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戰鬥機有鴨翼真的不隱身嗎?

2021-02-15 大水來

這個問題是百年老哏,鴨翼不隱身,鴨翼長在別人的飛機上才是好鴨翼,美國人嚎了很多年,俗話說,謊言重複一百萬遍就是真理,究竟鴨翼隱身不隱身,我們先不下結論,先從隱身的常識開始說起。

大家都知道,隱身技術,學名叫低可探測性技術,簡單點就是說,讓敵人很難發現的技術。

敵人用啥手段來發現目標?

大家都知道,現在發現飛機有這麼幾手,一個是雷達,號稱千裡眼,可以發現目標從幾十到幾百都可以,風雨無阻,白天黑夜,颳風大霧,沙塵都可以暢通無阻,這是飛機的主要敵人,也是隱身設計的重中之重。

雷達是飛機的天生大敵,被敵人雷達早早發現不及時想辦法的話飛行員可以燒紙了。

另外一個就是光電,大部分是紅外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對於高熱目標比較有效,尤其是屁股衝後開加力的時候,發現距離比較遠,能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公裡,不過,真正作戰,大部分敵機都衝你飛過來,熱信號縮了幾個量級,比較難發現,而且整個空餘搜索速度和效率差雷達太多,遺漏嚴重,而且虛警率幾十年居高不下,實際上用處不太大,最近些年利用相控陣技術搞成了凝視陣面紅外探測器,才稍好點。

最後一個就是電子偵察定位,從理論上,飛機只要發射電磁波就可以收到,尤其是飛機作戰經常需要開雷達,幹擾設備,不過雷達和幹擾設備開啟時間很有限,對於作戰的幫助不太大,三代機和三代半對開啟雷達的時機和持續時間控制很嚴格,儘量減小暴露時間,這個是過去三代機三代半的固有毛病,到了四代機,依靠LPI低截獲概率技術,將雷達波擴散到超級寬的頻率,每段頻率都控制發射功率,而且偽裝成背景噪音,最終使得敵人感受不到威脅。

F35肥的像頭豬,但是隱身性能好,機身外形設計講究,依靠了LPI雷達,照樣大殺四方

有人就問了,雷達波無線電信號接受不是很容易嗎?為啥感受不到?

理由就是,在典型戰場上,幾乎每秒鐘會有上百萬個無線電信號,假如不過濾的話,那啥都不用幹了,屏幕花花的一片,現在的四代機射頻隱身就是用這個原因,儘量擴展頻段,降低發射功率,偽造特徵信號,讓敵人的電子戰設備不起反應,簡單點說,就是特種部隊潛伏偽裝術,外表儘量整的和背景一樣。

隱身設計的重點在雷達隱身,雷達的原理大家都清楚,是利用從目標反射回來的雷達波檢測目標的。

而雷達隱身的原理很簡單,讓目標不反射到雷達,或者少反射雷達波能量就行了,因為整個戰場充滿了無線電波,雷達反射波能量足夠低的,實際上等於探測不到,就像你從一堆螞蟻裡面找出特定的某一隻一樣困難。

如何做到雷達隱身呢?

我們看看幾個圖就清楚了。

平板正對雷達波形成鏡面反射,雷達波高到頂天,這是隱身設計的最大忌諱,必死無疑

將平板向後傾斜30度左右,雷達反射截面降低10000倍,這就是隱身飛機的主要設計原則

現在將邊緣也傾斜起來,不正對雷達,雷達反射截面下降更多

可以看到,同是一塊方板,我們把它用不同的角度對準雷達,反射的截面積從1000平方公尺變成0.001平方公尺,雷達反射截面積相差100萬倍!

我們看看殲20的設計。

讓我們看看殲20,細節設計和上面說的原理類似

有人說鴨翼不隱身,其實這是極端的無知,美國F22隱身不隱身?

說美國F22不隱身的請站出來?

有人說了,F22前面沒有鴨翼啊,問題是,F22有平尾啊,平尾就是鴨翼放後邊罷了。

有人的理由就是,平尾有機翼遮擋,不影響隱身?!

問題來了,難道平尾不會動作?一動的時候和鴨翼有啥不同?

有人繼續狡辯,鴨翼前面有尖點,不隱身!

難道平尾沒尖點?合著尖點在美國飛機上就是隱身,在中國飛機上就不行?

還有啊,飛機尖點不隱身,我可以找個例子出來,真的很尖。

找尖點啊,殲20飛機還有不少,我也給貢獻點猛料。

老闆,殲20除了鴨翼有尖點,機頭也有,鐵定不隱身!

大方的人有福氣,我繼續做貢獻。

兄弟們,這裡有個尖點,不隱身!!

這是F22,機頭找到尖點了,所以,F22不隱身。

兄弟們,這裡還有個尖點,更不隱身

這是F35,機頭也找到尖點,所以F35也不隱身。

美國人搞定的機頭尖點,中國人就搞不定機頭尖點?中國人搞得定機頭尖點,難道搞不定鴨翼尖點?

這種高等跪族邏輯,我們服了。

我國殲20隱身設計總師桑建華,遇到記者問鴨翼尖點不隱身的問題,就一句話,飛機隱身很好。

當然,咋個處理找個尖點?

所謂鴨式布局不利於隱身的缺陷只是一個偽命題罷了,實際上並不存在。用美國人的例子來說吧,美帝的JAST全尺寸鴨式布局模型的RCS測試結果是並不比F35選用的常規布局方案有什麼差別。

某位資深人士的回答:

「鴨式的隱身設計原則和常規布局的沒有太大區別,一般來說不管是常規布局還是鴨式布局,它們的可動翼面都是按照巡航狀態來處理隱身狀態的,機動的時候基本 不考慮或者只是做一定手段控制,但不限制指標。

F22做高機動時候是不隱身的,殲20也一樣

鴨式布局和常規布局設計的差別主要在於前向因為前翼的存在比常規布局多一個散射區,但集中輻射的原則還是不 變的,前翼的前後緣平行,前翼本身可以採用效率比較高的結構性隱身,輻射的主要難點在於翼根部的機身 部分,這和常規布局的前緣襟翼根部的難點一樣,處理方式也基本一樣,這方面正常布局和鴨式布局的rcs差別要到0.001以後才會體現出明顯的區別。

前翼 的存在較為複雜的是因為它們的尺寸比較小,對於一些中長波雷達外型隱身效果不佳,基本需要採用特定波段的窄帶吸收和專用塗層的配合才有比較好的效果,同樣 的問題在常規布局上也有,它們在一些很少的特定角度上會因為機翼的屏蔽而佔據優勢。

這就是殲20正常巡航狀態,不掛肚皮下的透鏡,雷達基本看不到

綜合而言,鴨式布局因為機翼面積大,機翼根弦長,佔位多,隱身效果更好,垂尾機翼前翼分布合理,幹涉少,綜合周向隱身比常規布局略有優勢,總體上來說鴨式布局和常規布局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相關焦點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在這一天的12時50分,殲20在四川成都的溫江機場跑道上進行了數次滑行試驗後,終於離地升空,在機場上空以中低速度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標誌著我國隱身戰鬥機的研製揭開了新的一頁。殲-20(代號: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四代制空戰鬥機。
  • 美國六代艦載機公布,鴨翼設計+無人母機理念,是反向借鑑殲-20?
    海軍艦載機願景」文件最新更新的資料和信息進行了引用,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的最新文件顯示,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機F/A-XX的概念圖上,再次出現了目前只有殲-20應用的隱身鴨翼布局設計。直到近年,美國海軍才基本確定,美國第六代艦載戰鬥機將從無尾三角翼布局(類似A-12)、無尾鴨翼布局(類似殲-20)、三翼面鴨翼布局(殲-20+尾翼)、無尾常規布局(YF-23)這四種氣動布局中選擇。其中,屬波音公司2013年推出的雙發無垂尾鴨翼氣動設計布局呼聲最高。
  • 同為鴨翼:蘇34和殲10、殲20、陣風的鴨翼為啥不一樣?
    採用設計鴨翼的戰鬥機不代表就是鴨式布局,採用鴨式布局的戰鬥機,鴨翼相當於平尾前移,同樣的也具備平尾的功能,而蘇-34戰鬥轟炸機的設計是鴨翼但是不是鴨式布局
  • 美軍戰機不喜歡鴨翼?有中國做榜樣,美國6代機被曝照抄殲-20
    ,包括歐洲的JAS-39「鷹獅」、「陣風」、「颱風」戰機、俄羅斯的蘇-30SM,以及中國的殲-10戰機,尤其是中國的殲-20,是目前唯一採用了鴨翼布局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對於俄羅斯、歐洲和中國的飛機設計師來說,因為航空發動機相對美國要差一點,但又不想降低新型戰機的設計性能指標,也想擁有更強的飛行性能,這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戰鬥機的升阻比,而鴨翼布局便是最優的解決方案。例如我國研製的殲-20隱身戰鬥機,有說法認為,殲-20的種種優秀的氣動設計,實際上都是為了彌補發動機推力的不足。
  • 成飛新飛機申請專利,飛翼布局好像轟20,還是離不開鴨翼?
    大家都知道,殲10和殲20都是成飛(統稱)研製的先進戰鬥機,它們最為明顯的外形特徵,就是採用了鴨翼,形成了獨特的鴨式布局。
  • 飛豹戰鬥機掉方向舵,增加角材補救,全動垂尾殲20安然無恙!
    中國殲8和飛豹戰鬥機都採取了比較保守的設計,在舵面前加角材,降低衝擊但是這種設計,在新一代飛機上,完全失效,最根本的原因是,殲-20是一種隱身戰鬥機,對外表形狀要求苛刻,這種自帶角反射性質的加強筋條,將會使得飛機的隱身毀於一旦,所以,直接取消!取消以後怎麼辦?
  • 蘇-35比拼機動性,殲-20飛行員一語道破玄機,但卻有一個大招
    殲-20作為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不說航電能力,就和蘇-35比拼機動性,對抗結果如何呢?  對此,道聽途說的信息不少,但都不可信。道理很簡單,那些真正掌握一手材料的人,怎麼可能洩露出來?否是,即便不進去蹲著,至少也要脫衣服走人。    蘇-35戰鬥機  不過,從殲-20飛行員說的一席話,我們倒是可以分析出個大概。
  • 印度專家:殲20連眼鏡蛇機動都做不了,沒資格成為第五代隱身戰機
    馬達哈文甚至認為AMCA將成為亞洲第一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目前的殲-20沒有資格成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馬達哈文表示第五代戰鬥機都擁有所謂的「4S」標準,同時擁有雷達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才能夠被稱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而殲-20雖然具備雷達隱身與超視距打擊能力,但是發動機推力較小,就算使用了遠距鴨翼布局來增強超音速性能
  • 為什麼只有中國的五代機使用鴨翼?三大優勢足以讓我們忽略其缺陷
    國軍方正式宣布在未來軍演中,將由F-22來扮演殲-20戰鬥機。中國殲-20戰鬥機的性能難道真的出眾到了能和F-22相比的程度了?
  • 殲20綜合戰力超過F22,新一代隱身艦載機還能差嗎?
    但四代機配三代航發,還是讓殲-20的作戰性能飽受外界質疑,長期以來外界都普遍認為殲20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有殲20珠玉在前,鶻鷹的雞肋性質看起來是那麼明顯。恨鐵不成鋼不看好鶻鷹上艦的人(包括本人)大有人在,很多人甚至都忘了其實鶻鷹一開始的定位是外貿戰機。 不過,根據最新批量的資料,就算沒有WS-15峨眉發動機,換裝WS-10B(最大推力14噸級)的殲20的機動性也可媲美F22。
  • 中俄五代隱身戰機空戰能力誰更強?殲-20多個性能突出
    隨著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的服役,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自主研發隱身戰鬥機能力的國家,然而航空工業傳統強國俄羅斯近年來也一直在推動自身第五代戰機研發工作
  • 除殲20殲31外,西飛也能造隱形戰鬥機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也有消息傳出,我國海四代的競爭,似乎出現了「第三者」,除成飛和沈飛之外,研製運20和轟20的西飛,也可能涉足其中。除了運輸機和轟炸機之外,西飛也能研製戰鬥機,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西飛造艦載戰鬥機?還要競爭海四代?這個消息足以讓很多人驚掉下巴。
  • 殲20,中國戰機崛起之路
    而F-22雖然研製時間較早,但至今仍是一架近乎完美的戰鬥機,可以說五代機的行業標準由F-22定製也不為過。無論是以俄羅斯蘇-57為首的基本定型的戰鬥機,或如印度AMCA、土耳其TFX、伊朗F-313、韓國KFX、日本心神等其他國家的驗證機,設計思路和氣動布局都明顯居於F-22的陰影籠罩下。殲-20的設計也並不例外。由於有F-22這個假想敵,殲-20的設計起點必須很高,否則意義不大。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然而作為我國研製的第二款隱形四代機,殲31從誕生那一刻起就遭受了大量非議,有人甚至列舉了殲31十宗罪來表達對其的不滿,引發各種不滿,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殲31僅是企業自主研製的中型隱身戰鬥機,並未取得國家立項,因此沒有資格與國家立項的重點型號殲20相提並論。
  • 殲-20到底有沒有機炮?機炮位置在哪裡?成飛殲-20新模型引發熱議
    但與殲-20同為制空型的美國F-22A、F-35A和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鬥機,都安裝有機炮呀,成飛難道真的超前到連機炮都不給殲-20安裝了?殲-20如果有機炮的話,機炮位置又在哪裡呢?】機炮曾經是戰鬥機的主要武器,咬尾攻擊曾是機炮的典型攻擊戰術,不過後來隨著戰鬥機進入超音速時代,再加上近距格鬥飛彈技術的飛速發展,機炮開始退居次要地位,甚至出現了機炮無用論的說法。
  • 殲15戰鬥機多個鴨翼,飛機最大攻角24度提升到80度
    蘇27戰鬥機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眼鏡蛇機動,最大攻角可以達到110度,這意味著飛機屁股在前,機頭在後向前飛,這種機動動作雖然在空戰中不太實用,但是卻展示了巨大的大攻角性能,航空界的常識:飛機依靠升力吃飯,攻角越大生意越大,升力越大,性能越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戰鬥機的發展,也是攻角的發展,經過60年的發展,飛機最大攻角從過去的不到20度升級到現在的60度,這就是殲20,F22,F35戰鬥機的水平
  • 殲15戰鬥機多個鴨翼,飛機攻角可以從24度提升到80度
    蘇27戰鬥機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眼鏡蛇機動,最大攻角可以達到110度,這意味著飛機屁股在前,機頭在後向前飛,這種機動動作雖然在空戰中不太實用,但是卻展示了巨大的大攻角性能,航空界的常識:飛機依靠升力吃飯,攻角越大升力越大,升力越大,性能越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戰鬥機的發展,也是攻角的發展,經過60年的發展,飛機最大攻角從過去的不到20度升級到現在的60度,這就是殲20,F22,F35戰鬥機的水平
  • 中國殲-20戰鬥機能力壓美F-22?俄專家語出驚人:還差的多
    殲-20戰鬥機空空飛彈與隱身能力對比:殲-20的隱身性能比F-22弱這是公認的事實,鴨翼、腹鰭、尾噴管都會影響隱身能力。如果取消鴨翼,機頭更加細長,機身更薄,機頭隱身則不會輸給F-22。另外一個可能會影響飛機整體RCS的是殲-20的光電傳感器,這是F-22所沒有的。該設備位於殲-20機頭的下方,是一個菱形的窗口。總的來說,因鴨翼和光電傳感器的影響,會讓殲-20比F-22的RCS大約高出一個數量級。
  • 隱形戰機真的隱形嗎,殲20隱身性能如何?
    F117戰鬥機(已除役)隱形戰機的匿蹤性不是一個絕對概念,而是相對而言的,有匿蹤性也會相差很大,目前世界上已服役匿蹤性能最好的是F22,也並不是說它百分之百不能被發現,只是它要飛得很近以後,雷達才能看到,比方說F/A18E可在300公裡發現一般的戰機,要捕抓到F22可能飛近到
  • 殲10B和殲10C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地方,在於殲10C在機背上多了一個天線,此外,殲10C裝備了國產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0B裝備的是無源雷達。另外,殲10C應用了不少殲20隱身戰機的技術,因此,殲10C的隱身性能更強,有消息稱,中國空軍至少將裝備150架殲10C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