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鼠變身大白兔:中國奶糖發展史一瞥

2020-11-26 網易新聞

米老鼠的上海緣

1937年,上海聖瑪莉亞女校校刊《鳳藻》發表了張愛玲的文章《論卡通畫之前途》,她這樣寫道:「卡通畫的事業現在可以算很光明燦爛了。畫片除了配音之外,又加上絢爛的色彩;米老鼠的畫像成為聖誕的商店裡最好的點綴;有許多觀眾上電影院去專為看米老鼠。」在時年17歲的張愛玲看來,米老鼠已經成為了卡通畫最著名的代言人:「卡通畫這名詞,在中國只有十年以下的歷史。但是,大概沒有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不知道華德·狄斯耐的《米老鼠》吧?」

1928年11月18日,紐約的殖民大影院上映了《威利號汽船》,這是第一部以米老鼠為主角的有聲動畫片,米老鼠在短短8分鐘的影片中,以自己詼諧幽默的獨特風格一炮走紅,成為風靡美國的銀幕巨星。這一天也被認為是米老鼠的生日。1930年1月13日,迪士尼開始以日報形式正式推出米老鼠卡通連環畫。

《威利號汽船》

最早將米老鼠介紹給國人的是紅極一時的《良友》畫報,1932年1月,《良友》用整版圖片來介紹美國銀幕巨星米老鼠。隨後,《滑稽畫報》和《滑稽世界》兩本連環畫雜誌,開始長年轉載米老鼠系列連環畫。1936年,中華書局編輯、作家鮑維湘根據1935年上映的Mickey's Man Friday改編成長篇故事《米老鼠漂流記》,在《小朋友》雜誌上連載,並由中華書局在當年12月出版單行本。另外,《米老鼠珍珠探案》《米老鼠大鬧馬戲班》等圖書也曾熱銷一時。

魯迅曾在日記裡三次提到米老鼠,他不僅帶兒子海嬰去看米老鼠卡通片,而且還帶著茅盾病懨懨的兒子韋韜,觀賞銀幕上「有聲有色」的米老鼠,成功地幫助韋韜擺脫了疲弱的狀態。林語堂是迪士尼卡通片的大力提倡者,也是米老鼠連環畫的忠實讀者,他曾先後三次以米老鼠為題撰文。在1935年撰寫的《談米老鼠》一文中,林語堂推崇米老鼠的「赤子之心」、幽默態度和正能量。林語堂從「生活的藝術」的角度出發,認為米老鼠能夠向青年人揭示生命的深刻道理,讓青年人少走彎路,他強調:「如果你厭惡米老鼠是真的,不是擺道臭架子,假使你確確已經失了看米老鼠的興趣,請你先救自己,再救中國。」

在張愛玲寫作論述卡通畫文章的1937年的年底,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在美國上映了。僅僅半年之後,1938年6月2日,這部影片就登陸上海大戲院和南京大戲院,當時票房非常火爆,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也成為年度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麗都大戲院、大上海大戲院、平安大戲院、南京大戲院、辣斐大戲院以總計16萬人次的票房,位居上海各大影戲院的前5位。《白雪公主》在中國的觀眾總數突破了40餘萬人次,電影的票價一度從3元漲到8元,總營收超過700萬元,而當時一個工人的平均月薪僅為14元。

「米老鼠和布魯託一起看《良友》」

最先將米老鼠引進中國的《良友》畫報,同時也開創了蹭米老鼠和迪士尼卡通熱點的先河,那期《良友》畫報展示了「米老鼠和布魯託一起看《良友》」的畫面,用和米老鼠一起自拍的方式進行自我宣傳。1938年聖誕節,《申報》刊載了漫畫《白雪公主的八仙過海》,白雪公主變身為手捧蓮花的何仙姑,與七個小矮人一起「八仙過海」。隨後,米奇坐黃包車,米妮穿旗袍,唐老鴨大鬧火焰山等,紛紛登上了紙媒的版面。借用迪士尼形象的風潮,也蔓延到了電影界,真人版電影《中國白雪公主與七矮人》也出籠了,並且在海報上自稱「中國第一部童話故事影片」。1940年至1941年,作家趙景深先後改編了《米老鼠遊小人國》和《米老鼠救火車》兩個長篇故事;1941年的《健康家庭》雜誌發表了何守文改編的長篇卡通故事《米老鼠滄州奪寶》;1948年《兒童世界》雜誌連載了趙景深兒子趙易林根據卡通影片《幻想曲》改編的《米老鼠與仙帽》;同年,《兒童世界》還連載了邢舜田執筆的連環畫《米老鼠遊上海》。

白雪何仙姑和她的朋友們

米老鼠遊上海

「山寨米老鼠」引領的迪士尼卡通風潮溢出紙媒的傳播空間後,延伸成了白雪公主床單、果盤、香菸、香料等,在這些蹭熱點的暢銷「周邊產品」中,「ABC米老鼠奶糖」無疑是最吸引眼球的。和米老鼠卡通電影一樣,熱銷的米老鼠奶糖成了有錢人品嘗的消閒佳品,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奶糖。抗戰時期生產領域和經濟活動出現了全面停滯或倒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進口食品的貨源也中斷了。上海憑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人財物各方面的優勢,進口替代型的小型糖果、餅乾、麵包、乳品、香精等食品廠紛紛崛起,在生產上出現了「畸形」繁榮,「ABC米老鼠奶糖」趁勢而起,成為了民族食品工業的標誌性產品。

ABC米老鼠

民國時期上海的糖果行業

喜甜厭苦是靈長類動物的普遍口味,這是演化的結果。甜味植物富含熱量,苦味植物大多有毒,久而久之,對甜味的追求成為本能,人類亦如此。糖果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發明了多種糖果,16世紀歐洲人發現可可,但是到300年後的19世紀,可可才變成了巧克力。19世紀後半期,隨著英國工業革命走向深入,糖果生產工藝也最終成型了,用一口鍋熬糖生產的簡單操作在20世紀初完全被工業化生產取代了。糖果逐漸成為了重要的日常消費品,被列為給人帶來愉悅的五大食品之一,成為了世界零售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代古書上出現的「飴」字,代表了中國人對於糖的早期認知。當小麥受潮發芽後,農民不捨得丟棄,就拿來加水煮著吃,結果發現,湯汁竟格外甘甜,於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讓麥子發芽,煮熟後濾掉渣滓,通過曝曬或者熬煮的方法獲得糖,從此,飴誕生了。山東的高粱飴,就是這種製糖法的「活化石」,高粱飴口感彈、韌、柔,是世界上最早的軟糖之一。我國早期的糖果大部分是沒有外包裝的裸糖。上海開埠以後,到19世紀80年代,帶有漂亮糖果紙包裝的西式糖果才逐漸登陸中國。民國時期的食品加工業,受西方的影響,也逐漸擺脫了中國式的、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作坊式的手工業生產。食品加工業的分工細化和生產的機械化,使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催生了一批具有工業化能力的食品加工工廠。上海成為了中國糖果行業的發祥地,據不完全統計,民國時期上海已有200多家糖果廠。

魯迅和蘇曼殊都是文人中的糖果愛好者。魯迅喜歡吃柿霜糖和摩爾登糖,柿霜糖是河南特產,由柿餅的提取物生產而成,性涼而細膩,更接近中國傳統的飴的製糖工藝。摩爾登糖是裝在扁圓的玻璃瓶裡的西式裸糖,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也喜歡吃摩爾登糖。魯迅在廈門的時候,因為飲食不合胃口,常用糖果來調劑口味,後來在寫作或閒暇時也時常吃糖果,常常一開吃就停不下來。如果說魯迅是糖果熱忱的愛好者,那麼蘇曼殊就是糖果瘋狂的愛好者,除了情僧、詩僧、畫僧、革命僧以外,蘇曼殊還有「糖僧」的雅號。蘇曼殊同樣喜歡摩爾登糖,最多的時候一天吃掉過三瓶。據說《太平洋報》總編葉楚傖多次向他求畫無果,最後只好用摩爾登糖引誘蘇曼殊,才得到了《汾堤吊夢圖》。因為愛吃糖,魯迅和蘇曼殊都付出了代價,魯迅一直被牙痛困擾,後來換上了全口假牙。蘇曼殊因為吃糖蛀牙,不得已裝上金牙,但他依然痴心不改,甚至在沒錢買糖的時候,敲掉了金牙換糖吃。蘇曼殊因為飲食無度患上了腸胃病,不幸英年早逝,他去世以後,醫生竟在他的枕頭下搜出了不少糖果紙。

糖果紙的出現,意味著從裸糖到帶有包裝的糖果的飛躍,其背後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形式上的簡單變化,從而帶來食品消費升級的重大機遇。上海糖果生產中的佼佼者「ABC米老鼠奶糖」,是上海商人馮伯鏞根據英國奶糖進行仿製的產品,不過躍然糖果紙上的卻是美國的米老鼠。從裸糖發展到帶有包裝的糖果,使得糖果在日常消費、儲存中變得更加衛生,解決了魯迅因為螞蟻爬進糖果碗裡而產生的苦惱。民國時期食品衛生、食品營養和科學飲食的觀念,正是由糖果紙包裝之類的食品消費細節開啟的。從裸糖發展到帶有包裝的糖果,使得糖果成為了方便攜帶的休閒食品,可自用也可分享,隨時隨地可以享用,非常便利,因而格外收到青睞。從裸糖發展到帶有包裝的糖果,也使得對於包裝的審美成為了食品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洋畫的透視方法、華麗的美術字和醒目的配色等西式元素等,增加了糖果的魅力。造型精美、高檔大方、潔淨典雅、衛生安全的理念,也成為了糖果紙設計追求的境界。

米老鼠與大白兔的前世今生

馮伯鏞創立了上海愛皮西(ABC)糖果廠,他很欣賞英國生產的鳥結糖,但是一小包鳥結糖需要半塊大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只有四五個大洋,進口糖只能是富人的消費品。馮伯鏞看到了進口替代的商機,1943年他請來製糖高手劉義清進行仿製,令馮伯鏞大喜過望的是,劉義清不走「山寨」模仿路,沒有簡單執行破解英國奶糖配方的指令,而是選用當時比較稀有、珍貴的液體葡萄糖、奶粉、煉乳等材料反覆研製配比,通過創新研發出與鳥結糖完全不同的奶糖。這款奶糖新品比鳥結糖奶香更濃,咬勁更韌,又不黏牙,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馮伯鏞邀請一位白俄設計師為新款奶糖設計包裝,設計師借用了紅極一時的迪士尼卡通形象,創作出了紅色米老鼠的包裝圖案。這款「ABC米老鼠糖」新品,因為口味獨特、設計時尚、營銷適度、價格相對低廉,很快就風行上海灘,成為當時最暢銷的奶糖。

也許是糖果天生具有兒童緣的原因,迪士尼的卡通形象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當時糖果行業的重要角色,上海天明糖果廠也出品過「米老鼠糖」和「椰子米老鼠」糖,上海麥唐納糖果廠也出品過「米老鼠糖」,還配上了很接地氣的圖案設計,米老鼠玩起了上海兒童滾鐵圈的街頭遊戲,上海麥唐納糖果廠後來還推出過「唐老鴨」糖。

益民米老鼠

可可米老鼠

米老鼠滾鐵圈

1954年上海愛皮西糖果廠改名為上海愛民糖果餅乾廠,因為老鼠屬於四害之列,「米老鼠」卡通形象又來自美帝國主義,再加上米老鼠商標1955年已被美國迪士尼公司註冊,米老鼠奶糖最終棄用了米老鼠的外觀包裝,這一舉措對愛民廠的奶糖生產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是出乎意料的。奶糖先是換了「三喜」的新包裝,但是銷量竟一落千丈,後來又經歷了「無商標、無廠名」的奶糖生產期,還借用過「光明牌」商標,但這些努力都以慘敗而告終。奶糖包裝形象對於商品銷售的巨大促進作用,讓上海愛民廠感受到了極大的震動。直到1959年,米老鼠奶糖的生產才迎來了轉機,上海食品工業公司科技科美工姜愛周設計了「大白兔」包裝,首批「大白兔」奶糖一經面世就一炮打響,可愛的大白兔成功取代了米老鼠,奪回了曾經丟失的糖果市場。在新包裝上線的同時,奶糖的配方也進行了調整,在國慶十周年之際,大白兔奶糖作為國慶獻禮產品重裝上市,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當時南京路食品一店、淮海路食品二店門前買大白兔奶糖的顧客常常大排長龍。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大白兔奶糖更被看成了替代牛奶的營養佳品,大白兔奶糖也被當成了上海的一張名片。餘華的小說《兄弟》中,宋鋼和李光頭兩兄弟,就是從一把大白兔奶糖開始相識的,他們在睡覺時也捧著殘留奶香的大白兔糖紙。電影《山楂樹之戀》中的男主角孫建新第一次遇到靜秋,從口袋內掏出的也是一粒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後來還成為了饋贈美國總統尼克森和蘇聯領導人的國禮。

「不是小孩就不能吃糖?」

1976年上海愛民糖果廠併入冠生園總廠,大白兔牌奶糖的產量也從日產1噸增加到日產4噸以上。1983年廣州的一家小糖果廠到上海冠生園取經,學會了生產奶糖的技術,並註冊了牽著三個洋泡泡的「米老鼠奶糖」商標,這直接導致了兩年後上海冠生園註冊「米老鼠奶糖」商標的失敗,這個商標後來被迪士尼總部以4萬美金的價格買斷了,上海冠生園也就無緣中國米老鼠奶糖了。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的興建計劃被提上議事日程的背景下,迪士尼公司又主動找到上海冠生園,希望授權上海冠生園使用米老鼠商標進行奶糖生產,而迪士尼公司則收取8%利潤的商標特許使用費,也許是價格沒談攏,也許是奶糖生產已經因時代變遷不再那麼紅火了,上海冠生園最終還是堅持單品牌的大白兔奶糖生產,米老鼠終究沒有在奶糖裡再續上海緣。

米老鼠的誕生,為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人帶來難得的歡樂,而米老鼠來到中國的時候,恰逢抗戰爆發,同樣也成為了危難時期人們的一種心理慰籍。在迪士尼的卡通世界裡,米老鼠與兔子其實有著一段前生今世的因緣。在1928年米老鼠誕生之前,迪士尼曾經創作過一隻叫奧斯瓦爾德的長耳朵卡通兔形象,這隻兔子當時非常受歡迎。說來雖然有點奇怪,但這隻兔子的確是後來的米老鼠的原型。迪士尼的設計師們把這隻兔子的耳朵變圓,在它的短褲加上紐扣,讓大腳穿上鞋子,雙手戴上手套,再加上一條可愛的尾巴,就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米老鼠卡通形象了,華特·迪士尼的太太給它起了個「Mickey Mouse」(米奇老鼠)的響亮名字。當迪士尼卡通形象遇到風雨飄搖年代之中的上海,這種異域文化與時代的碰撞顯得更加激烈,它不可阻擋地引發了近代上海文化的新潮流,深深地印入到上海的文化記憶中;與此同時,它也開啟了自己的本土化敘事路徑。


本文來源:文匯學人 作者:黃蓓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國民奶糖大白兔發展簡史:70年前糖紙上並非白兔,而是米老鼠
    大白兔,變身!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我們的爺爺奶奶還是小朋友,吃糖,也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有賣英國奶糖售的地方不多,當時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是一家。 那時上海的一家私營糖果廠,ABC(愛皮西)廠長馮伯鏞,從風靡一時的英國鳥結糖獲得靈感,請人調配出第一款中國的奶糖。
  • 大白兔奶糖換包裝
    大白兔奶糖換包裝 單粒價從2毛多漲到2塊多新華網雲南站 1小時前推出限量珍藏版:藍色、粉色兩款兔形鐵盒裝的奶糖,藍色盒裝(牛奶味)128克,每盒售價65元,粉色盒裝(紅豆味)每盒售價再貴3元,這一身價是傳統普通包裝大白兔奶糖的...
  • 品牌新中國丨「國民奶糖」大白兔
    ……「大白兔」奶糖,粒粒好口味!紅藍白的糖紙上,印著一隻活潑可愛的小兔子。誕生於上世紀 50 年代末的「大白兔」奶糖,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代國產奶糖的代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市百貨大樓的糖果專櫃前,總是排起長龍。因為售貨員張炳貴「稱糖一抓準,算帳一口清」,也因為「大白兔」奶糖是一件稀罕物,供不應求。
  • 國民奶糖大白兔: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
    2020年8月,國民奶糖大白兔在四川成都舉行冷飲展覽活動,5米高的超大型充氣大白兔裝置亮相成都西宸天街,吸引民眾前來回味童年記憶; 2019年5月,大白兔跨界出品奶糖味沐浴露、奶糖味香水、奶糖味身體乳,生活中充滿了大白兔甜而不膩的奶香味; 2018年9月,備受關注的大白兔潤唇膏,在網友刷屏「
  • 大白兔奶糖
    從前有一隻大白兔,它是長方形的,它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大白兔長的好看所以很自卑,出門的時候常常給自己穿一個外套,衣服上畫著可愛的大白兔。大白兔說:「 那是我的衣服,其實我並沒有這麼好。」小姑娘不相信,於是大白兔脫掉了自己的外套。過了一會,小姑娘吧唧嘴說到:「你好甜啊」原來你就是傳說中的大白兔奶糖啊……
  • 老上海味道|追糖:大白兔、花生牛軋、太妃糖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同事旅行結婚四川回來說,上海有兩隻兔子在那有名氣:一隻是金兔羊毛衫,另一隻就是大白兔奶糖。圖說:大白兔奶糖。追溯大白兔奶糖的前世今生,這隻兔子可以說是老鼠變的。在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ABC糖果廠老闆馮伯鏞要做一款如英國奶糖那樣的糖果。
  • 大白兔冰淇淋在美成爆款賣斷貨 原料大白兔奶糖被搶光
    隨著時代的更新換代,美食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中國美食文化的豐富多彩是人人皆知的。現在很多很多新穎又美味的美食不斷的吸引著我們,但是同時我們也忘不了一些過去的美食,懷舊零食、美食依舊受到大眾的喜愛。
  • 冰凍版「大白兔奶糖」來了!「國貨之光」海外火爆,還是那味兒
    在中國有很多非常經典的食品,就比如說大白兔奶糖,相信很多人都吃過,放在嘴中滿口都是奶香味非常好吃。不少90後、00後都是吃大白兔奶糖長大的,小時候在鬧脾氣的時候,父母往往都會從口袋中掏出一顆大白兔奶糖,吃了糖心情立馬就好了!
  • 大白兔奶糖真的要出冰淇淋了!價格也很良心
    說起大白兔奶糖在上海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59年發售以來就深受大家的喜愛算是阿拉上海的資深「網紅」瞭然而,「糖」紅是非多很多人就想著來蹭阿拉大白兔額熱度比如下面這個奶白兔雪糕……雖然乍一看像是放大版的大白兔
  • 總理來到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花了60元買了3袋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原味總理購買的酸奶味和紅豆味大白兔奶糖牛奶瓶裝的大白兔奶糖小龔說:「選購時總理還關切地詢問我們銷售情況,我們說,最近銷售很不錯。」想不到呀,我也是和總理有同款的人了!還有網友說,希望總理帶點上海特產回去吃吃~消息傳到大白兔奶糖的生產者、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梅林股份,董事長吳堅很高興:「大白兔奶糖以前就是上海特產的代表,現在仍舊是上海時尚的伴手禮,因為現在的大白兔已經不一樣了。」
  • 臺媒:大白兔奶糖原當家被景區猴子"失手"砸死
    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導 臺媒稱,上海經典伴手禮大白兔奶糖創辦人冠生園董事長翁懋,日前於旅遊河南小寨溝景點時,被景區猴子扒落石頭砸中腦部致死。大企業家翁懋意外死亡,震驚各界。翁懋是冠生園前任董事長,大白兔奶糖是冠生園的最大品牌,冠生園創始於1918年,大白兔品牌則已50周年經銷不衰,翁懋曾透露,大白兔奶糖屹立不倒的塬因,就是「三分毛利、三分成本、三分廣告」的經營哲學,所以成為民族品牌,上海人從小吃到大。報導稱,已經過退休生活的翁懋,平時最喜歡的運動就是登山和跑步,卻在旅遊的時後,意外死亡。
  • 大白兔奶糖換新裝漲價9倍 商家:普通款不受影響
    然而陳小姐發現,這樣包裝的大白兔奶糖並不便宜,在大白兔奶糖生產商上海冠生園網絡商城的旗艦店上,印著Agnes b的128克裝售價為59.9元,相當於每斤234元,而市面上的大白兔奶糖售價約在每斤24元。陳小姐奇怪:「這個大白兔奶糖為啥這麼貴呢?以後大白兔奶糖不會都是這個價格了吧?」
  • 大白兔推出奶糖味雪糕,看老品牌如何玩轉深度跨界體驗!
    而最近,國潮品牌大白兔和光明品牌聯名,出了一款雪糕,正宗「大白兔雪糕」真的來了!紅白藍黑四色底紋的包裝,加上奶白色圓滾滾的白兔圖案,除了沒有一層糯米紙,這款雪糕就像放大版的大白兔奶糖,這款雪糕不只是記憶裡的包裝圖案,更是記憶中的味道!老品牌求變大白兔大玩跨界營銷實際上,大白兔雪糕並不是「大白兔」第一次跨界推出商品。
  • |娃娃頭雪糕|大白兔奶糖|麥麗素|巧克力|跳跳糖|泡泡糖
    1.奶糖雖然現在的糖果花樣繁多,但論感情再也沒有哪個比得上大白兔奶糖!還記得小時候對奶糖外那層可以吃的「紙」情有獨鍾,覺得是非常神奇的東東噗~~真慶幸大白兔奶糖一直留存到了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那隻最熟悉的兔子,依然能品嘗到那濃濃奶香味,仿佛童年從未離去……喔喔佳佳奶糖除了大白兔奶糖外,還有喔喔奶糖和佳佳奶糖,大公雞和小猴子的形象記憶深刻,不過這兩個現在貌似不是那麼常見了。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個糖果品牌。
  • 上海老字號一復工就放跨界大招,放大版「大白兔奶糖」冰爽上市
    3月20日,由光明乳業攜手冠生園推出的大白兔雪糕正式上市。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款大白兔雪糕呈圓柱型。從外觀上看,就好像一顆放大版的大白兔奶糖,其外包裝也酷似大白兔奶糖的外衣——藍白紅黑四色底紋,和那隻經典的大白兔形象。唯一和大白兔奶糖略有不同的,是雪糕少了一層包裹奶糖的糯米紙。
  • 大白兔奶糖出了香水、身體乳、沐浴液!網友:我的錢包又捂不住了
    昨天,吃貨們的朋友圈又被「大白兔」給刷了。沒錯,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那個奶糖大白兔,繼上次推出網紅唇膏之後,又出了一系列產品,其中「大白兔」香水,還上了昨天的熱搜。這次,大白兔又聯合「氣味圖書館」不僅出了香水,還有大白兔香氛沐浴露、大白兔香氛滋潤身體乳、大白兔手霜、大白兔車載香氛、大白兔無火香薰……在氣味圖書館的官方旗艦店,杭州吃貨找到了這款大白兔氣味圖書館聯名香水。
  • 熊貓寶寶大白兔奶糖大番薯獲年度傾城之星
    2017網易薄荷星態度年度傾城之星(冠亞季)分別是:冠軍—熊貓寶寶(公會代領);亞軍—大白兔奶糖;季軍—大番薯。大番薯發表獲獎感言:「很高興和大家見面,感謝網易薄荷讓我們見面,感謝工作人員,感謝我的家人。」大白兔奶糖發表獲獎感言:「今天非常榮幸能來參加這個盛典,遇到薄荷真的是我特別幸運,感謝我的家人和工會。」
  • 大白兔、百雀羚、永久……上海品牌設計奔湧著怎樣的前潮與後浪...
    2000年「百雀羚」改制,為民營企業百雀羚日用化學有限公司所擁有,開始實施品牌年輕化戰略,開發「草本」「三生花」等多系列產品,迎合年輕消費者需求,產品設計也聘請國內設計師包括香港設計師以及公司內部設計團隊,共同打造了「百雀羚,東方美」品牌形象,銷售業績連年名列前矛,「百雀羚」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化妝品經典國潮品牌。
  • 猴子砸死董事長 竟是大白兔奶糖董事長
    猴子砸死董事長,竟是大白兔奶糖董事長。來自雲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的一份情況報告顯示,翁懋在小寨溝迴路涼亭往下的臺階處,被一塊猴子蹬掉的石頭砸中腦部,經診斷不治身亡。目前該消息並未經冠生園方面發布。
  • 大白兔奶糖、永久自行車、回力帆布鞋……這些老牌子為啥這麼火?
    國潮是近幾年來在年輕人中非常熱衷的流行趨勢,大白兔奶糖、永久自行車、回力帆布鞋……這些在上一代人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時髦品,漸漸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設計師們從中國的歷史、傳統文化的積澱中提取元素,用共通的語言,進行重新的設計,無論是字體設計還是插畫,讓它們重新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時尚趨勢,煥發出新的活力。近段時間的國潮熱,大背景是中國的文化自信,同時,伴隨著消費升級和審美升級,產品切準了年輕一代內心揮之不去的家國情懷和崇尚回歸的東方美學的命脈,在中國崛起的文化實力的基礎上,國潮產品受到熱捧就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