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歲之前,我從來沒有深入想過死亡離自己有多近,但30歲以後,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看著父母這一輩的人開始被時代淘汰,甚至聽到接二連三的訃告,我開始意識到:我也老了!
曾經我也參與過搶救病人,也不知道多少次處理剛剛過世的病人身上的各種管子,那個時候只是感慨一下生命如此脆弱,便再也觸動不了更多內心的波瀾,當我發覺,我也離死亡越來越近時,便毫無徵兆地開始恐慌,曾經那些在我面前突然戛然而止的生命,那最後留在人世間一瞬間的畫面,竟然在我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
有的是遇到意外事故,有的是被病痛慢慢侵蝕折磨著,每一個病例都是受盡了痛苦離世,我嚇得渾身冰冷、瑟瑟發抖。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人呢?
特別不想死!
尤其是想像自己的死因,自己即將咽氣的片刻,恐懼攀上頂峰……
我開始四處收集資料,想知道死亡是什麼感覺的?死亡後,又有可能是什麼情況的?人究竟有沒有靈魂?有沒有轉世?
因為畢竟曾為醫者,所以知道睡覺和死亡是完全兩碼事,主觀感覺是根本不一樣,睡覺大腦還有活動,跟外界還有聯繫,所以我將全麻提出來跟死亡作比較。
全麻的臨床表現是:神志消失,痛覺消失,遺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肉的鬆弛。
全麻客觀上人還維持著生命體徵,但被麻醉的人,主觀上已經什麼都不知道了,這是活著的狀態,最接近死亡,又基本上有回程車票的一種人生旅途。
本人曾經也有過一次全麻體驗,靜脈注射的麻醉方式,說來也搞笑,打上麻醉後,我決定試驗一下,用意志力抵抗麻醉劑,會是什麼體驗?
我便跟協助消毒的護士開玩笑:「」好傢夥!讓我光著屁股,結果你們用碘伏給我畫了一個黃色的大褲衩呀~。「
護士們還被我逗笑了,勸我閉上眼睡一會,睡醒了,手術就結束了。
我信誓旦旦地說:「我就不睡!我要瞪大了眼睛盯著你們!」
護士們又被我逗笑了。
隨後,我便覺得有點累,忍不住合上了眼皮,但那個時候還是有意識的,心裡想,我先休息一下……
這其實就是我陷入黑暗中最後的意識了。
等我被喚醒的時候,非常睏倦、非常疲憊,不想聽身邊那些嘈雜的聲音,就想繼續沉睡下去。
最後,還是被醫生護士無情地強制叫醒了。
後來我仔細的回想這幾個過程,發現從「想休息一下」到被叫醒,這期間的感覺,徹徹底底的斷片了!
這跟死亡,除了有一個能回頭,一個不能回頭的區別外,主管感受上,好像沒什麼區別啊。
自己一個例子不太穩妥,便又搜索了其他有過全麻體驗的人的感受,發現跟我一樣。
想到這裡,我心裡稍微好受了一點,可能平靜狀態下的死亡,也不是特別痛苦,就跟全麻的感受差不多吧。
畢竟真正死亡的人,沒法告訴我們,人們也只能通過類似狀態去推測。
說道平靜狀態下的死亡,我便想起了另一個時髦詞:安樂死。
我了解到一位澳大利亞的長壽老先生,104歲了,他心智清楚,身體健全而且活動正常,但他就是不想繼續活著了,換句話說,就是活得不耐煩了……
我這天天怕死怕的不行了,人家活的夠夠的……
實施安樂死,在注射藥物之前,要籤噼裡啪啦一大通法律文件,在監控下,工作人員反覆確認你真的要這樣選擇嗎,一切手續完成後,由其顧客(我更傾向顧客這個說法,他/她只是選擇了尊重自己意願的一種服務)親自打開注射器的開關,首先是讓人陷入深度睡眠的藥物(這不就跟全麻靜脈輸入一樣嘛),一分鐘內,顧客就沉沉睡去,三分鐘後,顧客心臟停止跳動,大腦會隨著機體的死亡而死亡,而人整個過程就像執行了一次全麻,只不過這一次,不再提供返程的票了……
寫這篇文,為了開導同樣跟我有死亡恐懼的朋友,也是開導我自己,希望有同樣困擾的朋友,看過之後,可以舒緩一下內心的恐懼與痛苦。
如果哪天被疾病折磨得忍受不了了,我們還可以去允許這一法律的國家,也算是一種退路吧。
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好當下,好好工作、好好賺錢!給自己多一點人生選擇!
每個人身上都有死亡的計時器,有的人一歲就沒了,可不是還有人活到100多歲都活膩歪的嘛?
萬一,不湊巧,我們也有百歲的那天呢?
所以,最後,再一次囉嗦:珍惜現在,珍惜身邊人,好好的生活,別老了老了,回憶過來沒啥有意思的事,一輩子活了個什麼?結果不知道,那多可憐?
朋友們,如果心裡有話跟我講,不要憋在心裡瞎琢磨,歡迎跟我繼續溝通……
我如果不死,那就一直都在!
##你有過類似的怕死的心理活動嗎?