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飛豹戰機能算第三代戰鬥機嗎?確實不能算,已被殲16替代

2021-02-15 軍武次位面

就算我被停產,我還是會為祖國發光發熱!!!

大家都知道,在80-90年代,中國推動了三種國產新型戰鬥機的發展,一種是純二代機水平的殲-8II(及其改型),一種是純三代機水平的殲-10,而於1988年12月首飛的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卻難負三代機之名。

在技術上,它的確一出生就落後,但從性能上,倒也是填補了中國空海軍對海對地打擊飛機的空白,如今已被殲-16取代。

▲點擊上方即可觀看視頻

大家都知道,第三代戰鬥機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的。

它相比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具有幾個典型的特徵,比如翼身融合的靜不安定氣動布局,採用電傳飛控系統,採用推比8一級的渦扇發動機,使用脈衝都卜勒機載火控雷達,具備中距攔射能力,從這一點來說,殲-10當之無愧是第一種國產第三代戰鬥機。

▲殲-10是中國完全自行研製的第一種三代機

但是殲轟-7卻無法滿足以上技術標準。以上三大標準中前兩項都沒有滿足,「飛豹」的氣動布局之保守,甚至從沒有前緣機動襟翼可見一斑,要知道1990年首飛的殲-7E的雙三角翼就帶有前緣機動襟翼,大幅提高了中低空作戰能力,「飛豹」低空性能不佳可能與之有關,而它所用的斯貝/渦扇-9發動機,是60年代水平的第一代渦扇發動機,推比僅5一級,不過油耗不錯,讓「飛豹」航程表現不錯。

▲「飛豹」是沒有前緣機動襟翼,

這是它氣動布局方面的一個缺陷

唯一可以與三代機相匹敵的,是「飛豹」的改進型——殲轟-7A所採用的脈衝都卜勒雷達和數位化航電系統,但殲轟-7A是2000年後才首飛的,當時殲-10都快服役了,這裡面有「與時俱進」的一面。

但這也讓裝備空海軍的殲轟-7A可以掛載KD88遠程空地飛彈、鷹擊91反輻射飛彈、LS500雷射制導炸彈,憑藉自己較大的機身、掛載能力和航程,大大填補了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對地面縱深目標和水面目標進行精確突擊的能力。

因為「先天不足」,「飛豹」戰機的停產來得有些早。

原本,中國海軍希望它能夠繼續改進,使用電傳飛控系統,以及整合威力巨大的鷹擊-12超音速空艦飛彈,這就是已經首飛成功的殲轟-7B戰機,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國海軍、空軍航空兵都沒有採購這一機型。

▲空軍的「飛豹」攜帶鷹擊83K反艦飛彈

與「飛豹」相比,殲-16多用途戰機在制空能力方面強大太多,對地、對海打擊能力也有較大提升,再加上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都已裝備了為數不少的殲-11B戰鬥機,對保障「側衛」系列戰機,使用國產渦扇-10發動機都有更好的連貫性,因此停產飛豹也是正確的決定。

▲點擊上方即可購買商品

▲中國海軍的殲-16啥時候到貨?

總體而言,「飛豹」是一種介於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間的戰鬥轟炸機,雖然技術上存在遺憾,但皮實耐用,在我軍急需對地、對海攻擊飛機的時間窗口,成為填補空白的機種,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在我軍服役的飛豹機齡都還不長,還有很長時間可以為國效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烏龍防務評論(ID:wulongfangwu1)作者:小幻熊哥哥。只為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明日軍武日曆: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821120490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制裁不了」殲16?國產發動機替代AL31
  • 中國能把「飛豹」魔改成三代機嗎?這些難關很難克服!
    首先我想順帶提一下的是殲-10A和殲-11B型戰鬥機的改進問題,正如我們前文所言,伴隨著以殲-10C和殲-16為代表的三代半戰鬥機和以殲-20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批量加入空軍現役,伴隨著F-35A型第四代戰鬥機在我國周邊的迅速擴散
  • 號稱全球最強的電子戰機,曾經打敗過F - 22隱身戰鬥機
    EA-18G由美國在波音公司雙座型F/A-18F超級大黃蜂戰機基礎上研發而來,用於替代已服役數十年而顯得力不從心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EA-18G主要電子作戰設備由諾·格公司提供。電子戰機的作戰模式主要是依靠機載電磁幹擾設備壓制敵方雷達、通信設施等電子設備,以及獲取電子情報掩護戰鬥機和地面部隊的行動。
  • 飛豹老矣,西沙還是需要殲16和航母鎮守
    飛豹已老,西沙需殲16和航母
  • 空軍 中國各代經典主力戰機一覽
    雖然殲六戰機只是一款脫胎於米格-19的航炮戰機,但是它卻將中國空軍一舉帶入了「超音速戰鬥機」時代並在中國的防空戰鬥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殲-1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單發動機、輕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第三代戰鬥機。
  • 隱形飛豹變身殲17,擁有四代機最大內埋彈艙,綜合戰力超過殲16
    ▲真正的殲17,可不是它「飛豹」戰鬥轟炸機面世之後,雖然填補了我國國防領域的一個空白,但大家都明白,它只是一種基於二代機機體上的空中飛彈發射平臺,與殲8II同屬於一個時代,性能甚至比不上歐洲的因此,西飛又集中力量推出了一款隱身化的「飛豹」戰機。
  • 發動機課堂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航空知識]微信號  想了解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先看一段視頻:中國空軍金頭盔飛行員,以及裝備該類發動機的殲11戰鬥機。不是一般的帥啊。▲我國也曾引進「斯貝」發動機。圖為西安430廠「斯貝」MK202發動機通過150小時持久試車時的合影。該發動機成為「飛豹」戰鬥轟炸機的動力。
  • 巴鐵要買「飛豹」戰機?印度這下該發愁了
    雖然在殲-20、殲-16這些新銳面前,「飛豹」戰機早已風光不再,但它的地位依舊無人能夠動搖,它依舊是中國海空軍對地對海突擊的中堅力量!但細細想來,「飛豹」戰機早已不再年輕,從1988年首飛算起,這款戰機已經飛了32年!
  • 飛豹停產,殲16全速生產,敘利亞上空這場空戰,證明是必然趨勢
    最近土耳其與敘利亞空軍發生的空戰牽動人心土耳其在F比起自己替代的轟-5,最快能飛1.7馬赫的「飛豹」,制空能力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我空軍的選擇也是如此。已完成首飛的殲轟-7B,最終沒有進入裝備序列,倒是以殲-11BS型戰鬥機為基礎研發的殲-16,大批進入空軍服役,它既可以發射霹靂-15新型中距空空飛彈和超遠程空空飛彈打擊敵預警機,超視距空戰能力非常強悍,還可以投射KD88等新型防區外空地飛彈,打擊敵縱深地面目標。
  • 從殲-11B的復產看殲-11D的命運和中國未來主力戰鬥機
    差不多每年一個小跨越,硬是在16年裡把靠著不到80架蘇-27SK/UBK戰機撐門面的空軍建設成了一支擁有150多架蘇-27/殲-11A、200多架殲-11B/BS、100餘架蘇-30、280餘架殲-10A/S、100餘架殲-10B/C以及250多架飛豹的規模堪稱世界第三(如果算實際堪用飛機數量可能是世界第二)的戰術空軍(含海軍航空兵)力量。
  • 殲16是中國最強對地攻擊飛機?殲20表示可以輕鬆碾壓
    殲16戰鬥機,如此高能,有人就給了一個美譽:中國最強攻擊機!殲16在中國空軍就是運泥巴的角色,殲20戰鬥機負責開路幹掉敵機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對。從殲16來看,殲16的載彈量和機動性遠超國內攻擊專業戶飛豹,飛豹攻擊機載彈量5噸出頭,而殲168噸碾壓,說空戰能力,殲16保持了蘇27原版的高加速和爬升,最大速度2馬赫輕鬆碾壓飛豹攻擊機,當然,飛豹是二代機,勝之不武。
  • 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究竟是第幾代戰鬥機?
    當今國際上對於戰鬥機的分代,嚴格的說是針對二戰以後裝備的噴氣式戰鬥機的。以前國際上對戰鬥機分代的標準分西方標準和俄羅斯標準兩種,兩者的區別在於第二代戰鬥機的分代標準差異,所以俄標準要比西方標準多一代。在俄標準中,米格-23這種被西方定義為第二代的戰鬥機,單獨列為第三代。
  • 中國空軍原裝蘇27或已全部退役 最後一批被殲16取代
    眾所周知,蘇-27「側衛」是由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研發製造的一款第三代重型戰鬥機,具備攻擊力強,航程遠以及機動性優越等顯著優點。  顯而易見的是,蘇-27SK/UBK戰鬥機對於九十年代的世界各國軍隊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先進裝備,更何況是當年正處於青黃不接的中國空軍:與身為第三代戰機的蘇-27形成強烈對比,那時中國空軍的主力還是殲-7系列,屬於第二代戰鬥機
  • 解析戰鬥機飛行員最後的安全保護-戰機彈射逃生裝置
    6彈射座椅試驗機 今天的中國空軍,已經大批量裝備了國產第三代彈射座椅,這是值得每個軍迷驕傲和自豪的。殲-10的座椅比飛豹再先進,也還是速度-高度雙態控制器,但是在輸出的控制要素上比「飛豹」的多,這是事實。 HTY-5,HTY-6和HTY-7彈射座椅 HTY-8:第三代多(雙)態控制彈射座椅,2007年12月定型。該型號是610所在俄羅斯K-36座椅的基礎上研製的。
  • 中國空軍公開首款國產雙模製導炸彈,直接跨代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戰機掛載新型精確制導炸彈的照片,證實這種國產新型航空武器已經批量裝備部隊使用。飛豹戰機正在掛載K/YGB500雷射制導炸彈,屬於第二代雷射彈水平,其技術水平大約相當於國際上第二代,與大量具備第三代、第四代特徵的外貿型精確制導炸彈相比,性能存在代差。
  • 殲17戰機橫空出世?央視給全國人民開了一個大「玩笑」
    首先是殲10戰機拉開了自主研發新型軍機的大幕,緊接著就是殲10B、殲10C、殲11B、殲15、殲16一大批新銳三代半戰鬥機陸續加盟,更有空警2000、空警500、運20等大型載機平臺及特種軍機的加持。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我們一舉攻克了隱形戰鬥機的研發難關,目前殲20隱形戰機已經批量進入空軍現役,大大改善了我國的海空安全環境。
  • 重金買進24架,最強四代機蘇35和殲16有何區別?
    ▲帥氣的殲-10C在三劍客中,殲-20和殲-10C,都是由成飛自主設計製造的國產機型,既是集中國航空工業之大成的名片機種,也是中國戰鬥機逐步邁向全面國產化的標誌從定位上說,二者並不一樣,殲-16是空地通吃的多用途戰鬥機,而Su-35是較為純粹的制空型戰鬥機。擁有相同的「祖源」是不假,但它們在Su-27的大族譜中卻是不同的兩個分支。殲-16的概念設計源自Su-30MKK,機體以Su-27SK仿製而來的殲-11為基礎。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7已於2006年停產。殲-8殲-8戰鬥機是沈飛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設計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殲擊機),是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殲-1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單發動機、輕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第三代戰鬥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 殲16首次亮相:戰力已超世界大多數制空戰鬥機
    在此基礎上,我國陸續引進了約100架蘇-30系列多用途戰鬥機,至今依然活躍在東海上空的第一線。在殲-11戰機的基礎上,結了自身航空技術進步和需求研發了更為強大的殲-16多用途戰鬥機。截止目前,在擁有蘇-27血統的戰機中,蘇-30系列的出口數量遠遠高於其他型號戰機,直到現在蘇霍伊公司下屬的伊爾庫茨克工廠依然在不停地生產出口的蘇-30戰鬥機。考慮到我國的海空軍仍有大量老舊戰機需要替換,同時需要更多的大航程重型戰鬥機捍衛中國國家利益,殲-16的出現恰逢其時,並且該型機是全國產化戰機,避免受制於人。
  • 沈飛殲11D流出新照片,單座國產三代半制空戰鬥機,遲到的王者
    ,全新電傳操縱系統,國產渦扇10發動機改進版……與殲-16相比應該差別很小。理論上,殲-11D戰機由於少一個飛行員,在使用相同發動機的情況下,其推重要比殲-16略高,機動性也會更好。在使用同樣的PL-10近距空空飛彈和PL-15遠距空空飛彈的前提下,理論上殲-11D戰機的制空性能也要更好。可以說殲-11D戰機是國產三代半單座多用途重型戰鬥機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