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40年:戰斧巡航飛彈為何還在用,美軍為何不發展後續型號

2021-02-20 世界之麼大還是遇見你

【話說軍世】說到巡航飛彈,當前最有名的應該是最近幾年俄羅斯使用較多的口徑系列,尤其是俄羅斯使用千噸級軍艦發射,更是一鳴驚人,不過其實在早些年,最有名的巡航飛彈應該是美國的戰斧系列,不過至今服役已經近40年。

已近40年:戰斧巡航飛彈為何還在用,美軍為何不發展後續型號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多種先進裝備輪番露面,其實F-117隱身戰機非常搶眼,同時戰斧巡航飛彈的表現同樣出色,而且,衣阿華級戰列艦搭載32枚戰斧,更是成為了戰列艦參與戰爭的絕唱。

戰斧飛彈,也就是BGM-109巡航飛彈,自1983年服役以來,是美軍的主力對地攻擊飛彈,擁有眾多改進型號,作為一種全天候亞音速巡航飛彈,最大速度為1010千米每小時,屬於高亞音速飛彈,最大射程有2500公裡,可在50米的高度上巡航飛行。

以現代的角度來看,戰斧的相關數據已經相對落伍,在超音速飛彈滿天飛,高超音速飛彈已經跨進門檻的時候,亞音速突防模式的戰斧,似乎更像是個倔強的老兵,那麼為何多年來美軍都沒有發展後續型號呢?

其實還真不是,美軍其實2003年就裝備了新型空射巡航飛彈: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地飛彈,射程為320公裡,在其增程型AGM-158B(反艦型)以及C型時,最大射程已經達到了1000公裡,不過就射程而言,似乎還是與戰斧有較大的差距。

而美軍也依舊在裝備和使用戰斧,在2017年時,還向敘利亞發射了59枚戰斧,可見美軍對於戰斧的依賴。

戰斧本身也有很多優點,也是美軍目前還在使用的原因:

1、便宜實惠

是的,沒看錯,戰斧比較便宜,記得早20年前的時候,100萬美元一發的戰斧巡航飛彈,看起來價格高的離譜,但是比較美軍現在其他的裝備,100萬美元上下的新式戰斧,堪稱「良心價」了,要知道,新型的標準-6,價格是400萬美元一發。

即便是美軍計劃中相對便宜的AGM-158C,2017年時時0.865億美元23枚,作為目前最先進的巡航飛彈之一,單價也超過370萬美元,這麼看來,最貴的新戰斧180萬美元,在美軍的裝備序列中,真的是很便宜實惠了。

2、射程遠、性能強大

美軍使用戰斧參加了多次戰爭,其中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僅僅是在攻擊機進入伊拉克之前,就發射了100枚戰斧,重點打擊了指揮、防空等重點目標,總計發射了291枚戰斧,成功率95%,命中率85%,精準度和打擊小國都是非常高的。

同時,在巡航飛彈中,戰斧雖然速度不快,但是射程遠的優勢還是讓美軍捨不得放棄,戰斧的總產量超過4000枚,相對便宜的漢服,可以保持美軍的飛彈數量,在很多地方也依舊用得上,畢竟戰斧的抗幹擾能力很強,實際可以攔截戰斧的軍隊還是很少的。

相關焦點

  • 「戰斧」吊打對手數十年,S400為何束手無策?一技術太落後
    現在問題來了,巡航飛彈很難攔截嗎?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是我們可以看一個簡單的圖片,今年熱火朝天的紅海行動截屏動畫。三發巡航飛彈密集攻擊,也讓1130近防炮幹掉,這個確實不是吹牛這個在海上,巡航飛彈比較難躲藏,被大炮幹掉理所當然,那麼在陸地上,會如何呢?
  • 中國版「戰斧」——「長劍-10」巡航飛彈
    「神威大隊」的12架轟-6K聯袂實彈訓練,最多可以攜帶72枚空射型「長劍-10」巡航飛彈。根據美軍「戰斧」巡航飛彈的情況統計,摧毀一個電廠、一個指揮中心需要7枚巡航飛彈,12架轟-6K的「神威大隊」一次性攻擊可以摧毀10個戰役目標,標誌著解放軍的武器庫中又多了一種打擊利器。  1. 我國為何要研發高精度巡航飛彈?
  • 面對美軍戰斧飛彈 俄羅斯S-400為何底氣不足?
    但是,人們記憶猶新的是,上月美軍在地中海發射戰斧飛彈,襲擊敘利亞霍姆斯附近的政府空軍基地,而俄羅斯部署在敘利亞離該基地不遠的S-400飛彈系統,卻在這次事件中不見動靜。那麼,到底是S-400技術上有缺陷還是另有原因?S-400作戰能力究竟如何呢?
  • 【附視頻】揭底「戰斧」巡航飛彈
    當地時間2017年4月7日,美軍向敘利亞發射59枚(60枚)「戰斧」巡航飛彈,打擊了敘利亞的44個目標。
  • 詳解長劍20巡航飛彈:功能品種已超越戰斧
    日前中國空軍網站公布了一組圖片,顯示空軍轟炸航空兵某師的地勤人員正在為國產轟-6轟炸機加掛新型巡航飛彈,這種飛彈就是傳說已久的中國戰斧
  • 反艦「戰斧」重出江湖,美軍又得殺手鐧
    然而,在2012年好萊塢科幻大片《超級戰艦》中,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約翰·保羅·瓊斯」號與外星戰艦進行「方格對攻戰」時,使用的卻是另一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型號——BGM-109E「戰斧」反艦巡航飛彈,其大展弦比摺疊彈翼是最為明顯的識別特徵。這也是近年來公眾對於「戰斧」反艦巡航飛彈唯一直觀的印象。
  • 美新「戰斧」巡航飛彈戰力幾何
    報導稱,此次試驗將推動美國海軍2021年按計劃列裝該型飛彈。BGM-109「戰斧」飛彈研製於20世紀70年代,是美軍曾裝備海軍和陸軍的一款重要的對陸攻擊巡航飛彈。後來,由於《中導條約》限制,僅保留海基型號。20世紀80年代,為應對蘇聯水面艦艇部隊,美國海軍研製並列裝了BGM-109B「戰斧」反艦巡航飛彈,其射程超過1600千米,能夠在艦隊防區外進行攻擊。
  • 直面戰斧巡航飛彈(2)—戰斧巡航飛彈任務規劃功能初探
    基於這種不太符合戰場實際需要的情況,美軍在1996年叫停戰斧BLK4 TBIP項目之後兩年啟動了戰術戰斧巡航飛彈的研究計劃,其最終的產物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RGM-109E戰術戰斧巡航飛彈。對於戰術戰斧巡航飛彈來說,除了在項目開啟初期提出的低成本、反水面目標作戰等目標之外,美國海軍特別強調了其對時間敏感性目標打擊能力的需求。
  • 深度|「戰斧」V型巡航飛彈改進方向及其反制方式
    此次試驗將推動海軍2021年按計劃列裝「戰斧」V型飛彈,並通過現代化升級和重新認證延壽約15年。2. 改進基礎2004年12月29日,美國海軍接收了第一枚在「戰斧」 IV型巡航飛彈。最後定型批量生產的「戰斧」 IV型巡航飛彈增加了新的功能,重新編程的方法設計為「雙軌衛星鏈」, 使地面指揮在飛行中改變方向, 也增強了GPS抗幹擾能力,戰鬥部重量提高到了450公斤。在批量製造「戰斧」 IV型巡航飛彈的同時, 雷神公司已經開始了「戰斧」V型巡航飛彈的研究設計。美國海軍在19財年預算中開始了實施「戰斧」 IV型巡航飛彈的再認證和現代化,以進一步發展其能力。
  • 關注|從美軍2018財年裝備採辦預算看飛彈武器發展 (三)——戰術飛彈
    巡航飛彈——海軍持續延長戰斧巡航飛彈採購計劃,並啟動下一代對陸攻擊武器(NGLAW)的研發美國海軍2015年曾決定從2016財年起就停止戰斧巡航飛彈的採購,但2016—2018財年,每年都在延長採購計劃。
  • 戰斧飛彈違反《中導條約》嗎?
    美俄關係跌至谷底其實,美俄在《中導條約》問題上的互懟矛頭都是強調對方違約了,美國指責俄方的「伊斯坎德-K」9M729巡航飛彈違約;而俄羅斯則認為美國為發射戰斧巡航飛彈而設計的MK-41垂髮系統違約了。秉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局座決定對紅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本期《張召忠說》節目先來揭底美國戰斧飛彈:橫行戰場40年的狂野殺器竟能逼停《中導條約》?
  • 中國巡航飛彈發展史,一億美元的飛彈美國要用二十億美元飛彈來擋
    1972年,美國開始研製「戰斧」巡航飛彈,之後成為美國戰爭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大國獨有的「殺手鐧」武器,中國研究認為防禦巡航飛彈所耗費用是進攻巡航飛彈飛彈費用的9倍。因此決定大力發展巡航飛彈。,1993年,美國再度飛彈發射22枚「戰斧」巡航飛彈攻擊伊拉克,命中19枚,1998年,美國再度飛彈發射325枚「戰斧」巡航飛彈攻擊伊拉克,命中292枚,1999年科索沃衝突中,英美共使用了238枚「戰斧」巡航飛彈,命中198枚,摧毀了塞爾維亞42%的防空系統,從1991年到2003年,美國發射了1700餘枚「戰斧」巡航飛彈,按每枚150萬美元計算,耗資25億美元,「戰斧」巡航飛彈的表現給中國留下了深刻印象
  • 飛得慢威力小,戰斧靠什麼獨門絕技逞威34年?
    就讓我們看看它目前的主要型號、性能、作戰使用、後續發展,甚至曝光一下它的發射控制界面吧。「戰斧」對陸巡航飛彈TLAM,學名RGM/UGM-109E,是一種遠程、全天候、亞音速巡航飛彈,可以從艦艇或潛艇平臺發射。從1983年服役至今已經34年,累計產量8000枚,堪稱美帝「大棒」。
  • 日本為啥不能有戰斧巡航飛彈?從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區別說起
    目前高超音速巡航飛彈(準確講應該是高超音速飛行器,國內目前的報導稱為巡航飛彈有些不妥)使用的動力系統分為三種:衝壓式發動機,超燃衝壓發動機,衝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串聯。這三種動力系統,均依賴空氣必須在大氣層內飛行,超燃衝壓發動機,理論上在消耗燃料量相同的情況下,能提供比火箭發動機高三倍的推力,傳統上的衝壓發動機需要氧化劑,這個不需要。此外,需不需要和火箭發動機串聯,完全看需求。
  • S-400系統與「戰斧」飛彈的博弈
    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戰斧」巡航飛彈在美國發動的多次局部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美軍實現戰場「零傷亡」構想的主力兵器之一。根據公開資料,「戰斧」巡航飛彈由通用動力公司在1970年研發,具有遠程、全天候、亞聲速等特點。
  • S-400系統與「戰斧」飛彈的矛盾博弈
    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戰斧」巡航飛彈在美國發動的多次局部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美軍實現戰場「零傷亡」構想的主力兵器之一。根據公開資料,「戰斧」巡航飛彈由通用動力公司在1970年研發,具有遠程、全天候、亞聲速等特點。
  • 戰斧飛彈一用就是40年,你以為是太先進?美軍也是有苦說不出
    自1983年服役以來,戰斧飛彈都是美軍的主力對地攻擊飛彈,多次戰爭使得這款飛彈名揚天下。
  • 轟-6轟炸機於1969年正式服役,已走過半個世紀,為何還能依舊挑大梁
    我國進口圖-16後,於1969年仿製出轟-6系列轟炸機,經過不斷的改進發展出轟-6K、轟-6N、轟-6J等為代表的戰略轟炸機,似乎就打算用轟-6系列轟炸機,從上世紀60年代末一直用到本世紀中葉,不用100年是不動搖了。
  • 現代軍艦為何不取消艦炮,直接用飛彈呢?
    如果用飛彈,按照現在一枚戰斧148萬美元的採購價,恐怕財大氣粗的美軍也打不起。而使用艦炮來打擊地面目標成本就低多了,有幾枚打偏了,也不會心疼。作為一個趴在灘頭急需火力支援的步兵來說,可能更願意看到的是呼叫後瞬息可達的炮彈,而不是以0.8馬赫慢悠悠飛來的而且還不知道能否打中的戰斧飛彈吧。
  • 戰術戰斧巡航飛彈打擊敘利亞化武設施行動之——戰前任務規劃
    建議方案2:巡航飛彈+空中作戰力量聯合打擊SA-6防空飛彈陣地群地空飛彈陣地7中建議方案1:不對防空飛彈陣地進行打擊,通過較複雜的飛彈航路規劃規避地面防空火力的探測及攔截;建議方案2:進行開路式的打擊,對部分地導陣地進行打擊,摧毀其作戰能力打開突防通道;方案3:完全摧毀地導陣地群,為後續可能通過的空中作戰力量開闢安全飛行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