景,空軍的操作會引起美軍反感嗎?

渦扇20問世,中國大飛機心臟病將徹底解決,運20又曝全新特戰改型!

熬夜寫文章,朋友們記得在右下角點下【在看】以示鼓勵!

相關焦點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直到近些年來 才算終於擺脫了 對俄制航發的依賴,這就導致我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直到批量生產之後,仍在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不得不說 這確實有點寒酸了。之所以說寒酸,這是因為首先這款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不足,達不到殲-20的性能要求,只能湊合使用,這就導致我國的殲-20戰機在五代機競爭中陷入不利的局面。
  • 渦扇15發動機終於要來了,殲20將迎來合適的心臟,成為完全體
    AL-31F發動機直到近些年來 才算終於擺脫了 對俄制航發的依賴,這就導致我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直到批量生產之後,仍在使用俄制AL-31FN發動機,不得不說 這確實有點寒酸了。程榮輝能夠成為軍工榜候選人,說明渦扇15發動機的進展非常順利,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量產,殲20裝上渦扇15發動機後,將成為真正的「完全體」,多方面性能都會得到加強。
  • 俄羅斯人認為殲-20離不開俄航發,但SIPRI告訴了他們一個壞消息
    不久前在中國空軍的宣傳片中,一架帶有編號的殲-20戰機其尾部發動機形狀較之前所有不同,也間接證實了裝備國產渦扇-10C「太行」發動機的殲-20已經正式入列中國空軍
  • 殲20B早已準備就緒?首批量產達到200架,徹底打破F22的最後優勢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如今美軍的F35戰機早已實現年產百架的規模,但殲20卻一直保持較低位的產量,始終沒有突破兩位數。那麼,殲20究竟有沒有能力實現量產?(殲20)事實上,不是我國不想實現量產,而是早前受外在因素的制約,導致殲20無法形成量產規模。
  • 渦扇-15「又」上殲-20了?呵呵
    在原計劃1998年裝機試飛,2000年設計定型的大前提下,這15臺「太行」的生產中就已經開始論「批」了:1993-1994年底完成第1批3臺份發動機的製造及首批試驗件的加工;1995-1996年8月完成2批6臺份發動機及試驗件、備件的製造加工並完成試車後第一輪的設計修改圖紙;1996年9月-1996年6月(這時間節點跟上課的學年似的
  • 成飛官宣,殲10C換裝國產發動機!背後有兩大深層意義
    ▲成飛官宣殲-10換裝量產型太行(圖源:央視網)但是最近成飛直截了當的對外披露,新一批殲-10C在總裝時,直接使用了量產型WS-10B發動機。之前一直有現貨但長期不用,現在開始用了,說明國發的性能終於得到空軍認可,滿足了批量裝機服役的條件。翹首以盼多年,我們終於要擺脫對AL-31FN的長期依賴了,這是很了不起的進步。
  • 巴基斯坦採購殲10c實錘,第一批就有25架,交付速度有點快
    一個由25架殲10c戰鬥機組成的空軍中隊,將在明年的3月份參加巴基斯坦國慶大閱兵,這些殲10c可能是來自巴基斯坦第七戰鬥機中隊。相關的傳聞已經傳了好幾年了,直到2001年年初,關於殲10c出口巴基斯坦這個消息,再度被提上日程,有網友注意到,中國空軍參加中巴聯合軍演,派出的殲10c戰鬥機裡有兩架的塗裝,跟我們空軍塗裝不一樣,好像更接近於巴基斯坦空軍的塗裝。因此當時有網友猜測,巴基斯坦空軍,有可能會採購殲10c但是這個消息爆出之後,過了一段時間 又無聲無息了。
  • 中國殲20現神秘數字:用途眾說紛紜,美國卻表示被震撼了
    圖為最新的殲20試飛照【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433期】近日,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殲20戰機的最新照片曝光,在戰機的起落架艙蓋處,印著一個數字15,有關這個數字的用途大家眾說紛紜,但有美國專家看後卻表示大事不好了,因為這個15極有可能代表著這是殲20的第15架生產編號,
  • 殲20新年換裝「中國心」,中國空軍大規模裝備從編號2021起!
    圖為換裝太行發動機後的殲11中國空軍全家老小似乎都是離了俄制發動機便飛不起來,事實上,我國的軍工業一直致力於解決發動機國產化無力的問題。量產型殲20所使用的發動機仍然是俄制AL31F發動機,儘管我國的渦扇15發動機已經進入到最終的飛行測試階段,但是目前殲20已經開始量產,為了保證飛機以及飛行員的安全,渦扇15必須經過完整的測試才能夠最終裝到殲20上面。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先用俄制的AL31F來頂一下了。
  • WS-15發動機攻克關鍵技術,殲-20將一飛沖天,再無羈絆!
    中國殲-20隱身戰鬥機的服役,其意義絲毫不亞於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只是探索宇宙更加容易吸引世界的目光。但殲-20卻依然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隱患,自殲-20誕生的那天起,它就裝備的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對於殲-20這樣的國家戰略級裝備而言,這無疑是將殲-20的「心臟」交到了別人的手裡。即便後來換裝了國產WS-10B發動機,但在動力上,還不足以完全滿足殲-20的性能要求。WS-10B發動機只是殲-20戰鬥機徹底實現心臟國產化的一個過渡而已。
  • 尷尬…臺灣「防長」分不清解放軍殲20和殲31
    另外,蔡適應在質詢時拿出大陸新一代戰機殲-20和殲-31的圖片,要範大維識別,範大維先是正確選出殲-20,但後來又改答案,將殲-31認錯為殲-20。蔡適應無奈放棄,說「我不要再問了啦」,就直接公布答案。蔡適應批兩人的機艦識別完全不及格。
  • 殲20開始裝備國產發動機,推力超130千牛,大於俄制發動機
    空軍官方宣傳帳號"空軍在線"在5日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出有一架殲-20戰鬥機已經換裝國產"太行C"型渦扇發動機,初步實現了殲-20戰鬥機發動機的國產化,並且表示以前生產的殲-20戰鬥機一直使用的都是俄羅斯進口發動機。
  • 殲-20B已開始量產?配推力矢量控制,渦扇-15兩年內問世
    近期中國在戰鬥機方面的發展,可謂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戰鬥機早期的很多研發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 殲20究竟用什麼發動機:央視曝光生產線給出不尋常答案
    近日央視新聞節目走進中國航發集團瀋陽黎明公司,詳細報導航發集團兩位高級技術工人的事跡,報導了殲-20戰鬥機發動機的加工和最新裝配情況。出現了這樣一段話:「.殲-20隱形戰機發動機零部件的加工和最終裝配,都是在中國航發黎明公司工裝製造廠進行的。」這段話讓不少網友歡呼,認為這是目前殲-20已經採用國產發動機的又一個有力證據。
  • 不但有轟-20,還有「殲-30」的消息?楊偉的講話信息量好大!
    2011年,伴隨著殲-20公開首飛的消息,國內無數的軍迷終於看見了國產五代機的影子。在10年後的今天,殲-20已經鋪開量產,批量裝備解放軍部隊,對於解放軍下一代戰機的討論也越發熱烈。作為「20」系列的重量級任務,曾經帶著蒙布亮相的轟-20戰略轟炸機,更是成為了眾多軍迷關注的重點。而殲-20總師楊偉近期的講話,更是給全國軍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2021年上半年,美軍實驗性地進行了第六代戰機的首飛測試。雖然很難確定是概念機、子系統測試還是比較成熟的整機試驗,但基本可以確定美國已經開始為F-22戰機尋找第六代接班人。
  • 殲20又傳出兩大好消息,伴隨已久頑疾徹底解決!
    殲20最近在軍迷圈子裡可謂是消息不斷,先是獲得了國家級大獎令人激動不已,緊接著又傳出了殲20B隱身戰鬥機很有可能就快開始量產的消息。兩個消息一前一後,廣大軍迷小夥伴一下子被弄的有點幸福懵圈,而伴隨著殲20B的量產,一直困擾著殲20隱身戰機的最後難題可能也將徹底解決。
  • 攻擊-11無人機進行RCS測試 — 殲-20也做過,或將進入量產
    2011年1月11日殲-20進行成功首飛,2016年1月18日編號為2101的殲-20量產型首飛成功,到了2017年3月9日央視報導殲-20正式進入空軍序列——這也是殲-20服役的日子。但其實殲-20在裝備一線作戰部隊後,仍舊在不停地進行著各種飛行測試,不斷地向廠家反饋問題並加以改進。
  • 殲20批量生產,殲31還能開花結果嗎?艦載機還是外貿出口?
    殲20的批量生產早就開始進行,隨著殲20數量的增加,它的地位也將愈發重要。殲20的成功,讓許多人都遺忘了沈飛研發多年的另一款隱身戰機殲31,這都2021年了,殲31還有可能開花結果嗎?至少從沈飛自己來看,他們依然對殲31信心滿滿。
  • 美國公布的6代機賽飛碟;我們的殲20開始升級
    不過,還有媒體透露,此次「示威者」驗證機將會引用一些民間商業技術,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等傳統軍工企業將負責機體的設計和生產工業,如果這些民用企業的加入,將會給美軍第六代戰機的研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 中國JF-17和殲-10戰鬥機,誰更適合出口?美媒給出答案
    而在空軍方面,我國自主研製的性能優良的武器也層出不窮,近年來,我國研製出一批性能優良的戰鬥機,到目前為止,中國生產的一些戰鬥機不僅可以供我軍使用,而且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供其他國家使用。  因此,JF-17Block3和殲-10C兩款單發戰鬥機,誰更適合出口」也成為一個熱議話題。  為此,《軍事觀察家》雜誌的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對比了這兩架中國製造的單引擎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