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殲-20正式服役,發展到現在,我國已經有了量產殲-20的能力了。雙喜臨門,在殲-20進入量產的時候,中國自研的6代機就曝光了,其中,國產的發動機派上了大用場!
現在,諸多大國都已經進入了六代機概念提案的階段,中國也不例外。六代機除了各方面性能優於五代機以外,還有一項質的飛躍:五代機的戰系統是基於虛擬系統的,而六代機則是基於物聯網的,可以真正實現海陸空信息網絡化。
說到六代機,現在中國的戰機隱身技術已經領先全球,例如中國之前大力研究的紅外隱身材料,能夠有效的降低機體運作時產生的熱信號,用以對付紅外傳感器的檢查。而六代機能實現全方位隱身,此方面性能比五代機更強。
機動性與發動機有很大的關係,根據曝光,此次六代機研發的亮點是我國專門為六代機研發的發動機。首先這種自適應可變循環發動機能夠適應戰機在執行任務時所需要的各種模式,控制推力輸出方式,結合更加先進、簡潔輕便的氣動設計,推力更大。
其實,美國已經研發出自適應可變循環發動機了,這款發動機在2012年就已經完成測試了。這款發動機的製造難度很大,但是對於航空發動機而言是一項偉大發明,因為它同時解決了「增加推進力」與「省油」這兩個看起來非常衝突的難題。
過去的飛機發動機比較死板,設定什麼模式,就只能以什麼模式工作:若是渦噴就只能是渦噴模式工作,若是是渦扇就只能渦扇模式工作,但這兩種模式的共同特點都是耗油,空航路程中,作戰方式本身並不需要「從一而終」。在靠近戰場的時候,需要提高機動以接近敵人,在空戰的時候又需要跨音速飛行。
這款發動機使用的是渦輪風扇體制,它的原理很有趣,這款發動機的創新點就是內置的調節用擋板,這些調節用擋板能根據飛機操縱時的狀態,通過移動改變內部空間,讓發動機的功能靈活,隨意的變幻。這種設計「智能化」了許多,能夠根據實際戰鬥情況來搭配,還提高了燃油的使用效率。
當然,現在國產六代機與這款發動機還在研究階段,正式實裝與服役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之前殲-20將繼續作為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翱翔與藍天,守護祖國,而現在距離殲-20退役的時間還早,大可不必擔心殲-20是否已經落後。中國的軍事研究雖然落後美國一些,但是已經是處在正常的,甚至較為超前的發展狀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