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從事禽類屠宰及加工、飼料生產及銷售、商品代禽苗孵化以及熟食及調理品的生產與銷售的江蘇益客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客食品」)近日遞交招股說明書,向創業板發起衝擊,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489.80萬股,募集資金10.61億元,投入山東益客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肉鴨屠宰線建設項目、濟寧眾客食品有限公司肉鴨屠宰線建設項目、山東眾客食品產業園調熟製品建設項目、擴建年產2萬噸禽肉熟食項目、益客食品供應鏈數位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
《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的記者發現,益客食品在報告期內存在大量勞務外包人員,而且企查查顯示勞務外包公司的人員數量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外包規模,報告期內益客食品存在大量員工社保漏繳行為。此外,公司2017年度、2019年度豆粕類前五大供應商——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在益客食品IPO前突然註銷,而接替上位的大供應商——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恰好是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的實控人。
社保大量漏繳
勞務外包「謎霧」重重
身處勞動密集型行業,益客食品需要龐大的用工,根據招股書,2017-2020年6月30日各期末,益客食品員工數量分別為12030人、13782人、12969人、14526人。由於人員流動性較強,益客食品的部分工序,包括產品修剪、包裝、裝卸等輔助及後勤保障工作,公司任用了大量的勞務外包人員,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益客食品勞務外包人員數量達5219人,佔當期員工總數的35.93%。
益客食品解釋稱:公司的勞務外包人員委託給荷澤勞聯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執行。然而與之相矛盾的是,企查查顯示,荷澤勞聯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的人員數量僅300人左右,其2019年年報顯示,該勞務公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員工數量僅為239人(見圖一),難免讓人困惑,以此人員規模如何能支撐益客食品5219人的外包員工配置?另外,企查查顯示,荷澤勞聯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存在大量的勞動糾紛,因勞動爭議被起訴的相關裁判文書高達154條,其中2017年以來公布的相關裁判文書就高達139條。
圖一
此外,益客食品自身也存在大量員工社保漏繳的情況。招股書顯示,2017年,益客食品有4015人繳納養老保險,繳費佔比僅為總員工數量的33.37%;繳納醫療保險的人員數量為5314人,繳費佔比僅為員工數量的44.17%;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的繳納率更低,分別佔對應員工總數的26.70%、14.28%。2018年,益客食品養老保險繳存比例也僅為48.08%。另外,2017-2020年6月末,益客食品住房公積金繳納人數分別為51人、63人、626人和699人,而公司對應的城鎮職工的數量則分別為575人、644人、816人和882人。
對於部分員工未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益客食品解釋稱:「部分新員工當月入職,尚未辦理完畢繳納手續;部分退休返聘員工,無需再繳納;發行人的生產一線員工以農村員工為主,該等員工流動性較強,對當期實際取得的收入更為重視,故自願放棄繳納社會保險;農村戶籍員工在公司附近擁有自有住宅或公司提供職工宿舍,部分外地就業員工考慮到提取及使用住房公積金存在地域限制或不便,自願放棄繳納住房公積金。此外,由於部分地區的五險需要捆綁繳納,而農村戶籍員工已繳納新農合及新農保,故無法單獨繳納生育保險和/或失業保險。」
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並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能根據職工或者用人單位意願而免除,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實際上,新華社、中國新聞網、澎湃等也曾報導,員工自願起草或籤訂放棄社保的聲明或協議等,不但違反法律規定,而且無效,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的繳納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第八十四條也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以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實際上益客食品招股書也承認,根據測算,2017-2020年1-6月,益客食品需要補繳的社保、公積金總額分別為1306.27萬元、1524.90萬元、778.72萬元、496.84萬元,其中2017年需補繳金額佔利潤總額比例達14.42%(見圖二)。
圖二
而對於報告期之前,益客食品社保、公積金的漏繳情況是否存在補繳的風險,補繳的金額究竟是多少,益客食品未做任何說明。但是其承認:「公司存在員工後期對公司法定義務未履行而進行追溯的風險。」
豆粕類大供應商
突然「註銷」
由於業務總類龐雜,益客食品對於供應商的選擇分門別類進行,根據招股書,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2017年、2019年皆為益客食品豆粕類的前五大供應商,對應的採購金額分別為866.84萬元、3098.44萬元,分別佔同類採購總額的比例為11.47%、23.67%,益客食品向其採購的金額和佔比呈現出大幅增長之勢,在年度對應豆粕類供應商名單上,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也由2017年的第三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發展勢頭良好且呈上升趨勢的企業,在2020年5月突然申請「簡易註銷」,2020年7月16日該註銷被核准(見圖三)。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該企業還曾因未按規定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被行政處罰。
圖三
實際上,在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核准註銷前,2020年1-6月,益客食品豆粕類前五大供應商的名單上已不見其蹤影,迅速補位而上取而代之的新的供應商是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益客食品向其採購金額為2313.61萬元,佔同類總採購額的25.43%。
耐人尋味的是, 企查查顯示,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達85%的實控人、大股東謝元洪正是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而且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2014年發起成立時,發起股東正是謝元洪和劉豔偉,當年兩人分別持股85%和15%,而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的發起股東也是謝元洪和劉豔偉。
2020年6月4日,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變更投資人, 謝元洪和劉豔偉退出,新增股東為濱州融通四海飼料有限公司和鄭州禾稻豐飼料有限公司,兩者對應的持股比例分別為80%、20%。值得注意的是,鄭州禾稻豐飼料有限公司又為謝元洪100%持股的公司,股權穿透顯示,謝元洪仍持有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20%的權益。
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變更投資人的時間也頗值得關注——恰好在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簡易註銷公告過程之中,隨後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就替代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補位成為新的前五大豆粕類供應商,箇中緣由「解不斷,理還亂」。
重要外協廠查無食品生產許可?
招股書還顯示,在報告期內,益客食品將串類等部分調理品產品通過外協廠商進行生產。其中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為其重要外協廠商,在益客食品招股書提供的前五大外協廠名單上,該企業在2018-2020年1-6月,分別位列益客食品的第二大、第一大、第二大外協廠(見圖四)。
圖四
益客食品同期向其採購金額分別為630.20萬元、1929.87萬元、408.69萬元,佔同類採購的比例分別為12.41%、12.85%、10.47%。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企查查數據,作為最重要的外協廠商之一——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在報告期內竟然沒有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
在招股書中,益客食品如是解釋稱:「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的相關方已辦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因此報告期內未單獨辦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目前公司正在督促該等公司辦理相關許可證中,如未能及時辦理,公司將終止與其交易。」
至於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究竟是何相關方具備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益客食品沒有進行任何說明。
然而根據企查查顯示——與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實控人劉士亮相關聯的另外兩家公司陽穀縣安樂鎮華夏蔬果肉食配送中心、陽穀縣安樂鎮士亮日用品店,其行政許可及資質證書顯示均為0(見圖五),該兩家公司也顯示無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
圖五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由縣以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違法生產經營食品貨值在一萬元以上的處以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益客食品在明知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單獨無相關資質,且市場上替代公司眾多的情況下,僅以「相關方具備資質」的理由就將胸肉骨連、童子雞、奧爾良半邊鴨等產品委託給其生產,而如今又表示正在督促其辦理相關許可證中,如未能及時辦理,公司將終止與其交易, 「程序倒置」著實讓人無法理解。
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突然註銷的原因是什麼?公司選用法人代表為鄭州盛美飼料有限公司實控人的鄭州亞天飼料有限公司,兩公司是否「換湯未換藥」?公司為何選取了沒有單獨辦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陽穀縣亮昕食品有限公司作為最重要的外協生產廠商之一?招股書表示有資質的「相關方」具體是何相關方?招股書中公司稱,如果其未能辦理相關資質,將終止與其交易,那麼此前公司又為何在明知其沒有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仍委託其代為生產,是否已違反了相關規定?是否存在被處罰的風險?
就上述問題,《大眾證券報》明鏡財經工作室記者致函並致電益客食品,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回復。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