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11無人機進行RCS測試 — 殲-20也做過,或將進入量產

2021-02-07 新刀口談兵

文|每點新防務

提起沈飛和瀋陽所,想必大家會想到殲-11系列這個「拳頭」產品,這也是目前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裡的「當家戰機」。但引人詬病的也是因此,不但讓沈飛和瀋陽所背上了「抄襲蘇-27」的黑鍋,還被嘲笑為「抱著蘇-27吃老本」。

但自從2019年國慶閱兵中「攻擊-11(GJ-11)」隱身無人攻擊機橫空出世後,很大程度上扭轉了世人對沈飛和瀋陽所的固有觀念!

在2019年攻擊-11隱身無人攻擊機首次公開出現在「無人機方隊」中時,其引起的震動是巨大的。畢竟像這種採用飛翼造型噴氣式隱身無人攻擊機,世界上雖然有不少國家都在研製和測試,但都沒有像攻擊-11一樣出現在全是現役裝備的公開閱兵式中——所以,可以說攻擊-11隱身無人攻擊機是世界上唯一投入現役的飛翼造型噴氣式無人攻擊機!

雖說攻擊-11自從2019年國慶閱兵首次公開亮相後,就一直被認為是一型解放軍「現役」裝備,但其實攻擊-11自從2009年由瀋陽所啟動項目並負責設計後,在2013年就完成了首飛。

之後在2016年的航空報上有過側面報導,提到了攻擊-11「以全面達標的優異成績通過驗收」。但之後卻在沒有公開消息流傳,直到2019年攻擊-11突然出現在國慶閱兵「無人機方隊」中。

但自從2019年國慶閱兵後,攻擊-11再次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了1年多,直到近期有網友拍到了攻擊-11疑似正在進行RCS測試的圖片後,大家才發現原來因為已經是「現役裝備」的攻擊-11無人機,竟然仍舊在進行RCS這種很重要的測試工作,這是否說明它還並沒有真正的進入現役呢?

其實如果對比看看我國另一種隱身戰機的研製過程,就會明白攻擊-11現在進行RCS測試是否表示它不是現役。

2011年1月11日殲-20進行成功首飛,2016年1月18日編號為2101的殲-20量產型首飛成功,到了2017年3月9日央視報導殲-20正式進入空軍序列——這也是殲-20服役的日子。但其實殲-20在裝備一線作戰部隊後,仍舊在不停地進行著各種飛行測試,不斷地向廠家反饋問題並加以改進。

所以一種新型戰機的「服役」,並不意味著其就達到了十分完善的狀態,可以直接投入作戰使用了。而是仍舊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部隊使用方測試,找出新戰機在實際使用環境中的不足。

所以在2018年我們就從網上看到了一張殲-20的「新圖片」——殲-20被「頂」起放在一個高臺上。其實,這就是殲-20在正式服役1年多後在進行「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外場測試」,也就是檢測殲-20整機隱身能力的測試項目。

當然,被頂起來接收多臺多角度地面雷達照射測試的殲-20,其實是一架等比例模型。而這種「RCS測試」也是世界上對新型戰鬥機必做的一項測試,並且不局限於隱身戰機。

所以單純從此次攻擊-11無人攻擊機進行「RCS測試」來看,自然也不能推定其並沒有進入現役。畢竟有殲-20的先例,證明一種新型軍機在服役後再進行各種測試的舉動,其實是十分正常的。

殲-20戰鬥機和攻擊-11聯合作戰假想圖

攻擊-11作為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服役的飛翼造型噴氣式無人攻擊機,自然要進行全面的測試,以掌握豐富的研究數據,或是為之後量產做準備。

畢竟這種以後註定會成為空軍殲-20好搭檔、海軍航母艦載機好幫手的重要機型,其重要程度一點不遜色於沈飛現在自研的FC-31(殲-31)!

讓我們拭目以待,我國這種可以攜帶2噸彈藥的世界先進攻擊無人機,可以早日進入大規模量產,成為守衛我國邊境與一統的得力幹將!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四代機時代,殲-11日子怎麼過
    在可預見的將來,殲-15將是中國主力艦載戰鬥機,殲-15的未來是保證的,所以殲-11的家族未來主要是殲-11和殲-16的問題。殲-11是蘇-27國產化和改進發展的結果。殲-11A是國產替代為主的基本型,殲-11B換用「太行」渦扇發動機和國產綜合航電系統,殲-11D換裝主動電掃雷達,增強多用途能力和加強了重載能力。據說部份殲-11B已經升級為裝備主動電掃雷達的殲-11B+,還有其他航電升級。
  • 殲20剛進入量產,我國自研6代機就曝光
    2019年,殲-20正式服役,發展到現在,我國已經有了量產殲-20的能力了。
  • 四代機時代下殲-11的日子怎麼過 | 晨楓
    一方面,殲-20已經入役;另一方面,殲-11B「剛年輕就老了」。在第四代戰鬥機展翅的天空裡,還有殲-11的位置嗎?在可預見的將來,殲-15將是中國主力艦載戰鬥機,殲-15的未來是保證的,所以殲-11的家族未來主要是殲-11和殲-16的問題。
  • ​殲20或將開始量產,航發問題得到解決,殲10C生產放緩!
    按目前我國空軍的需求來看,這款戰機如若全部換裝成功,很有可能會裝備600架之多,從而令整個空軍進入到三代戰機服役水平。 如若殲20後續真的開始量產,那麼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殲10C戰機的生產,不僅是逐漸放緩這麼簡單,甚至有可能會直接將其停產,從而保障殲20可以由四條生產線來保障量產能力,成飛會有這樣的安排也是出於空軍需求。如若事態真的如此發展,那麼將預示著殲20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擴大服役規模,而這款戰機全面服役後,對於整個空軍而言都將是極大的能力提升,空軍力量也會變得更加強大。
  • 殲-20也需要「忠誠僚機」,無偵-8、「暗劍」誰才是最佳選擇?
    就在前幾日,波音與澳大利亞聯合研製的XQ-58A「女武神」無人機已經進行地面滑跑測試,而該無人機正是為F-35戰機打造的「忠誠僚機」。此外,蘇霍伊為蘇-57戰機研發的S-70「獵人」無人機,也是一種「忠誠僚機」;歐洲聯合研製的「神經元」無人機,也已經與「陣風」進行編隊測試。
  • 殲-20將「三新」亮相
    中國空軍今日(11月2日)發布消息:空軍多架殲-20戰機將在第12屆中國航展上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進行飛行展示
  • 不是殲31、殲20!印軍只懼怕殲11,這是為何?印軍官說出大實話
    可能在許多軍迷朋友的眼裡,殲31、殲20無疑代表著我國空軍的最強力量。但近日,印度一位高級軍官在接受採訪時,發表了自己對中國戰鬥機的看法,印度軍官認為,我國的殲20這款隱身戰機的性能尚未成熟,並且數量也少,至今還沒有量產,現如今還不能成為我國空軍對外的主要打擊武器,所以在一線戰鬥的機會也不是很多。所以在他看來目前我國的殲11是我國對外製空的主要打擊力量。
  • 為什麼飛行員會說,進入超音速就是殲20的天下?
    殲-20飛行員接受記者採訪明確指出殲-20超音速性能突出,「一進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超音速性能突出正是五代戰鬥機一個突出特點。從各國和地區空軍經驗來看,空戰之中需要儘可能保持足夠的高度和速度,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能量」,這樣飛機才能有足夠空間和能量進行機動,佔據有利位置或者擺脫對方攻擊,但是對於四代戰鬥機來說,在保持高度和速度存在較大局限性,高空越高,對方雷達對我機探測距離也就越遠,容易暴露目標,對於戰鬥機來說,氣動布局也是一個問題,進入超音速之後,氣流需要減速之後才能進入發動機,而戰鬥機此前採用的多波系進氣道
  • 殲20首飛10周年,F35已超過600架,為何速度如此之快?
    殲-20隱身戰鬥機的意義在於,在世界先進戰鬥機領域,我們不僅追上了世界一流,而且在部分領域還有趕超的的設計。在隨後的歲月中,在人們的目光中,殲-20一步步成熟並服役。不過,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殲-20的生產不夠快,產量不夠多,一般認為目前殲-20的總數量在一百架左右。
  • 殲20進入武統臺灣前沿陣地
    報導提到,該機場距臺北僅500公裡,殲-20從該機場向臺灣方向飛7至8分鐘,臺軍巡航戰機就會進入殲-20長程飛彈有效打擊範圍。有分析認為,該架殲-20可能隸屬安徽蕪湖空軍基地的「王海大隊」,近日向前部署至衢州空軍基地。衢州機場是解放軍面向東海、臺海重要大型空軍基地之一,距臺僅500公裡,長年駐紮大量蘇-30、蘇-27及殲-10等戰機。
  • 中國空軍:這東西好,我也得有,美「忠誠僚機」進行高速滑行測試
    沒有成果的話,項目很容易被砍掉  其次,是在12月9號,XQ-58A無人機與美國空軍的F-22隱身戰鬥機、F-35隱身戰鬥機進行了編隊飛行試驗,期間還對數據傳輸、通信等項目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同樣不錯
  • 霹靂-15空空飛彈服役,將成為殲-20的主力格鬥武器
    霹靂-15空空飛彈目前被大量裝備到殲-10C戰鬥機上,而在未來,霹靂-15將成為中國隱身戰機殲-20的主要空空格鬥飛彈!這也符合中國空軍裝備的發展進程,畢竟殲-20已經服役許久了,並且進入了量產階段。與之相搭配的霹靂-15超視距空空飛彈也是必然應勢而出。
  • 雜談殲-20戰鬥機座艙
    作為我們國家空軍頭一號戰機,殲-20有很多看點,當然了,水平比較有限,只能比較淺顯的說說。
  • 美媒推測:中國殲-20雙座型即將出現,多一名飛行員好處太大!
    關於殲-20的最新重大進展是,該系列飛機穩步引進了一種本土動力裝置。至於雙座版本的殲-20,這將進一步使其拉開與對手的差距,也就是美國的F-22和F-35,以及俄羅斯的蘇-57,後者還沒有在俄軍服役。如果裝備了兩套控制裝置,雙座殲-20顯然將為飛行員提供一個有用的訓練平臺,這些飛行員可以在作戰部隊甚至是戰術訓練部隊學會駕駛殲-20。從作戰條令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有意義的。此外,對於殲-20可能執行的作戰任務類型,第二名機組成員可能特別有價值。
  • 頭條 | 蔡英文稱「騰雲機」將量產遭臺軍方打臉 臺媒:以為自己很能耐
    她當時說,臺灣自主研製的「騰雲機」,它是具有偵搜能力的多功能無人機,即將開始量產。臺軍方官員表示,「騰雲機」研製完成之後,還要進行一連串戰術測評,再由空軍建案、編列預算後,才能進入量產並成軍,估計要量產10架以上的數量。
  • 新華網:霹靂-15空空飛彈服役,將成為殲-20的主力格鬥武器
    霹靂-15空空飛彈目前被大量裝備到殲-10C戰鬥機上,而在未來,霹靂-15將成為中國隱身戰機殲-20的主要空空格鬥飛彈!這也符合中國空軍裝備的發展進程,畢竟殲-20已經服役許久了,並且進入了量產階段。與之相搭配的霹靂-15超視距空空飛彈也是必然應勢而出。
  • 殲20戰鬥機有鴨翼真的不隱身嗎?
    讓我們看看殲20,細節設計和上面說的原理類似有人說鴨翼不隱身,其實這是極端的無知,美國F22隱身不隱身?老闆,殲20除了鴨翼有尖點,機頭也有,鐵定不隱身!大方的人有福氣,我繼續做貢獻。我國殲20隱身設計總師桑建華,遇到記者問鴨翼尖點不隱身的問題,就一句話,飛機隱身很好。當然,咋個處理找個尖點?所謂鴨式布局不利於隱身的缺陷只是一個偽命題罷了,實際上並不存在。用美國人的例子來說吧,美帝的JAST全尺寸鴨式布局模型的RCS測試結果是並不比F35選用的常規布局方案有什麼差別。
  • 國產隱身無人機出現,外觀與殲20很相似,戰鬥能力不亞於F35!
    無人機進入軍事領域,這已經是很早之前就發生的事情,能夠想像到,無人機進入戰場後,它無需考慮太多,只要按照預期完成任務即可,完全不用考慮人員安全因素,這對於戰場來說,只能是加劇它的殘酷性,讓戰鬥雙方的對峙力量,變得更加厲害。
  • 075型兩棲攻擊艦首次海試,殲-20總體不比F-22差
    據美媒報導,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開發工作始於2011年,此次海試的為2019年9月25日下水的第一艘075型,這艘仍未命名的軍艦8月5日從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的碼頭駛向大海。該船排水量36000噸,今年4月11日曾發生過一場大火,大火是在第二層甲板上的直升機庫發生的,現在仍可見到煙跡。首次航行可能會測試這艘兩棲攻擊艦的主要系統,包括推進、導航和通訊系統」。
  • 殲20發動機之謎終於真相大白!美俄沉默
    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揣測,目前至少有一架殲-20隱身殲擊機的樣機裝備了WS-15發動機,並通過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