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公司(通用動力公司)FIM-92 "毒刺"(Stinger)可攜式防空飛彈
FIM-92 "毒刺 "取代FIM-43 "紅眼 "成為西方標準的可攜式防空系統,目前在世界許多國家被廣泛使用。毒刺的開發始於1967年,是對FIM-43 "紅眼 "改進型的研究,命名為 "紅眼 "II。主要的改進是使飛彈具有全射角的紅外製導能力。1971年,美國陸軍選擇了 "紅眼 "II作為未來可攜式防空飛彈的發展方向,並將其命名為FIM-92。1972年3月,"紅眼 "II被重新命名為 "毒刺"。1973年11月開始測試XFIM-92A制飛彈,但由於技術問題而多次停止和重新開始。到1975年,最嚴重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同年7月,XFIM-92A第一次肩部試射。最後,在1978年4月,通用動力公司獲得了第一份大規模生產FIM-92A飛彈的合同。隨後,生產型 "毒刺 "飛彈以一對一的方式取代了舊的FIM-43 "紅眼 "彈。1981年,第一批毒刺部隊達到了IOC(初始作戰能力)。XFIM-92A
FIM-92A是由一個人通過肩部發射器發射的。一旦找到目標並確定為威脅,操作者可以預熱飛彈。這個過程大約需要6秒鐘,包括紅外尋的器冷卻、陀螺儀旋轉和電子裝置的激活。當探測器邏輯鎖定一個紅外源時,一個蜂鳴器信號被發送給操作者,然後他可以扣動扳機。1.7秒後,FIM-92飛彈被發射。在 "毒刺 "被一個持續時間很短的助推發動機從發射器中彈出後,前控制翼和固定尾翼伸出。在短暫的飛行後,使飛彈與操作人員保持安全距離,兩級(助推/維持)固體燃料主發動機點燃。最初的助推階段使 "毒刺 "在短短2秒內加速到2.2馬赫,在某些情況下,發動機燃燒時的最高速度可高達2.6馬赫。如果在大約17(±2)秒後沒有擊中目標,飛彈就會自毀。與老式的FIM-43 "紅眼 "相比,"毒刺 "有兩個主要優勢。首先是第二代冷卻式錐形掃描紅外製導頭,它提供了全方面的探測和制導能力。因此,"毒刺 "可以在接近的飛機有機會投擲短程彈藥或開始地面掃射之前就被使用(迎頭攻擊能力)。毒刺的第二個新特點是它集成了AN/PPX-1敵我識別(IFF)系統,這在友軍和敵軍都在操作飛機的情況下是一個明顯的優勢。在飛行中,飛彈的尋的頭和制導電子裝置可以跟蹤一個以超過8g的速度機動的目標。在目標附近,制導邏輯將被偏置,使飛彈瞄準目標特別脆弱的部分(例如,飛機的駕駛艙,而不是其紅外特徵的中心,即噴氣式排氣管)。3公斤的破片彈頭由一個近距離和延時的撞擊引信觸發。最小有效射程據說是200米。FIM-92A
1977年,通用動力公司已經開始全面開發下一代 "毒刺",命名為XFIM-92B。這種飛彈也被稱為 "毒刺"-POST(無源光學尋的技術),有一個新的微處理器控制的雙波段(紅外/紫外)尋的頭。POST尋的頭使用了玫瑰花圖案的圖像掃描技術,加上新的紫外線選項,使其能夠更有效地區分真正的目標和紅外誘餌或背景雜波。FIM-92B在1983年被投入有限的生產,同時繼續生產FIM-92A基本型毒刺。FIM-92A/B的生產在超過16000枚後最終於1987年結束。1984年,FIM-92C "毒刺"-RMP(可重複編程微處理器)的開發工作開始。RMP的升級允許對機載微處理器的軟體進行重新編程以應對最新的威脅。1987年9月,"毒刺 "的生產轉為FIM-92C,1989年7月,第一批生產的 "毒刺-RMP "飛彈交付給美國陸軍作戰部隊。FIM-92D的名稱適用於升級後的FIM-92C,並改進了反制措施。2002年9月,FIM-92G的名稱被分配給升級後的FIM-92D,但沒有關於升級的細節。FIM-92 和發射器
1992年4月,通用動力公司獲得了開發FIM-92E的合同,被稱為 "毒刺-RMP Block I"。同年晚些時候,通用動力公司的飛彈部門被出售給休斯公司,休斯公司因此成為 "毒刺 "系統的主承包商。FIM-92E是FIM-92D的改進型,並增加了一個新的滾動傳感器和改進的軟體,這大大增強了飛彈對低特徵目標和最新反制措施的性能。第一批生產型FIM-92E飛彈已於1995年交付。許多現有的FIM-92飛彈可能將被升級為FIM-92E標準。2001年,FIM-92F的稱號被分配給了升級後的FIM-92E,但關於改進的具體細節還沒有得到。FIM-92H的代號是指FIM-92D飛彈,它已被升級到RMP Block I標準。最新的 "毒刺 "發展,在1996年被批准開發,是 "毒刺-RMP Block II",也被稱為 "高級毒刺"。它用FPA(焦平面陣列)IIR(成像紅外)制導頭取代了點狀紅外製導頭,這增加了探測範圍和準確性,特別是在高雜波和反措施環境下。更高的探測範圍使 "毒刺 "飛彈的有效射程增加到約8000米的射程。Block II已經進入EMD階段,但美國陸軍的生產資金最終在2002年左右被取消。當時,該項目已經落後於計劃至少5年。目前 "毒刺 "可攜式防空系統的主承包商是雷神公司,該公司已經收購了休斯公司的飛彈部門。毒刺系統已被出售給世界各地的許多部隊,包括第三世界國家(有時通過 "非官方 "渠道出售給後者)。該系統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被阿富汗戰士大量使用,據說有多達250架蘇聯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被毒刺擊落。總的來說,全世界大約有300起飛機擊落事件是由 "毒刺 "造成的。到2001年為止,已經製造了超過70000枚各種型號的FIM-92飛彈,包括外國生產的。目前的生產型號是FIM-92F毒刺-RMP Block I飛彈。FIM-92 "毒刺 "飛彈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武器,不僅用於其最初的可攜式角色,而且還作為其他防空系統的飛彈組成部分。ATAS(空對空毒刺)。美國陸軍將 "毒刺 "飛彈(主要是FIM-92C/D "毒刺"-RMP型號)作為直升機發射的空對空飛彈。ATAS被OH-58C/D Kiowa、AH-64 Apache使用,即將推出的RAH-66 Comanche也將攜帶。有時ATAS的名稱為AIM-92,但這很可能是非官方的。據我所知,ATAS飛彈仍然被稱為FIM-92。復仇者: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陸軍尋找一種高度機動的前線區域視線防空系統。1983年9月,波音公司提出了 "復仇者 "系統,它是一種M998型HMMWV(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輛,一般稱為 "悍馬 "),配備了一個飛彈/火炮塔。炮塔有一挺.50口徑的M3P機槍,以及兩個飛彈發射器,每個發射器可發射四枚毒刺。在1985/86年與其他系統進行比較試驗後,波音公司於1987年8月獲得了 "復仇者 "的生產合同。1989年4月,第一支作戰的美國陸軍部隊裝備了 "復仇者",1990年4月,該系統的全面生產被批准。一輛 "復仇者 "由兩名乘員操作,可以在低空、白天和夜間、在任何天氣下對付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復仇者 "可以使用 "毒刺 "飛彈的所有型號。BSFV(布雷德利毒刺戰車)。M2A2 BSFV是M2布雷德利戰車(BFV)的衍生型號,裝備有內裝式 "毒刺 "飛彈發射架,以及發射飛彈的單兵防空系統操作員。BSFV被美國陸軍採用,作為取消採購MIM-146 ADATS(防空反坦克系統)後的一種臨時武器。BSFV的一個缺點是在發射飛彈之前,可攜式防空系統小組必須離開車輛。在20世紀90年代末,一種改進型的M6 "背負者 "被開發出來。它用一個4枚飛彈的 "毒刺 "發射器取代了布雷德利的 "陶式 "發射器,使飛彈可以完全移動使用。背負者將裝備最新的FIM-92D/E毒刺-RMP彈。
M6 背負者
技術參數
注意:幾個來源提供的數據有輕微的差異。因此,下面的數字可能是不準確的!
FIM-92C的數據(除非註明)。
彈長1.52 m 翼展9.1 cm 彈徑7 cm 重量10.1 kg ;
整個系統:15.7 kg
速度Mach 2.2+射高3800 m 射程4800 m謝謝贊助,繼續鏟武器裝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