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北極無人機進行研製振動除冰系統

2021-02-15 無人機網

無人機在高緯度低溫環境下飛行時,機身如何除冰?俄羅斯研究人員的最新思路是讓無人機的外殼周期性高頻振動,將表面即將結冰的低溫液滴和殘餘薄冰甩掉。這種振動除冰系統即將安裝到赴北極執勤的無人機上。

據俄REN電視臺網站報導,無人機在北極地區升空後不久,機身表面就會結冰,影響無人機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和飛行動作,擾亂發動機、導航及通信設備工作。

無人機的除冰方式目前有兩類,一是向機身噴灑融冰液,二是以電熱方式讓機身的冰層消融。但噴灑融冰液要求隨機攜帶大量乙二醇溶液,會減少其他有效載荷;電熱方式則會嚴重消耗無人機上的電能儲備,影響續航時間。

位於俄聖彼得堡的喀琅施塔得公司開發的全新除冰系統,在無人機的機翼下設計安裝了數個電脈衝振蕩機,使飛機的外殼周期性高頻振動,使空氣和雲層中的低溫水滴無法在機身上凍結、固著並最終與少量殘餘薄冰被一同抖落。

據報導,位於莫斯科的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所日前在零攝氏度到零下20攝氏度的氣流中,用模擬雲層中的低溫水滴對研製成的振動除冰系統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該系統有能力在北極部分地區和其他地域的多種氣候條件下為無人機除冰。研發專家還認為,在經過進一步完善後,系統有望在氣溫低於零下50攝氏度的環境下,在距地面數千米的空中為無人機除冰。

喀琅施塔得公司無人機系統項目負責人沃羅諾夫介紹說,振動除冰系統即將安裝到該公司研製的「獵戶座」中型無人機上。「獵戶座」的起飛重量可達1.2噸,空中續航時間不少於24小時,飛行高度達8000米,可攜帶300公斤有效載荷。該飛機將在北極地區為俄軍方執行巡邏、搜救和航空攝影等任務。

俄《無人機技術》雜誌主編費杜季諾夫評論說,與俄「獵戶座」無人機的外形和功能相似的美國「捕食者」和以色列「蒼鷺」無人機,目前都面臨難以有效除冰的難題。而振動除冰技術可避免傳統除冰方式的不便,有望保障無人機在無冰狀態下飛行一晝夜。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以快速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2035年俄羅斯的北極戰略
    越來越無冰的北極也引起了俄羅斯的擔憂,即北方的俄羅斯領土可能會以新的方式變得脆弱。它通過重建軍事存在來應對這些擔憂。畢竟,莫斯科還希望維護北極的生態平衡。但是,有很多話要說。10月26日,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為北極制定了一項新的發展戰略,該戰略將影響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政策,直至2035年。它基於三月份通過的北極政策原則,取代了2013年採用的《北極戰略2020》。
  • 俄羅斯計劃全面升級北極氣象站
    俄羅斯當局宣布將對北極的123座氣象站進行升級。
  • 俄羅斯預警衛星及雷達系統研製與發展情況
    >俄羅斯天基預警系統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主要運行在大橢圓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上,以多星組網的方式,監視和跟蹤彈道飛彈發射及飛行。據悉,2017年至2021年,俄羅斯軍隊將用「聯盟-2」運載火箭從俄西北部的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9顆預警衛星,其中包括EKS-2。它們將同發射的這兩顆該系統衛星組成名為「凍原」的監測網,成為太空預警和作戰指揮系統。
  • 無鉛材料替代替代鋯鈦酸鉛陶瓷 俄羅斯研製新型振動傳感器
    據俄羅斯科學網站2月24日報導,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究人員研製了一種新型振動傳感器,用於建築物和橋梁狀態診斷儀器以及太空飛行器
  • 旋翼除冰技術有多難?— 西方封鎖下,直-20團隊耗時20年終於攻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相對精美的造型之外更附加了很多核心技術突破,比如被西方封鎖了二十年才得以突破的旋翼防除冰技術。近日,央視報導了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包括技術先鋒獎得主,航空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鄧景輝先進事跡,也為我們揭開了直-20核心的「旋翼防除冰技術」研製始末。
  • 美國研製新型無人機輔助導航技術;俄羅斯航天員將發射首顆3D列印衛星;一架UH-60直升機在夏威夷墜毀
    美國Draper實驗室和麻省理工學院(MIT)聯合研發團隊宣布,已研發出先進的無人機視野輔助導航技術,無需依賴外部設備,比如全球定位系統、詳細的環境地圖或動作捕捉系統。當消防隊員、應急響應人員或士兵在建築物、城市峽谷、地下或樹冠等環境下操作小型飛行設備時,可能會遇到無法使用GPS進行導航跟蹤的情況,失去GPS信號就無法操作這些小型飛行設備,更糟糕的是,由於系統的不穩定,飛行設備可能會對操作員、旁觀者造成傷害。那麼,先進的無人機視野輔助導航技術的問世將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在沒有GPS導航的條件下執行任務,這是無人機技術的又一變革創新。
  • 俄羅斯將測試「末日核彈」水下無人機射程可達10,000公裡
    俄羅斯研發了被稱為「世界末日核彈」的水下無人機,並計劃在6 月下旬於北極水域測試,由潛艇發射升空。
  • 無人系統80周報 | 美國北達科他州追加兩千萬美元建設無人機超視距飛行網絡,俄羅斯Radar MMS公司推出兩種新型無人機
    Skyward公司與FAA開展利用蜂窩通信網絡進行無人機作業管制研究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Skyward無人機公司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籤署一份為期三年的「無人機系統—支持無人機活動的蜂窩通信技術」協議備忘錄(MOA),旨在利用Skyward公司開發的連結蜂窩通信網絡的無人機,解決國家空管系統超視距(BVLOS)作業、統一交通管理(UTM
  • 2018年俄羅斯軍力發展大盤點
    無人機在戰場上應用越來越廣泛,俄羅斯國防部已下令各軍種開始進行反無人機戰作戰訓練以備不測。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15日報導稱,俄羅斯已啟動大約40個無人機小組,負責操控1800架無人機。這些無人機能夠在500公裡範圍內進行偵察、電子戰、信號傳遞和火力支援等任務。俄軍能操控由戰術無人機搭載的電子戰系統幹擾100公裡範圍內的無線電信號。
  • 單自由度振動系統及傳遞函數
    工程上很多實際系統可以抽象為單自由度問題,使其問題簡單化,例如圖1工具機固定到基座上,基座和工具機之間可以抽象為單自由度問題,圖2為無人機雷射雷達懸掛在無人機支架上,無人機支架和雷射雷達系統可以抽象為單自由度系統。
  • 俄羅斯增強北極地區軍事力量動因分析
    在更廣闊的視角下分析俄羅斯在北極地區軍事力量的加強,對於理解其活動的實際意義十分重要。俄羅斯當前正在進行全面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以確保能夠更好地應對當前以及未來的威脅和挑戰。而俄羅斯北極地區軍事力量的發展實際上是與其全面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和要求相一致的,因此這些軍事活動並不能完全證明俄羅斯對北極地區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擴張意圖。
  • 土耳其為裝甲車研製帶槍無人機?
    《福布斯》(Forbes)5月10日報導,土耳其的電子製造商 Asisguard 研製的新一代多旋翼無人機 Songar 配備了機槍等步兵武器
  • 環北極國家北極研究布局及對中國的啟示
    一方面,北極資源開採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尚待進一步評估。另一方面,建設與北極環境相匹配的採油基礎設施難度較大,投資成本高。此外,北極資源的開發積極性還取決於非常規油氣和可再生能源等技術的發展狀況。在北極油氣資源管理方面。
  • 兵韜志略|俄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部署北極加強控制能力
    熱點新聞:據俄羅斯《消息報》報導,俄羅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水翼船設計局正在研製新一代超重型空降運輸地效飛行器,計劃將於2019-2020年建成服役,並部署在北極地區。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地效飛行器的國家之一,整體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在積極研發新一代重型地效飛行器和以此為基礎重建地效飛行器艦隊。可以預測,一旦地效飛行器重新回到俄軍作戰序列,必將成為多維戰場超低空空域作戰的重要利器,並推動未來戰爭樣式發生深刻變革。俄新一代超重型空降運輸地效飛行器,計劃將於2019-2020年建成服役,並部署在北極地區。
  • 「獵戶座」無人機將助力俄羅斯步入軍貿新領域
    「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展出的「獵戶座」無人機「獵戶座」無人機用於偵察、巡邏、地形測繪,亦可執行打擊任務。2011年,由俄羅斯克朗施塔特(Kronstadt)公司開始研製,2015年生產了第一個試驗機型並公開展出,2016年開始進行測試。
  • 首架北極款民用米-8AMT直升機研製成功
    飛行總動員航空網6月19日消息:俄羅斯直升機控股公司(俄羅斯國有技術集團子公司)開始為民用客戶批量生產北極款米-8AMT直升機。首架該型直升機由烏蘭烏德航空廠製造。北極版本的米-8AMT直升機完成了飛行測試程序,並通過了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局(Rosaviatsiya)獨立委員會的適航審定程序。北極款直升機配備了由俄羅斯Мil&Kamov國家直升機中心研製的獨特高寒地區加熱系統部件。該系統部件可使直升機在高寒地區長時間不使用機庫停放,同時可在極低的溫度下快速啟動發動機。
  • 關注|北極冷戰再啟?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
    近日,一則俄羅斯軍事演習的消息,使「北冰洋飛彈齊射」這一場景有了出現的可能。據俄羅斯媒體披露,俄正計劃在北極地區進行25年來最大規模的飛彈發射試驗,俄羅斯兩艘新型「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同時發射16枚遠程核飛彈,演習目的是檢驗俄羅斯潛艇的戰鬥力。與此同時,3月初,北極地區的另一個「大玩家」美國在北極地區進行為期5周的潛艇演習。
  • 【區域身份建構】葛靜深:俄羅斯北極宏觀區域身份的多維話語建構
    在俄羅斯聯邦的最新歷史中,為規劃其1710萬平方公裡領土的系統重組,做出了首次嘗試。根據該戰略,俄羅斯基於領土特徵被劃分為12個宏觀區域:中部宏觀區域,中部黑土宏觀區域,西北部宏觀區域,北部宏觀區域,南部宏觀區域,北高加索宏觀區域,伏爾加-卡馬宏觀區域,伏爾加-烏拉爾宏觀區域,烏拉爾-西伯利亞宏觀區域,南西伯利亞宏觀區域,安加爾-葉尼塞宏觀區域以及遠東宏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