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將美國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取消香港特殊待遇,視為中美新冷戰起點,我並不這樣認為。原因有二:一是中美新冷戰實際上從貿易戰開打就已經啟動,只不過多數人後知後覺,在當時還未能認識到它是中美關係質變的開始;二是在香港這個地方,港版國安法通過後,主動權已經完全掌握在中國手裡,而美國因為在這個地方有重要利益,制裁起來也會投鼠忌器。所以,香港只是中美結構性對抗的其中一個斷裂點,是中美冷戰的其中一個戰場。儘管這個戰場非常重要,卻不具有全盤意義,中美仍然會在此進行接觸性對抗博弈。。研判中美關係未來走勢,必須注意另外兩個遠比香港更重要、更有全局影響的大事。其中一個是美國的南海政策聲明。在南海問題上,蓬佩奧發表的美國政府聲明,不僅承接了歐巴馬時代美國操弄海牙國際法庭通過的南海判決結果,以極其粗暴的方式完全否定了中國對南海的主權地位,將九段線等中國法定邊界一筆抹殺,還從曾母暗沙到黃巖島等逐個點名,聲稱中國對這些島礁的控制是對菲律賓和越南的鴨霸佔領,指責中國要做南海「海上霸主」,表示美國要和相關國家一道,制止中國在該區域的擴張行為。我在昨天文中談到,川普上任後,帶著對黑人總統歐巴馬的深刻鄙視,將歐巴馬時代的內外政策一個不留統統推翻。在南海問題上,美軍雖然經常找茬,打著維護航行自由的幌子挑戰中國對南海的主權,經常把飛機軍艦開到南海,但美國還從來沒有出臺過一個系統的政策聲明,來表明他們對南海問題的態度。這次美國政府的南海聲明,代表著川普破天荒正式重拾了歐巴馬時代的南海政策,開始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存在進行系統性打壓。可以預見,之後中美在南海的衝突會越來越激烈,很可能會出現像2016年南海仲裁時那樣劍拔弩張的軍事對峙局面。而因為中美對抗早已非2016年可比,再加上川普的激進主義冒險性格,與遠比歐巴馬更強悍的行動力,絕對不排除雙方在南海爆發局部軍事衝突的可能。事實上,我們看美國在南海聲明出臺之際,一邊在南海進行雙航母演習,一邊派最先進預警機對廣東目標進行抵近偵察,一邊糾合日歐等盟友到南海軍演,就知道風險在急速提升。中美在南海的軍事對峙,正快速接近美蘇冷戰期間,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在波羅的海等熱點海域的對峙烈度。另一個比南海聲明更瘋狂、對中美關係衝擊更大的事,是川普最近正醞釀一份總統公告,打算對中共黨員及其家屬實施籤證限制,目前已經在美國境內的也可能遭到驅逐。中國有將近9500萬名黨員,加上家屬,有將近2.7億人,如果這個政策落地實施,就意味著以後將有五分之一的中國人將無法再入境美國。另外,該公告還特別提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員和國企高管的赴美籤證也會受到限制。在世界外交史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就算是在美蘇冷戰時期,在美國反共意識最強烈的麥卡錫與裡根時代,美國政府也沒有對蘇聯或哪個東歐共產黨國家實施過如此大範圍、高烈度的入境政策限制。但是,川普不僅把這個選項放到了他的中國政策工具箱,還和香港、南海、臺灣、經貿、軍控、科技制裁等工具一起使用,並在兩個月前就公開聲稱會「考慮完全切斷和中國聯繫」。白宮發言人麥肯納尼7月16日在回答記者有關這一問題的提問時也表示:「我沒有在這一方面的任何聲明,但是請放心,我們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保留了所有選項。」可以看出,中美關係崩壞,在某些領域,已經超出了當年美蘇冷戰狀態。也難怪,當川普威脅對中共黨員及家屬實施籤證限制後,連一項對美下嘴最狠的環球胡錫進總編也開始用「瘋狂」「難以置信」來形容,忍不住感嘆「這比中美斷交還嚴重!」我最近在多維專欄與本公眾號多次撰文指出,美國已經在用對待蘇聯的套路來對付中國,開始和中國打「政治認同戰」,也就是在激化中國與他國矛盾的同時,用「中共」替代「中國」,試圖在外部打壓孤立中國的同時,從內部分化裂解中國。事實上,美國的南海政策聲明與川普擬將發布的總統公告,都是這一對華政策產物。它也再次提醒我們,必須對中美關係崩潰,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外部環境變化,做好最壞準備。而這一切的發生,如果以貿易戰為起點,回頭看來,才不過短短兩三年時間。中美自由落體的速度,要遠比當年美蘇冷戰更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