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椅子有什麼講究?中國古代家具文化之椅子文化

2021-01-14 古建家園

數千年來,中國古典家具始終與社會的政治、文化及人們的風俗、信仰、生活方式等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比如中國古代的椅子,它便是中國禮儀和等級名分的象徵。

在古代,只有男子才有坐椅子的權利,女子不能坐?古代的椅子,到底有哪些講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古代椅子與中國等級文化

早些時候,人們都是「席地而坐」,民間使用家具講究尊卑、長幼、男女。

漢代禮俗基本上沿襲周代,漢代使用的席分長短,長的可以坐三至四人、短的可以坐兩人,再短的只可以坐一人。論等級,一人獨坐的席高於兩人席,兩人席又高於三人席與四人席。

「椅子」這個叫法也是唐代才有的。唐代出現了早期的椅子,是由矮床和胡床兼併融合產生的,椅凳的使用漸漸多起來。

宋代椅子更為普遍,造型和結構都更合理,高度也接近現代。宋元時期一般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貴賓來訪才能使用椅子,婦女及下人只能坐圓凳或馬扎。

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有很多,如交椅、圈椅、官帽椅、太師椅等等。明清時期,女人可以使用椅子了,但也有一些男女有別的限制。

明代有一種形制較小、造型別致的玫瑰椅,據說是專門放置在閨房中給大戶人家的小姐坐的。

中國古典坐具,體現的是一種莊重和典雅的文化,這些坐具的設計宗旨,蘊含著人們坐時的禮儀。

交椅

交椅是一種很古老的椅子,原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摺疊坐具,叫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因椅子腿呈交叉狀,可以摺疊,便於攜帶,故名「交椅」。

交椅出生於唐代,流行於宋代。交椅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其交接部位一般都用金屬飾件釘裹。明代的交椅以圓後背為多。

在北宋時期,椅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作為男尊女卑、尊卑有別的衡量標準。交椅,在宋元時期是仕官貴族及有名望的人家中才配置。

交椅在廳堂中陳設,以顯著地位,有凌駕四座之勢,俗語有「第一把交椅」之說,就能說明它的尊貴和崇高。如果來訪賓客的地位與自己相當,皆是高官顯赫,就只能也以交椅接待。

圈椅

圈椅,俗稱羅圈椅,因靠背與扶手相連成圈形而得名,是交椅的改進。

明代圈椅興起,圈椅寬闊的背圈,再配上精美的椅披甚至虎皮等皮毛,著官服的祖宗們在煙霧繚繞中更顯得神秘、尊貴。

圈椅是身份較高貴、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坐的。圈椅在明代曾稱為「太師椅」。

圈背連著扶手的扶手椅,圈背和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坐靠時可使人的臂膀倚著圈形的扶手,十分舒適。

造型圓婉優美,體態豐滿勁健,是我國獨具民族特色的椅子樣式之一。一般陳設在正屋八仙桌的左右兩側。

寶座

寶座產於唐朝皇宮,後於宋、元兩朝完善並定型,由明朝進入頂盛。

古代為皇帝專用御製,是中國封建社會制度下的產物,象徵著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權力和地位。

在皇宮正殿裡,寶座居中而設,皇帝坐在寶座上,俯視蒼生,接受百官的朝拜,家具的實用意義已經完全讓位於等級森嚴的宮廷禮儀了。

寶座大都形體較大,座面以下的做法採用床塌做法,多用弧腿膨牙、內翻馬蹄的形式,突出其穩重大方的特點。

後面擺一較大的帶座屏風,兩邊放置香幾、宮扇、香筒之類器物,顯得格外莊重、威嚴。

即使是擺在配殿或客廳,也要放在室內中心或重要位置。這類椅子很少成對,大都單獨陳設。

寶椅大多以紫檀製作,取材厚重,造型莊重,雕飾精巧,為使用者增添威嚴之感。

清式寶椅的特點是尺寸大,結構複雜,用料規範,做工精細,裝飾瑰麗。寶椅上下內外,雕琢各種吉祥紋飾,顯現出皇家的尊貴和豪華氣派。

太師椅

太師椅產生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椅具。它是唯一一個以官職來命名的椅子。

太師在宋朝的等級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見太師椅等級僅次於寶座。

明代,將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清式太師椅一般成對陳設於廳堂正中或比較雅致、莊重的場合。

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與庭院中的典型廳堂家具,在陳置上要求成雙配對,或布置於供桌兩邊,或設置於廳堂東、西兩邊。

到了清代,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俗稱屏背式,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裝飾繁縟。

這些特徵都是為了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完全脫離了舒適,而趨向於尊嚴。

官帽椅

官帽椅,因椅子搭腦的造型,酷似宋代官帽的「烏翅帽」形狀,官帽椅為古代官吏使用。官帽椅是宋代定型的一種椅具,明清時期,民間使用得較為廣泛。

不論在廳堂,還是在花園戶外,官帽椅以其舒適和優美,既能讓人坐著舒服,又能與室外美景融為一體,應該說是中國傳統坐具中設計最為成功的一種。

千百年來,在「禮」的名義下,人們制定了一整套社會行為規範,包括家具使用的規範。這些規範,有些已隨時代的變遷煙消雲散,有些沉澱成為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民族的習慣和風俗而流傳至今。

古代家具是一本百科書,是歷史的見證,映射著古人的審美情趣、科學技術、生活習性和陰陽之道,形成了中國幾幹年來家具文化的獨特歷史。

古建中國致力於打造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致力於弘揚傳統優良文化,繼承古人以建築作為文化載體的非凡創意及重要功能,喚醒建築中缺失的中華歷史文化,為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讓建築有文化,把文化帶回家。

相關焦點

  • 郊外的家:一把古代的椅子
    在廣袤的麥地深處,在金黃的麥子或者麥茬的邊界上看見隆起的翹角飛簷,還是能有思古之幽情瀰漫。儘管那通常都是廟宇或者紀念堂,現代人的居所只重實用,已經再少那樣審美的儀式性。大約是受了這種情緒的影響,回程的時候路過一個村外的菜市場,買了一個老西葫蘆,準備回家包餃子,買完了一抬頭,看見賣菜的坐的椅子居然是一把連環畫裡見過的古代格式的椅子。便很自然地說了句椅子很好看啊的話。
  • 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一把椅子成為中西方文化的縮影
    中國古代傳統椅子是以木材為主要材料,是因為木材可以製成體制整實,牢固的椅子實體以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淵源上有著密切的聯繫。中國古代建築也是以木材為主,家具與建築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它們共同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要求和實現人們追求的特定環境服務。我國古代宋元時期的椅子用材以楠、樟、柏、杉等木材為主體。
  • 古代的椅子原來這麼美,你認識幾種?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時是有跪坐的習慣的。後受到胡人影響,漢魏出現了胡床。所謂「床」不是現在睡覺的床,而是一種坐具。長得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馬扎。「椅子」 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那時漢人的垂腳凳或者高腳靠背椅都較為普遍,後來受到波斯的影響,靠背椅迅速發展起來。
  • 當我們談經典家具設計,竟然都是在談椅子?
    紅椅原來,要做名垂青史牛逼哄哄的設計師真相竟然是:首先要設計一把名傳天下的椅子!不僅如此迷姐還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家具史上那些經典作品竟然大部分都是椅子!!!僅僅是在家具微新聞內點擊「看資訊」然後通過號內搜索關鍵詞「椅子」(迷姐不會告訴你這是打開家具微新聞的正確姿勢)就能得到248條結果並不是我們愛談椅子,是因為我們談家具時
  • 丹麥『椅子大師』的東方美學之旅:我有中國椅子情結
    2017年夏天,YT與吉利汽車一起,開啟一場東方美學的溯源之旅。椅子大師 | 我有中國椅子情結一生設計過超過500把椅子、被稱為「椅子大師」的丹麥設計師漢斯·韋格納,最大的理想便是「做一把好椅子」。好椅子怎麼來?
  • 我國古代幾種常見的家具木材:紫檀木珍貴稀有,楠木光滑有質感!
    中國古代的木藝在歷史上是佔有一定地位的。特別是皇室建築,每一處都是由昂貴而又精緻的木材製作而成,才能凸顯其尊貴,不管是宮廷的柱子,房簷,大門,甚至是家具,椅子,從選材到雕刻裝飾等方面都有不少的講究。不同的木材製成的家具也代表了不同的含義,給人不同的感覺,那你知道中國古代家居木材一般都有哪些嗎?明清時期是家具發展的鼎盛時期,世人對黃花梨的喜愛可謂是瘋狂至極,這一點可以從很多古代家具中得到驗證。
  • 這把椅子是女人的寵兒,更與古代美人有著千絲萬縷的故事?
    美人椅,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名詞,是紅木家具中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存在。貴妃椅有像女人一樣玲瓏的曲線,靠背和扶手渾然一體,可以用靠墊坐著,也可把腳放上斜躺,沙發與女人的身體線條配合得天衣無縫,所以也稱為「美人靠」。這椅子真的存在嗎?
  • 家居風水中椅子有什麼講究?椅子背後不宜有這兩樣東西!
    椅子是家居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家居,隨著時代的發展,椅子的款式也越來越豐富,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各種便利,但是你又是否知道,其實椅子的布置也是跟風水有著很大關係的,那麼,椅子在家居風水學當中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 中國古代,芍藥的花語是什麼?芍藥花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有什麼
    芍藥花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常被提及,由於其在盛開時體態輕柔嬌妍,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又由於其具有嫣然動人之資,更是常出現與畫家的畫作之中。可見,芍藥在中國古代作為一種「意象」的符號,在創作者的筆下,被賦予不同的文化意蘊。
  • 【漲知識】詳解中式最經典「五款」椅子
    點擊"老紅木網"關注我 始源於魏晉時期,初名為胡床或者馬扎,至唐朝開始出現有靠背的坐椅。 唐代中期以後,因椅子逐漸增多,椅子才從「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始有椅子之稱。
  • 雅,文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雅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雅」指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它們每一個都代表著一種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符號。中國八雅: 1.善琴者通達從容,2.善棋者籌謀睿智;3.善書者至情至性,4.善畫者至善至美;5.善詩者韻至心聲,6.善酒者情逢知己;7.善茶者陶冶情操,8.善花者品性怡然。
  • 淺析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發展的三大影響因素
    飲食文化發展到今天,種類豐富、色香俱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體現。筆者不禁想問,古代中國人類的飲食有現在這麼豐富嗎?他們都吃的什麼呢,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且不談是否奢侈,從飲食的角度,確實促進了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 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武俠審美文化研究_孫剛
    《中國武術教程》也明確指出:「武術在中國古代並不是作為體育形態出現,遠在春秋戰國時便有以技擊為主的遊俠劍客。」[4]所以,大眾心目中的「俠」多指武藝超群、仗義任俠的「武俠」。「武俠,即以武行俠者。武即勇力、武術、擊技;俠,即『行義』。」
  • 《笑傲江湖》:祖千秋品評酒具,體現的中國古代酒具文化
    然而令狐衝愛酒卻無品酒的雅好,剛好江湖上有一個名為祖千秋的人,他不僅愛酒,更懂得品酒之雅。其間,令狐衝和祖千秋初遇,祖千秋在岸上,就聞到船上擺放的是什麼酒,還在岸上說出酒的名字,因此引來令狐衝的興趣,豪氣的令狐衝邀請祖千秋上船一起品酒。在令狐衝請祖衝之將就些,用碗喝酒時,祖千秋對令狐衝說了這樣一段話:"萬萬不可,萬萬不可。你對酒具如此馬虎,於飲酒之道,顯是未明其中三味。
  • 在中國古代老虎和獅子的文化地位更高?
    有許多人再問獅子與老虎誰的地位高?我以為,在民間,老虎地位高,在廟堂獅子地位高。因為在中國的藝術家中,以畫虎馳名的畫家很多,有名的有張善子、胡爽庵、劉奎齡、劉繼卣、馮大中、阮班超等。他們的虎代表了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趨勢,使畫虎藝術和中國的民間審美有機的結合起來,成就了人們心中虎的理想。
  • 舒服的椅子是什麼樣子?
    周到的設計之外,這款椅子還蘊含著精進的工藝。在家具廠的幫助下,阿爾託運用了更先進的處理工藝,將椅子的頭部和尾部做成了內彎的圈。這樣一來,椅子的主體有了一種特別的彈性,讓使用者的身體能夠更加放鬆。用其他材料製作的帕米歐椅從椅子出現開始,它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然而,設計師們的天才靈感與不懈努力,又總能在這個日常的家具中帶給我們驚喜。
  • 設計鬼才,西斯維克的「陀螺椅子」
    從萬象天地廣場裡邊最後離開這裡的人們,裹緊了大衣準備徑直離開時,突然被眼前的一片歡樂海洋所吸引,只見在廣場前,地面擺了好多隻「陀螺椅子」,大概是用來提前迎接新年的到來。之所以叫它「陀螺椅子」,是因為人坐在上面可以像只陀螺一樣360度的旋轉,看這些大人小孩們玩的都好不熱鬧。坐上去,搖搖晃晃的,試想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餘,在這個陀螺椅子上坐一會,想必你的煩惱也會「一轉而空」吧。
  • 「乾貨」中國古典家具分類及名稱大全(實例圖解)
    床榻,作為家具中的大器、重器和家具文化的集大成者,最能體現家具的風格特徵。床榻,以其精緻古樸、凝重華貴的藝術成就,給我們後人留下許多寶貴的藝術財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桌案類桌案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較高,是中國禮儀文化之邦傳承的產物,也是禮儀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中國的古代,對桌案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制度。
  •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在古時候,聲音是一種讓人絕美的享受,對於製造美妙的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也是因為這樣有了中國樂器文化,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走吧,讓我們進入古時候的樂器時代吧!鼓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
  • 家具世界的「最美中國風」之圖案紋飾篇,這些圖案美輪美奐
    漢代流動的雲氣紋帶有「雲尾」,使家具裝飾面產生多樣的變化,更有旋渦紋、變形蟠蠡紋、菱格紋和飛禽走獸用以闢邪。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統治階級政權混戰不斷,變相的促進了各民族、教派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胡床、椅子、圓墩的高型坐具開始逐漸傳入中原。以佛教為代表的外來文化影響下,由「席地而坐」過渡到「垂足而坐」,在家具設計上也體現出了廣泛的禪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