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經典武器系列之——Bf109戰鬥機

2021-03-01 世界聞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德意志空軍之翼——Bf109戰鬥機

Bf-109戰鬥機(又稱:Me-109),是德國單座單發單翼全金屬活塞式戰鬥機,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也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優秀的輕型戰鬥機之一。Bf-109戰鬥機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具有全罩式座艙、可縮回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等多項特點,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是德國空軍使用最廣泛的一型戰鬥機。Bf-109戰鬥機在外觀上採用了更多的直線修形,在構造上它合理選用了高強度薄鋁板和精密壓鑄件,反映出當時德國工業技術的先進水準。Bf-109戰鬥機由德國巴伐利亞飛機廠大名鼎鼎的梅塞施米特設計。

設計師:威廉·艾梅爾·威利·梅塞施密特

Bf——109型戰鬥機於1935年5月29日首飛成功,並很快在1936年開始服役。

1933年,隨著希特勒上臺後組建了德國國防軍空軍部,開始大力擴建空軍。1934年,德國空軍發出招標,要求研製一種接替He51型雙翼機的新一代戰鬥機。

德國空間裝備的He51型雙翼戰鬥機機

之後亨克爾的He-112,阿拉道的Ar80,福克-沃爾夫的Fw-159以及巴伐利亞飛機廠(該廠首字母簡稱Bf)。其中財勢最弱的是巴伐利亞飛機場,但它的設計指導人是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教授(Messerschmitt)是單翼高速戰鬥機的熱心倡導者。但是由於受1912年一份「單翼飛機不安全」的研究報告的影響,還有相當一部份德國空軍領導人對單翼機持懷疑態度,因此梅氏與軍方的關係並不融洽。1934年夏天梅氏組建了設計小組,由精通應力結構學的華特·雷瑟擔任設計主任,以輕巧的機體加功率強大的發動機作為基本設計導向。由於其設計思想在當時是太先進了,以至空軍技術室負責人烏迪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排名第二的王牌飛行員)看到Bf-109的設計藍圖後也說:「這根本就不是一架戰鬥機。」1935年5月,在大批德國空軍技術人員的注視下,首次升空試飛的Bf-109飛向藍天。在只臨時裝有一臺英制克列斯特裡爾發動機的情況下,其飛行時速竟達497公裡。最終Bf-109憑藉著無可挑剔的性能毫無懸念的戰勝其它競爭對手,被選中擔任空軍主力戰鬥機。1938年7月,德國政府為表彰設計師梅塞施米特,將他所設計的飛機改為以梅塞施密特的開頭縮寫Me來命名,以作為一種獎勵的象徵。因此以1938年為準,在該年以前設計的機種,無論生產到哪一年,飛機正式稱呼都是以Bf開頭,該年以後設計的飛機則使用Me開頭的編號。也因此二戰後在世界各國出版品或文獻當中,Bf-109和Me-109都可以見到,雖然都是描述同一架飛機,但是卻有不同的名稱,而且這兩個名稱都被廣泛的使用,甚至考據德國空軍在戰時的資料也顯示兩者都有被使用,使得情形相當混亂。

Bf——109型戰鬥機三視圖

而Bf-109型戰鬥機的首秀卻是發生在西班牙內戰中。1936年7月開始,西班牙國內局勢緊張起來,德國和蘇聯各自扶植一方勢力。11月,由 4500 名「志願者」組成的禿鷹軍團前往西班牙參戰。其中包括第88戰鬥機聯隊(簡稱JG88)裝備的是He-51B雙座戰鬥機,完全比不上對手使用的蘇制波利卡波夫I-15雙翼戰鬥機。

蘇聯援助的I-15型戰鬥機

隨後德國將正在試飛驗證中Bf-109戰鬥機緊急運往西班牙戰場,在戰爭中完成剩餘的試飛驗證工作。之後開始生產的首批型號並命名為Bf-109B。

Bf-109B繼續跟隨德國「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進行戰鬥,迅速取代了He-51雙翼戰鬥機。成為「禿鷹」軍團的主力戰鬥機,並且再和蘇聯I-15型戰鬥機的空戰中頻頻取得戰果。同時,梅塞施密特根據Bf-109在戰鬥中發現的問題與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並於1938年開始生產新型Bf-109C型。「C」型在發動機上方安裝了兩挺7.9mm MG17型機槍,取代了「B」系列安裝在翼根的同型機槍。

1939年初,Bf-109E投入生產。「E」型裝著名的Daimler Benz DB601系列液冷發動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戰鬥中,遠優于波蘭的PZL戰鬥機,也較法國的Morane-SaulnierMS406S戰鬥機和英國的「颶風」式戰鬥機更優越。

法蘭西戰役中Bf-109為斯圖卡轟炸機護航

但是在英法海峽和不列顛戰役中「E」型也暴露出航程較短的弱點,也棋逢對手地遇到了「噴火」式戰鬥機。

大不列顛空戰中Bf-109的強勁對手,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Bf-109E型航程短的弱點(兩年後英美盟軍轟炸機部隊也會遇到這種情況),使它不能伴隨德國轟炸機對倫敦進行轟炸,也不能在英國縱深自由行動,攻擊英軍的訓練基地和有價值的地面目標。這是德國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

不列顛空戰中Bf-109為轟炸機護航

為了彌補這一弱點,Bf-109F型在1940年末開始取代「E」型。「F」型有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最新型的冷卻器、更輕巧的機身,以便和「噴火」式戰鬥機對抗。

Bf-109F改進型

當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約有一半左右的Bf-109型戰鬥機參加了對蘇聯的入侵。在北非前線也表現出比P40「戰斧」和「颶風」式戰鬥機更優越。

1942年初,最新型Bf-109G系列開始生產。「G」系列比前面各型速度更高、更易於操縱。稍後生產的「GS」型裝13mmm MG131大口徑機槍,以增強火力。隨著美國P-51「野馬」、P-47「共和」等高性能戰鬥機出現,Bf-109逐漸感到力不從心,但「G」系列仍然持續生產到1945年。最後的生產型號是Bf-109K和Bf-109G-10型,兩者十分相似。因為盟軍的轟炸不斷升級和德國的形勢日益惡化,「K」系列只生產了不足2000架。

當1944年遇到英美新型戰鬥機後,Bf-109戰力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

Bf-109型戰鬥機基本性能參數:

乘員1人

長度9.07米

翼展9.92米

高度2.5米

空重263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405千克

動力系統 Bf-109戰鬥機採用正面阻力較小的水冷直列氣缸的戴姆勒-奔馳DB601(或戴姆勒-奔馳DB605)型發動機,機頭配一個圓錐體形狀的槳轂罩及三葉螺旋槳

最大飛行速度710千米每小時

實用升限10000米

航程700-900千米

軍 械:MG108 30mm機關炮1門,MG131 13mm機槍2挺

梅塞施米特Bf-109戰鬥機是二戰中德國空軍主力戰鬥機。它從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到二戰結束,從西線歐洲戰場到東線德蘇戰場,是二戰德國空軍的標誌。在整個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總戰果中有一半以上是Bf-109取得的。

在長達23年時間裡,先後在德國、西班牙和捷克等地累計生產了33000架,其中德國自產30480架。這種情況,在世界航空史上單一型號產量記錄中是極少見的。

我們可以用一連串的「最」來形容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二戰中最著名的戰鬥機,生產數量最大的戰鬥機,型號最多的戰鬥機,產生空戰王牌最多(世界三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Bf-109出身:埃裡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敵機世界第一,格爾哈德·巴克霍隆擊落301架敵機為第二,京特·拉爾擊落275架敵機為第三)的戰鬥機。

從上到下依次為埃裡希·哈特曼、格爾哈德·巴克霍隆、京特·拉爾

德國頭號王牌哈特曼少校長期使用的也是Bf-109K型飛機。他個人擊落敵機352架,創造人類戰爭史上的空戰絕對記錄……

相關焦點

  • 永遠年輕的帝國雄鷹——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下)
    比如我們在系列第一篇就提到過的,Bf 109的輕型機體設計並沒有為武器系統留出多少空間,這也就導致Bf 109的內置火力與同時期的其它戰鬥機相比一直處於較弱的位置——比如,美系飛機的普遍火力配置是6挺M2 12.7mm航空機槍,引用戰雷裡的秒投射量是3.3千克/秒,而Bf 109 F-4(無吊艙)則只有1.1千克/秒左右。
  • 心中的經典(二)——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
    Bf-109從1935年5月首飛,一直到二戰結束,與1941年中旬開始服役的Fw-190共同成為了納粹空軍的標誌性戰鬥機。二戰期間多國空軍採用此機,包括芬蘭、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義大利、瑞士。
  • 二戰德國空軍戰鬥機的代名詞,Bf 109全系列型譜
    從1935年到1945年,德國梅塞施密特出品的Bf 109幾乎就是德國空軍戰鬥機的代名詞,被公認為二戰中最著名、性能最優秀的戰鬥機,同時也是德國歷史上製造數量最多的飛機和戰爭史上擊落敵機最多的戰鬥機。在整個二戰時期,Bf 109戰鬥機始終是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中堅力量,從戰爭爆發的第一天起奮戰始終,直到戰爭結束的最後一刻。
  • 永遠年輕的帝國雄鷹——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中)
    現在,終於到了Bf 109 F-4!F4被很多人認為是Bf 109系列中最經典的一個型號,它將梅塞施密特「大力推鴻毛」的思路和綜合性能完美地結合了!Sinaisky在檢視了被俘的Bf 109戰鬥機之後,發表了以下評價:梅塞施密特戰鬥機設計得非常優秀。首先,它的引擎是倒置的(109採用的均是倒置V-12發動機),所以不會被來自下方的火力攻擊至停車(此說法存疑)。
  • P-51野馬對比Bf-109戰鬥機,誰才是二戰期間的戰鬥機之王?
    在二戰期間,出現了很多性能優秀的戰鬥機,就比如美國的P-51野馬、P-47雷電、F6F地獄貓,德國的Bf-109,日軍的A6M2零式,英國的噴火戰鬥機
  • 帝國之鷹——Bf.109傳奇
    該方針後來分解為三部分:Rüstungsflugzeug II工程目標是研製一種雙座戰術轟炸機,該機後來發展成二戰中著名的JU.87俯衝轟炸機;RüstungsflugzeugIII工程要求研製一種多人機組的護航戰鬥機,後來發展成Me.110戰鬥機;RüstungsflugzeugIV工程要求研製一種單座晝/夜戰鬥機,最終導致了了Me.109的誕生。
  • Bf 109戰鬥機的艦載化改進
    二戰中德國海軍航空兵的困境由於地緣環境所致,德國的海上軍事行動從來都具有很大的「相對獨立性」。 Bf 109的艦載化1938年7月,為了給正在建造中的「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提供一款性能優秀的艦載戰鬥機,帝國航空部指示巴伐利亞飛機公司以Bf 109E為基礎進行適合艦載使用的改進,這便是Bf 109T的由來。
  • 你熟悉而又陌生的Bf 109家族,梅塞施密特單發螺旋槳戰鬥機小全
    是二戰中產量最高的德國主力戰鬥機,自西班牙內戰期間初戰一直打到德國戰敗為止,產生了諸多子型號。在二戰初期Bf 109和英國的噴火堪稱一時瑜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戰爭中後期Bf 109的性能已遠不及噴火後期型號。但實際上梅塞施密特爭奪戰鬥機優勢的野望從未停歇,今天我們就以Bf 109系列為主線給梅塞施密特單發戰鬥機拉個清單。
  • 心中的經典(五)——梅塞施密特Bf-110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110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空軍的雙發重型戰鬥機。
  • 倫敦上空的鷹,二戰英國經典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
    這種戰鬥機速度快且飛機自身火力強大,因此被稱為"戰鬥機中的虎式坦克"。噴火式戰鬥機在整個二戰期間總產量超過22000架,是英國產量最高的一款戰鬥機,並且伴隨英國軍隊打滿二戰全場。飛機雖然最早在一戰時期就已經廣泛投入作戰,但是當時的飛機還相當原始,早期飛機甚至連機槍和發動機的隨動系統都沒有,更多飛機則使用木頭甚至帆布來製造,這種飛機的性能可想而知。
  • 優雅的屠夫之鳥-Fw 190戰鬥機
    而對於德國航空部而言,由於只有一種主力戰鬥機——即已經發展出多個改型系列的 Bf 109——因而不能確保今後一個時期內,德國空軍仍能居於世界各國空軍的前列。其次,當時德國航空部決策層獲得的情報表明,其它空軍強國至少有兩種現代戰鬥機即將投產服役。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航空部技術部門於 1937 年冬提出了新型戰鬥機的技術規範。
  • 折翼之鷹,二戰初期的法國戰鬥機
    這種飛機是響應法國空軍輕型戰鬥機要求發展出的型號,前身是競速飛機,整個系列都有一個誇張伸長的機頭。除一些必要的整流罩外,全機採用木結構,該機發展過程中曾引起蘇聯空軍的興趣。實機測試顯示其性能平平,特別是火力和速度不足,在短暫裝備法國空軍後退役並提供給芬蘭和波蘭使用,波蘭飛行員曾駕駛這種嚴重過時的飛機擊落過Bf 109。
  • 二戰九大經典戰鬥機排名:日本零式戰機僅列第七
    P51「野馬」戰鬥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在二戰期間性能最優秀、最有名的戰鬥機之一,也是美國海陸兩軍所使用的單引擎戰鬥機當中航程最長,對於歐洲與太平洋戰區戰略轟炸護航最重要的機種。功能、尺寸與當時英國的噴火戰鬥機、德國的BF-109戰鬥機、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相當。最大飛行速度708千米/小時,航程2,755千米,實用升限12,800米。
  • 二戰德國空戰利器「屠夫鳥」,福克-沃爾夫 Fw 190 型戰鬥機
    儘管許多德國超級王牌更鍾情於Bf 109,但無人能夠否認,福克- 沃爾夫公司的Fw 190 是二戰德國空軍裝備的最好的戰鬥機。這種被稱為「屠夫鳥」的空戰利器一經問世,立即被盟軍視為最可怕的敵人,性能全面超越同期的英軍戰鬥機,並迅速成為與Bf 109 並駕齊驅的主力型號。
  • 從護航機到轟炸機殺手,二戰德國Bf 110驅逐機的是是非非
    「需要其他戰鬥機護航的護航戰鬥機」這個汙名確實洗無可洗,不過僅以這點就把這種飛機貶的一無是處似乎對這種在二戰中打滿全場的老兵也不太公平,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這種飛機的故事。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雙發重型戰鬥機的概念。
  • 85年前 梅塞施密特Bf.109首次參戰 表現並不成功 奠定未來的輝煌
    85年前,即1936年12月16日,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在西班牙內戰中首次亮相。
  • 心中的經典(十二)——北美P-51「野馬」戰鬥機
    說起P-51「野馬」戰鬥機,就不得不從她的設計之初說起。二戰早期,英國政府為了面對飛機短缺的問題,在美國組建了直接採購委員會,購買美國飛機來補充國內飛機的不足。在1939-1940年間,美國可供出口的戰鬥機只有P-40和P-39,儘管這兩種飛機都無法與德軍的Bf-109抗衡,但英國政府仍然採購了大量的P-40。
  • 最經典的空戰武器 航空機槍與機炮
    儘管今日機炮已淪為空戰武器中最不起眼的那個,絕大多數四代戰機(F-22、F-35、蘇-57)仍未將其捨棄。【軍武研究員】系列文章將為您呈現百年來,航空機炮(槍)的發展歷程,並介紹其中典型代表。轟炸機的結構較戰鬥機更為堅固,要擊落盟軍4發重型戰鬥機,需命中n發12.7 毫米槍彈,為戰鬥機配備大威力機炮成為當務之急,1942年德國航空部提出20毫米是空戰武器的最小口徑。德國確實在攔截戰鬥機和機載武器方面花費大量心血,戰時共研發16種20毫米以上口徑機炮,20毫米MG151和30毫米MK-108機炮成為標配。
  • 【舊文】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與75毫米Ho-501航炮
    1944年1月,由小澤久之丞設計師負責開發,陸軍第一技術研究所的牧浦少佐負責協助,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項目開始研發。1944年10月,盟軍反攻菲律賓,日本陸航迫不及待的向三菱公司下了44架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的生產訂單。
  • 紅色戰鷹,從拉格-1到拉-7戰鬥機,淺談二戰拉沃切金系列戰鬥機
    為了讓讀者朋友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拉沃切金航空設計局的產品有更深的了解,本文將以蘇聯衛國戰爭為主線,向讀者朋友們介紹當時拉沃切金航空設計局的一系列產品。拉沃切金的開篇之作——從拉格-1戰鬥機到拉格-3戰鬥機拉沃切金設計局的前身是蘇聯在30年代末期的301航空設計局,該設計局由拉沃切金、古德科夫、格本諾夫三人組建,用於競標蘇聯空軍在1939年提出的新一代戰鬥機招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