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 日本的複合材料技術比美國還要牛X,這是真的嗎?

2021-02-14 講武堂

堂主掐指一算,今天各位是不是都被運20入役的消息刷屏了?


運20究竟是否服役了,堂主還是不知道,不過運20很可能是已經交付空軍了。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布了塗有中國空軍機徽,垂尾上隱約能看見編號的運20最新照片。一般來說,飛機會有一個交付儀式,之後再有一個服役儀式,運20服役應該就這幾天了吧!


堂主有私貨當然也不會忘記關注講武堂、熱衷踢館的各位軍迷,據說這是運20交付時水門慶典的壯觀場景。

想知道更多有關運20服役的最新消息,請持續關注騰訊軍事頻道和講武堂微信公眾號,堂主絕對會在第一時間發布的!

閒話不多說了,繼續翻牌子啦……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問:堂主、既然東麗公司的碳纖維獨領風騷、無人能出其右、那霓虹國要認真做起隱形灰機的話(心神這種航模就先忽略不計了)在材料上豈不是連他男人都得望其項背?畢竟現在他男人用在軍事上的碳纖維用的這麼6也是託了東麗公司的福、、、(隱身能力高低最主要的取決於不是材料而是外形設計吧)

碳纖維對於飛機設計上的作用主要是減重,而不是隱身……隱身靠的是塗料和外形,而不是結構材質,碳纖維和鋁合金一樣都必須進行電導率一致性的設計才能滿足隱身需求,由於其是電阻性質不均勻的材料做起來有時候反而還更麻煩。

美國人自己的碳纖維材料能力也很強,只是因為環境保護和成本限制,自己生產得不多而已。而F-22和F-35用的碳纖維也大部分都是赫爾克裡士公司(Hercules)和赫克賽爾公司(Hexcel)生產的碳纖維,性能跟東麗基本平起平坐。

IM2的性能就相當於日本的T800了。

而且飛機用碳纖維材料,材料本身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那就是怎麼用碳纖維編織出自己想要的高強度結構。因為碳纖維編織出的構件,並不是所有方向上的力學特性都比金屬構件強,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和編織,才能保證構件滿足實際使用要求,並足夠輕盈。這方面典型的失敗例子是印度LCA,它雖然全機碳纖維用料比例比我國的梟龍戰鬥機高得多,但空重與梟龍差不多,甚至還要重一些。

印度LCA戰鬥機採用了大量複合材料,但最終製造出來還不如梟龍。

在碳纖維材料應用方面,日本與美國相比,也只是學生水平,儘管他們很多年前就在F-2戰鬥機上應用全複合材料一體成型的機翼。

波音787進行靜力試驗,圖中可見其全複合材料柔性機翼可以彎曲到什麼程度。

波音787的機身是用自動鋪帶機大規模製造的,這方面技術美國還是處於帶頭大哥的位置。

問:有人說雙發作戰飛機可以在返程的時候只開一個發動機回來,這樣省油可以增大航程和作戰半徑,因為返程的時候荷載小了需要推力也小了,這符合實際情況嗎?如果符合實際,是不是說中型機採用雙中推比單大推方案航程會遠?是不是運輸機常採用四發而客機常採用雙發,也是因為運輸機空載時候多,空載回來的時候只開倆就行,而客機空載時候少,所以不考慮這種情況?

雙發的飛機,如果只開一臺,那就會有很強的偏航力矩,你左邊發動機關了,因為右邊力氣大飛機就會往左偏,反過來一樣。這樣修正偏航力矩的損失,就比你省的油多了。四發的話,倒是可以對稱關掉兩臺,P-3C就經常這麼玩。

P-3C為了延長滯空時間,經常對稱地關掉2臺發動機。

說到這裡堂主想起了那個真實的笑話:

美帝家的B-52和F-15有次編隊飛行,F-15的飛飛跟著B-52屁股後面很不爽,把翅膀擺來擺去,在無線電裡問B-52,你們飛轟炸機的能幹啥,看我多牛逼。

B-52飛飛滿不在乎地說,我做一個動作,你肯定做不到。

F-15飛飛驚訝了,你們能做做啥?不管做啥,爺都能跟。

B-52飛飛說好,來吧。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飛行如常,F-15的飛飛不解了,問你們做了啥?

B-52飛飛淡淡地回了一句,哥關了2臺發動機。(B-52裝了8臺發動機)

頓時,F-15凌亂了……¥%……&¥%……&

B-52有8臺發動機,關閉2臺根本不是算事。

F-15看著確實很酷,但你能關閉2臺發動機嗎?哈哈

問:堂主萬福金安,請說說託盤式的預警機與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的區別與各自優劣,費爾康分別在飛機前後兩側安裝相控陣雷達一樣可以實現360探測,而飛機的重心也比託盤式的好控制,為什麼沒有得到廣泛使用,謝謝。

費爾康預警機是沒有後置天線的……現在生產的費爾康預警機只有頭部一個X波段雷達,兩側各一個L波段雷達,實際上主要就是兩側的L波段發揮能力,頭部的X波段雷達因為波段限制所以遠距離探測能力較弱。

本質上,還是只是一個兩側各120度,總共240度視野的預警機。

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是看不到後面的東西的。

中國的空警2000和印度的A-50I使用三角形陣面,才真是實現了360度全向視野,才是真正的綜合性預警和指揮飛機。究竟是猶太人向我們偷師了,幫印度弄了A-50I;還是空警2000採用三角形陣面也有猶太人摻合裡面,這堂主也說不清了。

要說重心控制,費爾康在機頭兩側裝L波段陣,在機頭前方裝X波段陣,反而更難控制,因為主要的設備重量都集中在頭部,這樣會產生低頭力矩,在起飛的時候更難抬頭起飛,而且在飛行階段也必須讓平尾長時間保持上偏來產生負升力,好用槓桿原理配平機頭向下壓的重力。

我國空警2000預警機,採用三角形陣面,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天線面積。

印度A-50I預警機,它的盤子比空警2000的要小一些。

問:第一次提問,求成全。引進基諾級潛艇對我國潛艇發展有何意義?有無蘇27那樣的重要作用?現在該型艇在我海軍的地位如何?技術水平究竟有那麼厲害嗎?求多講一些,萬分感謝。

基洛級是我國第一次接觸現代常規潛艇,引入基洛級對我國潛艇的降噪設計影響很大,作用不亞於引進蘇27。實際上哪怕沒引進蘇27,我國也有自己研製的殲10,只是需要蘇27的發動機,而基洛則對我國的宋、元級常規潛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一點來說甚至比蘇27還重要。

當然也可以據此認為我國常規潛艇製造遠不如航空工業爭氣,那麼多年折騰一個039,最後還是把線形改成基洛的線形。現在自己不敢搞單殼體,又要向毛子買阿穆爾來學,而毛子自己也還沒把阿穆爾搞利索呢。

元級的線形基本上是參考基洛級潛艇的。

印度海軍的基洛級潛艇

現在基洛級在我國海軍還屬於主力艇,但已經不算什麼先進裝備了。基洛級的主要優點是噪音小,他是第一代採用了全套降噪措施的潛艇,包括大直徑螺旋槳、減震浮筏等技術,同時在細節上設計考究,把管路之類的噪音也降低了很多。

基洛級潛艇目前還是我軍的主力。

問:驅逐艦的各型雷達,都在什麼時候開啟?像我軍到南太平洋演習,經濟巡航的時候,還開嗎?(聯繫之前鬼子那個火控雷達照射事件說說各種雷達的開啟時間?)

以052D型驅逐艦為例,經濟巡航的時候,一般也就開一臺導航雷達,一臺517型米波警戒雷達,這樣可以節約燃料,節省雷達。

517型警戒雷達,功率不超過3千瓦,僅相當於一臺空調的耗電量,而主相控陣雷達耗電功率超過500千瓦,長時間工作對艦艇供電和燃料都是一個比較大的壓力。許多人可能難以想像,相控陣雷達簡直是一頭吞電獸。

紅色小框內有052D的導航雷達,大框裡是它的警戒雷達。

052D的相控陣雷達非常顯眼,它也是耗電大戶。

火控雷達一般是在作戰狀態短時間開啟,根據60年代國土防空作戰的經驗,火控雷達應該在目標進入殺傷範圍後迅速開啟,在命中目標後迅速關閉,以防止敵人因為雷達告警器的警報而快速機動逃離殺傷範圍,同時也防止各種反輻射武器利用雷達信號打擊火控雷達。

問:堂主你好,我想問一下,在太空梭上機頭位置都有姿態調整系統,但是在真空的太空中,而且沒有重力,只需要很小的推力就能讓太空梭做出很大的動作,那麼如果把這樣的東西換在戰鬥機上,並且做加大推力或者加多數量的改進,能否實現超機動,如果可以再配合大推力發動機,能否實現高速超機動?(我記得X-31機頭內部好像就有這麼個氮氣瓶用來做超機動)

這個東西在飛彈上倒是用得很多的,比如說愛國者PAC-3頭部就有很多小發動機,來為飛彈提供控制動力,飛機上面的話,以前也有人搞過用氣瓶來瞬間調整姿態的設計,不過因為氣瓶太重了、火箭太危險了,所以這個辦法基本沒實用化。

小洞就是姿控發動機的噴口

不過垂直起降飛機為了在垂直起飛-著陸的低速狀態調整飛機姿態和位置,倒是基本都有,比如鷂式和F-35,就從發動機引氣到機翼的翼尖,還有機頭機尾部分,通過可動噴管來調整飛機姿態。

但直接力控制、超機動在空戰中的作用現在還真不好說,因為超機動只能在速度很低的情況下實現,速度快的話,你強行拉出一個大迎角,飛機就解體了。

箭頭就是噴管的示意圖

眼鏡蛇之類飛機在天上飄著的超機動,肯定好看,但只能在低速的情況下進行,所以實戰作用現在很不好說。

問:堂主你好!我很糾結一個問題,現在很多主戰坦克都裝備高射機槍,可是武裝直升機上的反坦克飛彈都能打幾公裡遠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坦克在武裝直升機面前只能挨打啊?還有,不能給坦克裝幾枚反直升機的飛彈嗎?

高射機槍在這個時代主要是打人用的……實際上坦克用高射機槍幾十年,大部分時候都是打人,所以你看德國的豹2上裝的還是普通的通用機槍,就是因為考慮到打飛機(想歪的蹲牆角去)沒鳥用。

豹2坦克的機槍只有7.62毫米。

打直升機的飛彈來說,有兩個問題:

一、是你剛才說的,機載反坦克飛彈能打8公裡,那你用來打他們的飛彈也要有這麼大射程,那就得是幾十公斤重兩米多長的了,這樣的彈幾發你怎麼操作?人力肯定是頂不住的,而且炮塔頂上也沒那麼多空間,飛彈發射的尾焰也會把炮塔頂燒糊的……

小巧的單兵防空飛彈,射程都很短,實際就3、4公裡。

真要跟直升機對抗,得靠紅旗7這樣的傢伙.

二、就是坦克又沒雷達,又沒防空用光電火控,那怎麼發現直升機?連發現都發現不了,那怎麼打擊?

所以說,要對付直升機,不要光想著靠自己,部隊還有戰鬥機、防空飛彈和高射炮,你坦克對付不了那就交給戰友對付,不要總想著一個武器包打天下啊。

飛彈、火炮、搜索雷達、火控雷達、光電頭五合一的俄羅斯通古斯卡防空系統。這玩意誰造都是天價,所以坦克不要想著怎麼打直升機,最好還是讓戰鬥機來吧。

迷你踢館

問:堂主堂主你好,我提了好多次問您都不搭理偶,心裡陰影面積好大,昨天看了您講的052D吊打甲午海戰時的聯合艦隊,熱血沸騰啊,不過疑問是,您說用艦載324mm反潛魚雷打水面艦艇,這技術上可行麼?沒有見過類似戰例的呢

因為現代海戰距離遠了啊,324魚雷這麼短的射程根本不夠用,所以沒人這麼玩。

問:堂主你好,請問二戰時期的戰艦都裝有防雷突出部,這種突出部為什麼現代的軍艦不加裝?難道被魚雷尤其是重型魚雷擊中,就只有餵魚了?

因為裝了也沒用了……二戰魚雷是從側面航行過來,撞在船體上起爆的。而現代魚雷是鑽到你船底下幾米,然後用非接觸引信起爆,直接炸斷你的龍骨……防魚雷突出部對這樣的魚雷毫無價值,反而會影響航速,自然就被拆光了。

直接在船底下起爆,把船炸成兩截

由於水的不可壓縮性,魚雷水下爆炸威力特別強,一枚533毫米魚雷就可以搞定一艘驅逐艦。

問:民航客機的國際航線在進入某國領空時,怎麼確認身份不讓其認為自己是入侵敵機,其中的環節是怎麼溝通的,難道飛行員都要會多國語言麼?

國際民航一般用英語來交流,倒不需要多國語言。一般國家空管很弱的,以色列人炸伊拉克反應堆的時候就冒充民航飛機的。

問:堂主,我又來踢館了,接招!〈拯救大兵瑞恩〉片尾的地方,米勒上尉和瑞恩子彈打光了,瑞恩告訴米勒把迫擊炮彈的尾部磕一下,扔出去能當手榴彈用,但是迫擊炮彈磕一下不會引燃底火嗎?

不要裝基本藥管就行啊……這磕一下是給一個衝擊力,解除彈頭引信的保險。

只要不裝基本藥管,你怎麼砸迫擊炮彈底部都沒事。

問:堂主您好,想請問一下北約為什麼那麼喜歡給毛熊的裝備起代號?而且這分代號感覺上比真實型號使用率反而更高,這在戰爭中有什麼實用意義嗎?我兔和美帝的裝備也有對應的北約代號嗎?

都有對應的編號,比如說052驅逐艦叫旅滬級,039潛艇叫宋級,這就是北約給的代號……主要是毛熊的命名體系跟美帝不一樣,美帝得找個自己方便的命名體系。

問:二戰時大規模空戰時,飛機亂飛,會不會友敵相撞或友友相撞?現代估計不會有幾百架飛機的空戰,但是中隊級的空戰可能會有,如果我軍編隊飛行,對方雷達鎖定或者飛彈鎖定我一架飛機,由於我們飛機之間編隊距離近,我們的飛機會不會全部都會有鎖定告警,同時做大過載機動會不會撞上友機,或者那種情況下有規避規則嗎?比如123向左246向右什麼的。

二戰時友友相撞算常見,友敵相撞那是蘇軍伊萬們打不過德國鬼子時的一種戰術……現代空戰,各個飛機距離拉得很開,而且做動作之前會在電臺裡面喊的。不過飛戰鬥機還是危險的,口令理解錯誤也可能會導致撞機,美軍空戰訓練基本每隔一兩年就撞一次吧。

美軍自由空戰訓練操得相當狠的,戰機空中相撞不鮮見。

問:堂主,請您講解一下地形匹配製導,還有地形數據的獲取方法。

地形匹配製導,就是把地面切成很多小塊,標記上小塊內的地形信息,用雷達或者雷射測距儀來比對位置。地形數據,有航拍、地面測繪還有衛星測繪等很多辦法,實際上就是現代地形測繪的手段。

巡航飛彈一邊飛行,一邊測量航路下面的地形高度變化。

然後用測量數據與預先存儲的數據比較,就可以知道自己飛到什麼地方了。

問:請問萬能的堂主,如果三戰爆發,肯定各國都各種打衛星啊,對通信會造成什麼影響,信息化部隊還有用嗎,作戰部隊怎麼通信?民用手機還能不能用了,電視呢?還能不能上網看踢館了

你上網看踢館,靠的是光纖通信,不是衛星;即使是手機上網,也是地面基站發射塔+光纖;看電視影響確實大很多,不能看衛視臺了,也不能看歐洲杯了……如果衛星被打掉,那就馬上補充發射,世界大戰就是這麼任性,這麼燒錢。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踢館 日本能封鎖東海黃海所有潛艇出海口嗎?中日反潛差距有多大?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堂主,日本固定翼反潛機有一百多架,戰時配合日本現有水面艦艇和潛艇,能封鎖東海黃海所有潛艇出海口嗎?南海能夠的著嗎?綜合反潛這方面,中國和日本差距有多大? 問:堂主,眾所周知美國人在航發技術上比俄國人強很多,矢量推進技術的發展也比俄國人早,為什麼結果卻是蘇-35配套的117S發動機用了三維矢量噴口,而F-22卻只用了二維矢量噴口?二者性能差距明顯嗎?推力損失上呢?
  • 踢館 用蘋果手機真的會引來美國炸彈嗎?
    我們也會打落美國3/1的天眼,美國的飛彈要想精確制導就可能依靠在中國遍地使用的蘋果手機形成地面無線信號指導攻擊 。」牛逼的堂主,請問這段話裡的手機地面無線信號真的可以為美軍飛彈提供制導嗎?而且關鍵是這玩意還是採用的火箭發射,降落傘回收模式,不像正常國家的中型以上無人機用的都是直接滑跑回收,就圖300還是降落傘回收,等於落下來還得費牛大力氣運回發射車才能再發射,而且墜落和運輸過程還很容易受損。別人一架無人機飛上去可以在天上蹲一天,回來修幾個鐘頭又能蹲一天;圖300飛起來一個小時回來折騰一天才能再飛一個小時……它一個團的圖-300都不如正常國家一架無人機的效果。
  • 踢館 | 東風17究竟有多牛,真是世界第一了嗎?
    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牛,非常牛,超級牛,牛到堂主都溼潤了,額,是眼眶溼潤了。問:東風41真那麼牛嗎,攜帶10個核彈頭,射程14000公裡?攜帶10個核彈頭,這個按照堂主看可能還是很困難的。
  • 踢館 日本核能技術很強?其實跟軍購界的三哥地位差不多
    順便介紹下中國的人造太陽以及高溫氣冷堆的相關情況日本本質上是沒有民用核堆能力的,他主要還是買美國堆技術,而且主打還是沸水堆,這玩意也就臺灣和日本敢買了……出事的福島就是典型的沸水堆。雖然東芝核電分部看起來是日本企業,實際上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是美國控制,所有技術專利都是美國能源部守著的,日本人只是負責做冤大頭花錢,什麼都摸不到。俄國主要還是二代和二代半堆,有其技術特色,但是廣大人民群眾還是心存疑慮的,高精密部件和軟體上俄國的短板還是很明顯。
  • 踢館 | 網上稱日本最新大驅27DDG亞洲最強,它比055還要先進?
    今天看到一個意外的事實,日本首相安倍拒絕廣島市長的請求,說不會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理由是廢除核武器前景渺茫。作為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竟然還沒有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連做一個姿態都不願意。 這說明,日本主流領導圈子還是希望日本發展核武器。
  • 踢館 | 法國梭魚核潛艇造了12年才下水,堪比三哥,有什麼獨門秘技嗎?
    問:湯湯殿下聊聊法蘭西新下水的梭魚級核潛艇唄,很少有人關注到法國的核潛艇,難道技術水平和印度一樣?還有英國的機敏級,真的能夠被讚譽為世界最優秀的攻擊核潛艇?圖:空襲的主角——日本一式轟炸機是從越南西貢起飛,也就是今天的胡志明市。要用類似方式打太平洋艦隊,那這個主場在哪兒?日本要奪取了珍珠港,倒是能逼迫美國人來進攻,問題是沒有啊。難道指望美國人進攻日本本土,岸基轟炸機迎擊?
  • 踢館 達姆彈被禁,真的是因為威力太過恐怖嗎?
    請介紹一下達姆彈與空尖彈,鈍頭彈,爆炸彈及其他彈頭會分裂子彈的區別,另外,看有影視作品中,會為增強殺傷力,會用刺刀把子彈尖刻花,是不是真的管用? 達姆彈是彈頭頂部採用裸鉛設計的彈藥,更容易誘發彈頭劇烈變形。這東西被國際公約禁止很大程度是當年彈道殺傷設計還不成熟時候的產物——當時候提議禁止達姆彈的國家,已經有了殺傷力更高的設計了。
  • 踢館 1130近防炮備彈只夠打幾秒,頂得住飽和攻擊嗎?
    只不過現在航天領域的一流玩家早都不靠刷數量顯示自己有多牛X了,他們都玩同時把多顆衛星進入不同軌道了。時候不早,我們進入正題吧。圖:丟彈殼速度比steam做特惠時候的吸金速度還快事情真的是這樣嗎?直-20的性能可以達到美國80年代中後期的水平,但是我國只有一個直-20,最多加一個直-15一個直-10是比較先進的,而不像美國是有非常完善的直升機譜系,從1噸到30噸都有可以選擇的型號,而且持續發展適應新的時代需求以及應用最新的技術。我國來說,堂主覺得,至少還要搞五六種先進直升機,才能建立美國這樣豐富的產品庫,從而滿足部隊的實際需求。
  • 踢館 | 蘇聯當年為啥要在阿富汗與美帝死扛,真的為印度洋出海口嗎?
    ,歡迎踢館!即便佔領成功,還要再打通巴基斯坦,再搞基礎設施建設才能真正通向印度洋,成功機率怎麼看也不大啊?回本的機率太小、時間太長、沉沒成本極大,為什麼還要這樣執迷不悟?實際上蘇聯還真未必想打通印度洋戰場,要真有這個計劃,那五、六十年代早把鐵路修到阿富汗南部邊界了。對於印度洋安全的威脅,很大程度上是美國人的防微杜漸和預防性質的。
  • 踢館 | 先進戰機的研發門檻越來越高,其他國家還有活路嗎?
    這是一個很大的趨勢了,在50年代能自己造主流旅客機的國家,七、八個總是有的,但是一通技術升級到70年代後期,全世界就美國一個國家能造了,歐洲只能組團湊了一個空客才能對等,蘇聯之類造的飛機是不夠市場標準的。 圖:在1980年代,荷蘭福克公司還研製過福克100這種43噸級的客機。
  • 踢館 我國翔龍無人機為何會選擇獨特的菱形翼設計?
    問:堂主,日本如果沒有美國幫忙,中日三軍開戰會怎樣會怎樣?這個啊,雖然我們有核彈,但堂主就當是咱自綁一隻手,不拿核彈欺負鬼子了。日本在90年代還是很不錯的,畢竟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捨得花錢砸,當時雖然規模小,但是海陸空裝備都遠比我國強。
  • 踢館 | 美軍瀕海戰鬥艦既然這麼坑,為什麼還要造這麼多?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問個問題塘主,既然美國海軍已經認識到濱海戰鬥艦是個坑,為什麼不像朱姆沃爾特一樣砍掉,還要繼續準備? 圖:就像二戰時日本戰列艦為了夜戰,苦練日日水火木金金,美國人直接裝雷達,效果比日本人好得多。而且高科技武器也需要人有更好的素質才能使用好。
  • 踢館 | 馬斯克重型獵鷹的超輕箭體很難嗎?以至於我們都流口水?
    >無所不知,歡迎踢館!問:唐鑄,如何評價俄國直升機技術,與美國等國家相比是否能堪大用?這個俄國直升機技術,說他不能用吧,也不是不行;說他能用吧,性能又差得有點多。俄國現在最新的中型直升機叫米-38,這玩意是1983年就開始搞的,比我們大部分人年齡都大不少了,在蘇聯解體後還引入了歐美企業協助,比如發動機可選方案就包括了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的PW127T發動機。
  • 踢館 毛熊圖160轟炸機究竟有多牛?與B2比如何
    圖:雖然有那麼多的聲音唱衰航母,但航母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被撼動,這是堂主的觀點求堂主科普一下直升機被擊中後乘員逃生的問題,還有看到卡50衍生型卡52是並列雙座而現在大部分武裝直升機都是串聯雙座,求問並列雙座和串聯雙座有哪些優勢和劣勢,下一代武裝直升機還是串聯的嗎?求翻牌,真的很想知道米28遠遠優越於卡50。共軸直升機天生不適合武裝直升機用途,隨著速度加快、機動飛行時的過載增加——特別是重量較大時;直升機的旋翼上下揮舞幅度也會越來越大。
  • 踢館 中國、德國和美國,哪家的穿甲彈威力最強?
    >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所以這兩者性能上真的沒啥可比性啊,就像你拿個輕型坦克去跟主戰坦克比誰炮威力大, 裝甲厚一樣……韓國要搞這麼一個傢伙,主要是為了打朝鮮炮艇的,同樣噸位的炮艇,韓國人的船很先進,但就是搞不過朝鮮,朝鮮兵不要命的……
  • 踢館 | 假如當年F-14進入中國,就沒這些宵小什麼事了
    >無所不知,歡迎踢館!第二,當年美國海軍的第四代隱身版F-14是否技術上可行?感覺可變後掠翼破壞了所謂的隱身原則。第三,有部分可變後掠翼戰機的機翼下方是可以外掛武器的,那麼機翼角度變化的時候,武器掛架也會隨之變化角度以適應嗎? 如果引進F-14,那對於我們肯定是很有好處的。
  • 踢館 | 美軍F-22機隊的妥善率60%,這算是啥水平?
    >無所不知,歡迎踢館!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塘主,今晚看灣灣的節目,裡面說美的的F-22去年妥善率「高達」60%,請問飛機的妥善率60%真的很高嗎?這說明美國人的維護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層次,而且F-22本身的各種小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 踢館:中國輸掉甲午戰爭是因為日本艦隊投機取巧?真的麼?
    哥倫比亞採用了新一代技術,減震降噪、提高自動化水平減少艇員等方面都有巨大進步,用它改裝省事多了。唯一的缺點是大直徑艇殼價格較貴,但這也比去工業化的美國開發製造新殼體差不多。問:目前來看,我軍的中型旅是否「太輕」?既然我軍沒有C-130之類的限制,能否把輪式底盤的限制放寬到30多噸?
  • 踢館 | 古代日本有多落後?中國日常行軍紮營擱日本成了神話
    >無所不知,歡迎踢館!追求學♂問的分割線問:風帆時代中國沒能發展出歐洲航海和造船技術,可以理解為大陸國家對農耕和陸戰的重視超過航海、造船。日本這種靠海吃海島國也沒有發展出來,甚至比中國還要落後是什麼原因,人種還是智商?純粹就是一個問題,落後。
  • 踢館 | 現在手機攝像頭像素高又便宜,給制導炸彈用怎麼樣?
    臺灣島南北兩端是我國潛艇進入太平洋的必經之地,美國支援臺灣日本在這建立很多海底聲吶,導致我國潛艇通過時大多被發現,無法保持隱蔽。我國094為何部署到南海,就是因為過不去巴士海峽。 因為本來日本人的戰略是先不管美國,聯合艦隊只要看著夏威夷方向,然後部分巡洋艦等和11航空艦隊(岸基航空兵)和陸軍一起南下奪取印尼、馬來。這是先不要管菲律賓,美國人要來救菲律賓就利用距離優勢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