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合作 QQ:23211531
12日,臺島一種最新型反坦克火箭筒,高調進行實彈射擊演示!
一團火光之中,這一火箭飛出發射器,命中目標。
臺媒報導,為使官兵熟悉建制武器操作,軍事警察第202指揮部12日實施反坦克火箭,及40榴彈發射器等武器的實彈射擊演練。
其中引人矚目的是由反坦克班人員,實施由科學院所研發的「紅隼反坦克火箭彈」的射擊項目,充分測試軍事警察「快速反應連」機動能力和「精準打擊火力」。
據了解,該軍事警察指揮部在2018年元旦成立「快速反應連」,這個專為「反斬首」為主要任務的快反連。其防空班使用個人攜行式的美國製造「毒刺」防空飛彈。反坦克班以中科院所研發的「紅隼反坦克火箭彈」為主,加上配屬的「雲豹」裝甲車,目的是嘗試阻止敵方對高級官員進行「斬首」。
據了解,軍事警察的 「快速反應連」共有3個排,每一個排有3個班,每個防空班就擁有3具個人攜行的「毒刺」飛彈。反坦克班擁有3具紅隼反坦克火箭彈。另外一個機動班則是以重機槍為主,負責總統座車的前導安全。
反坦克班主要武器是科學院所研發的「紅隼反坦克火箭彈」,可直接摧毀敵人的武裝車輛、輕型坦克,能擊破主戰坦克之外的裝甲車的防護。在城市戰中,還可以摧毀磚牆後方的敵軍或狙擊手,令車隊「轉進安全場所」。
「紅隼反坦克火箭彈」是一個輕型火箭系統,肩扛發射。該武器將在近期推出升級版,知情人員指出臺科學院在穿甲關鍵技術已經取得突破,可以令「紅隼反坦克火箭彈」很快就能獲得進一步提高的破甲能力。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逼近世界先進輕型反坦克火箭的水平。
但是,這一臺方吹噓的新型武器,卻並沒有獲得軍方大量訂購,原因是成熟度很低,而且軍方認為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反坦克武器,沒有必要立刻撥款購買更多的「紅隼」。
軍方官員也證實,目前軍方知道科學院確實要推出新一代的「紅隼」,不過目前陸軍單兵主要還是配備「66火箭彈」,數量足夠且未到使用壽命,暫時還能滿足作戰需求。假如未來「紅隼」穿甲能力提高,並進一步發展成熟後,軍方會再考慮是否採購。
根據報導,目前臺軍以向外採購美制「標槍」反坦克飛彈及「陶式2B型」反坦克飛彈,為反坦克打擊能力的主要路向。臺軍認為「標槍」飛彈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高,「陶式2B型」射程長,兩者可交互搭配,建構反登陸、反裝甲戰鬥力。相比之下,威力小得多的「紅隼」的優勢在於單兵方便攜帶,用完即棄,可以大量裝備和攜帶使用。雖然「紅隼」擁有400毫米穿甲力,但遠遠少於「標槍」的700毫米穿甲力、「陶式2B型」的800毫米穿甲力,需要藉助合理戰術運用才能發揮穿甲效能,因此軍方非常希望提高其破甲能力到接近700毫米。
不過知情人員也指出,臺陸戰隊在2015年出臺了4800萬新臺幣的預算,向科學院採購了700枚第一代「紅隼」,這僅僅夠「紅隼」項目獲得最基本資源,發展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升級版的工作依然需要更多投入。知情人員坦言,由於過去對美採購的火炮及反坦克武器,屬於防衛性武器,相對容易獲得,而且市場有許多成熟裝備可以做選擇,所以軍方一直沒有太想要根據自身相關作戰,撥款給科學院進行本地研發。
但如果未來軍方有需求,或者遭到封鎖,可能需要科學院在反坦克飛彈的開發上進行更多的工作,爭取累積技術,打造未來更有威力的第三代「紅隼」。
「雲豹」八輪裝甲車為這一部隊提供機動、防護和火力打擊能力,可配備20毫米機炮和重機槍。這一裝甲車還攜帶反空降、機降,及反特種作戰等各式裝備,增添了新式信息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