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血債!從明治維新到如今,這家日本企業一直致力於武裝日本對付中國!

2021-02-13 鋼雨軍事

前幾天,鋼蛋在辦公室奮筆疾書,然而年邁的空調終於頂不住了。眾所周知在這個時節的北京沒有空調是個什麼後果,軟磨硬泡之下老闆終於同意買新的。

▼於11年服役的海爾空調

本著貨比三家(找最便宜的)擇優選購(能用就行)的原則,鋼蛋在國產空調中認真挑選,不過好奇心驅使,鋼蛋也想搜一搜國外品牌的現在是個什麼價位(反正也買不起),小時候空調還是有錢人家的玩意,三菱的外掛機印象深刻,就搜搜三菱吧。

▼你會選哪家的產品

不過打開電商平臺一個三菱重工一個三菱電機,兩家旗艦店讓鋼蛋我滿頭問號,這有什麼區別嗎,都是三菱賣空調的還開兩家店,三菱重工不是造軍火的嗎,來空調湊什麼熱鬧?

滿頭問號

難道有一個假的?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網頁想一探究竟(摸一會魚),終於理清了點頭緒。

下面咱們就以三菱集團中的三菱重工為切入,為大夥盤一盤這家橫跨140餘年歷史,隨著日本近代化一起成長壯大的超級集團。

▼三菱LOGO

三菱的發展以二戰為界限分為兩部分,二戰前我們可以稱為「三菱財閥」階段,戰後則為「三菱集團」階段。

三菱的故事源起一位為父伸冤鋃鐺入獄的青年——巖崎彌太郎。巖崎彌太郎出身沒落鄉士家族,少時便顯露出文學天賦。

21歲這年,由於父親在酒席上打架入獄巖崎彌太郎回鄉處理卻被一同打入大牢,在監期間,彌太郎向同牢的商人學習算術和經商技巧,為其建立了投身商界的最初知識儲備。看來監獄裡果然都是人才..

▼巖崎彌太郎

出獄後繼續在私塾學習,後遇貴人賞識,開始在地方商貿組織中擔任財務會計工作,1868年彌太郎被調往大坂商會。次年,大坂商會改名為「九十九商會」。隨著日本實行廢藩置縣,九十九商會成為個人企業。

巖崎彌太郎從原商會購入三艘船,在1873年設立三菱商會,開始經營海運和商貿等業務,商會標誌為土佐藩主山內家的三葉柏紋加上巖崎家三層菱紋組合而成。

▼三菱標誌的由來

三菱商會成立後不久便在日本出兵中國臺灣和日本內部的西南戰爭中通過承包軍用物資運輸大發橫財,逐步壟斷了日本的海運業。當然有壟斷就有人看不慣,於是為反抗三菱,幾方勢力合作成立共同運輸會社,開始與三菱打價格戰。

當時的情形與當初打車軟體各家砸錢拼補貼很像經過兩年間慘烈的價格戰,三菱公司的實力受到嚴重打擊,甚至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當時的日本政府認識到這種不正當競爭的危害性,於是介入兩者的競爭,通過斡旋,將三菱公司與共同運輸進行平等合併,在1885年成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輸企業「日本郵船會社」。

好吧,依然是熟悉的劇本.滴滴和快滴當年也是這麼個套路。

▼慘烈的打車軟體補貼戰,最後只能有一家倖存

三菱至此雖然失去了核心產業海運業,但是依然通過人事安排掌握了日本郵船的經營實權。至今日日本郵船株式會社依然是日本三大海運公司之一,同時也是三菱集團在運輸業的重要一環。

▼日本郵船的貨櫃貨輪

1885年巖崎彌太郎在三菱商會和共同運輸會社合併病逝,弟弟巖崎彌之助繼位。隨著海上競爭的日趨白熱化,三菱開始擴展其他業務。

他翻出了巖崎彌太郎時代收購的高島煤炭和從政府手中租借的國營長崎造船所,作為三菱新的核心產業,試圖東山再起。

▼長崎三菱造船所

從這裡開始我們熟悉的三菱重工終於正式登場,不過它現在還掛著「造船廠」的名頭

雖然此時長崎造船所名義上是租借,其實已經被三菱完全掌控:

1887年三菱收購長崎造船所的全部設備;

1893年日本頒布施行的日本商法,三菱改組三菱合資會社,長崎造船所隨之改名為「三菱造船所」正式成為三菱財閥的一部分;

1917年三菱造船所改名為三菱造船長崎造船所成為獨立企業。雖然名為「造船所」,但在這期間三菱逐步開始擴展航空,電機,光學等等製造業;

1921年三菱造船神戶造船所的「電機製作所」獨立成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1934年三菱造船更名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與三菱航空機合併。

零式戰鬥機

伴隨著一戰,二戰兩次世界大戰,三菱搭上了日本快速擴張的順風車,日本連年的對外戰爭,三菱重工藉此再度迎來大發展。僅二戰期間,三菱為日本的陸海軍設計製造了多款軍用飛機,如最著名的零式戰鬥機、櫻花自殺特攻戰機等。

櫻花自殺特攻戰機

還有海軍的多艘軍艦,其中知名度較高的的包括武藏號,霧島號,日向號三艘戰列艦,天成號航母,還有大鷹、雲鷹、衝鷹、隼鷹四艘商船改裝航母,當然這四艘郵輪本身是屬於三菱旗下的日本郵船公司。

▼武藏號戰列艦

像很多與法西斯關係密切的公司一樣,三菱在那段時間裡也使用了大量的從日本佔領區擄掠來的苦役勞工。三菱材料公司及日本政府在二戰期間強擄三千餘名中國人到日本工作,其中704人死亡。

近年來中國和韓國的三菱勞工受害者開始向三菱公司發起訴訟,要求三菱公司進行賠償。

▼韓勞工起訴三菱

三菱也不僅為日本生產戰鬥機和軍艦,還為日本軍隊生產了大量光學儀器,三菱旗下一家叫做「日本光學」的企業,承擔著小到步槍戰機轟炸機的瞄準鏡,大到軍艦潛艇使用的測距儀,潛望鏡等設備的生產。

除此之外,大和與武藏號戰列艦艦橋頂端安裝的15米長大型測距儀就是「日本光學」的代表作。僅這一具大型測距儀在當時的造價就有40萬日元。在1946年「日本光學」換了一個新名字——尼康。

▼武藏號的艦橋,頂端的「橫槓」就是日本光學生產的大型測距儀

傾盡整個財閥之力積極投身日本軍工建設的三菱,在二戰後勢必要遭到「清算」。(聽說你們造的戰鬥機很牛哈?)

1945年,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將日本財閥視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經濟基礎,因此將日本的15大財閥全部肢解,如果按照計劃施行,三菱將被拆成139個獨立公司。

不過隨著韓戰和冷戰爆發,美國開始將日本視為其在亞洲地區的「前沿基地」,因此開始加速扶持日本戰後經濟恢復(開始養蠱),而所謂的打擊財閥最後也僅象徵性的拆解了11家公司。

▼39式倒分像測距儀

不過三菱重工還是進入了「美國優選日本企業名單」,於1952年被拆成三菱造船株式會社、新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和三菱日本重工業株式會社三家公司。至此三菱財閥時代正式結束。

1964年三家公司又合併重新成立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同時其他成為獨立公司的三菱企業也都在各自不同的領域裡發展壯大。隨著美國對日本戰後政策的變化,這些公司又開始相互抱團最終成立了一個鬆散的實體稱為三菱集團。

之所以稱其鬆散是因為三菱集團內部的各個公司均為獨立運營,甚至有些互為競爭對手,比如三菱重工和三菱電機的空調,大夥在某寶上能搜出來兩個旗艦店,其實你可以理解為他們就是兩家不同公司,只不過用了相同的標誌和相似的名字。

除了空調,三菱重工今天的業務範圍也相當廣泛,交通運輸、船舶、航空、航天、鐵路車輛、發動機、能源等等相關設備的製造。

而且三菱重工還有一層身份,是日本現今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

沒錯,二戰之後被制裁的三菱戰後很快就撿起了老本行,今天日本幾乎所有耳熟能詳的武器均出自三菱重工之手,如果說三菱憑藉一己之力建起了日本自衛隊一點不誇張。空自的歷代主力戰機,海自的多型驅護艦,潛艇。

▼愛宕級驅逐艦(日本自稱護衛艦)

甚至相對二戰,現今的三菱還點出了裝甲戰鬥車輛的科技樹,從61式坦克開始到最新的10式主戰坦克,日本陸自至今裝備的所有主戰坦克都由三菱重工包辦。

▼10式坦克

既然三菱造坦克這麼厲害,那汽車技術一定很強吧。三菱在日本汽車領域地位確實很高,亦創下數個日本第一,包括首臺柴油引擎、首部柴油貨車、首部大型巴士及首部四輪驅動車。

在現代汽車工業上頗有建樹,在發動機,控制系統,車身結構等單項技術上可以說是業內頂尖。

《頭文字D》帝王車隊隊長鬚藤京一駕駛的拉力神車——————三菱第三代EVO,把我們的主角藤原拓海追到引擎炸裂,整部動漫藤原拓海僅嘗過兩次敗績。

▼把「秋名山車神」追到發動機報廢的三代EVO

重野秀一老師肯把AE86的一次敗績劃給三菱也足見這一品牌在重野老師心中的崇高地位。但是現在你走到大街上卻很難見到三菱整車的身影。

其實三菱汽車在1970年才脫離三菱重工,出過幾款經典產品,但一直沒能像其他日本汽車品牌一樣發展起來。

進入2000年後接連曝出車輛瑕疵以及連續兩次的數據造假,不得已只能「賣身」,現在的三菱汽車雖然掛著三菱的名頭實質上已經屬於雷諾日產聯盟了,《頭文字D》被「黑出翔」的日產終於在現實裡出了口氣。

▼動畫片裡贏不了你,那就把你買下來

其實現今三菱集團旗下的很多公司之間都像三菱重工,三菱電機和三菱汽車這樣,大家都掛著三菱的名頭,但都各忙各的。

這幾家的關係可以套用的我們很熟的幾個手機品牌上,我們熟悉的藍綠廠VIVO 和 OPPO 均是由步步高的業務分支出去在後續的經營中大家變成了獨立公司,像OPPO後期還孵化出了一加。雖然出身相同,但彼此之間也是競爭關係。

不過俗話說「血濃於水」雖然法理上大家都是獨立個體,但畢竟還是「一個媽」生的,所以在美國那邊放鬆了對日本企業的制裁後這些離散出去的三菱公司又開始抱團取暖,以互相交流信息和聯絡感情的名義,成立了三菱金曜會,如果有需要三菱出身的公司還是會優先找「自己人」。

▼頭掛「三菱」名頭的眾多公司

另外這裡提一句,我們在學校門口文具店買到的「三菱筆」跟我們今天所說的三菱沒有任何關聯。至於logo的問題,其實三菱鉛筆的標誌是比三菱集團更早正式註冊的,後續因為兩家公司沒有互相競爭的業務,所以雙方達成默契,允許對方使用三菱商標了。

▼賣筆的和賣空調的不是一家哦

如今的「三菱系」出身的公司,涉及礦業、造船、電信、金融、保險、電子、汽車工業、建築業、重工業、石化業、房地產、食品飲料、化學工業、鋼鐵、航空等等。

參與到「三菱金曜會」中的成員有28家,而這28公司在他們所分數的行業中也都是佼佼者。比如三菱日聯銀行,如果以資產計,該行是日本最大的銀行,在日本的地位約等於我們的工商銀行。三菱地產在日本也位列地產開發商首位,相當於我們國內的萬科。

▼三菱在民用領域也建樹頗深

歷經140餘年的風雨,三菱的起伏可以說見證了整個日本的近代史,也伴隨了日本的現代化進程。過去的三菱為日本法西斯生產戰爭機器,助紂為虐,侵略他國,強擄勞工,殘害生靈。

現在的三菱雖然為世界各地也帶來了優質的產品和先進的技術,但同樣它也沒有放棄可能帶來殺戮的軍工產業。

▼三菱重工製造的F2戰機

當然一家企業想要做什麼只要合法我們也無權幹涉,畢竟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選擇,在二戰後三菱的四代總裁巖崎小彌太臨終前說:「我們最大限度地盡了國民的義務,回顧過去,並沒有什麼慚愧的事情。」也許這就是三菱的選擇吧。

持久乾爽,透氣不悶熱

AAA級抗菌冰絲,輕薄無痕

爽到像裸穿

 

點個「在看」然後評論區中留言「上車

給你們看個隱藏福利

相關焦點

  •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甩開中國的真正原因
    中央集權透過自上而下的管理網絡,權力覆蓋到該國每個角落。如果中央集權在某個地方消失或弱化,那麼只要有內部和外部力量作用,這個地方一般會產生脫離國家的苗頭,這個不用多了說吧?維治維新之前,日本是一個封建農業國家,商業,手工業雖然有一定發展,如果政治問題不解決,日本就無法比中國先行一步。
  • 150年前日本明治維新,如何改寫了日本的命運?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殖產興業,富國強兵,文明開化」成為日本的主旋律,「脫亞入歐」,向霸權邁進,就此成為日本的國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治維新是一場打著「維新」旗號的革命。正是這場革命,不僅直接奠定日本接下來的百年國運,還影響到未來百年的整個東亞政治格局。明治維新的巨大成功,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 日本的明治維新,是王政復古,絕非全盤西化
    日本因為明治維新而戰勝中國,並且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巨大災難,這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明治維新(日語:明治維新/めいじいしん Meiji Ishin),是指日本明治時代初期的日本所推行的一系列重大復興舉措。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在西方堅船利炮的衝擊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組成「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閥和資本家取代武士階級的統治。日本在明治維新中通過推行「王政復古」以達到天皇親政和議會政治(合議),建立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
  • 日本歷史整理筆記-明治維新(人物第一篇)
    日本江戶時代(又稱德川時代)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及理論奠基者。公元1853年,美國軍官佩裡率領艦隊打開了日本國門。那時候的日本和中國一樣,奉行「閉關鎖國」政策,面對於來自西方的龐然巨物,日本方面直接就選擇了投降,籤下了不平等的《日美和親條約》。這一歷史情節和後來的晚清極為相似,兩國政府一樣腐朽無能。
  • 日本明治維新三傑是什麼樣的人生結局?
    談到明治維新很多人就會想到「明治維新三傑」: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 「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日本人最推崇的明治維新英雄
    稻盛和夫的精神導師 卓越領導力的範本 西鄉隆盛,作為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之一,不僅在日本近代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和不凡的精神品質,也對近代中國的革命青年產生了非同一般的影響。西鄉隆盛對20世紀中國傑出人物如孫中山、毛澤東等均有重大影響,其詩作「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 明治維新150年來,日本不斷實現產業進化的秘密是什麼?
    1954年日本的GDP才恢復到1937年的水平。回顧日本歷史我們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日本和當時第一強國保持良好關係的時候,往往是日本發展最快的時候。古代是學習中國,明治維新之前的100年是學習荷蘭。明治維新之後是學習英國。1902年和英國成為同盟國。1945年到現在是學習美國。
  • 這家向中國出口機械的日本企業,真慘
    大川原化工機株式會社的噴霧乾燥機(來源:該企業官網)據香港《南華早報》9月9日報導,這起案件是日本當局最近對「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出口商品發起的幾項調查之一。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東京仍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被要求遏制日本對中國的技術轉讓。
  • 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什麼能夠成功!而滿清的戊戌變法卻失敗了!
    1853年7月8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裡準將率領4艘軍艦出現在日本江戶灣水面,要求日本開國通商,並威脅如果日本拒絕,就將使用武力。這就是著名的黑船事件,在日本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日本由此和中國一樣被迫「開國」。次年,日本被迫與美國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引起朝野不滿。
  • 日本投降紀念日 日本明治維新的前前後後
    日本文化將天皇尊為神,血統、地位崇高,所以幕府也不便自立為天皇,只能做到總攬軍政大權,而將天皇架空。幕府與中國東漢末年曹操掌權時相似,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幕府將權力世襲化,統治日本近七百年,期間也有朝代更替。中國講到漢文化的對外影響時,經常將朝鮮、越南、日本三國並提。
  • 為報答蔣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在和中國激戰十餘年後,日本人認為蔣介石對日本有巨大貢獻,甚至為他修了神社。1937年12月13日,兩名日本軍官在南京城進行了殺人比賽,先殺滿100人者獲勝,這種事甚至還上了日本的官方新聞。 從12月13日這天開始,一直到1938年1月,短短6周的時間內,南京城足足有30萬同胞慘死在日軍刀下,平均每12秒被殺戮一人。
  • 審判南京大屠殺戰犯:三位青年臨危受命,令日本戰犯血債血償
    ,一百多名製造戰爭的日本甲級戰犯已經鋃鐺入獄,由中國法官梅汝璈參與擔任法官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也已組建完成,引渡戰犯谷壽夫來華受審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十多人規模的中國檢查團抵達東京,誓要將這群製造災難的惡魔,特別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們,血債血償!但是,1946年3月11日,東京明治生命大廈議事廳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全體檢察官會議上,當中國檢察官向哲浚宣讀完起訴書,要求將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兇手松井石根列入第一批戰犯名單時,卻是會場上起鬨聲噓聲四起,一些英美國家的檢察官們竟然嘻嘻哈哈。
  • 韓國樂天遭抵制,這家日本公司比樂天還急:中國人請手下留情!
    曾經因樂天控制權的爭奪而引發的兄弟鬩牆也一度讓樂天集團的企業形象大幅滑落。有韓國媒體曾在2015年爆料稱,日方對樂天的實際持股比例超過99%,不少韓國人曾質問樂天集團是否屬於日本企業,而樂天創始人辛格浩的次子、樂天實際掌權者辛東彬回應稱,樂天是「韓國企業……95%的銷售額來自韓國」。而對於日本樂天市場在微博上的回應,也有網友在看過之後表示理解。
  • 馬勇:近代中日兩國師生關係的轉換——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研討會(1)
    另外日本在這個過程中,廢除了各個藩的分立的不同的國內市場,中國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採取地方各自為政的財政政策,比如晚清的「釐金」制度,一直都是晚清財政改革的巨大難題,到處都是收費經濟。晚清的經濟上的變革和日本也不一樣,日本走的是私人資本和自由資本,中國為了快速增長實行的是國家資本經濟,一切資源市場都控制在政府手裡面。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屬於日本陸軍中的元老級部隊,參加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幾乎所有戰爭。從鹿兒島一直打到了太平洋。抗日戰爭期間第六師團更是在谷壽夫的帶領下,攻破南京城,並參與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可謂是罪行累累。當然了,不得不說,第六師團作為日本陸軍前輩,其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由於第六師團源出於熊本鎮臺,所有其士兵組成主要來自南九州,比如熊本,宮崎,鹿兒島等南九州各縣。
  • FGO明治維新事件科普 明治維新人物史實
    這類活動中其實都是有非常多的梗存在的,但是由於是日本的歷史,所以我們可能並不能全部get到點,如果有玩家想要了解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這個科普。 由於當時的日本閉關鎖國已久,全國上下都被前所未見的「黑船」震驚,而幕府被迫開國又暴露了軟弱無能的一面,很多有識之士由此開始探求強國之路,所以算是明治維新的開端。 遊戲中黑鬍子改名叫佩裡奇,要求日本開國 然後賣船長的本子
  • 扒一扒日本的軍工企業 就在你身邊
    (微信:zhzh199005)日本自衛隊,這支「二戰」後「基於防禦和救援的軍隊」,如今正漸漸地站在風雲突變的亞太舞臺的前沿。而在這支不斷擴張的軍隊背後,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支撐的龐大的軍工產業。日本自衛隊,這支「二戰」後「基於防禦和救援的軍隊」,如今正漸漸地站在風雲突變的亞太舞臺的前沿。而在這支不斷擴張的軍隊背後,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支撐的龐大的軍工產業。
  • 日本是中國的鏡子,也是中國的鞭子
    當時航行到外國被視為拿生命當賭注,可福澤諭吉自告奮勇,要求作為艦長的隨員到美國,被順利接受。自黑船來航、日本人首次看到蒸汽船僅七年,開始學習航海也才五年,就派出自己的軍艦獨自橫渡太平洋,這是日本開天闢地以來首次的大事業,超過鄭和下西洋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環顧當時東亞各國,沒有一個國家在這麼短時間裡就敢於橫渡太平洋。美國的歡迎盛況空前。
  • 日本明治維新150年:「並非值得中國人羨慕的現代化轉型方式」
    150年前的1868年1月3日,日本在「王政復古」事件中開啟了史稱「明治維新」的現代化轉型。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最重要的轉折點。如何在日本自身的歷史脈絡中理解明治維新?今天的日本人對明治維新是一種怎樣的感情?明治維新改變的不僅是日本,更深刻波及近代中國。先人一步現代化了的日本成為古老中國向西方學習過程中的榜樣和中介,也成為近代中國無盡災難的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