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在高緯度低溫環境下飛行時,機身如何除冰?俄羅斯研究人員的最新思路是讓無人機的外殼周期性高頻振動,將表面即將結冰的低溫液滴和殘餘薄冰甩掉。這種振動除冰系統即將安裝到赴北極執勤的無人機上。
據俄REN電視臺網站報導,無人機在北極地區升空後不久,機身表面就會結冰,影響無人機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和飛行動作,擾亂發動機、導航及通信設備工作。
無人機的除冰方式目前有兩類,一是向機身噴灑融冰液,二是以電熱方式讓機身的冰層消融。但噴灑融冰液要求隨機攜帶大量乙二醇溶液,會減少其他有效載荷;電熱方式則會嚴重消耗無人機上的電能儲備,影響續航時間。
位於俄聖彼得堡的喀琅施塔得公司開發的全新除冰系統,在無人機的機翼下設計安裝了數個電脈衝振蕩機,使飛機的外殼周期性高頻振動,使空氣和雲層中的低溫水滴無法在機身上凍結、固著並最終與少量殘餘薄冰被一同抖落。
據報導,位於莫斯科的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所日前在零攝氏度到零下20攝氏度的氣流中,用模擬雲層中的低溫水滴對研製成的振動除冰系統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該系統有能力在北極部分地區和其他地域的多種氣候條件下為無人機除冰。研發專家還認為,在經過進一步完善後,系統有望在氣溫低於零下50攝氏度的環境下,在距地面數千米的空中為無人機除冰。
喀琅施塔得公司無人機系統項目負責人沃羅諾夫介紹說,振動除冰系統即將安裝到該公司研製的「獵戶座」中型無人機上。「獵戶座」的起飛重量可達1.2噸,空中續航時間不少於24小時,飛行高度達8000米,可攜帶300公斤有效載荷。該飛機將在北極地區為俄軍方執行巡邏、搜救和航空攝影等任務。
俄《無人機技術》雜誌主編費杜季諾夫評論說,與俄「獵戶座」無人機的外形和功能相似的美國「捕食者」和以色列「蒼鷺」無人機,目前都面臨難以有效除冰的難題。而振動除冰技術可避免傳統除冰方式的不便,有望保障無人機在無冰狀態下飛行一晝夜。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以快速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