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一時的米格25,因飛行員叛逃而暴露,構造令西方人大跌眼鏡

2021-02-13 懶人歷史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若不想錯失 懶人歷史 的大佬們,請點擊頂部藍字 懶人歷史 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將 懶人歷史 設為星標⭐️。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空軍出動4架蘇制米格-25截擊機前往以色列上空進行偵查,以色列方面則出動當時性能最好的F-4「鬼怪」戰機進行攔截。在攔截過程中,F-4向其中一架米格-25發射了一枚「響尾蛇」空空飛彈,該飛彈最大速度2.5馬赫,射程18公裡,具有發射後不管功能。不過,令以色列飛行員大跌眼鏡的是,被飛彈鎖定的那架米格-25打開加力燃燒室,甩開飛彈一溜煙兒便沒了蹤影。

經此一險,米格-25名聲大噪,引起北約的高度關注。不過,當時關於米格-25的信息極度匱乏,距離感給這款戰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直到1976年蘇軍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後,這架戰機的構造以及相關數據才公之於眾。據了解,米格-25採用中等後掠上單翼雙垂尾布局,裝備兩臺R-15渦噴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3.2馬赫。令西方國家再次大跌眼鏡的是,米格-25機體竟是由鈦合金與鎳基合金鋼構成,這與美國軍事專家測測的極為不符。當時美國軍方認為,蘇聯耐高溫材料技術已經超過了美國,才造出了極具傳奇色彩的米格-25。

美國軍方在將米格-25拆卸後,發現這架戰機的機載航電比想像中的更落後,其大規模使用電子管,導致雷達體積功率過大,缺乏下視與下射能力。此外,米格-25耗油率高,在加力模式下航程會大幅度縮短,戰時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對峙戰爭。不過,雖然米格-25身上的缺點很多,但得益於其超過3馬赫的速度,並不影響這款戰機在戰機領域的地位。

在1991年,米格-25再次以速度徵服了美軍。當時美國空軍出動龐大的F-18艦載機群對伊拉克執行作戰任務。伊拉克空軍實力弱小,裝備的大多是作戰性能單一的落後機型,與美軍戰機一接觸便一潰即散。但一架米格-25以極高的速度衝入美軍機群,並發射一枚R40D飛彈擊落了一架F-18戰機。在擊落美軍戰機後,米格-25又憑藉自身的高速優勢逃離戰場。米格-25擊落美軍F-18,為慘敗了伊拉克空軍挽回了些許面子。

從定位上來說,米格-25自身是一款截擊機,主要是為了攔截北約的高速偵察機以及轟炸機,自身性能並不能與空優機相比。因此在截擊機領域,米格-25被外界認為是一款性能優秀的戰機,是守護蘇聯領空的重要力量。

編輯:嚶仔

原創不易,認可價值,轉載請註明出處:來自懶人歷史

大佬們都已經看到這裡了,不如點一下 點讚 在看,讓更多的朋友知道你的「才華」。

相關焦點

  • 函館上空的米格-25——別連科叛逃事件40周年
    狐蝠突然出現在了日本函館上空,這起震驚世界的冷戰叛逃事件在西方引起了轟動,也在蘇聯引發了恐慌……但事與願違,很快別連科就因工作不順和婚姻觸礁而產生了叛逃的念頭。1976年夏他決定駕駛米格-25叛逃,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最近的西方國家——日本距離基地也有700公裡,接近米格-25的航程極限。
  • 力大磚飛典型:通體不鏽鋼的米格-25,技術落後卻令西方恐懼不已
    由於國土廣大,因此蘇聯一直是研究截擊機的大戶。在米格-25之前,蘇聯甚至以圖-98大型轟炸機改裝成為圖-128遠程截擊機,由此可以看出截擊機的戰術特殊性。不過這些老式截擊機隨著SR-71的出現一下子就變得過時。而冷戰時期令西方坐臥不安的米格-25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終於橫空出世!
  • 戰爭模擬|1976年蘇聯米格-25叛逃日本事件,重大軍事機密洩漏美國
    25截擊機叛逃日本▲點擊上方即可觀看背景介紹:1976年,蘇聯飛行員維克多·伊萬諾維奇·別連科駕駛機密的米格-25P突然出現在了日本函館上空,這起震驚世界的冷戰叛逃事件在西方引起了轟動但事與願違,很快別連科就因工作不順和婚姻觸礁而產生了叛逃的念頭。1976年夏他決定駕駛米格-25叛逃,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最近的西方國家——日本距離基地也有700公裡,接近米格-25的航程極限。
  • 戰爭模擬丨1976年,蘇聯米格-25叛逃日本事件,軍事機密洩漏美國
    1976年,蘇聯飛行員維克多·伊萬諾維奇·別連科駕駛機密的米格-25P狐蝠突然出現在了日本函館上空,這起震驚世界的冷戰叛逃事件在西方引起了轟動,也在蘇聯引發了恐慌……但事與願違,很快別連科就因工作不順和婚姻觸礁而產生了叛逃的念頭。1976年夏他決定駕駛米格-25叛逃,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最近的西方國家——日本距離基地也有700公裡,接近米格-25的航程極限。
  • 米格25叛逃40周年記
    米格25甚至實現了蘇聯對西方的戰略威懾,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施萊辛格說:「它是如此可怕的武器,擴大生產後有可能引起西方武器裝備和戰略的根本改變。」米格25在某種程度上還催生了美軍F15"鷹",這是後話,不提。        1971年,幾架米格25偵察型被派去埃及進行戰場測試,對以色列展開偵查。
  • 外軍 米格-25:一個不朽的傳奇
    叛逃事件令蘇聯損失慘重  1969年米格-25裝備部隊後,西方普遍認為,尚沒有任何一款截擊戰鬥機可與米格-25匹敵。美國專家不明白,一向技術落後的蘇聯如何能在短短幾年間製造出時速超過3馬赫,還能在2.7萬米高空攜帶4枚大威力重型飛彈的殲擊機,要知道美國人在70年代製造的最新型殲擊機仍然難以達到上述目標。
  • 一個不朽傳奇戰機——米格25的光輝戰績!
    雖然米格-25作為一款老式戰機,現在已經被很多的軍迷所遺忘!但是米格-25戰機在歷史上留下的光輝戰績卻無法被人遺忘!上一期我們講到,最著名的米格-25飛行員無疑是別連科,他駕駛「狐蝠」叛逃使該機秘密悉數暴露給美國。為消除這一影響蘇聯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改進了型號!
  • 難抵千萬美元誘惑,兩飛行員殘殺三位戰友駕機叛逃,五年後被追殺
    ,工作上的不如意加上妻子的離開使別連科陷入絕望,心生怨念繼而產生反叛之心,當下決定帶著米格25逃往美國。 歷史上飛行員叛逃事件 當時的米格25型截擊機不僅擁有3馬赫的飛行速度還能在此速度下靈活自如,曾令整個北約都無計可施,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重型截擊機,可想而知,別連科駕駛著這款戰機叛逃之後還會給蘇聯帶來多麼嚴重的損失。
  • 「狐蝠」,米格-25的冷戰故事
    1970年7月9日,首批3架米格-25R抵達沙塔洛沃,一個星期後就開始了訓練飛行。但到了年底團裡仍只有這三架米格-25,每天都忙於訓練飛行。每一波次訓練飛行結束後,總有兩架甚至全部米格-25會因一個或多個系統故障而停飛,機械師們盡全力搶修,爭取在下一波次訓練到來前修好飛機。即使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到當年年底,團裡所有飛行員都掌握了米格-25R的駕駛技術。
  • 飛行員報告:三馬赫的寂寞,米格-25飛行員訪談錄
    外形獨特的米格-25雙座教練型米格-25的性能怎麼樣?  米格-25R是一頭擁有巨大推力的野獸,被一些人開玩笑得說就是「給兩臺渦噴發動機配了一名飛行員和一些航電」。  如前所述,米格-25R飛行員所穿的高空代償服與人類第一位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所穿的太空服完全相同,這套飛行員也被米格-21和米格-23MF飛行員穿著執行高空截擊任務。高空代償服穿在身上不是很舒服,但其設計自有大作用。你需要先要穿上一身絲綢「內衣」(由全袖上衣和「秋褲」組成),人後在另一個人(訓練有素的地勤)的幫助下套上這身緊身飛行服。
  • 米格-25的「鋼鐵傳奇」:一架戰機演繹出「戰鬥民族」的國家性格
    好大喜功的蘇聯人並不甘心屈居美國人之下而被迫讓出俄羅斯的藍天,他們自有自己的辦法來應付來自西方的挑釁,差不多在同一時期,米高揚設計局便開始了米格-25戰機的預研工程,這就是幾乎航空史上最簡單粗暴的「飛行磚頭」!
  • 別連科:蘇聯叛逃飛行員,為何選擇鋌而走險?美國為此給他公民權
    這架戰鬥機的問世,令世界為之側目,因為它太過優秀。作為全世界第一架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米格-25戰鬥機一出世便受盡矚目,北約組織稱它為「狐蝠」(Foxbat)」。然而,這一困局卻隨著別連科的叛逃發生轉變,本是蘇聯驕傲的米格-25戰鬥機,經過此事以後,反而成為蘇聯的一個苦果。
  • 米格-25戰鬥機,蘇聯人用簡陋的技術實現了不可思議的性能
    為了前期的戰略偵察,特地從蘇聯租借了4架蘇聯米格-25偵察型進駐埃及,方便對以色列的軍隊部署、調動進行偵察。這四架米格-25作為北約尚未知曉的秘密武器受到了嚴密的保護,一切飛行偵察和後勤維護都由蘇聯人負責,連埃及空軍都無法接近。    以色列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現這一情況後馬上出動了當時整個西方世界最好的戰鬥機美國F-4「鬼怪」進行攔截。
  • 叛逃臺灣飛行員的真實生活
    1960年1月12日,解放軍飛行員某某某駕駛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米格-15型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由於對地形不熟,飛到了沒有機場的臺灣宜蘭上空,油料用盡,迫降時機毀人亡圖為三位叛逃臺灣的人,圖為解放軍飛行員邵希彥(左)、劉承司(中)、高佑宗(右)在給第一個駕機叛逃在臺灣降落時失敗死亡者掃墓。
  • 米格-25是如何做到3馬赫速度飛行的?
    50年前,前蘇聯有一款戰鬥機橫空出世,它能以3馬赫的速度長時間飛行,在當時可謂是「逆天的存在」,不僅是美國的戰鬥機,甚至是地面的防空飛彈都追不上它的腳步,它就是令美國寢食難安的米格
  • 紅色蘇聯的空中傳奇--米格25!
    為了前期的戰略偵察,特地從蘇聯租借了4架蘇聯米格-25偵察型進駐埃及,方便對以色列的軍隊部署、調動進行偵察。這四架米格-25作為北約尚未知曉的秘密武器受到了嚴密的保護,一切飛行偵察和後勤維護都由蘇聯人負責,連埃及空軍都無法接近。以色列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現這一情況後馬上出動了當時整個西方世界最好的戰鬥機美國F-4「鬼怪」進行攔截。
  • 駕機叛逃臺灣的飛行員範園焱死了
    這個叛徒在1977年駕駛米格戰鬥機叛逃臺灣,曾經轟動一時。    範園焱是四川永川人,1935年生。出身工人家庭的他,1954年加入共青團,1955年初中畢業,年底被選送保定航空預備學校,次年進入河北石家莊的第四航校第13期學生。 1960年8月畢業,任空軍少尉,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3年,範園焱調至偵察2團,此後14年都在該單位。
  • 大陸叛逃臺灣的飛行員結局
    1960年9月分配至空軍二十六師七十八團第一大隊第二中隊,為少尉飛行員,駐雷州半島遂溪機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6月因批林批孔政治學習發言不當,受到批判及停飛處分;2個月後恢復飛行。1977年7月7日借演習之機,駕駛「3171」號戰機叛逃飛往臺灣臺南縣。1977年7月16日臺灣當局授予空軍中校官階與幹城甲種二等獎章。同時獲頒發黃金四千兩,二千四百萬新臺幣元,特許免稅。
  • 那些年叛逃臺灣的解放軍飛行員的真實生活
    圖為三位叛逃臺灣的人,圖為解放軍飛行員邵希彥(左)、劉承司(中)、高佑宗(右)在給第一個駕機叛逃在臺灣降落時失敗死亡者掃墓。後排左起:邵希彥、李顯斌、高佑宗、劉承司,李才旺(這5個人全部是駕機叛逃到臺灣的原解放軍空軍飛行員)。
  • 大陸16名飛行員叛逃臺灣揭秘
    從1960年1月12日大陸空軍飛行員王文炳駕駛米格-15戰鬥機,從浙江路橋起飛,墜落於臺灣宜蘭開始,至1989年9月16日蔣文浩駕殲-6(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龍溪起飛,降落金門,先後有16名大陸空軍飛行人員共駕駛13架戰機到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