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在戰局日趨絕望的時候,開始發動有組織的自殺式攻擊「神風敢死隊」,以飛機只攜帶單程燃料,將節省下的載重量全部掛載炸彈,以同歸於盡的方式撞擊美艦,為什麼一心要撞美軍軍艦,但大多數都撞不中?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在戰局日趨絕望的時候,開始發動有組織的自殺式攻擊「神風敢死隊」,以飛機只攜帶單程燃料,將節省下的載重量全部掛載炸彈,以同歸於盡的方式撞擊美艦,為什麼一心要撞美軍軍艦,但大多數都撞不中?
說到神風敢死隊,日軍自稱為「神風特攻」,所謂「神風」是指元朝忽必烈曾經三次派出大軍跨海遠徵日本,但三次都遇到颱風而全軍覆沒,日本也就幸運地躲過了被元朝大軍徵服的厄運,日本認為這是神靈庇佑,所以把那三次颱風稱為「神風」。「特攻」則是指同歸於盡的「特別攻擊」。日軍夢想通過自殺飛機「一機換一艦」的自殺式攻擊,能夠像當年摧毀元軍艦隊的「神風」一樣力挽狂瀾,所以用「神風」命名。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神風特攻」似乎很厲害,令人不寒而慄,戰果一定也很可觀。但是根據美軍戰後的統計,從1944年10月至1945年8月,日軍「神風敢死隊」總共出動了約4000架次,損失約2000架,損失率高達50%。
而總共撞中了美軍407艘艦艇(大部分是小型船隻),撞擊成功率只有10%。最後撞沉的美軍艦船才只有60艘,擊沉率更是還不到2%。造成美軍約6800人陣亡,1萬人受傷。
所以,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神風敢死隊」撞擊美軍艦艇的成功率是比較低的,這是為什麼呢?換句話說,大多數甚至說絕大多數「神風敢死隊」,都撞不中美軍艦船?
第一,飛機撞軍艦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很多人覺得軍艦很大,但其實在浩瀚的大海上,哪怕排水量十萬噸的大軍艦都是非常小的,而且飛機的速度又很快。就以「神風敢死隊」最常用的零式戰鬥機為例,俯衝時的時速可以達到630公裡,也就是每秒175米!大家可以想一想,這是什麼概念。衣阿華級戰列艦夠大了吧,艦長270.4米 ,艦寬32.92米。零式在撞擊時,只要有一秒兩的偏差,就不可能撞中這麼大的軍艦。
第二,「神風敢死隊」的飛行員技術不行。日軍為什麼要搞「神風特攻」?因為合格的飛行員基本上都在戰爭中損失了,「菜鳥」飛行員太多,如果採用常規攻擊戰術,恐怕根本不可能對美軍軍艦造成威脅。
所以,參加「神風敢死隊」,除了少數領隊長機是老飛行員——不然恐怕連美軍艦隊都找不到,絕大多數飛行員都是「菜鳥」。
以第一次參加「神風敢死隊」的24名飛行員中,除了帶隊的關行男大尉23歲,是老飛行員,其餘隊員平均年齡只有17歲。17歲的半大孩子,能有什麼飛行技能?而俯衝撞擊某個目標,其實並不容易,尤其是在還有敵方防空火力和戰機的雙重攔截的情況下。
說到底,飛機撞軍艦就是個技術活,軍艦的大小是相對的,如果你在一百米之內看,軍艦肯定是個龐然大物。可是軍艦相對於駕機高速飛行的飛行員來說,那就是小螞蟻了。因為零式飛機水平飛行的時速是533公裡,俯衝可以達到630公裡。而軍艦幾乎是在海平面上,飛機要撞擊軍艦,水平飛行肯定不行。只有進行俯衝,才能保持高速。因為速度越高,撞擊效果越好。
以能見度500米為例,飛機俯衝時速630公裡的話,每秒鐘175米。這就是說,當你看見目標的時候,只有最多三秒鐘的調整時間。在這三秒鐘內要準確無誤對準目標,難度實在太大了,撞中的概率自然低得可憐。如果天氣不好,空中有雲層,海面上有霧的話,能見度更低,撞中目標的可能性更低。而且撞擊的時候,飛行員的情緒一定是高度緊張的,因為這不是普通的攻擊,而是九死一生的自殺襲擊,無論成功與否,都可能沒命了。哪怕是你接受洗腦教育再徹底,的確視死如歸,精神不緊張是不可能的。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操作失誤的機率就會相對增高。而且,神風敢死隊飛行員技術也不過關。眾所周知一個國家培養一個飛行員是很難的,單機訓練要300個飛行小時,而且之前還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模擬訓練。這樣下來,沒有六到七個月時間,難以培養出一個合格的戰機飛行員。而培養出一個能熟練駕駛飛機進行自殺式攻擊的飛行員,對飛行員的心理素質和飛行技術的要求則更高。
第三,「神風敢死隊」遇到防空火力時會受到影響或本能進行躲避。美軍的防空火力還是很強的。看看衣阿華戰列艦,裝備防空火炮就有10座120毫米雙聯裝高平兩用艦炮、20座四聯裝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49門單管厄利空20毫米高射炮。美軍防空火力的骨幹是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威力很大,只要命中一發就可以對飛機造成致命傷。而且美軍高射炮還大量採用近炸引信,不需要直接命中,炮彈在飛機附近一定範圍就會自動引爆,用破片對飛機造成損傷,所以美軍的防空能力還是很強。
在「神風敢死隊」進行攻擊時,由於日軍飛行員技術有限,被高水平擊中的很多,這樣一來,無論是被擊中或者飛行員本能的進行躲避,都會導致撞擊不成功。
雖然說二戰後期,日軍在敗局已定的絕望中,窮兇極惡的祭出了「神風敢死隊」這樣的自殺式攻擊方式,對於戰爭結局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但在戰術上,確實也對美國艦船造成了遠比採用常規戰術更大的殺傷,這也是公認的事吧?
這時日本方面熟練優秀的飛行員差不多死絕了,趕著訓練才十幾個小時就上天的「菜鳥」飛行員出來,再開架爛飛機,跟美軍經歷過多次實戰磨礪的「老鳥」飛行員進行正規戰,那不是去送菜嗎?所以採用了自殺式「神風特攻」戰術,把戰果最大化,雖然沒能改變戰局,但也還是有的,這點不能不承認吧?
「神風特攻」在菲律賓雷伊泰灣海戰中首次出擊。日軍「神風特攻」的自殺飛機,共撞沉美軍驅逐艦1艘,撞傷戰列艦2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6艘和登陸艦2艘。日本損失「神風特攻」自殺飛機700架。
儘管日軍「神風特攻」的攻擊成功率僅108%,擊沉率更只有區區2%,但已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精神壓力。硫磺島一戰,「神風特攻」擊沉護航航母1艘,擊傷1艘,還擊傷2艘坦克登陸船和1艘運輸艦。接下來衝繩戰役中,十次「菊水特工作戰」,一共擊沉美軍軍艦33艘,擊傷達360艘。這麼看來光這些作戰中,「神風特攻」多少還是有撞中的。畢竟一架飛機撞上軍艦就想撞沉不太現實,偶爾幾艘湊巧被撞中要害而沉迷,這可能有,大部分也應該是被好幾飛機撞上才沉。
二戰時為什麼俯衝轟炸機流行?水平轟炸只有美國人上場後,大規模轟炸機編隊進行「地毯轟炸」,才開始針對敵方城市進行無差別轟炸,炸軍艦水平攻擊只有魚雷機,轟炸機對軍艦高空水平轟炸,準確率幾乎為零。所以只有大角度俯衝轟炸,這種轟炸方式在投彈後改出俯衝的動作,都是嚴格訓練的「老鳥」飛行員才能玩,軍艦上防空火力最容易打到飛機的,也是飛機在改出俯衝的這個時間節點上,用一幫就飛了十幾個小時的「菜鳥」飛行員上場,美國軍艦不開火,能從俯衝改出來的也沒幾個,那乾脆就朝著軍艦撞吧,這時飛機本身就成了人肉制導的飛彈,在當時準確率肯定遠比正常轟炸高得多。
撞擊成功率不高,是事實,但這種攻擊方式本身,同時也是一種心理戰,對敵方官兵的心理震撼頗大,尤其是將生命看得很高的美國人。美軍很多人對「神風特攻」確實是有很嚴重的心理陰影,然後這這種心理陰影又催生出派「胖子」和「小男孩」去收拾日本,就是因為美國佬不願意跟已經輸了還不想認的日本瘋子拼命。
日本人也是這時候才發現,自己一拼命,最多只能嚇住別人,美國被嚇住,未必是好事,會幹出連自己都怕的事,北邊還衝來個瘋起來鬼都怕的毛子,就是後來日本問蘇聯要回自己的戰俘,卻一本正經給送一船骨灰過來的毛子,原來用死嚇人這件事上,自己都被人甩了幾條街,也只得投降了。遇到這樣兩個大佬,真的玩不起。這時候也顧不上「神風特攻」撞不撞得中了,通通自己給綁上,都交到美軍開的感化院去,以日本這麼個忍者國度出來的人,又是那種下了七生報國志向的「神風特攻」隊員,進感化院不過個把月,出來後就像祥林嫂一樣,把整個下半生都都花在跟人嘮叨感化院怎麼可怖的虐待上,也從側面說明,被嚇壞的美國人,真的什麼事都幹的出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解讀軍事歷史,點評時事風雲,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