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殺人者,半數有自殺或自傷行為

2020-11-30 瀟湘晨報數字報

    延吉25歲男子商廈砍人、龍口56歲老人公交縱火、廣州男子當街追砍街坊……上周,多地爆出「無差別殺人」案件。據統計,今年已發生至少10起類似案件。

    「無差別殺人」,通俗而言,即在公共場合無特定對象隨意殺傷無辜,作案者多出於報復某個人、某個群體或社會的動機而實施犯罪。

    無差別殺人嚴重威脅公共安全,也被稱為「一個人的恐怖主義」。此類犯罪的實施者有何特徵?瀟湘晨報記者整理、分析了2004年以來的57起典型案件,試圖勾勒出無差別殺人者的群體畫像。         本報整理

    貧病交加 多名作案者身體傷殘或者患有疾病

    據媒體報導,廣州「7·15」公交縱火案嫌犯歐長生患上腰間盤突出且久治不愈後,性格變得更加孤僻、易怒。

    統計57起典型案例可以發現,與歐長生一樣,多名作案者在身體上具有傷殘或患有疾病。

    7月24日,昆明金殿公園西門前發生駕車衝撞行人案件,9人受傷,嫌犯劉某某因久病治療未愈,產生厭世情緒,報復社會。此前的杭州7路公交車縱火案件,嫌犯包旭來也患有肺結核。

    再往前看,2005年福州公交車爆炸案,作案者為42歲農民黃茂金,肺癌晚期。2013年廈門公交車縱火者陳水總,鄰居稱其一聲接一聲咳嗽,仿佛「要把肺咳出來」。2012年山東榮成鎮政府爆炸案,作案者曲華強因工傷致殘,高位截癱。成都公交縱火案實施者張雲良,是痛風病患者,據說臉色蠟黃,沒有血色。今年宜賓公交縱火案實施者餘躍海,體重一度200多斤,患糖尿病後瘦到110多斤。

    疾病會吞噬大量錢財。作案人因病致貧,進而與家庭、政府發生衝突的情況比較常見。且病痛帶來的身心壓力,極易讓作案人產生悲觀和厭世心理。

    心理障礙 心理有極端性,但未被認定有精神病

    在警方對無差別殺人者的描述中,衝動、厭世、封閉、孤僻等成為高頻詞彙。

    分析57起案件可以發現,作案者在心理特徵上具有一定共性,主要表現為偏執、衝動、報復性強、內心封閉、社會交往能力差、責任感和感情膚淺、社會適應性差、自我調適能力弱等特點,即心理狀態具有「極端性」。

    有分析認為,在這種極端心理狀態下,親情、家庭、倫理、道德、法律等犯罪抑制因素對作案者已完全不起作用,「殺不及婦孺」、「命不傷無辜」這些觀念在作案者心中已蕩然無存。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名作案者被懷疑患有精神病。8月21日廣州天河當街砍人案嫌犯,據說就有精神病史。延吉商廈砍人案嫌犯也有抑鬱症。

    因此,有些案件在判定是精神病人殺人還是「無差別殺人」上爭論不一,甚至引起司法鑑定制度的論戰,比如邱興華的「精神病」懸疑。

    南平鄭民生案發生三個小時後曾傳出「精神鑑定」一說,但被官方否定。廣西平南殺童案作案者據稱有精神病史,隨後也被官方澄清。57起案件中,目前沒有一名作案者被法庭認定有精神病。但多起質疑精神病殺人案也從側面拷問著現行司法鑑定制度。

    身份職業 多單身外來者,學歷多比較低

    包旭來是一名來自甘肅的農民工,歐長生也是在廣州的外地打工者。統計發現,57起案例中,所有作案人均為男性,至少20起案件由外地人員實施,其中多數為單身或無妻兒陪伴。心理落差、遭受歧視以及「人生地不熟」的孤獨感極易對作案人產生消極作用並促發極端心理。

    從身份上來看,57起案例中,至少23名作案人為農民或者農民工,且多數人不具有固定工作。從職業上來看,有至少6名作案人從事汽車駕駛工作。

    從文化水平來看,57起案例中,只有1名作案人具有大學學歷(臺北地鐵隨機砍人事件嫌犯為21歲大學生),高中學歷者也寥寥無幾,初中和小學學歷者最多。

    另外,有至少5名作案者具有上訪經歷,比如陳水總,以及江西撫州爆炸案作案者錢明奇等。

    8月20日發生的龍口公交縱火案,嫌犯徐某及其妻子曾因回遷房多次上訪。

    統計還發現,至少5名作案者曾有犯罪前科或被治安處罰。

    中年危機

    超6成作案人年齡在30歲至50歲

    57起案件中,作案者年齡最大的是廣西南寧的80歲老人蔣某,因不滿被家人忽略,將汽油潑向無辜群眾。年齡超過50歲的,除了龍口公交縱火案嫌犯徐某,還有長沙公交車爆炸案實施者陽進泉和62歲的成都公交車放火案實施者張雲良等。年齡在30歲以下的有河南安陽公交車持刀殺人案實施者周江波,以及21歲的臺北地鐵持刀殺人案實施者鄭某等。

    更多作案者處於30-50歲這一年齡階段,57起中有36起,超過63%。這一高峰年齡段不同於當前我國整體犯罪人的多發年齡段。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當前我國犯罪人尤其是暴力犯罪人的高峰年齡集中在18—25之間,即從事一般暴力犯罪的多為年輕人。

    有專家將無差別殺人案件的發生稱為「中年危機」效應,即這一人生階段可能正經歷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容易遭遇各種危機,如挫折、精神壓力等。這些危機一旦處理不好或不能自我調節,就容易發生精神或心理問題,進而容易發生自殺、暴力犯罪等各種現象。

    超2成作案人當場身亡或事後自殺

    57起案件中,有10起使用爆炸物、8起縱火。這兩種方式實施時間短、殺傷大,但在傷及他人的同時,也較易傷及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57起案件中,有29名作案者在行兇或行兇前後有自殺自傷行為,佔比超過50%。其中12人當場身亡或事後自殺,佔比超20%。

    有專家認為,無差別殺人犯罪可以從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的反常自殺理論去認識。

    迪爾凱姆認為,反常自殺是一種比較現代化的容易和殺人相結合的自殺。「反常實際上產生一種激怒和厭煩的狀態,這種狀態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轉而針對自己或針對他人:在前一種情況下會引起自殺,在後一種情況下會引起殺人。」

    從這角度上說,「無差別殺人」是一種反常自殺體現。根據迪爾凱姆的理論,導致這種反常自殺的罪因,除了個人,還有社會控制薄弱。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究竟是兩人結仇已久,還是抑鬱症殺人,我們都無從得知。 不過,抑鬱症患者的確具有一定攻擊行為。 抑鬱症患者的攻擊行為主要指的是對自我或者他人、他物身體上或者心理上,通過言語、行為或者情感等方式進行攻擊或者傷害,並造成非本人意願的具有很大傷害性的結果,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指向內(自我)和指向外(他人,他事以及他物)。
  • 1977年日本可樂投毒案,無差別隨機殺人?因貪小便宜引來殺身之禍
    不過在以前人們沒有這麼高的警惕性,面對路邊出現的一些東西不會去思考太多,更何況是一個看起來並沒有被打開的可樂呢,這件事就是影響整個日本的毒可樂事件,因這個事件的發生讓整個日本在那段時間對於可樂都心生恐懼,誰都不敢再喝可樂,那這個無差別的毒可樂殺人事件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呢?
  • 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無差別隨機殺人事件,日本歷史著名懸案
    大家好,我是為了今天我們來講引起轟動,全日本的連環殺人事件。這些案件主要發生在日本東京,是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所謂無差別殺人事件,兇手和被害人之間無冤無仇,見人殺人的一種隨機殺人方式,這種殺人方式的社會危害極大,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因此很難防範。那麼,這幾天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智慧法語:佛說學佛者不能殺人也不能自殺
    海南三亞南山寺釋迦牟尼佛、弟子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佛說梵網經》: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 誰有可能自殺?如何預防?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9年12月2日晚,某知名搖滾團體樂隊主唱不堪抑鬱症困擾,在家中上吊自殺。他的代表作視頻在網站上的瀏覽量目前已超過3.59億次。誰有可能自殺?所有的人群都有可能,不分種族,不論宗教。研究表明,2/3的抑鬱症患者曾有自殺想法與行為,15%—25%最終自殺成功。自殺死亡的人群中50%—70%是抑鬱症。
  • 以自傷脅迫近親屬並擅自取財行為如何定性?
    【分歧】  本案在處理過程中,對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形成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人李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理由是:被告人李某通過自傷行為脅迫其姐交出錢財未果後,其暴力脅迫行為與其秘密取財產行為是相互脫離的,李某在沒有第三人的情況下,取得的財物,符合盜竊罪秘密竊取的特徵。
  • 文化走出去,怎樣不「自傷」
    作為「書」字的漢語拼音,「SHU」在進入巴西前,中國文化學者進行了精心「備課」,以確保其在巴西葡語(巴葡)中不僅有對應清晰的發音,而且不存在任何貶義與惡意聯想,從而避免了因不「知彼」而帶來傳播中的「自傷」。 所謂「自傷」或「文化自傷」,是指在一種語言裡原本是中性甚至偏褒的名詞,其發音或含義在其他語言中卻有著令人難以啟齒的貶義,在交流中如原汁原味地表述,就會給人留下粗鄙形象。
  • 鐵線蟲是如何進入宿主體內,控制宿主行為並誘導其「自殺」的?
    PS:本文無重口味圖片,請放心食用~(*▽*)鐵線蟲是如何殺死宿主的?其實,鐵線蟲不是一種蟲,而是一類蟲,學名是「線形蟲動物門」,體長30-100cm,體型似細繩狀,所以又叫「發形蛇」或者「毛細線蟲」,常常作為動物學的實驗材料。
  • 四位日本明星相繼離世:選擇自殺的人,要結束的是痛苦而非生命
    自殺,真的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案嗎?01.我們離自殺究竟有多遠?由於心意已決,心情可能反而變得輕鬆,有些人還會製造自己已經好轉的假象,讓周遭的親友警覺性鬆懈,來提高自殺的成功率。其實,許多人在自殺前會出現自殘或自傷的行為,例如割腕,撞頭等。這些行為也是極度通苦的表現,但目的不一定是結束生命,可能是宣洩情緒。然而,曾經自殘過的人往後自殺的機率將大為提高。
  • 尋找「樹洞」自殺者的AI計劃-虎嗅網
    無從知曉具體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追蹤:獲救者仍有高自殺風險呂小康獲救的消息傳回樹洞行動救援團,大家暫時鬆了一口氣。相隔7個時區,遠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黃智生仍然關注著呂小康的治療進展,嘉儀繼續跟蹤著呂小康和媽媽的交流相處,周子涵則投入到新的救援行動中,AI機器人004號報告的每一個高危自殺者,都讓他「放不下心來」。樹洞行動救援團目前已有180餘名志願者,包括人工智慧專家、學者、醫生。
  • 舅舅與外甥相約自殺未果後將其殺害,背後的真相讓人絕望又心酸!
    舅舅無力撫養金,絕望之下和外甥相約喝農藥自殺。但農藥實在是太難喝了,都吐了。無奈之下,舅舅親手掐死外甥並自首,最終舅舅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謝某何其不幸,舅舅也算是盡力了,最終卻因貧困和壓力,親手結束了外甥的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痛苦的選擇和無奈呢?看到這樣的案例,確實讓人感覺可悲,但再大的難處,也不能成為殺人的理由。那麼本次事件裡舅舅對外甥是否有法定撫養義務?
  • 明星自殺事件的背後:醫生推薦抑鬱症治療方法
    2019年10月14日,韓國藝人崔雪莉自殺身亡,引起巨大震動。雪莉在世時,被稱為「人間水蜜桃」,她擁有牛奶雪肌,笑起來像水蜜桃一樣鮮嫩甜美。她既擁有超高人氣,又被惡評纏身。近兩年,她一直身處風口浪尖,她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戀情,甚至一條小動態,都能被推上熱搜,引萬千網友評論。
  • 姐姐死後,我覺得自己是「兇手」|自殺者遺族
    有人質疑呂芯秦,她是唯一和姐姐同住的人,她理應能發覺姐姐的不對勁,她理應知道姐姐為什麼自殺。她也想知道,可她確實不知道。她陷入對姐姐之死的自責中,覺得自己是「殺人兇手」。自我定罪的結果,就是連自己也不想活。看著一夜白頭的父親,她覺得活著的自己,比不上死去的姐姐。她的人生癱瘓了。
  • 抑鬱症有哪些表現?
    程度較前的患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打牌、看足球比賽等平時非常愛好的活動也覺得乏味,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感到「心理有壓抑感」、「高心不起來」;程度重的可痛不欲生,悲觀絕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常訴說「活著沒有意思」、「心理難受」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焦慮、激越症狀。典型者情緒低落早晨較為嚴重,而傍晚時有所減輕。
  • 東條英機自殺細節:諸多不合常理的行為說明他不想死
    這不但因為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還因為那場沒有成功的自殺。很多書上都說東條英機是畏罪自殺。其實,如果仔細研究他自殺的細節,就會發現有諸多不合常理的行為,這些行為說明他並不想死,他的自殺行為完全就是一場鬧劇。01、東條英機拿起手槍朝心臟開1945年9月11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發布逮捕令,下令逮捕日本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名列榜首"。
  • 半數青少年認可婚前性行為 男青年女性化明顯
    原標題:半數以上青少年認可婚前性行為  晚報記者 俞陶然 報導  昨天,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發布了「中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狀況監測」項目研究報告,該項目調查了浙江、湖南、山西、四川、寧夏、遼寧等六個省和自治區的6482例6-24歲兒童和青少年的性與生殖健康狀況,獲取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數據
  • 越南旅行團152人脫團 臺當局倒行逆施自殘自傷
    島內旅遊界指出,此次大規模脫團事件,明顯是人蛇集團背後操作,是有預謀有組織的行動。而人蛇集團能輕易得逞,只因臺當局大開方便之門,對東南亞旅客審查不夠嚴。2008年到2016年,大量湧入的大陸遊客給臺灣旅遊業帶來了黃金8年。民進黨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遊客數量呈斷崖式下跌。民進黨的對應之道,就是到東南亞國家搬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