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運20和AG600是20世紀初期國家立項的三個大飛機項目,寄託了眾多國人的期望。
說實話,這三個項目比較起來,運20最厲害,解決了大運不足的大問題,性能還全面超過俄羅斯伊爾76(之前用的俄羅斯伊爾76同款發動機就能遠超伊爾76,目前已換裝國產大涵道渦扇,更是吊打)和歐洲空客A400m大運,推力不夠日本C2的情況下,各項指標都吊打C2,而且不聲不響就研發成功、2013年首飛、然後馬上批量裝備,妥妥的低調奢華有內涵。
C919作為國產客機的未來希望,技術還是可以的,經常上電視,商飛各種宣傳,就是一直還在試飛,而且為了早點拿到適航證,發動機還有各種核心系統都是美國貨,未來卡脖子的風險不會小。
今天重點說下這個AG600,說實話,三個小夥伴裡面,個人最不看好的就是它了。
先說個背景,這個AG600並不是我們設計製造的第一架水上飛機,50年前就設計製造過水轟五,一直也都有在服役:
1968年12月,第三機械工業部批准了水轟-5的研製方案。研製工作由水上飛機設計研究所和哈爾濱飛機廠共同承擔,根據批准方案首批試製三架。1970 年2 月,水轟-5總體設計完成。同年10 月發圖,並開始試製。只是水轟五的設計理念有問題,只有水上起降能力,不能在跑道起飛,降落也必須在水面降落後,沿著小坡滑上陸地,並不能在普通陸地機場起降,就限制了只能在窩裡飛,去不了別的地方……
這純屬設計理念有嚴重缺陷了,最終也只造了7架,相當沒有存在感。不過好歹也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不像運20,純屬從0開始。(國產噴氣式客機也有個ARJ21在成都航空服役,我還坐過,也是相當沒有存在感,聽說是批了塊地,航空公司才捏著鼻子買的)
從性能上來看,AG600搭載4臺渦槳-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按中航工業的宣傳,最大航程超過5000 千米,翼展達40米,巡航速度為480千米/小時,救助半徑864海裡(1600千米),一次可救助50人,抗浪高度達2.0米。
我們拿差不多大小,同樣發動機的運8來對比下,運8反潛巡邏機也是運8系列比較新的型號了,最大起飛重量為61噸,巡航速度為660千米每小時;
AG600使用同樣的4臺同款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少了20%以上,巡航速度卻比運8反潛巡邏機少了37.5%……
運8是個50歲以上的老飛機平臺了啊,你AG600是在研發的新貨啊……
(運8也經常黑煙滾滾)
利用初中物理知識,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動力一樣的情況下,最大速度的動力=阻力,二者動力相同,算下來,660的平方是480平方的兩倍,基本上起飛重量更少的AG600的飛行阻力是運8的兩倍……
因為船型底的原因,這兩款飛機的飛行經濟性真是差了十萬八千裡,哪家航空公司要真是把AG600當做普通運輸機來用,褲子都要虧掉的。
按照官方說法:AG-600是「目前現已知的在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我一直覺得這樣一個定位很奇葩,感覺是沒什麼亮點了,編一個亮點出來忽悠人。還已知、在研、最大……說到已知和在研,還真沒有第二家在研發水上飛機的;說到最大,二戰就有更大的水上飛機;這種說法真的讓人尷尬啊。
C919在研發過程中經常上電視,相比C919,AG600上電視的次數隻多不少,一會部件試製成功、一會成功滑跑、一會成功首飛、一會成功水上首飛、一會成功投水……成功首飛是2017年,航展次次都參加,到目前又過了好幾年,項目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
一個用著運8的冒黑煙發動機的渦槳飛機,能有什麼技術能夠大吹特吹呢?
跟老水轟五相比,我這個20年軍迷都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跟運20相比,我相信完全不懂飛機的朋友也能看得出哪個更先進:
說到這個飛機的前途,我實在是樂觀不起來。
首先,海軍應該是不會買的,現在海航有了高新6反潛巡邏機,說不準過幾年還能搞出噴氣式反潛機,水上飛機的機體必然會被海水腐蝕,還漏水,結構也比陸地起降飛機重,海軍買這飛機幹嘛?
其次,普通航空運輸,剛才已經說過了,航空公司褲子都要虧掉的,沒戲。
再次,森林滅火。其實,森林滅火使用米26大型直升機比較好,使用起來很方便,找水源也方便,河流湖泊水庫都可以,飛機起降也方便,但是使用AG600的話,很難在火場附近找到這麼大的水域供其起降。
最後,海上搜救。現在的南海格局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經過填海造陸,目前我國控制的南海島礁已經軍事堡壘化,機場都建全了。以永暑島為中心,用運8/9和直升機完全可以覆蓋大部分區域,運8/9的反應速度和航速遠超過AG600。至於水上起降的優點,只是看起來美好,南海每年有一百多天以上浪高超過2米以上,水上飛機是不能起降的。
就算用水上飛機搞搜救,也是這種輕型飛機更合適,畢竟極少有一次需要撈幾十上百號人的海難,絕大多數都是幾人、十幾人而已,出動1、2架輕型飛機就夠了,而且價格低得多。
真有那麼幾架特殊用途,找毛子買幾架別200不就行了麼?人家好歹還噴氣發動機,還吹氣襟翼,性能比你AG600還好多了。
就算不用水上飛機,用直升機也可以做到,美國海岸警衛隊能用KC-130加油機帶黑鷹救助中國漁民,中國為什麼就不行?搞個新一代低速性能更好的中型運輸機,還能順便把性能不甚理想的運8換代掉,豈不美哉?
有人說這上百億投資白扔水裡了,這樣一個型號投資上百億還是不至於的,上百億那都是有複雜系統的型號,做個水上飛機,尤其是AG600這樣構型簡單連吹氣襟翼都沒有用的,不從裡面分錢出來搞房地產之類是花不了上百億的。
中航是軍工央企中最會掙錢的,他們搞地產金融資本運作很有一手,賺了很多錢(2018年參加一個投資交流活動,也碰到項目方轉讓股權)。但是……軍工央企的核心使命是啥?
其實主要還是在於水上飛機所幾十年沒做過項目了,要保住單位必須要開項目,而現在大飛機是熱點,以前又做過水轟五,那再搞個四發大水上飛機好蹭熱點,你要做個雙發的難立項。
至於項目前途,希望我猜得都是錯的,祝它好運吧~
(以上部分文字來源於講武堂踢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