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簡陽:水稻豐收,讓市民吃上放心本地米

2021-01-14 川觀新聞SCOL

周滎鴻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秋高氣爽,雄州大地稻香四溢,金黃的稻穗為綠色的田野增添了一抹豐收的色彩。

今年,簡陽市種植水稻17.2萬畝,預計產量8.53萬噸,目前已收割過半,豐收已成定局。在迎來豐收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目前簡陽市正認真開展新收穫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全面掌握新收穫糧食質量安全情況,嚴把糧食質量安全關,確保百姓吃上「放心糧」。

糧食烘乾中心。

近日,在簡陽青龍鎮白廟村8組,趁著天氣涼爽,簡陽市仁儀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賢剛組織工人將田間的近200畝水稻收割起來,並送到村裡的糧食烘乾中心。在這裡,只見稻穀從倉鬥進入清選機,青草、秸稈等渣滓隨即從下方分離出來,稻穀被傳送至烘乾機開始低溫循環烘乾,最後再進行風選,將灰塵、癟殼分離出來,留下乾淨飽滿的優質稻穀。李賢剛說:「稻穀收起來後就遇上了連續陰雨天氣,很怕稻穀曬不幹,好在有這個糧食烘乾中心,真是解決了大難題。」

糧食安全要從源頭抓起,李賢剛點讚的糧食烘乾中心正是簡陽市「優質糧油工程」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於2018年投入省級財政資金110萬元建成,共有5個循環式穀物烘乾機,每個機器可一次性烘乾糧食13噸。時下正是稻穀豐收的季節,陰雨天氣也較頻繁,要是稻穀不及時曬乾就會發芽黴變,產生黃麴黴素,影響糧食質量安全,危害人體健康。而該中心的建設則切實解決了糧食晾曬難題,同時還可設定穀物烘乾水分含量,自動評估烘乾時間,35.1℃循環作業,讓穀物均衡受熱,避免高溫影響穀物品質。

糧食質量安全監測。

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為做好今年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簡陽市發改局做好前期工作,深入分析摸排採樣布點,制定《簡陽市2020年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和品質測報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玉米在種植過程中有沒有用農藥?用了哪些農藥?」9月17日,簡陽市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負責人率隊來到簡陽市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對新收穫的玉米進行實地扦樣,並詳細詢問管理人員種植過程。「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是為糧倉守好收儲質量大門,為百姓守住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容不得一點馬虎。根據《方案》,我們將隨機對全市250戶農戶進行稻穀、玉米等新收穫糧食扦樣,並將50個綜合樣送至檢測機構進行重金屬含量、真菌黴素含量和農藥殘留量等項目監測,及時向市發改局報送市糧食安全監測分析報告,為我市糧食生產提供決策依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提升糧食質檢能力,我站正加快實施『優質糧油工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項目,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投用後將大大提升檢驗監測能力。」

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糧」是確保糧食安全的終極目標。「你好,我們想買一點本地米。」在位於簡城街道安西巷的四川軍糧店,市民王女士正帶著朋友前來購買大米,她口中的本地米正是產自鎮金米廠的大米。「這個米吃起來綿軟香糯,細滑爽口,再加上又是家鄉人、家鄉土種出來的,安全放心又不貴,我很喜歡吃。」王女士說。

據了解,四川軍糧簡城街道安西巷店是簡陽市放心糧油工程示範點,商品配送至幼兒園、機關食堂等。「讓百姓吃得放心是我們的責任,在商品採購上我們與有權威質檢報告的商家合作,加強配送安全管理,做好糧食保供、糧食安全。」簡陽市軍糧供應站有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南美白對蝦實現長沙本地淡水養殖 「跳」上市民餐桌
    成功實現本地淡水養殖 中間環節少,價格又親民南美白對蝦「跳」上長沙市民餐桌基地剛捕捉上來的本地南美白對蝦,晶瑩剔透,煞是誘人。楊光炫介紹,整個淡化過程需要水質、溶解氧、水溫等多個要素的配合,基地淡化車間一次可淡化蝦苗720萬尾,南美白對蝦已成功實現本地淡化、本地養殖,在長沙安家、落戶,去年便迎來豐收。
  • 四川簡陽加快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 市民生活在公園,可賞「簡...
    9月7日,中共簡陽市委召開十五屆十三次全會,明確將以打造國際空港門戶樞紐城市、宜業宜居山水公園城市、東進區域智能製造高地為支撐,加快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
  • 簡陽:激活消費市場「一池春水」
    結合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上位規劃和簡陽實際,簡陽市提出,以西部電商物流產業功能區、臨空經濟產業園和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建設為支撐,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建設購物、餐飲、旅遊、康養、文娛消費載體,打造特色消費場景,發展消費新業態,形成與成渝協調聯動的消費格局,最終打造:立足簡陽、對接成都、聯動成渝、輻射全國的區域性消費中心。發展消費新業態,造街造場景。
  • 稻田畫現身無錫水稻示範園 「米寶寶」賣萌可愛
    無錫太湖水稻示範園是中國農科院掛牌的良種稻田生產基地,這裡種植有2000多畝優質的水稻,放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預示著豐收的希望。可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位於水稻園內的稻穀樂園·神奇魔法田裡的「稻田畫」,近日進入最佳觀賞期。
  • 成都簡陽農民畫 用筆勾勒出濃濃鄉愁
    《豐收》巫華彬「簡陽農民畫的緣起得益於一大批知識農民的努力,他們用畫筆表達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愛戀。」知名畫家汪一德說道。而參與輔導的美術愛好者中大部分是知識農民,他們「畫天、畫地、畫自己」,「我畫我心,筆隨心走」,在繪畫內容上,畫的都是自己的日常勞作與生活景致,是他們最熟悉的人和事;在繪畫技巧上,不受傳統的文人畫和西洋畫的束縛,不拘形式,散點透視,頗有古代巖畫、壁畫的韻味;在色彩上,隨意鋪陳,大紅大紫,賦予極強裝飾效果。
  • 本地新鮮對蝦"跳"上長沙人餐桌 南美白對蝦成功實現本地養殖
    本地新鮮對蝦「跳」上長沙人餐桌 南美白對蝦成功實現本地養殖 會逐步推廣規模化養殖 記者 李成輝 攝 多年探索之後,南美白對蝦養殖取得關鍵進展,長沙率先在全省開展的「水稻+」南美白對蝦試驗大獲成功。記者日前獲悉,長沙縣近200畝南美白對蝦稻田養殖模式喜獲豐收,預計產量達6萬斤左右,將於9月15日起集中上市,新鮮對蝦將爬上長沙人的餐桌。
  • 稻花香裡說豐年 西安高新區千畝水稻喜獲豐收
    央廣網西安11月9日消息 雖已到立冬時節,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西莊村的300畝水稻田裡,依舊是一片金黃。11月9日上午,趁著天氣晴朗,稻農們正開著收割機搶收水稻,望著一顆顆飽滿的水稻落進車鬥,豐收的喜悅掛上了他們的眉梢。
  • 培育「蜀地好米」 成都104個水稻品種田間「賽表現」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7月27日,記者從成都市種子管理站了解到:為了培育「蜀地好米」,目前已有來自數十家種業企業提供的104個水稻品種,在新都區清流鎮廣泉村進行種植。省市種子部門及企業代表來到廣泉村,了解這些本土水稻品種的表現。
  • 比外觀、比味道 這場稻米對決 誰是成都好米?
    評委之一、成都市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敬洪介紹說,透明度比較好理解,通俗地說,晶瑩剔透的就是好米。堊白度就是米上有沒有白點。他抓起一把米粒,輕輕翻動,指著一顆有白斑的米粒說,在大米裡面的叫「心白」,在大米腹部的叫「腹白」,一般米都會有,好米的比例更低。整精米率就是稻穀經過加工產出的商品米的完整性,這點是商品米的重要指標之一。再來說說大家關心的食味品質,也就是米好不好吃的問題。
  • 賞梨花海睹400歲「梨樹王 」芳容 快來簡陽梨花溝
    四川在線消息(李傑夫 記者 彭江)3月15日,「踏青賞梨花 相約新簡陽」為主題的2017簡陽踏青郊遊季暨東溪賞梨花活動在東溪梨花溝拉開帷幕,周末出遊的市民,不僅可以欣賞梨花海,還能目睹400歲「梨樹王」的風採。
  • 2020成都荷花展即將結束!你有什麼理由不來看?
    據悉,自1992開始,成都市人民公園每年6至7月定期舉辦荷花展,以塘栽、缸栽、盆栽、碗蓮等多種形式展出奇特珍貴、極具觀賞價值的國內外精品荷花品種,滿足市民仲夏賞荷消暑需求。
  • 一城一品丨從餐桌到旅遊,四川簡陽如何靠一碗羊肉湯做出「大文章」
    除了換上厚衣褲,當地人有自己的禦寒妙招,天冷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已成為入冬的季節性「儀式」。據了解,簡陽羊肉湯肉質肥而不柴,湯頭溫而不火,深受食客喜愛。簡陽羊肉2012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16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成都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有「西部第一湯」的美譽。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濱州高新區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
    ,隨著嗡嗡的機器聲響起,1500畝水稻喜獲豐收。這裡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其稻米色純味香、品質優良,從而遠近聞名。連日來,村民正利用當前天氣晴好時機,陸續下田收割水稻,加快搶收步伐,確保顆粒歸倉。在友稻生態農業示範園裡,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在陽光下格外耀眼,轟隆隆的收割機正忙著收割低垂的稻穗,盛滿穀粒的運輸車在田間地頭來往穿梭,田園裡呈現出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
  • 萬羅路開工,雁江簡陽攜手打通「斷頭路」
    此次改造路段起於雁江區祥符鎮迎新橋,止於雁江區祥符鎮華泉村與簡陽市雷家鎮(望水鄉)斑竹林村交界處,全長3.42公裡,改造技術標準採用公路三級,路基寬8.5米,路面寬7米,設計速度 30Km/h,雙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
  • 簡陽三星鎮增減掛鈎項目公示勝天村A/B組團
    6月30日,四川商投簡陽三星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在遂寧集中開工。據悉,該項目是成都商投集團參與建設,位於簡陽市三星鎮勝天村。今日,簡陽市規自局就發布了《簡陽三星鎮增減掛鈎項目公示牌勝天村A/B組團》的相關信息。
  • 四川造水稻品種獲部頒一級優質米
    水稻「國考」放榜了!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360號公告,「宜優1611」「黃廣華佔1號」等574個稻品種已經通過了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主任委員會會議審定。  「宜優1611」是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培育的新品種,也是2020年長江上遊國家統一試驗中唯一一個獲得部頒一級優質米的品種。據了解,只有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才能上市銷售。
  • 五常大米行業內幕:本地米賣不上高價,外地人分不出真假!
    正在灌漿的時候趴窩,讓往年出米率是5個米(50%),十斤稻子能出五斤米,只能出3個米了。在2018年底的時候,稻花香的稻穀收購價就有些反常。由於當年收成不好,「稻花香」水稻的收購價格被進一步退稿,大量較便宜的外地水稻進入五常米廠,本地稻反而無人問津。因為這樣的現象日益猖獗,讓進入五常的外地大米提了價,本地招牌就「蒙了塵」。
  • 成都鮮食玉米安全市民放心食用
    「成都送檢的鮮食玉米均符合國家檢驗標準,未檢出轉基因成分以及農藥殘留物
  • 豐收北大荒 中華大糧倉〡十大生態種養示範基地請您來品鑑
    來源:微觀北大荒 金秋九月,稻香四溢豐收北大荒,中華大糧倉在北大荒的千裡沃野上伴著「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喜悅鼓點勤勞創新的北大荒人慶豐收,迎小康處處歡欣喜樂北大荒不斷優化農業結構肥鴨嬉戲、魚兒暢遊豐收的職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好一幅立體種養田園風光美景!
  • 重啟活禽交易市場菜場開賣活禽 市民放心吃雞鴨
    「價格上,也是5毛、1元地天天往上漲。」陳大姐說,禁售前活雞的價格是每斤12元,現在每斤10元,「價錢很快就會上升到以前水平的。」 記者隨後詢問這些雞鴨是否具有相關檢疫證件,陳大姐稱,他們的貨是在菜場商販那裡進的,商販有執照,「肯定經過檢疫,你們儘管放心。」 同日,在永安亭菜場,記者也發現有攤主正在出售活禽。「我們剛剛開賣,生意還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