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變更,若不想錯失 懶人歷史 的大佬們,請點擊頂部藍字 懶人歷史 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將 懶人歷史 設為星標⭐️。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空軍出動4架蘇制米格-25截擊機前往以色列上空進行偵查,以色列方面則出動當時性能最好的F-4「鬼怪」戰機進行攔截。在攔截過程中,F-4向其中一架米格-25發射了一枚「響尾蛇」空空飛彈,該飛彈最大速度2.5馬赫,射程18公裡,具有發射後不管功能。不過,令以色列飛行員大跌眼鏡的是,被飛彈鎖定的那架米格-25打開加力燃燒室,甩開飛彈一溜煙兒便沒了蹤影。
經此一險,米格-25名聲大噪,引起北約的高度關注。不過,當時關於米格-25的信息極度匱乏,距離感給這款戰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直到1976年蘇軍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後,這架戰機的構造以及相關數據才公之於眾。據了解,米格-25採用中等後掠上單翼雙垂尾布局,裝備兩臺R-15渦噴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3.2馬赫。令西方國家再次大跌眼鏡的是,米格-25機體竟是由鈦合金與鎳基合金鋼構成,這與美國軍事專家測測的極為不符。當時美國軍方認為,蘇聯耐高溫材料技術已經超過了美國,才造出了極具傳奇色彩的米格-25。
美國軍方在將米格-25拆卸後,發現這架戰機的機載航電比想像中的更落後,其大規模使用電子管,導致雷達體積功率過大,缺乏下視與下射能力。此外,米格-25耗油率高,在加力模式下航程會大幅度縮短,戰時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對峙戰爭。不過,雖然米格-25身上的缺點很多,但得益於其超過3馬赫的速度,並不影響這款戰機在戰機領域的地位。
在1991年,米格-25再次以速度徵服了美軍。當時美國空軍出動龐大的F-18艦載機群對伊拉克執行作戰任務。伊拉克空軍實力弱小,裝備的大多是作戰性能單一的落後機型,與美軍戰機一接觸便一潰即散。但一架米格-25以極高的速度衝入美軍機群,並發射一枚R40D飛彈擊落了一架F-18戰機。在擊落美軍戰機後,米格-25又憑藉自身的高速優勢逃離戰場。米格-25擊落美軍F-18,為慘敗了伊拉克空軍挽回了些許面子。
從定位上來說,米格-25自身是一款截擊機,主要是為了攔截北約的高速偵察機以及轟炸機,自身性能並不能與空優機相比。因此在截擊機領域,米格-25被外界認為是一款性能優秀的戰機,是守護蘇聯領空的重要力量。
編輯:嚶仔
原創不易,認可價值,轉載請註明出處:來自懶人歷史
大佬們都已經看到這裡了,不如點一下 點讚 在看,讓更多的朋友知道你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