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伯的戶口本上離奇多了一頁,多了一個「兒子」。
陸伯的戶口本上離奇多了一頁,多了一個「兒子」。
陸伯
單身漢陸伯的戶口本上,離奇地多了一個小男孩,關係和他還是「父子」。侄子阿坤追問之下才了解到,由於陸伯目不識丁,村幹部讓他稀裡糊塗籤了認養協議,給朋友的私生子上戶口。
「我連婚都沒結,怎麼會有個7歲的兒子?」幾個月前,廣州從化太平鎮錢崗村47歲的單身漢陸伯離奇當了「爸」。陸伯從小不識字,一直未婚。最近侄子阿坤在幫他辦五保戶補助時驚奇地發現,他的戶口本上冒出了個7歲男孩,且與之關係為「父子」。阿坤仔細詢問叔叔,才知道村治保會主任以為他「辦理低保」為由,讓他籤了字。其實,陸伯糊裡糊塗籤了一份認養協議,並按下手印,於是就莫名其妙地當上了「爸爸」。
離奇當上爹
單身漢將拿不到低保
阿坤說,叔叔今年47歲,一直沒有結婚,因為不識字,又有點糊塗,平時都是靠幾個晚輩照料。兩年前,叔叔住進了村裡的頤老院,平時靠幫忙維護道路綠化掙點錢,維持生計。
上月25日,阿坤幫叔叔辦理五保戶補貼時,拿到叔叔戶口本一看,大吃一驚——一直單身的叔叔過去戶口本一直是「獨門獨戶」,但現在卻多了一頁,一個名為「陸軍文」的男孩赫然在冊,且與叔叔的關係是「父子」。
「我叔叔一直沒有結婚,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孩子呢?」阿坤很困惑。在他的追問下,叔叔講出一樁怪事。今年6月,村治保會主任陸振洲,以幫他辦低保為名,將他的戶口本拿走了。當時,陸振洲還帶著他一起去了鎮裡的派出所,在一名徐姓民警的指引下,籤署了一份書面文件。
「這樣平白無故地多了一個兒子,我叔叔不但拿不到低保,甚至連現在住的頤老院都沒得住了,因為這是給孤寡老人住的。」阿坤憂心忡忡地說。
村幹部使詐
幫朋友私生子上戶口
昨日中午,記者和陸伯的另一個侄子一起見到了治保會主任陸振洲。陸振洲表示,他也是受人所託。「我有個朋友,這個小孩是他的私生子。」
陸振洲告訴陸伯的侄子,他朋友的兒子今年已經7歲了,眼看就要上小學了,卻由於身份原因一直上不了戶口。無奈下,就拜託自己幫忙。「所以呢,我看陸伯也挺可憐的,就想幫他解決下生活問題,因為對方答應給陸伯一萬元的酬勞。」陸振洲稱,錢已經打到了他的帳上,只要陸伯答應「私了」,錢可以馬上交給他。
關於陸伯的「五保」問題,陸振洲拍胸脯保證:「你放心,政府發給你多少錢,我叫我朋友一分錢不少地補給你;要是他不補,我個人也補給你。我可以用村委會的公章,給你蓋上,這樣你總放心了吧?」
記者隨即詢問對方,陸伯當時籤訂的是什麼文件時,陸振洲直言不諱地稱,是「認養協議書」。「我知道陸伯不識字,就怕和他說不清楚,就直接讓他在上面籤了字。我又怎麼會害陸伯呢?」陸振洲還表示,如果陸伯答應了,還可以再領養一個孩子。「如果陸伯願意,我那個朋友還有一個孩子要上戶口,酬勞也是一萬元。」
看陸伯的侄子似乎有些動心,似乎又勸說了幾句。「都是一個村的,低頭不見抬頭見,我現在就是不想把事情鬧大,這樣對誰都沒好處。」
單身漢回憶
被人抓著手籤下名字
「大家知道我叔叔目不識丁。問題是,他不認字,更不會寫字,他是怎麼用筆籤字的呢?」阿坤至今不能理解這件荒誕的事。
阿坤告訴記者,為了留下證據,事情剛被識破時,他在找陸振洲探口風時,專門做了錄音。據錄音,當時陸振洲答了一句:「我知道他不識字。」
阿坤說,叔叔曾表示,是7歲男孩的爸爸開車把他們接過去的,當時有幾個人在場,他自己不會寫字,是陸振洲抓著他的手籤下名字,並按了手印。「到底怎樣到的派出所,不會寫字的叔叔又是怎樣籤下自己的名字,也都需要進一步求證。」阿坤表示。
阿坤認為,文盲叔叔的籤字沒有法律效力,但他不明白派出所部門為什麼卻認定這些是有效力的。「叔叔有時會犯糊塗,村裡人都知道。」
民警:
你去找民政局
我們無權負責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太平派出所,以陸伯親戚的身份,就此事進行了查詢。一名民警告訴記者,他不清楚相關情況。「負責這個案子的徐民警不在,我不是經管這件事情的,不太清楚這個事情。」
阿坤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後,他曾來派出所找過幾次這位徐民警,僅僅見到了一次。「當時對方和我說,他們派出所只管材料是不是真的,具體情況他們無權過問。」阿坤說,現在叔叔孩子都有了,卻沒有結婚,這太令人不可思議了。「而且,派出所居然還告訴我,叔叔已經結婚了,但是一直沒有髮結婚證。」
然而,在陸伯的戶口本上,記者卻看到,戶主頁陸伯「婚姻狀況」一欄,赫然是一片空白,並沒有寫上「已婚」的字樣。對此,派出所的民警稱,這個不歸他們管。「如果要查詢,你可以去民政部門查詢,我們不負責這方面的東西。」
律師:
若屬他人欺騙
追究法律責任
昨日,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廣東正大聯合律師事務所許瀚律師。許瀚律師表示:男孩如非陸伯親生或收養,則陸伯為該男孩辦理入戶而籤署的文件應為無效,公安機關在核實情況後應依法更正。同時,公安機關為其辦理入戶時,有義務讓陸伯提供該男孩的出生證明,以證明系陸伯所生。如當時出生證明系偽造,應由公安機關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若陸伯上述行為系他人誤導或欺騙所致,應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文、圖 記者 肖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