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戰鬥機之名的摩託——隼

2021-02-14 摩託赫茲

1999年鈴木公司生產的GSX1300R 隼,就是為了爭奪世界上最快的摩託車稱號而誕生的。叫隼可能是用日本陸軍航空隊的輕量戰鬥機之名命名了GSX1300R,名叫HAYABUSA「隼」。

1999年GSX1300R的主打顏色是金米色,也有紅色和藍色。馬力是175匹,在9800轉時產生,最大扭矩是141N•M,在7000轉時產生,乾重是215公斤。完成測試後,廠方做出了時速超過300km的承諾。因車子在300km時速下的阻力很大,所以該車的車身設計是以減小風阻為重心的。它的外形整體看上去非常流線,轉向燈鑲在前面的鬼臉上,內側各有一個進氣口,中間是一盞堆疊式頭燈,後部廠方還付送一個駝峰式座椅殼,樣子和鈴木的TL1000R基本相同。目的是讓駕車人在高速行駛時,後部的亂氣流能有效的從背部流過,模擬圖上的氣流走向就是一道漂亮均勻的弧線。

發動機型式:水冷四衝程並列4汽缸DOHC16氣門燃油噴射式;淨重(kg):215 ;排量(ml):1298;壓縮比:11.0:1;變速系統:六個前進檔;座高(mm):805;最大功率[kw/(r/min)]:128.63/9800;最大扭矩[N.m(r/min)]:141/7000;輪距(mm):1485;減震系統:前減震43mm倒立式前*,後減震單筒油壓彈簧;制動系統:前輪為320mm浮動式雙鑽孔碟配對向3活塞卡鉗,後輪為240mm 單鑽孔碟配對向雙活塞卡鉗;輪胎規格:前120/70 ZR17,後190/50ZR17;燃油箱容積(L):22。

前大燈以上下方式集中在車頭的中央,以便RAMAIR進氣口更接近中央。 車身設計以流線型為主,並經過風洞試驗。

風洞測試地點是在日本子彈頭高速列車的風洞實驗室裡完成的。經測試,務求車身風阻減至最低,再配上一臺水冷四衝程並列4汽缸DOHC16氣門發動機,排氣量達1298ml,令它能夠在9800轉時發揮出128.63kw的最大功率,在7000轉時產生141N.M 的最大扭矩,其表現已經是同排量中的佼佼者。

前避震、剎車和ZX-12R一樣同是43mm倒立前*雙盤320mm直徑配TOKICO對向6活塞卡鉗。輪胎前輪是120/70-17,後輪190/50-17。車架和引擎也基本上是本公司生產的GSX-R750的超級放大版,電子燃油噴注,汽缸壁上還鍍了陶瓷之類的東西,目的是減低磨損和防止發動機過熱,水箱也是上下分體式的。因為單獨開發一款發動機或車架成本非常高,而且GSX-R750的引擎和車架技術很成熟,只有注重車身的風阻係數才是重點。值得說明的是隼的型號是GSX1300R,不要和GSX-R1300混在一起,因為「-R」是鈴木廠的輕量化賽車。

2001款的隼的側面圖裝就像一個鷹嘴,而固定側面板子的主螺絲就像鷹的眼睛,真是恰倒好處,其它沒變。隼的0-100KM提速是2.421秒,極速310.32km(雷射測速)。它的錶盤刻度最高時速是350KM,最高轉速13000轉,是用液晶顯示裡程和小記單程的。前車把的正中央還打著隼的英文HAYABUSA的字樣,它的意義由來我想應該是時刻提醒車主,自己的坐騎可不是一個等閒之輩。以隼的馬力重量比來說,汽車要想超過它,馬力必須要在1000匹以上。

相關焦點

  • 背負戰鬥機之名命的摩託——隼
    1999年鈴木公司生產的GSX1300R 隼,就是為了爭奪世界上極速最快的摩託車稱號而誕生的。叫隼可能是用日本陸軍航空隊的輕量戰鬥機之名命名了GSX1300R,名叫HAYABUSA「隼」。值得說明的是隼的型號是GSX1300R不要和GSX-R1300混濁在一起,因為「-R」是鈴木廠的輕量化賽車。
  • 我的第一輛摩託車:山葉天隼125
    終於,我下定決心,刷爆了一張信用卡,買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輛摩託車——山葉天隼125,之後的心情用「又愛又恨」來形容絕不為過。本來只是想買一臺六千多塊的建設馭界125,可是沒現貨,而且又著急用車。在店老闆半哄半騙下,原本7480的天隼125我多加了500塊的運輸費,連同掛牌費用,總共花了8660元錢。
  • 輕靈魔翼 : 中島Ki-43隼式戰鬥機發展史
    誠然,作為三菱公司設計師掘越二郎的頂峰力作,零式戰鬥機以超一流的機動性和航程,配以正確的戰術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橫空出世,給盟軍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沉重打擊,造成了災難性的心理恐慌。於是乎,在零式戰鬥機的光環籠罩之下,人們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忽略隼式戰鬥機的存在。
  • 末代隼鷹號航母艦長訪談實錄
    「隼鷹」和「飛鷹」兩艦全部都採用了艦橋煙囪一體化的艦島設計,位於右舷布置的艦島(略靠前),特別是向外傾斜二十六度的煙囪是該型航母的主要特徵。載機方面,配備艦載戰鬥機二十一架,艦載爆擊機(即艦載俯衝轟炸機)十八架,艦載攻擊機(即艦載水平轟炸/魚雷機)九架,共計四十八架,另外還配備備用機五架。
  • Propel 星球大戰 收藏家系列 T-65 X翼星際戰鬥機 遙控飛機 39.99...
    【PConline 聚超值】 近兩年來,Propel公司一直都在致力開發《星球大戰》主題的相關遙控玩具產品,目前已經開發出:千年隼、T-65 X-Wing(X翼星際戰鬥機)、Tie Advanced X1、飛行摩託四款頗有趣味的遙控玩具,X1鈦戰機在星戰當中是是第一種擁有護盾和有限超空間引擎的實驗性鈦戰機機種,防護力也較強,
  • 最強隼式傳說,與擊墜王共度之夜
    問:什麼是機動性好的戰鬥機?答:「戰鬥機在盤旋時必須有轉彎不減速的能力。由於不會在戰鬥中使用,所以並不要求急盤旋,盤旋能力一般也沒什麼關係。戰鬥機必須能自如加速或者減速。」隼式有為隊長機專門強化無線電設備的機體,但好像沒人在實際中遇到過這種機體。因為從一式戰的時代就能實現無線通話,所以不能盲目斷言「日本飛機的無線電沒法用」。問:防彈裝備怎麼樣?答:「防彈油箱是有效的。」
  • 科普小課堂|千年隼駕到!《星球大戰》中有哪些酷炫的星際飛船?
    在《新希望》故事中,千年隼第一次嶄露頭角。盧克一行人搭乘千年隼前往奧德朗星球,千年隼不幸被帝國軍捕獲。藏在甲板隔倉下面的盧克一行人逃過一劫,並且成功救出了萊婭公主。後來,漢·索羅駕駛千年隼,幫助義軍摧毀了第一顆死星,讓第一帝國遭受了重創。在《帝國反擊戰》故事中,為了逃離帝國戰艦的追捕,漢·索羅駕駛著千年隼駛入霍斯星系的小行星帶,成功甩掉了追擊的帝國星艦,到達雲城避難。
  • 隼-DUNU達音科FALCON-C 入耳耳機測評 外觀篇
    隼是一種猛禽,給人勇猛剛毅的印象,以隼命名的東西也都不是善類,比如鈴木GSX1300R摩託車、美國F16戰鬥機。DUNU達音科最近新出的入耳耳機也用了隼這個名字,這次達音科沒有採用它們慣用的圈鐵單元組合,而是採用和GR09一樣材質的碳納米管振膜單動圈單元,今天讓我們看看它是否配得上隼這個名字。
  • 玩物 我的寶貝,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
    於前傳三部曲,對於韓·索羅與楚巴卡,他們的眼中,只可能有一個寶貝: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你問這些藍圖哪來的?
  • 中島陸軍Ki-43/一式戰鬥機隼小傳(上)
    中島Ki43/一式戰鬥機  隼 陸軍方面對新機主要的性能要求具體如下。 與九七式戰鬥機460km/h的最大飛行速度、至5000m高空耗時5分22秒的爬升率、480km的作戰半徑等數據相比,陸軍提出的設計指標提升有限,對於一款新戰鬥機而言,這個數據並無驚人之處。相較而言,考慮到艦載戰鬥機既存的種種限制,海軍在2個多月之前提出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後繼機—12試艦上戰鬥機(即日後的零式戰鬥機)的性能指標就要嚴苛的多了。
  • 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機頭噴火式戰鬥機採用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灰背隼/梅林」型大功率活塞式發動機(如灰背隼63型發動機的功率為1710馬力)和良好的氣動外形。噴火式採用半紡錘形機頭,有別於當時大多數飛機的平禿粗大機頭,整流效果好,阻力小。
  • 史上最豪華航母隼鷹,居然出自日本之手
    隼鷹號跟同型的姊妹艦飛鷹還不一樣,由於隼鷹號在客船建造時代已經把客艙部分完全完成,這個時候日本海軍才打定主意要改造為航母,為了趕上參加太平洋戰爭的進度,乾脆兩側的客艙裝修還全部保留,就這樣,睡鐵皮艙睡慣了的海軍小兵們發現自己住進了有雕花木製牆板的高級艙,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不死鳥傳奇——「隼鳥」家族的小行星之旅(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隼鳥」卻毅然決然地堅持了下來,大難不死,最後在人類的幫助下,帶著珍貴的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這隻成就了不死鳥傳奇的,是日本JAXA的「隼鳥」號(Hayabusa)小行星探測器。在「隼鳥」號功成名就之後,「隼鳥」家族再添一名得力幹將——「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
  • 大排學院|陸地飛行器「隼」的魅力
    隼-陸地飛行器Suzuki GSX 1300R HAYABUSA,無論從歷史、造型、性能、知名度任何一個方面來說,都是兩輪界的重量級「巨星」。隼其實是一種獵鷹的名字,它捕食俯衝下來的時速大概是300km/h,而這臺陸地飛行器的時速更是達到了令人乍舌的345km/h,它的大心臟是一款水冷四衝DOHC直列四缸引擎。老款排量1298c.c.,壓縮比11.0:1,最大馬力175匹,後期升級後排量達到1339c.c.
  • 好背包看背負,優秀背負是啥樣?
    雖然現在裝備輕量化概念盛行,但負重背包在很多時候依然有用,比如周末腐敗出行,自駕並不能直接到達目的地,下車後還需要背負各種腐敗物資走一段山路;再比如無補給艱苦環境的多日長線徒步等。所以負重型背包依然有它的存在空間。但不管是重型還是輕量的徒步背包,擁有一套優秀背負系統無疑會讓人感到輕鬆和自在,要是用上一個背負系統差的背包無疑是對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
  • 旭日戰隼--日本陸軍一式戰鬥機簡史
    並開始讓其他陸軍飛行隊逐步用一式戰替換落後的九七式戰,從西邊的緬印戰場到東邊的索羅門群島上空,從南方的澳大利亞方向到北方的千島群島,一式戰幾乎伴隨著日本帝國旭日所及之處四處徵戰,成為了陸軍在整場太平洋戰爭中絕對的主力戰鬥機。
  • 【海賊】隼之貝爾與廉價便當四人組
    尾田通過胡狼恰卡之口告知讀者和老沙,飲用了「豪水」的銳爪部隊生命只剩下幾分鐘。他大概是想通過「豪水」和銳爪部隊的死亡營造一種悲壯的氛圍。可惜,無論銳爪部隊是否知道老沙完全無視物理攻擊,以讀者的觀感來說,只會覺得這一切沒有什麼卵用。更糟糕的是,多數文藝作品在告知讀者某個角色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往往都會將視角立刻切換到其它場景,做一下「緩衝」。
  • 飛行員藝高人膽大,爆錘日軍戰鬥機
    由於中國戰場的物資供應靠後,第23戰鬥機大隊的換裝工作持續了很長時間,對飛行員戰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儘管數量不足,P-51A仍然給日軍飛行員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尤其是第23戰鬥機大隊的老兵約翰·史都華上尉。他於1942年8月加入第76中隊,駕駛P-40K/M取得了7個戰果。
  • 繪本推薦 | 間瀨直方《爺爺的隼鳥號》
    《爺爺的隼鳥號》是根據真實的小行星探測器的故事進行創作的。隼鳥號(はやぶさ)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2003年5月9日發射的的小行星探測計劃。2005年7月,「隼鳥」發生首次重大故障,控制空中姿態的3臺發動機1臺故障。最後隼鳥號經歷了重重磨難於2010年6月成功的返回了地球。
  • 【敢達機師列傳】小林隼人
    小林隼人,男,《機動戰士敢達》中的虛擬人物,聯邦軍的MS駕駛員,原本住在SIDE-7,與阿姆羅和芙勞·寶是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