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626期】詳解英國FV4005 II型坦克殲擊車,號稱邱吉爾馬桶頭

2021-12-22 武器大講堂

收錄於話題 #武器大講堂 2021 43個內容

 文|老白 每周更新

626 英國戰後的鋼鐵洪流威脅

在二戰之後,英國總結在戰爭中的經驗發現,在蘇聯的IS-3系列重型坦克出現之後,自己竟然沒有任何裝備能夠應對蘇聯的這款陸上鋼鐵洪流,為了能夠對付蘇聯重型坦克的裝甲,英國戰爭辦公室決定要開發一種能在1830米處,擊穿152毫米厚度傾斜60度裝甲的火炮,並計劃安裝在基於FV200系列底盤研製的全新底盤上,這個項目被稱為FV215坦克殲擊車項目,但是在實際測試研發中這個底盤的性能還不成熟,無法在最快的時間投入量產,為此英國啟動了一個新的項目,這個項目計劃使用現有的底盤為基礎進行研製,能在爆發戰爭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量產,這個項目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英國FV4005坦克殲擊車。

▲講堂626期視頻

野戰炮變自行火炮

英國FV4005坦克殲擊車是在FV4004坦克殲擊車的基礎上研製的,一開始的研發是先進行火炮的研發,然後進行底盤的配置,當時的研發計劃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將研製的新型火炮安裝到底盤上進行測試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型號被稱為FV4005 I型坦克殲擊車,I型配備有自動裝彈機,沒有設計炮塔。

第二階段的FV4005 II型是設計有炮塔沒有自動裝彈機的型號,這個型號基本上就是最終生產標準的型號,我們主要從第二型號進行分析這款重型反坦克武器。

在底盤設計方面,FV4005重型坦克殲擊車使用的是百夫長MK3型坦克的底盤,除了炮塔和一些小的零部件之外,基本上完全沿用了底盤結構,包括裝甲配置。

FV4005重型坦克殲擊車前部裝甲為傾斜60度安裝的76毫米厚度傾斜裝甲,車首上和首下都是採用這樣的方式安裝,在二戰時期,這套防護正面可以阻擋住德國虎式坦克88毫米主炮的炮彈。

上部水平部分和車體側面裝甲厚度均為51毫米、車體後部分為32毫米,在車體側面行動機構外側,設計有側裙裝甲,用於保護行動機構和阻擋反坦克武器炮彈的襲擊,這基本上就是底盤的裝甲防護水平了。

在車體的結構設計方面,底盤後部分為動力艙、中部為武器艙、前部分為駕駛艙。前部駕駛艙中駕駛員位於右前方,可以探出頭進行觀察駕駛,除了駕駛員之外,還有一位炮手、一位指揮官和兩位裝彈員一共五名車組成員。

懸掛系統為改良型霍斯特曼懸掛,在每側懸掛系統上有3個轉向架,每個轉向架上帶有2個輪子,單側一共有6個負重輪,驅動輪設計在後方,從動輪設計在前方。

動力系統為一具勞斯萊斯流星MK.IVB型水冷汽油發動機,能輸出640馬力,在全重50噸的坦克殲擊車面前,馬力重量比為12.75hp/t,可以實現34.6km/h的最大公路速度。

在車體的後部還有一個助力鏟,可以通過手搖的方式放下產入土中,在開炮的時候能抵消後坐力使用。

其主炮為一門口徑為183mm的L4型火炮,這門炮發展於在二戰中使用的BL 182.88毫米野戰榴彈炮,當時設計師為了能夠達到擊毀蘇聯重型坦克的目的,必須要加大口徑,所以將BL 182.88毫米野戰榴彈炮改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早期設計的時候計劃倍徑為22.4,後來增加到33.1倍徑,改造後的L4型火炮重量大約在3.75噸左右,在擊發的時候能產生大約87噸的後坐力。設計師在炮管中間部位設計了一個大型排煙裝置,用於將推進劑產生的大量火藥煙霧清除。

在第一型號中火炮周邊是沒有設計炮塔防護的,直接設計一個平臺安裝在原來坦克的炮塔環上,而火炮則直接裝在剛性支架上進行測試。

這個版本中炮手坐在火炮的左側,有一個帶有靠背的軟墊座椅上,在炮手的後部是一個架子,上面存放有炮彈,在另一側是一個半自動的輔助裝彈機,可以幫助輕鬆實現裝彈。

炮架外部沒有任何防護裝置,這個版本主要是進行各種測試使用,在進行大量測試之後,設計師進行了第二個型號的改進。

第二型號的改進主要從後坐力控制和車組成員防護上,在控制後座系統上將第一型號的同心反衝壓系統換成液壓氣動的方式進行後坐力的緩衝。
為保護操作人員將火炮四周加裝一個封閉炮塔,這個封閉的炮塔為方正的大盒子形狀,採用14毫米厚度的鋼板焊接而成,主要用於保護操作人員免受輕武器火力和炮彈碎片的傷害。

這個盒型炮臺頂部有兩個艙門,頂部艙門的前方有兩個單獨的潛望鏡,用於觀察使用。

在後部是一個大型的側開艙門,這個艙門主要用於人員的進出和炮彈輸送使用。

在左側是一個大型的凸起,這個凸起主要是用於瞄準具安裝使用,炮臺內部由炮手和指揮官等四名成員進行操作。

炮彈的安裝則改成了人工裝填模式,取消了輔助裝彈機構,換成要兩個裝載機進行操作,其中一個裝載機負責裝藥,另一個負責彈丸,並通過後門安裝絞盤和導軌從卡車上快速補給彈藥。

炮彈為分裝的形式,使用的是HESH,其中炮彈長度為76CM、重72.5Kg,推進藥長度為68CM、重33Kg,兩者加在一起裝入火炮中長度就達到了144CM。

再加上炮塔內部備彈12發,再擠進去4位操作人員,內部的操作空間可謂是非常的擁擠,再加上炮彈巨大的重量,如果沒有輔助裝彈機構的話,人工裝彈會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FV4005坦克殲擊車在發射HESH的時候炮口初速度為716M/S,在擊中目標之後不會跟常規的動能彈一樣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殺傷力。

這種碎甲彈是化學彈,殺傷原理是在擊中目標的時候爆炸產生衝擊波,使得目標坦克裝甲產生的反作用力在裝甲內側形成破片,從而讓碎片在坦克內部飛濺殺傷坦克內的人和破壞設備。在當時測試的時候L4火炮在對徵服者和百夫長進行試射中,該炮彈直接將百夫長的炮塔炸毀,並將徵服者的護盾一分為二,在戰場的殺傷能力還是非常出色的。

但是在操作和射速上卻有不少問題,第一個是本身的炮彈非常重,沒有自動裝彈機的話人工無法實現快速的火力輸出,第二個是在發射的時候會產生巨大的後坐力,這就意味著其炮口必須得朝前開火以利用車後部的後座力鏟抵消80多噸的後坐力,要是旋轉到側面開火將會將整個殲擊車掀翻,因此其發射方向的機動性就變的非常的差。

雖然總體的能力很出色,但是這種機動性不高的巨炮本身在戰場上無法成為優勢,在當時剛好技術得到質的飛躍,各種小型反裝甲炮彈和精確制導反坦克飛彈開始出現,這種使用大口徑火炮和巨大炮彈進行反坦克的方式已經大大落後過時了,因此FV4005項目於1957年8月正式取消,樣車全部被拆解重新利用。

在後來人們英國在戰車研發機構找到了FV4005坦克殲擊車第二型的一個炮塔,並將它送到博物館,將其裝到博物館的一輛百夫長坦克的底盤上在英國的博文頓博物館進行展覽,成為目前唯一一輛還存於世的FV4005坦克殲擊車,述說曾經老式坦克武器的發展末路。

-關注武器大講堂獲取節目索引-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合作聯繫QQ:3257147515

相關焦點

  • 【講堂199期】邱吉爾坦克的春天,換身會噴火的鱷魚坦克,直接讓碉堡裡的敵人灰飛煙滅
    當年英國的武器設計師霍巴特設計了邱吉爾鱷魚、邱吉爾螃蟹、邱吉爾卷盤車和飛天垃圾桶AVRE等大量的秘密武器,今天,老白和大家探索的是一款殺戮機器,邱吉爾鱷魚噴火坦克。▲講堂199期視頻凝固汽油,直接讓碉堡裡的敵人灰飛煙滅邱吉爾鱷魚噴火坦克的研發,目的是直接處理躲藏在戰壕和碉堡工事裡面的敵軍。本身火焰噴射器就是一款非常可怕的步兵大殺器,而在安裝在裝甲厚重的坦克上之後,將會更加的無堅不摧和兇狠恐怖。
  • 【指揮官】全面輸出型坦克殲擊車—FV4005
    FV4005坦克殲擊車是L盟在二戰後研製出的反坦克武器,其在「百夫長"MK.Ⅲ坦克基礎上改裝而成。FV4005裝配一門L4型183毫米反坦克炮,發動機馬力695匹,在實驗中可一炮將堪與IS-3對抗的「百夫長」坦克轟成兩段,但是其也存在彈量少、防禦薄弱等缺點。
  • 【講堂398期】蘇聯把85mm防空炮裝到T-34坦克底盤上,研發出SU-85坦克殲擊車,單單一場戰役就滅了德國100輛坦克
    ,蘇聯在列寧格勒戰場繳獲了一輛德國的虎式坦克。在對這款坦克裝甲進行分析之後發現,當時的蘇聯大多數火炮都無法擊穿它。經過測試,發現只有當時的85mm防空炮和122mmA-19型炮才可以對付虎式坦克。所以當時的蘇聯彼得洛夫設計局被軍方要求開發一種新型的坦克殲擊車,這款殲擊車就是今天老白要和大家分享的SU-85坦克殲擊車。
  • 以首相之名 ——英國邱吉爾步兵坦克小傳
    1940年,二戰全面爆發的第一個年頭,英國陸軍發現旗下的MK-II型瑪蒂爾達步兵坦克和MK-III型瓦倫丁步兵坦克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於是,英國人開始了新型A-20步兵坦克的研發工作,這便是邱吉爾步兵坦克的前身。當時,英國陸軍深信歐洲西線的戰鬥依然會像一戰一樣陷入戰壕戰,於是A-20樣車便擁有了類似它的一戰前輩大遊民坦克類似的外表。
  • 邱吉爾步兵坦克
    但是在研製過程中,英國發現A20樣車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於是,1940年7月,沃克斯豪爾汽車公司接受了研製A22步兵坦克的合同。並於7個月後製造出第一輛樣車。1941年6月,第一批14輛生產型坦克交付英軍,接著就開始了大批量生產,並命名為Churchill步兵坦克.各型邱吉爾產量共達到5640輛,是戰時英國產量最大的一種坦克。
  • 英國胖子:二戰東線戰場的邱吉爾步兵坦克
    1942年春季,英國決定向蘇聯提供邱吉爾步兵坦克,它的名字開始在雙方的通信中頻繁出現,蘇方代表還受邀參觀了邱吉爾坦克的生產廠家,代表團在伯明罕的溫斯伯裡工廠(Wednesbury Works)了解到,這家工廠每周可以完成6-7輛該型坦克。
  • 馬桶頭與「驢」的故事
    A的特點很好認,身體其它部位都正常,就是頭是馬桶頭。由於在蘇芬戰爭中KV-1坦克火力不足以摧毀敵方的碉堡,要塞和工事,因此蘇聯西北方面軍要求工廠提供四輛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KV坦克樣車。基洛夫工廠的工人和設計師加班加點,兩周後兩輛裝備152毫米榴彈炮的KV坦克樣車開出車間,這就是KV-2型坦克的前身。直到1941年初這種新型坦克才被命名為KV-2。
  • 一名優秀的復仇者-坦克殲擊車M48 GAU-8玩法詳解
    各位車長好,今天帶來的是一輛坦克殲擊車的詳解攻略,本次的主角是大家俗稱的(掛8)M48GAU-8復仇者:首先來講下它的背景吧,M48 GAU-8這個只存在概念上的自行防空炮誕生於1977-1978年,為什麼這個時候誕生呢?
  • 裝備丨英國最後一款步兵坦克「邱吉爾」重型坦克 步兵跑步都能追得上
    後期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面對德軍越來越厲害的火炮,不得不繼續加強正面裝甲,而那門布置在車體前方會削弱正面防禦能力的榴彈炮也被取消,要麼安裝一挺機槍,要麼做成一個厚重的小艙門,正面最厚的裝甲達到了152毫米。在應對一般的反坦克炮打擊時尚且能夠應付,但應對德軍重型殲擊車和「黑豹」等中後期出現的主力坦克,則防禦能力堪憂,主要還是因為裝甲板垂直布置不如傾斜布置防禦力好。
  • ——M18坦克殲擊車傳奇
    這輛戰車就是大名鼎鼎的美軍M-18坦克殲擊車,外號「地獄貓」。  ▲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 當美軍坦克殲擊車部隊在1941年正式組建的時候,手頭只有一種坦克殲擊車,也就是M10「狼獾」。這種殲擊車裝甲非常薄弱,而且很笨重——當然,這個「笨重」也只是相對它的繼任者而言的。
  • 任何盟軍坦克都無法抵擋的納粹巨獸——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期,德軍為面對蘇軍重型裝甲車輛的步兵部隊提供遠距離火力支援而設計研發的一型坦克殲擊車,該車最早於1943年2月開始研發,並於第二年年初分別產出使用8對負重輪和9對負重輪的兩臺原型車輛
  • 蘇聯裝甲洪流的夢魘,致命的德國坦克獵手,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但是如果說起坦克殲擊車,估計大家就很難找到一個明星產品了,畢竟德國的坦克殲擊車數量較多,要找出個頂尖產品來還真不容易。而我們今天要介紹這款坦克殲擊車,則可以說是德國少有的以廉價耐用為亮點的坦克殲擊車,這款坦克殲擊車就是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對於早期的德國裝甲部隊而言,擊敗敵人的辦法就是穿插合圍。
  • 模組推薦丨B1型120輪式坦克殲擊車
    本文作者: BiliBili-人生如水weihttps://space.bilibili.com/101487077本期給大家介紹的是mod裡的戰車——B1型120
  • 二戰後期的王者,號稱坦克剋星的SU-100坦克殲擊車
    這款武器講做SU-100,實際上它並不是一款真正的全新的大火力武器,而是作為當時SU-85 坦克殲擊車的衍生型號,整體而言是採取了該坦克殲擊車的一部分底盤已經當時另外一款格外出眾的T34-85的坦克的底盤,因此這樣的強強聯合共同促成了當時蘇聯陸軍武裝中的堅持支柱,是蘇軍機動反坦克的王者。
  • 重甲騎士——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而費迪南坦克殲擊車,便是其中的「拳頭產品」!奔赴戰場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第653重裝甲殲擊營作為首個裝備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的部隊,在1943年7月5日-27日的庫爾斯克戰役期間,3個連共裝備了44輛費迪南戰車,但他們擊毀了320輛蘇軍坦克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炮,卡車,工事等等。自身損失只有24人陣亡,126人負傷,共11輛費迪南被擊毀或被蘇軍繳獲。
  • 國王和邱吉爾親自查看:英國評測虎式坦克的細節
    131號虎式坦克是世界上唯一還能開動的虎式坦克,目前存放在英國博文頓坦克博物館。
  • 【坦克鑑賞】坦克終結者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追獵戰車溯源,源於二戰德軍的坦克殲擊車主流名種!】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即38型坦克殲擊車,是二戰時期德軍最有名的裝甲戰鬥車輛之一,在二戰後期有傑出表現。「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從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產了2584輛。
  • 美國殲擊車的末裔們:M551輕型坦克
    越南戰場上一架CH-54特種起重直升機正在吊運M551實施短途空中機動從韓戰時起,美國陸軍就很清楚地明白,傳統的輕型坦克無力承擔坦克殲擊車的角色然而,只從預算上著眼於「通用性」的麥克納馬拉卻要求將這兩種在他看來相差不多的戰鬥車輛合二為一,為此甚至從技術上找到了一個即便是職業軍人們也無法輕易反駁的突破口-此時炮射飛彈技術獲得了重大進展,既是輕型坦克又是殲擊車的東西「應該」是能造出來的,而且不但陸軍能用,海軍陸戰隊也可以用。
  • 義大利「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相比前輩都有哪些升級?
    近日據報導,義大利國防部已批准生產和訂購40輛「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創立了「輪式坦克」這個概念的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陸軍需要一種能夠執行快速偵察和機動作戰的輪式裝甲車輛,要求不僅具有當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還要具備戰略機動性,並能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由此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誕生。
  • 歷史科普帖——美軍二戰坦克殲擊車M10 狼獾
    今天又到科普時間了呢,特別提醒,本期刊共有2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