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德意志空軍之翼——Bf109戰鬥機Bf-109戰鬥機(又稱:Me-109),是德國單座單發單翼全金屬活塞式戰鬥機,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也是二戰期間綜合性能最優秀的輕型戰鬥機之一。Bf-109戰鬥機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具有全罩式座艙、可縮回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等多項特點,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是德國空軍使用最廣泛的一型戰鬥機。Bf-109戰鬥機在外觀上採用了更多的直線修形,在構造上它合理選用了高強度薄鋁板和精密壓鑄件,反映出當時德國工業技術的先進水準。Bf-109戰鬥機由德國巴伐利亞飛機廠大名鼎鼎的梅塞施米特設計。
設計師:威廉·艾梅爾·威利·梅塞施密特
Bf——109型戰鬥機於1935年5月29日首飛成功,並很快在1936年開始服役。
1933年,隨著希特勒上臺後組建了德國國防軍空軍部,開始大力擴建空軍。1934年,德國空軍發出招標,要求研製一種接替He51型雙翼機的新一代戰鬥機。
德國空間裝備的He51型雙翼戰鬥機機
之後亨克爾的He-112,阿拉道的Ar80,福克-沃爾夫的Fw-159以及巴伐利亞飛機廠(該廠首字母簡稱Bf)。其中財勢最弱的是巴伐利亞飛機場,但它的設計指導人是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教授(Messerschmitt)是單翼高速戰鬥機的熱心倡導者。但是由於受1912年一份「單翼飛機不安全」的研究報告的影響,還有相當一部份德國空軍領導人對單翼機持懷疑態度,因此梅氏與軍方的關係並不融洽。1934年夏天梅氏組建了設計小組,由精通應力結構學的華特·雷瑟擔任設計主任,以輕巧的機體加功率強大的發動機作為基本設計導向。由於其設計思想在當時是太先進了,以至空軍技術室負責人烏迪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排名第二的王牌飛行員)看到Bf-109的設計藍圖後也說:「這根本就不是一架戰鬥機。」1935年5月,在大批德國空軍技術人員的注視下,首次升空試飛的Bf-109飛向藍天。在只臨時裝有一臺英制克列斯特裡爾發動機的情況下,其飛行時速竟達497公裡。最終Bf-109憑藉著無可挑剔的性能毫無懸念的戰勝其它競爭對手,被選中擔任空軍主力戰鬥機。1938年7月,德國政府為表彰設計師梅塞施米特,將他所設計的飛機改為以梅塞施密特的開頭縮寫Me來命名,以作為一種獎勵的象徵。因此以1938年為準,在該年以前設計的機種,無論生產到哪一年,飛機正式稱呼都是以Bf開頭,該年以後設計的飛機則使用Me開頭的編號。也因此二戰後在世界各國出版品或文獻當中,Bf-109和Me-109都可以見到,雖然都是描述同一架飛機,但是卻有不同的名稱,而且這兩個名稱都被廣泛的使用,甚至考據德國空軍在戰時的資料也顯示兩者都有被使用,使得情形相當混亂。
Bf——109型戰鬥機三視圖而Bf-109型戰鬥機的首秀卻是發生在西班牙內戰中。1936年7月開始,西班牙國內局勢緊張起來,德國和蘇聯各自扶植一方勢力。11月,由 4500 名「志願者」組成的禿鷹軍團前往西班牙參戰。其中包括第88戰鬥機聯隊(簡稱JG88)裝備的是He-51B雙座戰鬥機,完全比不上對手使用的蘇制波利卡波夫I-15雙翼戰鬥機。
蘇聯援助的I-15型戰鬥機隨後德國將正在試飛驗證中Bf-109戰鬥機緊急運往西班牙戰場,在戰爭中完成剩餘的試飛驗證工作。之後開始生產的首批型號並命名為Bf-109B。
Bf-109B繼續跟隨德國「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進行戰鬥,迅速取代了He-51雙翼戰鬥機。成為「禿鷹」軍團的主力戰鬥機,並且再和蘇聯I-15型戰鬥機的空戰中頻頻取得戰果。同時,梅塞施密特根據Bf-109在戰鬥中發現的問題與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並於1938年開始生產新型Bf-109C型。「C」型在發動機上方安裝了兩挺7.9mm MG17型機槍,取代了「B」系列安裝在翼根的同型機槍。
1939年初,Bf-109E投入生產。「E」型裝著名的Daimler Benz DB601系列液冷發動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戰鬥中,遠優于波蘭的PZL戰鬥機,也較法國的Morane-SaulnierMS406S戰鬥機和英國的「颶風」式戰鬥機更優越。
法蘭西戰役中Bf-109為斯圖卡轟炸機護航
但是在英法海峽和不列顛戰役中「E」型也暴露出航程較短的弱點,也棋逢對手地遇到了「噴火」式戰鬥機。
大不列顛空戰中Bf-109的強勁對手,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Bf-109E型航程短的弱點(兩年後英美盟軍轟炸機部隊也會遇到這種情況),使它不能伴隨德國轟炸機對倫敦進行轟炸,也不能在英國縱深自由行動,攻擊英軍的訓練基地和有價值的地面目標。這是德國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
不列顛空戰中Bf-109為轟炸機護航為了彌補這一弱點,Bf-109F型在1940年末開始取代「E」型。「F」型有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最新型的冷卻器、更輕巧的機身,以便和「噴火」式戰鬥機對抗。
Bf-109F改進型
當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約有一半左右的Bf-109型戰鬥機參加了對蘇聯的入侵。在北非前線也表現出比P40「戰斧」和「颶風」式戰鬥機更優越。
1942年初,最新型Bf-109G系列開始生產。「G」系列比前面各型速度更高、更易於操縱。稍後生產的「GS」型裝13mmm MG131大口徑機槍,以增強火力。隨著美國P-51「野馬」、P-47「共和」等高性能戰鬥機出現,Bf-109逐漸感到力不從心,但「G」系列仍然持續生產到1945年。最後的生產型號是Bf-109K和Bf-109G-10型,兩者十分相似。因為盟軍的轟炸不斷升級和德國的形勢日益惡化,「K」系列只生產了不足2000架。
當1944年遇到英美新型戰鬥機後,Bf-109戰力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
Bf-109型戰鬥機基本性能參數:
乘員1人
長度9.07米
翼展9.92米
高度2.5米
空重263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405千克
動力系統 Bf-109戰鬥機採用正面阻力較小的水冷直列氣缸的戴姆勒-奔馳DB601(或戴姆勒-奔馳DB605)型發動機,機頭配一個圓錐體形狀的槳轂罩及三葉螺旋槳
最大飛行速度710千米每小時
實用升限10000米
航程700-900千米
軍 械:MG108 30mm機關炮1門,MG131 13mm機槍2挺
梅塞施米特Bf-109戰鬥機是二戰中德國空軍主力戰鬥機。它從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到二戰結束,從西線歐洲戰場到東線德蘇戰場,是二戰德國空軍的標誌。在整個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總戰果中有一半以上是Bf-109取得的。
在長達23年時間裡,先後在德國、西班牙和捷克等地累計生產了33000架,其中德國自產30480架。這種情況,在世界航空史上單一型號產量記錄中是極少見的。
我們可以用一連串的「最」來形容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二戰中最著名的戰鬥機,生產數量最大的戰鬥機,型號最多的戰鬥機,產生空戰王牌最多(世界三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Bf-109出身:埃裡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敵機世界第一,格爾哈德·巴克霍隆擊落301架敵機為第二,京特·拉爾擊落275架敵機為第三)的戰鬥機。
從上到下依次為埃裡希·哈特曼、格爾哈德·巴克霍隆、京特·拉爾德國頭號王牌哈特曼少校長期使用的也是Bf-109K型飛機。他個人擊落敵機352架,創造人類戰爭史上的空戰絕對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