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米格-21超40年,新一代米格機,到手後壓根看不上?

2021-02-15 大水來

中國空軍從韓戰裝備米格-15戰鬥機開始,算是打了一個開門紅,從此之後,米格-17,米格-19,米格-21潮水般湧入,使得中國空軍裝備水平一下子提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隨著中蘇關係的變動,俄制戰鬥機不再源源湧入,中國航空人在米格-21戰鬥機基礎上,不斷努力奮發,開發出了殲-7II,殲7III,殲7E,殲-7MF等戰鬥機,其中殲7II和殲7E改型自己使用也大量出口,成為一代機皇,從1962年中國得到米格-21戰鬥機資料和零部件開始,1964年3月31日,利用散件裝配出第一架國產米格-21,改名為殲-7,2006年停產,持續時間長達44年!

米格-21戰鬥機使得中國人第一次接觸到兩倍音速戰鬥機,這也是中國新型戰鬥機殲-8的基石,在米格-21基礎上中國人終於學會了如何設計製造兩倍音速戰鬥機,米格-21戰鬥機最大的弱點是,機頭進氣導致雷達口徑太小,僅僅280毫米直徑的雷達天線,嚴重影響戰鬥機,而俄羅斯人也意識到這一點,新一代戰鬥機放棄了機頭進氣,改成過兩側進氣,這就是米格-23戰鬥機!

米格-23戰鬥機算是米格-21的下一代,航電操縱都有大幅度升級換代



在俄羅斯人眼裡,米格-21戰鬥機算是第二代戰鬥機,僅僅具備2倍音速飛機和近距格鬥飛彈發射能力,而米格-23戰鬥機算是第三代戰鬥機,飛機採用了先進的變後掠翼設計,而且具備大型火控雷達,可以發射中距攔射飛彈進行超視距攻擊,這是最大的亮點,但是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從埃及得到米格-23戰鬥機後,評價並不高,卻沒有仿製生產的打算,而是繼續推進自主的殲-8II戰鬥機計劃。

只有中國人看不上米格-23嗎?這個倒不是,幾乎全世界都看不上!俄羅斯人非常討厭米格-23戰鬥機的變後掠翼作業系統,雖然帶來了傑出的起降性能,和優秀的高空高速性能,但是手工操縱後掠角變化,使得飛機氣動特性劇烈變化,非常難於駕駛,稍有不慎就容易失控導致機毀人亡!

米格-23戰鬥機作為一款戰鬥機是非常糟糕的,作為一款截擊機攔截轟炸機是合格的



米格-23在美國人眼裡,綽號直線加速器,高空高速加速性非常好,接近美國的F-15戰鬥機,別的地方幾乎毫無可取之處,米格-23戰鬥機座艙狹小,視野不良,不適合做戰鬥機,做截擊機攔截敵人轟炸機還可以,但是很不幸的是,米格-23從來沒有這種好運,轟炸機從來不找上門,上門的都是戰鬥機,而且是更先進一代的美國戰鬥機F-15,F-16,所以死的很慘情理之中!

米格-23戰鬥機的火控雷達和武器相比米格-21是比較先進的,最大可以支持27公裡對敵人轟炸機比如B-52的迎頭攔射,但是和更顯的西方戰鬥機作戰,則顯得捉襟見肘,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中國利用米格-23的部分技術,包括機頭進氣道等成功開發了殲8II戰鬥機



米格-23戰鬥機作戰影響最大的地方是,沒有好的飛彈和雷達,雖然裝備了高空雲雀雷達,以及R-23中距空空飛彈,但是實戰效果非常糟糕,一方面飛機電子戰系統落後,對美國戰鬥機雷達的照射和鎖定沒有起到基本的預警作用,作戰中經常被偷襲,另外一方面,雷達和飛彈都有致命缺陷,不具備下視能力,敵機只要飛的比米格-23低一些,飛彈和雷達很快就抓瞎脫靶。

空空飛彈採用半主動制導雷達其實是很容易對付的,只要有稍微靠譜的雷達告警接收機,適時的時候做個不太大的機動就可以輕鬆脫鎖,這是防禦態勢,進攻態勢呢,米格-23戰鬥機問題也很多,讓幾乎讓飛行員抓狂,某次一個交戰的阿拉伯國家飛行員回憶, 一次戰鬥中,飛機雷達大約在22~24KM距離發現了執行轟炸任務的F4戰鬥機,兩者方位接近90度,飛行員隨即給飛彈通電,並降低飛行高度保持跟蹤。

全副武裝的米格-23面對F-16A這種白板一樣的格鬥機,還是沒有任何勝算



但是忽然發現有另外一架敵機高速對頭飛過來,信號比較弱,判斷是F-16戰鬥機,由於F-16超強的格鬥能力,所以,飛行員決定先對付F-16,此時距離16公裡,飛彈沒有準備好,突然,距離縮小到12公裡的時候,F-16從雷達屏幕上消失,飛行員意識到敵人利用米格-23的單脈衝雷達不能下視的缺點,降低了飛行高度,為此米格-23繼續降低高度,目標重新出現了,距離8公裡!

此時F-16戰鬥機已經加速到1.1馬赫以上,米格23也俯衝加速到1馬赫,開啟導引同步,雙方相距約3KM時,飛彈顯示準備好,整個導引同步過程花費了8秒,由於雙方交匯速度太快,高達700米每秒,而且飛彈舵面解鎖需要3秒鐘,外加飛彈發射加速,交匯速度更高,所以飛彈不出意料的打飛了!

米格-23裝備大型中距飛彈,幾乎沒啥像樣的戰果


原來米格-23戰鬥機的飛彈發射,需要對本機飛彈有比較嚴格的限制,目標交匯時間在5秒到30秒之間,這一次攻擊交會時間僅有3秒鐘,所以脫靶,最終飛行員飛彈發射完畢,立即掉頭開加力回家,不和F-16比賽搏鬥,依靠速度撿回了一條命!

米格-23裝備兩種型號的R-23飛彈,雷達半主動和紅外型號,兩種飛彈都存在嚴重的性能缺陷,雷達半主動的型號沒有下視能力,而紅外型號只能尾追攻擊,這對機動性很差的載機來說,真是一個殘酷的考驗!

中國空軍對機載武器非常重視,國產雷達和飛彈性能迅速跟上世界先進水平


有鑑於此,中國獲得米格-23戰鬥機之後,就斷了仿製的念頭,除了進氣道,腹鰭,以及機頭外,別的全盤延續米格-21和米格-19戰鬥機設計,飛彈和雷達性能太差,仿製也沒有任何意義,就自行開發更先進型號,這就是霹靂-11和1471脈衝都卜勒雷達!

在米格-23幾十年悲劇性的空戰歷史中,貧弱的航電和飛彈扮演了關鍵性角色,這也是美國從60年代開始,瘋狂投資先進雷達航電和飛彈的原因,性能差一些,幾乎就是砧板上待宰的羔羊,這種血淋淋的教訓使得全世界大國,高度重視航電和飛彈的發展,幾十年後,中國戰鬥機雷達飛彈也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永恆的佩格」——美國空軍的秘密米格戰機
    米格-21「魚窩」是一種具有機鼻進氣錐的超音速戰鬥機,機動性比米格-17稍差  米格-23「鞭笞者」是米格-21的後繼型,有類似於F-111的可變後掠翼設計。米格-21與F-18  在抵達後的第二天,受訓飛行員會首次飛向託諾帕。當第4477中隊的警戒T-38發現他們後,「永恆的佩格」飛行員就駕駛米格機從沙漠機場起飛,急速爬升去迎接客人。
  • 諜戰米格──美國搜集米格戰鬥機的故事
    1950年8月,美軍的RB-29偵察機發現,有122架米格戰鬥機抵達了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機場。在1959年出版的最初的四期中,每一期都刊登有一篇和米格飛機有關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報告了米格-19「農夫」(Farmer)戰鬥機的改進型號──這些改動首次在1957年的5月份被觀察到,包括升級後的發動機和軍械。
  • 當年中國為什麼不引進米格31?
    這一條的份量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沒有減弱多少。更不必說在朝鮮之後發生的中東空戰、越南空戰。中東地區的空戰特別是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展開的第三、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由於中東地區的天氣晴好,絕大多數空戰發生在視距範圍內。米格與幻影、鬼怪之間基本是通過空中格鬥取得空戰勝利。
  • 藝術家舉行葬禮埋葬米格戰機,中國卻曾用其打出米格威名
    羅傑·希恩斯曾經在2016年將自己的第一架飛機埋葬在英國伯明罕的郊區,這次為了「米格的葬禮」,特意買了一架蘇聯製造的米格-21戰鬥機,這架「魚窩」於1971年生產,並於1996年退役。羅傑·希恩斯辦齊了所有的手續,並請專業人士對這架米格戰鬥機進行清洗消汙,保證戰機埋入地下不會造成汙染。整個「米格的葬禮」將持續3天,包括地面一些雕塑的配置等。
  • 米格戰鬥機在越南上空,儘管偶爾會取得勝利,但還是無法阻止美軍
    美軍飛行員眼睜睜地看著米格戰鬥機從機庫中出來,滑行到跑道的盡頭,並啟動發動機起飛,但直到它們真正起飛升空後才能與其交戰。北越的米格戰鬥機也可能越境逃入中國。  在能夠對米格機發起攻擊之前,美軍需要目視識別敵機,而不是使用雷達進行目標捕獲並發射遠程空空飛彈。對此,威廉•莫邁耶(William W.
  • 差點被引進中國?「最後的截擊機」——米格-31
    有的國內字幕組在翻譯一些影片時,乾脆就直接把其中出現的「蘇式」飛機譯為「米格機」,對於普通觀眾來講,雖然不甚準確,倒也簡明扼要——直接提醒你,這就是蘇聯(中國、朝鮮、越南……)那一邊的灰機! 米高揚在世時參與設計的最後一款戰機就是創造了諸多紀錄的「鋼製飛機」米格-25,米高揚於1970年去世,沒能看到最終的作品,格列維奇在米高揚病重後接手完成了後續部分,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合作了。
  • 印度空軍米格機墜毀,印度網友:俄機笨重危險,國產戰機更合適!
    飛行跳傘後很快被救援直升機帶走,這一次墜毀的是印度空軍的米格-29UPG戰鬥機,這也是印度過去4個月唯一一起固定翼戰機失事。難道米格-29UPG戰機真的不堪一擊,不如光輝戰鬥機?印度空軍獲得米格-29戰鬥機是上世紀80年代,購買的是最早的一批米格-29B和UB型號,迄今為止還有60多架服役,隨著時間的推移,米格-29A戰機航電老化,缺乏先進空空飛彈,而且缺乏對地攻擊能力,外加內油太少,作戰半徑太短,這一切抱怨的結果就是,米高揚設計局的米格-29SMT型號!
  • 「海弗甜甜圈」──越戰期間美國秘密測試米格-21的故事
    「1966年,以色列人得到了一架米格-21戰鬥機。從這架秘密得到的米格-21身上,以色列空軍和美國空軍都獲益良多。」無疑,這是為了防止飛行員在攻擊目標完畢後向上拉起時出現過載問題。然而,對於米格-21這樣一架兼負戰鬥轟炸任務的飛機而言,上述設計使得「高俯仰率難以或不可能實現」。因此,美國的分析師們確定,米格-21在俯衝轟炸、掃射或發射空對地火箭彈後恢復水平飛行是有問題的。  美國人得到的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是,在15000英尺(約4572米)以下的空中,米格-21居然無法進行超音速飛行!
  • 印度誓言不買米格機,可惜國產機不爭氣,打臉也要再買俄軍二手機
    米格-29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前線戰鬥機。米格-29原型機1977年10月6日首飛,1982年米格-29在莫斯科和高爾基飛機製造廠投入批量生產,1983年開始裝備部隊。
  • 美國為拍米格諜照不擇手段:四星上將親自上陣爭做「爬牆黨」?
    1950年8月,美軍的RB-29偵察機發現,有122架米格戰鬥機抵達了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機場。在1959年出版的最初的四期中,每一期都刊登有一篇和米格飛機有關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報告了米格-19「農夫」(Farmer)戰鬥機的改進型號──這些改動首次在1957年的5月份被觀察到,包括升級後的發動機和軍械。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下)
    起飛時,米格-21的機身兩側各安裝兩枚起飛助推火箭,升空後丟棄  1976年秋季的一天,東德人民軍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飛行員米歇爾•韋格裡希參加了一次飛行訓練,練習晝間攔截。韋格裡希被引導到了被告知是未知目標所在的空域,然而,令他驚訝的是,要攔截的目標機竟然是一架米格-23。韋格裡希和他的中隊隊友們所不知道的是,駐紮在佩內明德基地的第9戰鬥機聯隊飛米格-23已經飛了兩年之久了。
  • 同宗同源,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的魔改殲-7差距有多大
    此次墜毀的飛機,看照片明顯是一架更先進的米格-21UPG印度目前裝備的米格-21可以分為兩個批次,早期批次的米格-21bis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的,1980年,印度引進了米格-21bis的生產線和生產許可證,在蘇聯的授權下生產了290架。
  • 大出風頭的「梟龍」擊落了米格-21?這和T-34又有何聯繫?
    其實,「梟龍」戰鬥機和米格-21的關係也是十分的微妙。大家都知道,殲-7戰鬥機是當時中國按照米格-21的技術標準進行模仿製造出來的一款戰機,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殲-7戰鬥機是米格-21戰鬥機的孩子。那麼,照這樣一看,殲-7戰鬥機是米格-21的孩子,「梟龍」FC-1是殲-7的孩子,那也就是說「梟龍」FC-1是米格-21的孫子嘍,那是不是也可以說「梟龍」FC-1是米格-21的換代升級魔改款,哈哈,簡直邏輯鬼才。
  • 美國稱F35為第五代戰鬥機,是堅持了50年後向俄式標準投降了麼?
    而蘇聯則和美國不同,第一代米格19代表超音速的起點,它們在第二代戰鬥機時米格21服役了太長的時間,因此蘇聯認為米格21是他們的第二代,他們第三代戰鬥機發展走入歧途,發展的米格23,25用時過長,雖然技術水平和美國F4屬於同代,但是蘇聯認為那是他們的第三代戰鬥機。而和美國的第三代戰鬥機匹敵的蘇27,米格29蘇聯認為是第四代。
  • 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別逗了,殲20比它先進兩代
    對於這個說法,實在讓人感覺有些海外媒體想像能力過高,中國空軍已經裝備殲-20戰鬥機,比米格-31BM先進二代,實在沒有理由引進已經過時的米格-31BM截擊機。前蘇聯已經意識到米格-31潛力有限,解體之前就曾經設想發展新一代截擊機-米格701實際上這並不是海外媒體第一次報導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截擊機,上一次應該是在90年代初,航空知識等國內刊物曾經轉載俄羅斯方面說法,中國有可能從俄羅斯引進米格
  • 印度空軍奪得2021年第一摔!20年來已摔掉80架米格21
    ▲20年來,印度每年墜毀的飛機數量和型號不過印度空軍也真是配合,進入2021年沒幾天,在1月5日晚就墜毀了1架戰機,這架戰機為米格21,是印軍中著名的「飛行棺材」。值得注意的是,這架墜毀的戰機也是印度空軍在20年來墜毀的第80架米格21,按照印度空軍編制,能裝備4個戰鬥機中隊。也就是說在20年時間裡,僅僅是米格21戰鬥機中隊,就被印軍自己幹掉4個。所以說印度空軍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句話並非虛言。不過印度空軍的飛行員對於墜機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因此發現情況不對就立即跳傘,毫不猶豫,因此這次的米格21墜機事故也沒有造成飛行員死亡。
  • 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在拉賈斯坦邦墜毀
    齋浦爾:周二,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野牛」起飛後不久在拉賈斯坦邦蘇拉特加爾空軍基地墜毀。The Indian Air Force said that the pilot is safe and an enquiry has been initiated.
  • 獨家|美學者:因為中國空軍,印度米格-21被擊落後沒敢升級戰事
    由於蘇-30滯空時間長,比較合適執行CAP任務,推測巴空軍將目標初步鎖定了蘇-30MKI,在巴軍戰機行動後印度空軍將空情通報給前線機場的米格-21。米格-21因航程較短,一般僅在突發空情時才起飛,從地圖上看距離實控線最近的機場到交火區域在80公裡左右,飛行時間需要6分鐘。目前尚不清楚米格-21為何從策應蘇-30變成主動越境追擊,進而被梟龍戰機拿了戰果。
  • 踢館 | 為什麼在克什米爾這麼敏感的地方,印度駐軍卻用老式米格21?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這次印巴空戰,印度的米格21 被打了下來,明知道對面的飛機很先進,而且是故意來搞事情,讓米格21這樣的老傢伙上去,不是送菜並且起不到什麼作用嗎?//印巴爆發激烈空戰,為什麼被擊落的是印度的米格21這樣的老爺機?
  • 為何中國28年前不要米格29?知道原因後無比高興,幸好沒做冤大頭
    從此,中國空軍航空兵第三代戰鬥機的歷程由此拉開。但是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卻有著自己的疑問。中國空軍建軍數十年,使用的都是仿造蘇聯的米格飛機,從米格15一直到米格21戰鬥機。在當時又牽扯到新機的換裝,為什麼不去引進同為三代機的米格29,偏偏要引進價格更加昂貴的蘇27呢?首先,我們看看蘇27和米格29的定位吧。兩者的定位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